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物理學到底是幹什麼的?

2020-11-24 網易科技

原標題:計算物理學到底是幹什麼的?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授權轉載。

計算物理學家是實驗物理學家還是理論物理學家,還是只是些程式設計師?

我想請大家思考以下這個問題:當你利用計算機來解決某一問題(我將這一過程稱為數值計算)的時候,這是實驗方法還是理論方法呢?或者兩者都不是?這個問題非常普遍。與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們聊天喝啤酒時就會經常被問到。我覺得這個話題非常重要,有助於幫助每一個人理解科學的本質。

科學的本質

如果我們對科學的基本認識是一致的,那我們可以就計算科學的作用展開討論。首先,讓我來對科學進行簡要的概述:

科學的本質:科學歸根到底就是模型。我們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某現象,並試圖為此建立一個模型。我們可以通過這一模型來預測真實生活中的未來(新)事件。如果這一模型與真實數據並不一致,我們就會對模型進行修正。如此反覆。

好的,但現在我需要定義什麼是模型。這並不太難。模型可以是用於描述現實生活的任何事物(但並非現實生活本身)。下面列舉了一些科學模型:

一塊變形蟲狀的黏土。

當一個滑塊沿桌面滑動時,表示這一過程中能量轉移的圖表。

力會改變物體速度的觀點。

描述兩物體間引力的方程。

描述彈簧中某質點運動的微分方程。

對了,計算空氣阻力存在時棒球運動狀態的電腦程式,這也是模型。

因此,模型是多種多樣的。它不一定是數學模型——不過數學模型是我們在科學領域裡最為常見的。希望對於我的這些論述大家都沒有異議。

下面說到科學本質的最後一點。建立模型的過程是理論物理。而將模型與現實世界進行對比則是實驗物理。科學家可以同時開展理論和實驗物理學的研究——但就大項目(如高能物理)而言,人們傾向於關注某一方面,要麼是建立模型,要麼是測試模型。

計算物理學家

現在,假設我們即將約談一位物理學教授,他擅長為各種各樣的事物(真的可以是任何事)建立計算模型。這位教授的「實驗室」配置有大量的計算機,甚至可能有超級強大的計算機集群。

現在我們與這位計算物理學家開始對話了。以下是將要在對話中提及的一些要點。

•在科學領域,計算機非常重要。

•我們編寫並運行程序,它會輸出數據,然後我們會對這些數據加以分析。

•既然電腦程式輸出數據,這點非常類似於實驗,因為實驗也會產生數據。

•但是電腦程式同時也是理論的,因為它們是我們編寫出來的。

•計算科學將理論與實驗聯繫起來。它有點像第三種科學(另兩種分別是理論科學與實驗科學)。

幾乎每一位計算科學家都會這麼說(然而並非全部)。

電腦程式是一種模型

當你寫完一個程序,它最後的確會返回給你一些數字。而且,在運行程序之前,你的確不知道這些數值到底怎麼樣。但這並不代表這一過程類似於真實實驗。歸根結底,程序是由人而不是現實世界所創造的。當你解一個微分方程(所有人都會認為這是「理論科學」)時,在你得到最終解之前,你同樣不知道結果。沒人會管這一過程叫做實驗。

現在說到我最喜愛的模型了。如果你在彈簧末端放置一個質點並略作偏移,將會發生什麼呢?是的,它會來回做簡諧振動。這裡是建立彈簧上質點的數值模型的一些細節,但是讓我跳到結尾的重點。下圖表示了彈簧上質點運動的兩種解法——一個是通過解微分方程,另一個則是藉助數值模型(只有一些數據點)。

是的,這看起像數據,但又不是數據。如果我讓數值計算中的步長再小一些,可能你根本無法看出這兩種理論解法的差異。下圖的數值模型更好一些。我將其中一個圖略作上移,使得它們不會完全重合在一起。

這兩個模型都給出了相當漂亮的理想結果,因此完全一樣。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計算物理學呢?

問問自己,電腦程式到底是實驗的還是理論的呢?它是介於這兩者之間還是完全不同呢?如果你同意我之前關於科學本質的定義:

理論:建立模型。

實驗:測試模型。

那麼電腦程式到底是建立模型還是測試模型呢?是的,正確答案是,電腦程式是科學中「建立模型」的一部分。你仍然要將其與實驗結果相對照,從而測試該模型。如果不用真實數據對其進行測試,它可能跟一個電腦遊戲沒什麼兩樣。

請不要認為我在建議人們不再稱呼他們為計算物理學家。建立數值模型是相當困難的,並需要一套獨特的技能。然而對於專門從事建立數學模型的人們而言,這簡直小菜一碟。我們也有科學家專門研究高能物理實驗與理論固體物理學。但是科學仍然是關於建立模型與測試模型的工作。

事實上,我認為過去從事計算技術的科學家歷經了艱苦的鬥爭。其他科學家認為他們並沒有在從事「科學研究」,他們只是電腦程式員罷了。證明這些計算方法的合理有效性則花費了很多時間。而現在,幾乎每一個領域都在某種程度上依賴數值計算。不再有人覺得計算科學家無足輕重。鑑於以上情況,我建議我們應在導論課程中都引入數值計算方法——現在這些計算工具非常易得,而我們也不再有任何藉口將其排除在課程體系之外。學習物理而不教編程就如同說「我們不打算解任何含有分數的數學題。」就是這樣的,我深以為然。(撰文:瑞特•亞蘭(Rhett Allain)  翻譯:徐麗  審校:張奕林)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科學網—量子物理學:到底什麼是真的?
  • 量子物理學:到底什麼是真的?
    物理學家用希臘字母Ψ表示,並且利用它描述粒子的量子行為。依靠試驗,波函數使研究人員得以計算出在任何一個特定位置觀測到電子的機率,或者電子自旋朝上或朝下的可能性有多大。然而,數學無法闡明波函數真正是什麼。它是一種實體的東西?或者只是一個計算工具? 用來尋找答案的測試極其微細,並且尚未產生明確的答案。不過,研究人員對於答案將近持樂觀態度。
  • 幹基含水量計算公式是什麼
    幹基含水量是樣品的含水量佔該樣品不含水部分的百分率,幹基含水量計算公式是什麼,今天就讓PChouse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一般來說,不含水分的物料通常稱為絕對乾料。溼物料中的水分的質量與溼物料中的絕對乾料質量之比稱為溼物料的幹基含水量。
  • 軍事科普:「風洞」到底是幹什麼的?
    「風洞」,到底是幹什麼的?  ■鄒維榮 王玉 高盛 劉國輝 蘭小紅  風洞,是能人工產生和控制氣流,以模擬飛行器或物體周圍氣體的流動,並可量度氣流對物體的作用以及觀察物理現象的一種管道狀試驗設備,它是進行空氣動力試驗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  那麼,「風洞」到底是幹什麼的?一起來看看。
  • 生物學專業到底學什麼?畢業後能幹什麼?
    原標題:生物學專業到底學什麼?畢業後能幹什麼? 那麼大學裡學習生物學,到底學些什麼內容呢?有哪些必修課嗎? 首先,在美國人眼裡,生物和數理化一樣是個硬科學專業,屬於STEM。
  • 蟲洞到底是什麼?研究者發現:蟲洞竟是外星人的星際高速公路!
    蟲洞到底是什麼?研究者發現:蟲洞竟是外星人的星際高速公路!蟲洞是什麼?
  • 物理學「神獸」薛丁格的貓,到底代表了什麼?答案比你想像的複雜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讓很多人感到疑惑的問題,「薛丁格的貓」到底代表了什麼?為什麼這個思想實驗經常被人提及,它對我們的科學發展有什麼幫助嗎?其實重要的並不是貓咪,而是貓咪所處的狀態「生死之間」,如果不打開盒子,我們就無法判斷貓咪的生死,這個時候這只可憐的貓就是生和死兩種狀態共存。
  • 韋元強:脂肪幹細胞膠SVF--GEL到底是什麼呢?
    韋元強:脂肪幹細胞膠SVF--GEL到底是什麼呢?,聽起來名稱上有「幹細胞」又有「脂肪膠」,那麼,脂肪幹細胞膠到底是什麼呢? 摘要:   最近脂肪幹細胞膠這個名詞頻繁出現,聽起來名稱上有「幹細胞」又有「脂肪膠」,那麼,脂肪幹細胞膠到底是什麼呢?  北京艾瑪藝美技術院長韋元強指出:它即不是幹細胞,也不是脂肪膠。
  • 一口氣看懂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那這三位科學家到底做出了什麼科學成果呢?我們先來看一下,諾貝爾獎委員會的授獎詞:表彰他們在宇宙理論領域、系外行星的發現。大部分看到這裡,心裡一定是崩潰的,因為字都看得懂,但合起來就不知道到底說了啥?今天,我來給你科普一下這三位科學家到底幹了啥?當然,在此之外,我們要先來用一句話概括他們的科學成就,大概就是:天文學的兩個細分領域的重大革命。具體咋回事呢?我們來一個個看看。
  • 最大蚊子工廠曝光 這麼多的蚊子放出來到底是要幹什麼?
    最大蚊子工廠曝光 這麼多的蚊子放出來到底是要幹什麼?時間:2015-07-30 18:21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最大蚊子工廠曝光 這麼多的蚊子放出來到底是要幹什麼? 日前,一名男子因為臉部被蚊子叮咬了一下之後整個臉腫得跟球一樣,幾天都消不了。
  • 還有什麼是Python不能幹的?
    還有什麼是Python不能幹的? Python不能幹什麼?這部電影已經告訴你了,Python無所不能!怎麼查詢Python都能幹什麼呢? 作者:Python測試和開發來源:今日頭條|2021-01-15 13:21 Python不能幹什麼
  • 量子霸權到底是什麼?
    那麼問題就真的來了,谷歌搞的量子霸權到底是個什麼東東?1、量子之父普朗克量子的出現,其實都是被牛頓力學逼出來的,在十九世紀末期,牛頓力學無法解釋清楚的問題只剩下了兩個。假話說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二十世紀唯二深刻的物理學革命—量子力學時代,就此在一堆科學大牛假說的基礎上拉開了大幕。
  • 自來水幹汙泥量的計算公式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自來水幹汙泥量的計算公式主要有3種:一、日本水道協會推薦採用(2)式計算幹汙泥量:S=Q(TE1+CE2)×10-6(2)式中S——幹汙泥量,t/d;Q——自來水廠淨水量,m3/d;T——原水濁度,NTU;E1—
  • 洛倫茲和塞曼做了什麼貢獻?分享了第二屆諾貝爾物理學獎
    洛倫茲(1853年到1928年)塞曼(1865年到1943年)研究磁場對輻射的影響,其成果因此而分享了190年度也既是第二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到底做了什麼貢獻呢?我們一起來回顧歷史。塞曼效應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實驗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世紀1845年,法拉第發現法拉第效應和1875年克爾發現克爾效應之後,物理學家發現的磁場對光有影響的第三個實例。
  • 物理學真的已經到盡頭了嗎?止步不前的物理學到底怎麼了
    現在的物理學比較起以前的物理學來說,幾乎沒有太大的進展。所以現在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基本上都是一些天體物理學家。就在上個世紀物理學幾乎是迎來了爆炸式的增長。層出不窮的理論,讓人們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都在某種意義上被徹底的顛覆。上一個時代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時代。可現在依舊是這樣的時代。物理學難道真的已經到盡頭了嗎?物理學到底怎麼了?
  • 物理學、哲學與現實,為什麼物理學無法解釋生命和意識?
    更符合格雷西的觀點的是,我們用來代表自然的方程式到底有多真實?如柏拉圖所堅持的,與自然一樣真實,甚至比自然更真實?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在等著我們去發現它們?但是,如果一個理論沒有人理解,你還能說它是正確的嗎?在發明量子力學一個世紀之後,物理學家們仍然在爭論它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現實。考慮一下薛丁格方程,它允許你計算電子的「波函數」。
  • 量子力學裡面的「波函數」到底是幹啥用的?其實用處非常大
    我們都聽說過量子力學裡面有個函數叫「波函數」,這個函數到底是啥,這個函數是用來幹啥的,很多人並不清楚,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解釋下「波函數」,解開這個函數背後的神秘面紗。其實前面早期的文章我都提過波函數,只不過沒有深入講解,今天我就從概念入手給大家詳細剖析下波函數的真實內涵。首先你要明白波函數本身是一個函數,什麼是函數?
  • 在農村,經常看到有人測量房子,到底是幹什麼的?
    導語:在農村,經常看到有人測量房子,到底是幹什麼的?相信很多生活在農村裡的農民朋友,經常會看到有一些不認識的人,到自己的村子裡去測量房子,而且測量的持續時間還非常的長,有的甚至會持續一個星期左右,那麼他們到底為什麼要在村子裡去測量這些房子呢?測量這些房子有什麼作用呢?
  • 幹細胞存儲到底有什麼用呢!儲存流程複雜嗎?
    同年美國科學家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報告,小鼠肌肉組織的成體幹細胞可以橫向分化為血液細胞,此後,世界各國科學家相繼證實,包括人類的成體幹細胞,具有可塑性,從而掀起了全球成體幹細胞的研究熱潮。1999年和2000年世界權威的美國科學雜誌連續將幹細胞列為當年的十大科學突破之首。
  • 到底什麼是量子計算
    自20 世紀40 年代美國核武器研究起,數值計算被廣泛應用於物理學以及其他學科的研究中。其中重要的一項應用是對物理系統的數值模擬。自然界的物理系統均為量子系統。然而,由於記錄和處理量子態需要很大的信息存儲空間,利用經典計算機對量子多體系統進行模擬是非常困難的。但是,量子計算機沒有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