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時期,中國出了個戰神叫嶽飛,關於嶽飛的傳奇故事很多,而周三畏,大家卻不熟悉一點,但他也是一位頗具神秘色彩的人物。

當年嶽飛初出茅廬,還是秀才的周三畏將祖傳的一柄寶劍送給了嶽飛,這柄寶劍可是大有來頭,名號「湛盧」,為春秋戰國時期鑄劍大師歐冶善所鍛造,曾經是唐朝大將薛仁貴的兵器。周三畏將祖傳寶劍贈予嶽飛,就是希望嶽飛衛國殺敵,匡扶宋室。

後來周三畏當了朝廷命官大理寺卿,專門負責審理朝中要案。秦檜迫害嶽飛,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嶽飛收治,發送到大理寺審訊,這次的主審官正是周三畏。周三畏和大理寺少卿範洵都是正直之人,想方設法解救嶽飛。因忤逆秦檜,周三畏和範洵都掛冠走人。周三畏在範洵的安排下,隱居到範洵老家附近的白露山上。而範洵則被秦檜追殺不幸遇難。

無官一身輕的周三畏隱居在白露山的草廬,過著悠然自得的日子,有一次他正在山間水塘中剪田螺,忽然聽聞秦檜追兵過來,慌亂中將剪好屁股的螺絲往水塘中一倒,就去往別的地方躲避了,風頭過了才回來。直到現在,這口水塘中的田螺都是沒屁股的。

時光飛逝,幾百年彈指一揮間,到了明朝萬曆年間,在延安的山中,出現了一個自稱「剪頭仙人」的高人,他醫術高明,而且不用藥,只需要「口飲淨水三甌,以水療疾。」救活了當地不少人。當時延安巡撫的鄭汝璧和大帥李如樟,都非常敬重這個「剪頭仙人」,將他恭敬地請到了陝西榆林,為當地的老百姓治病,生病的百姓喝了他給的水,疾病居然都痊癒了。為此老百姓也非常愛戴他。這「剪頭仙人」還喜歡「暢談古今」,但是一提起宋朝的事,尤其是嶽飛被殺的事情就會大聲哭泣。人們問仙人姓什麼,他回答說:「姓周」,官府派遣了一百多人晝夜圍繞著仙人,就怕他突然離去。一天「剪頭仙人」忽然不告而別,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麼離開的,巡撫鄭汝璧和大帥李如樟得知後,立刻派人去尋找他的蹤跡,但是無法得知他去了哪裡,只好對著空中遙遙行禮。
這時從天空中飄落了兩張名帖,上面寫著五個字「周三畏拜謝」,這時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剪頭仙人」就是當初不肯誣陷嶽飛的大理寺卿周三畏。
這時間跨度得有四五百年。

然而正史上卻有另外的記載,在嶽飛案了結之後,周三畏繼續在朝廷任職,還升了官,也當過婺州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