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問40答!帶您讀懂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文章

2020-12-08 央視網

  2020年第1期《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總書記2019年10月31日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的主要部分。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這篇重要文章必須深讀精讀。筆記君劃出重點,總結了「40問40答」,現推出上篇,幫助大家更好學習!

  問1:為什麼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問題。

  問2:為什麼用一次全會就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進行研究部署?

  黨中央決定用一次全會就這個重大問題進行研究部署,是從政治上、全局上、戰略上全面考量,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決策。

  問3: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有何重大意義?

  這次全會通過的決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也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宣言書。

  問4:制度為何重要?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穩則國家穩。

  問5:新中國70年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最根本的是因為黨領導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和發展了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不斷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

  問6: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選擇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社會性質、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

  問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怎麼來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起來的,是經過革命、建設、改革長期實踐形成的,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相統一的成果,凝結著黨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刻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

  問8:我國歷史上關於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的豐富思想有哪些?

  在幾千年的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形成了關於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的豐富思想,包括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風、四海一家的大一統傳統,德主刑輔、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張,民貴君輕、政在養民的民本思想,等貴賤均貧富、損有餘補不足的平等觀念,法不阿貴、繩不撓曲的正義追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賢、選賢與能的用人標準,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改革精神,親仁善鄰、協和萬邦的外交之道,以和為貴、好戰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

  問9:這些豐富思想與馬克思主義有何關係?

  這些思想中的精華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後,科學社會主義的主張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並最終紮根中國大地、開花結果,決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融通的。

  馬克思對我國古代農民起義提出的具有社會主義因素的革命口號有過敏銳的觀察。他說,「中國社會主義之於歐洲社會主義,也許就像中國哲學與黑格爾哲學一樣」。

  問10:中國歷史上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先進性體現在哪裡?

  中國在人類發展史上曾經長期處於領先地位,自古以來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朝廷制度、郡縣制度、土地制度、稅賦制度、科舉制度、監察制度、軍事制度等各方面制度在內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為周邊國家和民族所學習和模仿。

  問11:進入近代以後,中國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出了什麼問題?

  進入近代以後,封建統治腐朽無能,帝國主義列強入侵,導致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陷入全面危機。

  問12:近代以來,中國在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進行了哪些嘗試?

  面對日益深重的政治危機和民族危機,無數仁人志士為改變中國前途命運,開始探尋新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嘗試了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等各種制度模式,但都以失敗而告終。

  問13: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是如何走上正確道路的?

  只有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才找到了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正確道路。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在根據地創建人民政權,探索建立新民主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制度,為新中國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國家制度積累了寶貴經驗。

  奪取全國政權後,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制定《共同綱領》、1954年憲法,確定了國體、政體、國家結構形式,建立了國家政權組織體系。我們党進而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使當代中國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活力。

  問14:如何評價和定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

  總起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黨和人民長期奮鬥、接力探索、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我們必須倍加珍惜,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發展。

  問15:怎樣認識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發展成就和顯著優勢?

  全會系統總結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發展成就和顯著優勢,目的就是推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製度自信,使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多方面的顯著優勢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

  長期保持並不斷增強這些優勢,是我們在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努力方向。

  問16:評價一個制度好不好、優越不優越,有何標準?

  看一個制度好不好、優越不優越,要從政治上、大的方面去評判和把握。

  鄧小平同志1980年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中說過,「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要在經濟上趕上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政治上創造比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實的民主,並且造就比這些國家更多更優秀的人才」,「黨和國家的各種制度究竟好不好,完善不完善,必須用是否有利於實現這三條來檢驗」。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深刻指出:「評價一個國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國家領導層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體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人民群眾能否暢通表達利益要求,社會各方面能否有效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國家決策能否實現科學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過公平競爭進入國家領導和管理體系,執政黨能否依照憲法法律規定實現對國家事務的領導,權力運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約和監督。」

  問17: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顯著優勢的重要原因是什麼?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之所以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我們黨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把開拓正確道路、發展科學理論、建設有效制度有機統一起來,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及時把成功的實踐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使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既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問18: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本質屬性是什麼?

  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體現人民共同意志,維護人民合法權益,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本質屬性,也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有效運行、充滿活力的根本所在。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始終著眼於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因而可以有效避免出現黨派紛爭、利益集團偏私、少數政治「精英」操弄等現象,具有無可比擬的先進性。

  問19:如何對待他國國家治理經驗?

  我們從來不排斥任何有利於中國發展進步的他國國家治理經驗,而是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比如,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就借鑑吸收了蘇聯的許多有益經驗。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解放和增強了社會活力。

  問20: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強大自我完善能力體現在哪裡?

  科學社會主義和空想社會主義的一大區別,就在於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把社會主義看作一個不斷完善和發展的實踐過程。

  40多年的改革開放有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在革除體制機制弊端的過程中不斷走向成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全面深化改革,充分顯示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強大自我完善能力。

  可以預期,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必將在國際競爭中贏得更大的比較優勢,展現出更為旺盛的生機活力。

  問21:怎樣判斷一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否有效?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管不管用、有沒有效,實踐是最好的試金石。

  問22: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哪兩大奇蹟?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兩大奇蹟。

  一是經濟快速發展奇蹟。我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進程,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文化影響力、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中華民族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二是社會長期穩定奇蹟。我國長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

  問23:總書記強調在哪個重大政治問題上要有定力、有主見?

  鞋子合不合腳,只有穿的人才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好不好、優越不優越,中國人民最清楚,也最有發言權。我們在這個重大政治問題上一定要有定力、有主見,決不能自失主張、自亂陣腳。

  問24:怎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問25: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要著重抓好哪幾個方面?

  要抓好3件事,一是堅持和鞏固,二是完善和發展,三是遵守和執行。

  問26:怎麼理解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嚴密完整的科學制度體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統領地位的是黨的領導制度。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

  問27: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最可寶貴的經驗是什麼?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鮮明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這次全會強調,「必須堅持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這是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最可寶貴的經驗。

  問28:怎樣堅持和鞏固黨的領導制度?

  我們推進各方面制度建設、推動各項事業發展、加強和改進各方面工作,都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自覺貫徹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根本要求。

  問29:十九屆四中全會在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方面有哪些新的概括?

  這次全會總結實踐經驗,在我們黨已經明確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基礎上作出一些新的概括。

  比如,把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確定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明確提出「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一國兩制」制度體系、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等也進一步作出闡述。

  問30:堅持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哪些基本要求?

  我們無論是編制發展規劃、推進法治建設、制定政策措施,還是部署各項工作,都要遵照這些制度,不能有任何偏差。

  我們講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提高政治能力,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必須堅定不移堅持這些制度,想問題、作決策、抓落實都要自覺對標對表。

  涉及方向性問題,必須以這些制度為準星。涉及制度層面的大是大非問題,必須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不能有絲毫含糊。

  各級黨委(黨組)發揮領導、把關作用,關鍵就是看所領導的地方、部門、單位在各項工作中是否執行和落實了這些制度。真正執行和落實了,方向上就沒有問題,政治上就不會出問題。

  問31:為什麼要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更加完善、不斷發展?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發展處於新的歷史方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國家治理面臨許多新任務新要求,必然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更加完善、不斷發展。

  問32:為什麼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既不能過於理想化、急於求成,也不能盲目自滿、故步自封?

  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個動態過程,治理能力現代化也是一個動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我們提出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的目標必須隨著實踐發展而與時俱進,既不能過於理想化、急於求成,也不能盲目自滿、故步自封。

  問33:為何說這次全會提出的目標和任務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

  宋代蘇軾在《思治論》中說:「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意思是,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這次全會提出的目標和任務,很多都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中的空白點和薄弱點,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

  在實際工作中,必須突出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

  問34:為什麼要強調形成一體推動、一體落實的有效工作機制?

  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必須緊密結合已經部署的各項改革任務,形成一體推動、一體落實的有效工作機制。

  既要排查梳理之前各項改革任務的完成情況,已經完成的要鞏固深化,尚未完成的要繼續推進,又要把這次全會部署的任務及時納入工作日程,實現有機銜接和貫通,確保取得扎紮實實的成效。

  問35:怎樣發揮中央和地方兩方面在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上的積極性?

  各級黨委(黨組)要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緊密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實際,推進位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抓緊就黨中央明確的國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制度進行研究和部署。

  要鼓勵基層大膽創新、大膽探索,及時對基層創造的行之有效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進行總結和提煉,不斷推動各方面制度完善和發展。

  需要強調的是,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進行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既要積極主動,又要遵循黨中央統一部署和國家法律制度規定,不能不講規制,不能不守章法,更不能草率行事,關鍵是把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問36:總書記對哪些制度執行上的不良現象進行了批評?

  有的人對制度缺乏敬畏,根本不按照制度行事,甚至隨意更改制度;有的人千方百計鑽制度空子、打擦邊球;有的人不敢也不願遵守制度,甚至極力逃避制度的監管,等等。因此,必須強化制度執行力,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

  問37:總書記對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各級領導幹部嚴格遵守和執行制度提出了哪些要求?

  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強化制度意識,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做制度執行的表率,確保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都按照制度要求落到實處,切實防止各自為政、標準不一、寬嚴失度等問題的發生,充分發揮制度指引方向、規範行為、提高效率、維護穩定、防範化解風險的重要作用。

  要構建全覆蓋的制度執行監督機制,把制度執行和監督貫穿區域治理、部門治理、行業治理、基層治理、單位治理的全過程,堅決杜絕制度執行上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的現象,嚴肅查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陽奉陰違的行為,確保制度時時生威、處處有效。

  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為新時代幹部隊伍建設的重大任務,引導廣大幹部提高運用制度幹事創業能力,嚴格按照制度履行職責、行使權力、開展工作。

  問38:怎樣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宣傳教育?

  各級黨組織特別是黨委宣傳部門要組織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宣傳教育,引導全黨全社會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和優越性,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經過長期實踐檢驗,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

  完善和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必須堅持從國情出發、從實際出發,既把握長期形成的歷史傳承,又把握黨和人民在我國國家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方面走過的道路、積累的經驗、形成的原則,不能照抄照搬他國制度模式。

  要把制度自信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全過程,把制度自信的種子播撒進青少年心靈。要積極創新話語體系、提升傳播能力,面向海內外講好中國制度的故事,不斷增強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說服力和感召力。

  問39:各級黨委(黨組)應怎樣宣傳全會精神?

  各級黨委(黨組)要按照黨中央部署,精心組織好全會精神宣講,有針對性地向廣大幹部群眾做好分層分類宣傳教育,確保全會精神深入人心。

  問40:怎樣加強對全會精神貫徹落實情況監督檢查?

  中央有關方面要及時掌握各地區各部門相關工作進展情況,適時向黨中央報告。要注意總結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好做法好經驗。中央深改委要統籌抓好這次全會部署的各項改革任務的落實。

相關焦點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文章強調,當今中國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
  • 十問:如何答好勝戰之問?
    2018年9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視察79集團軍,接見駐遼寧部隊副師職以上領導幹部。這是27日下午,習近平登上直-10武裝直升機,親自操控機載武器及觀瞄系統,了解有關裝備情況。
  • ...認真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認真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的賀信精神李希主持會議大洋網訊 近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致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會議強調,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鄭重宣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充分展示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立場,表達了加強國際合作、持續擴大開放的鮮明態度。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一要深刻認識廣東在國家改革開放大局中的地位作用,進一步堅定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的信心決心,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更好發揮「兩個重要窗口」作用。
  • 全省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
    10月18日,省委在廣州召開全省幹部大會,認真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對全省學習宣傳貫徹工作進行全面動員部署。
  • 重要時間節點是我們工作的坐標——習近平總書記中外記者見面會...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人民日報11月8日評論員文章:重要時間節點是我們工作的坐標——習近平總書記中外記者見面會講話啟示①站在歷史新起點,時間再次開始。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新一屆「夢之隊」引領圓夢徵程,舒展新時代壯美畫卷。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
  •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舉行 習近平致賀信
    習近平向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致賀信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於11月20日在廣州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會議致賀信。黃坤明宣讀習近平主席賀信並發表在線演講11月20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在京通過視頻連線出席開幕式,宣讀習近平主席賀信並發表演講。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出席會議並作主旨演講。
  • 認真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
    廣州日報訊 近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致2020年「讀懂中國」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
    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文章強調,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我們要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時刻防範衛生健康領域重大風險。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一經發表,中央辦公廳各位領導就緊密結合中辦工作實際組織學習並親自作輔導,全面深入解讀講話精神。從年初開始,開展了「學理論、學黨章、學歷史」教育活動,活動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內容就是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把學習的重點放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上。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 旗幟鮮明...
    一、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戰略和全局高度,就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並親力親為,主持召開了多個意識形態相關領域的座談會
  • 習近平總書記統一戰線重要思想的思維特徵
    關鍵詞:習近平總書記統一戰線重要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思維特徵  中圖分類號:D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269(2016)05-0000-08    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福建、浙江和中央任職期間一直高度重視統一戰線工作,尤其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著統一戰線有不少重要論述、重大觀點,形成了系統而全面的統一戰線思想體系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文章強調,當今中國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
  • 紀念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三周年 吉林大學...
    紀念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三周年 吉林大學召開座談會 作者:張鶴    編輯:王佳堯    來源:吉林日報    2020
  • 習近平總書記的讀書方法論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讀書,正是熱愛讀書、善於讀書,涵養了總書記深厚的文化素養、通達的治國智慧和博大人文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有自己的讀書方法論,那就是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方式;古今中外,博覽專攻;學思結合,知行合一;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 市農機局積極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
    市農機局積極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 信息來源:鄂州政府網 日期:2018-05-16
  • 關於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這篇重要文章闡釋...
    關於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這篇重要文章闡釋戰略考量   作者: 姚瑜坪 張淑虹 張利英
  • 萬裡長江繪宏圖:習近平總書記滬蘇紀行 - 歡迎瀏覽中國水利網...
    、水利樞紐等進行調研;  14日上午,在江蘇南京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11月12日上午,黃浦江畔,上海世博中心,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如果說上海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乃至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龍頭,那麼浦東開發開放無疑是至關重要的點睛之筆。
  • 海研會舉行座談會 紀念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
    海研會舉行座談會 紀念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重要講話發表一周年 2020年02月07日 21:2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 習近平總書記統一戰線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統一戰線重要思想逐漸形成,對黨的統一戰線理論做出了新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統一戰線重要思想既是對以往統一戰線歷史實踐經驗的總結和統戰理論的繼承,也是立足於新的時代背景做出的創新。習近平總書記統一戰線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在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