五個字的標題,把最近的網際網路攪得天翻地覆,7月26日《計算機世界》的封面標題直接喊出「『狗×的』(原為穢語,故隱去——編者注)騰訊」,還直接在QQ著名的logo企鵝上刺上了匕首。如此做法讓讀者大驚失色,整個網絡也一片譁然。騰訊為此發表聲明,稱《計算機世界》粗暴傷害了廣大騰訊用戶的感情。而《計算機世界》回應騰訊的聲明,稱自己是選擇「捅破窗紙、直面爭議」。
雙方各執一詞,網上也不消停,關於中國網際網路「山寨」的問題被網友頻繁提及。昨天下午,《計算機世界》的官網「計世網」(http://www.ccw.com.cn/)出現莫名故障,有網友懷疑與標題事件有關。
快報記者 吳傑
騰訊聲明(節選)
《計算機世界》作為專業媒體,竟然在未對騰訊公司進行任何採訪的情況下,用惡劣粗言對待一家負責任的企業,用惡劣插圖封面來損害我們的商標和企業形象,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更粗暴傷害了廣大騰訊用戶的感情。
VS
《計算機世界》聲明(節選)
對文中所引述的各方觀點和措辭,騰訊可能存有異議,對此我們表示理解。縱觀中外企業的成長與發展,無一不是從各種各樣的批評和爭議中走過來的……接受輿論監督與批評,是公眾企業無法迴避的責任……我們選擇忠實於媒體使命,選擇捅破窗紙、直面爭議。
封面企鵝身中三刀
7月26日,《計算機世界》的封面報導《「狗×的」騰訊》,配上了一張「殘忍」的漫畫,代表騰訊的企鵝身中三刀,地上兩攤血。註解文字則為:「別人出迅雷,它就出QQ旋風。別人出拼音加加,它就出QQ拼音。別人出百度知道,它就出QQ愛問……」直接指責騰訊做法「貪婪」、「山寨」。
這篇報導以美團網CEO王興作為開頭,「王興先後創辦了校內、海內、飯否和美團4個網站,而美團網被他視為『最靠譜』的一次創業。3月初上線的美團網是國內第一家團購網站,創立僅僅4個月,美團網已經能夠盈虧平衡。就在這時候,一直悄無聲息的騰訊殺了進來,這讓王興完全猝不及防,也讓處於草創時期的數百家團購網站倒吸了一口涼氣。」
隨後,文章羅列了作者心中的「受害者」,聯眾遊戲、4399小遊戲平臺、暴風影音、奇虎360等等都是騰訊模仿的對象,甚至領地被騰訊「霸佔」:「騰訊從來不做第一個吃螃蟹者,卻總能在成熟的市場中找到空間,橫插一槓子。然而它選擇的路徑也使其飽受爭議,那就是模仿,有時甚至是肆無忌憚的『山寨』。」最後,文章也給騰訊敲警鐘:「IT產業往往形勢突變,用戶習慣的變化又是在旦夕之間,騰訊當以微軟和雅虎為戒。」
「狗×的」是個什麼性質?
這個「勁爆」的標題自然會引起一番軒然大波。騰訊7月26日發表聲明,稱《計算機世界》「用惡劣粗言對待一家負責任的企業,用惡劣插圖封面來損害我們的商標和企業形象,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更粗暴傷害了廣大騰訊用戶的感情。對於這種行為,我們嚴正譴責,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網友「大憨」覺得用這樣的標題作為情緒宣洩情有可原:「(騰訊)一直在模仿,從未被超越!一直在抄襲,從未被起訴!」網友mullhe卻認為:「騰訊是一家持續為用戶提供好產品、值得學習和敬畏、真正的用戶型網際網路企業,其全面布局的防守式「攻擊」正說明其對未來的清醒,《計算機世界》這次的譁眾取寵,迎合了誰不得而知,但卻放低了自己。」在如此醒目的標題之下,網友們分為支持和反對的兩個陣營,對於「企鵝」的「貪婪」和「山寨」有著不同的觀點。
網友「天下一人」說:「看完了《『狗×的』騰訊》,其實寫的還行,也沒罵騰訊,業內有人這樣說其實裡面是包含了又怕又恨的意思,但作為《計算機世界》這樣有影響力的雜誌,原可以不用這樣的標題,它只不過是代業內人士說出了這句話而已。網絡時代,語不驚人死不休。」
計世網昨日莫名故障
面對騰訊的反擊,《計算機世界》於昨日下午發布了《關於第28期封面報導的說明》,稱「我們認為,爭論和異議,無論對騰訊還是《計算機世界》都是無可迴避的客觀事物。因此,我們選擇忠實於媒體使命,選擇忠實面對產業的客觀問題,選擇捅破窗紙、直面爭議。」
隨後,《計算機世界》的微博又開始解釋「狗×的」意思:「其實,『狗×的』一詞,很有講究,以今日社會學觀點,南蠻族以狗為圖騰。『狗×的』本意當為特指南蠻。至於『狗×的』用法和衍生意義,有人舉『狗×的糧食』、『狗×的房價』、『狗×的戶口為例,說明其愛恨交織的意思,自然不能算錯。」這段解釋引經據典,有人覺得好玩,有人覺得是詭辯。
另一方面有網友發現,早在7月24日,也就是這期《計算機世界》出版前兩天,《計算機世界》的新浪官方微博就高調地預告了這個封面。有網友懷疑這有炒作的嫌疑。
兩方回應完畢,此事還沒完。昨天下午4點多,《計算機世界》的網站計世網突然無法訪問,直到昨晚7點多才恢復正常。這個節骨眼上出這樣的事情,網友「月光博客」認為,要麼是訪問量太大宕機了,要麼就是被仇家黑了。網友「網際網路的那點事」則認為:「計世網無法訪問,盡情聯想吧!不排除炒作。」
持續引發「山寨」討論
其實,網友們調侃借鑑國外模式是「山寨」,是由來已久的。這次《計算機世界》的爭議封面,反而引發了關於中國網際網路「山寨」問題的討論。
早在此事之前,新浪網總編陳彤(老沉)就曾經在微博疑似攻擊騰訊:「某網站貪得無厭,沒有它不染指的領域,沒有它不想做的產品,這樣下去物極必反,與全網為敵,必將死無葬身之地。」UCWEB董事長雷軍則說:「假如騰訊強大的代價是扼殺了產業的創新、破壞了產業的生態鏈,等待騰訊的可能和IBM、微軟一樣:反壟斷法和反不公平競爭法。」淘寶的胡忠觀點相反:「只要能為客戶帶來價值,解決客戶的問題。客戶有權選擇用哪個產品,做不好說明你無能。國內網際網路產品有幾個不是C2C(copy to china)?」還有網友舉例說:「拿來主義和剽竊是不同的。新浪,搜狐,淘寶……哪個模式不是從國外搬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