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早期便接觸區塊鏈技術,目前已從業8年的區塊鏈程式設計師,經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朋友跑來問:「這個項目技術好不好,那個項目水平行不行」。
其實啊,要判斷一個項目是不是真的有技術實力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難,你只要在它們公開的Github開原始碼庫中查看幾個數據,項目大概的開發水平也心裡有數了。
今天,我以VON CHAIN為例,教大家怎麼以5個數據去判斷一個項目的技術基本面:
1)代碼更新頻率
任何技術都必定是長期不停更新的,即使其團隊技術強如IOS系統、安卓系統、微信、支付寶等等超級大公司,它們也需要不斷更新應用版本推出道市場當中。同樣的道理,任何真正的區塊鏈技術項目都不可能停止開發更新,除非這個項目倒閉了,或者它根本就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因此,代碼更新頻率對於一個真正的區塊鏈技術項目來說尤為重要。
判斷方法:
紅色的框框記錄了該項目過去一整年的代碼更新頻率,每一個小格子代表一天,灰白色意味著當天美元任何代碼更新上傳,綠色意味著當天代碼庫有更新。
案例:
雖然VON CHAIN是2020年年底才正式上線,但我們從黑貓GITHUB開原始碼庫中可以發現,VON從2019年已經開始上傳、更新代碼,而且代碼一直以來更新都非常頻繁,從開源的代碼庫中可以看到技術團隊一直堅持更新,幾乎每日都有上傳新的開發文檔。
點評:
VON CHAIN從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布局,其技術團隊開發意願強,且開發能力高,代碼更新保持頻繁,對比大多數項目VON CHAIN開發進度非常快,並且相當持久。
2)點讚收藏次數
判斷方法:
Github開原始碼庫中,每個文件夾的星星數量。
案例:
每個文件夾都有相當數量的技術人員點讚收藏,而且每日在不斷更新。
點評:
從Github開原始碼庫中很明顯能看出,由於VON的代碼對於技術開發人員來說更具實用性,所以點讚收藏以便日後可以在VON原生代碼上進行二次開發的程式設計師更多。
3)關注量
判斷方法:
1. Github代碼庫中項目首頁右上角「Followers」(即粉絲關注人數);
2. 點擊「Followers」後跳轉到粉絲頁面,查看粉絲各類信息判斷粉絲的質量。
案例:
VON關注人數正在不斷增加,關鍵是其粉絲信息填寫完整(有姓名、頭像、地點,甚至就職公司和個性籤名等等)。
點評:
VON CHAIN的代碼更受技術人員的追捧,有不少技術發燒友一直密切關注VON的開發進度,因此VON CHAIN開原始碼庫的關注量日益增多,而且其開原始碼庫的粉絲遍布全球,質量相當高。
4)「FORK」代碼分叉
判斷方法:
「Fork」一詞是指分叉並複製其他項目的代碼庫,通過查看被其他人」Fork」的次數(一個Y型的符號)大概可以了解技術的真實情況。
案例:
VON CHAIN幾個關鍵技術的開發文件被其他人多次Fork(即代碼複製分叉)。
點評:
由於VON的代碼創新性極高且具有實際應用意義,因此很多技術開發人員Fork(複製分叉)了VON的代碼,然後在VON公鏈原生代碼上進行二次開發。
5)代碼原創性
判斷方法:
「Fork」指分叉並複製其他項目的代碼庫,而「Forked from …」 翻譯過來則是「從…(項目)中分叉複製到(自己項目代碼庫)」。因此,只要在Github開原始碼庫的項目文件夾中,出現「Forked from… 」 這樣的句子,就知道這個文件夾裡的代碼來源,也就是說我們能判斷代碼是不是原創的,若不是原創則可以追查到它的代碼是從哪個項目複製過來的。
案例:
VON幾個關鍵技術的開發文件被其他人多次Fork(即代碼複製分叉),但VON自己的代碼庫中沒有出現「Forked from…「的情況。
點評:
VON CHAIN是真正具有原創開發能力的技術團隊,其開原始碼絕大部分都是自己原創開發的。這意味著VON上傳的基本都是開發團隊自己寫的原創代碼,而不是複製粘貼了多個項目的開原始碼到自己Github上,用來裝飾自己的Github代碼庫,令代碼庫看起來比較豐富,以此企圖矇騙技術小白們。
小結
作為一名區塊鏈老司機,這些年來見過大大小小的坑還真不少,但總結下來有一個方法是可以幫助我們避開絕大多數雷區的,就是我今天講的主題「認真細查項目代碼庫的5個數據「。因為在這些數據面前,絕大多數的空氣幣都不得不原形畢露。
VON CHAIN這個項目雖然尚處於發展初期,但在跟蹤觀察它整個技術更新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這個開發團隊的滿滿的開發熱情和誠意,對他們的開發實力充滿肯定和敬佩。
最後,今天我們就先淺談到這裡,以後再教教大家更多技術小白也能學懂的區塊鏈基礎技術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