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實驗是學習物理的基礎。作為初中剛剛接觸物理的同學來說,光學是我們首先要學習的內容。光學在初中物理中,佔有現當重要的一部分。
物理實驗題一直是考試中分值佔比比較大的一類題型,但是往往這類題型得分都不高,同學們都是覺得很簡單,但是做不對,那是因為沒有找到命題人的意圖,不知道命題點在哪裡,所以往往答題答不到得分點上,我們今天就總結了光學實驗題的命題點,不管大考小考都能用上!
光學部分
實驗一探究光的反射規律
1.紙板與鏡面的放置要求(兩紙板與鏡面垂直)
2.紙板的作用(可顯示光線的路徑)
3.光線位置的確定(用筆沿光線路徑將其描畫下來)
4.「三線共面」判斷方法(向後折轉承接反射光線的紙板)
5.實驗結論的表述(描述時反射在前,入射在後,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6.光路的可逆性(將光線逆著反射光線射出,觀察光的傳播路徑是否重合)
7.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進行測量的目的(多次實驗來尋求普遍規律)
實驗二平面鏡成像
1選擇較暗環境的目的:(實驗現象更加明顯)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便於確定像的位置)
3.選兩隻完全相同的蠟燭的目的:(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係)
4.平面鏡放置要求:(與桌面垂直放置,若不垂直像與物始終無法重合
5選擇較薄玻璃板目的(防止重影,太厚前後表面都會成像,會產生重影
6.刻度尺的作用(測量像與物到玻璃板的距離)
7.多次測量目的(使結論更具有普遍性
8.實驗結論的總結(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光屏上不能成像
實驗三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1.凸透鏡對光線的作用(會聚作用)
2.凸透鏡焦距的確定(用平行光垂直照射凸透鏡,在凸透鏡的另一側用光屏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點,測出亮點到凸透鏡的距離即可;等大實像法)
3.讓燭焰的焰心、凸透鏡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高度(目的是讓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4.像在光屏的上方,調到光屏中央方法(向上移動光屏;向下移動透鏡;向上移動物體)
5換焦距較大或較小透鏡後像的變化(焦距越小,會聚能力越強,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焦距越大,會聚能力越弱,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變大)
6用紙遮住凸透鏡一部分,像的判斷(像仍完整,但變暗)
8.實驗操作和結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