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極前的最後一站是斯瓦爾巴特群島,它位於挪威大陸以北,沿著南緯80度線。斯瓦爾巴特群島的大多數老挪威和俄羅斯煤礦已經關閉,所以當地人重新給他們廣闊的永久凍土帶打上了「末日預言者」的標籤,以吸引科學家、末日預言者和科學家。在斯瓦爾巴群島周圍,外界的壓力可以掩蓋一切。有一個條約在戰爭時期保持中立。換句話說,它是一兩個大型全局重置按鈕的理想位置。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是最值得驕傲的地方,這裡保存著各種植物的種子,包括對人類最有價值的作物,以防引發饑荒的流行病或核災難。種子庫看起來就像電影裡的某個場景,它的入口是一個三角形方尖碑,高高地聳立在一片白茫茫之中。它閃爍著綠光。

相關的開放原始碼將生存的啟示在一個北極洞穴
然而,納特弗裡德曼(Nat Friedman)並不是為了「打敗天啟」(bat -the-apocalypse)美學而來。10月24日,這位42歲、身材瘦高的微軟(Microsoft)全球領先的代碼銀行GitHub Inc.的首席執行長跳上一輛麵包車,驅車約15分鐘從酒店來到一座廢棄的煤礦,他在那裡戴上礦工的頭盔和頭燈。在一個寒冷而又出奇安靜的礦脈深處,弗裡德曼來到了一個看起來像金屬工具棚的地方。他說:「它比我想像得更有我的風格,更土氣,更原始。」
這是北極世界檔案館,種子庫的堂兄可沒那麼性感。弗裡德曼用一把簡單的門鑰匙打開了貨櫃門,然後在裡面存放了世界上大部分的開源軟體代碼。伺服器和快閃記憶體驅動器不夠耐用,因此數據被編碼在看起來像老式電影膠捲的東西上,每個重幾磅,儲存在一個披薩盒大小的白色塑料容器中。它基本上是縮微膠片。在放大鏡的幫助下,你——或者說是一組存活者——可以看到數據,無論是圖片、文本還是代碼行。一家名為Piql的挪威公司製造了特殊的超耐用薄膜卷,塗有氧化鐵粉末以增加對世界末日的抵抗能力。Piql公司表示,這種材料在正常條件下可以保存750年,在寒冷、乾燥、低氧的洞穴中可以保存2000年。

弗裡德曼把他的捲軸放在檔案館的一個架子上,旁邊還有幾十個,包括梵蒂岡檔案館、巴西土地登記記錄、大量義大利電影,以及某家漢堡連鎖店的特殊醬料配方。微軟去年以75億美元收購的GitHub計劃成為目前為止最大的租戶。最終,Friedman說,GitHub會在保險庫裡留下200個大盤子,每個大盤子裡裝著120g的開源軟體代碼。第一卷包括Linux和Android作業系統,以及其他6000個重要的開源應用程式。
是的,這可能看起來像一個特技,大燈和所有。如果這個世界被破壞到斯瓦爾巴特群島是最後一個可用的小麥和玉米種子儲存庫的程度,YouTube的原始碼可能會在人類的需求等級中排名相當低。然而,對弗裡德曼來說,這是很自然的下一步。在他看來,開源軟體是人類的偉大成就之一,與文學和藝術的傑作齊名。有這樣的歷史記錄對我們的後代是很有價值的。
它已經成為現代世界的基礎——不僅是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還有衛星、醫療設備、科學工具和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