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哪種貓科動物最喜歡捕捉雞,很多人會想起豹貓。豹貓生活在亞洲,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分布。除了身上長有豹斑、身手十分敏捷外,不少人對豹貓的另一個印象就是:它們喜歡捕捉雞,以至於在很多地區人們會把豹貓稱為「抓雞虎」。
圖:南美林貓,南美地區的「抓雞虎」
其中在南美洲,也生活著一種喜歡抓雞的小型貓科動物——南美林虎貓,也叫南美林貓。南美林貓屬於貓亞科、虎貓屬,是南美地區體型最小的貓科動物,成年個體體重不過2千克左右,比家貓還要略小一點。它們的皮毛為灰褐色至淺黃色,上面布滿了許多小黑斑;尾巴短粗,腳掌較大,耳朵又小又圓,鼻子兩側各有一道黑色的條紋,好似「八字鬍」。
南美林貓的分布範圍十分狹窄,僅生活在智利中南部和阿根廷西部。通常,南美林貓生活在森林中,靠捕捉鳥類、嚙齒類動物和蜥蜴等爬行動物為食。它們小心而又謹慎,只有在夜晚才敢在開闊地區活動。儘管如此,南美林貓的數量依然在不斷下降,目前可能低於10000隻。科學家對南美林貓及其棲息地進行了長期的調查發現,棲息地的喪失和破碎化是它們面臨的最大威脅。
圖:南美林貓的分布區域(黃色顯示)十分狹窄
在智利和阿根廷,由於森林的砍伐和農田面積的擴大,導致南美林貓的棲息地不斷縮小,而且破碎化十分嚴重,棲息地之間的連通性十分糟糕。不過,科學家發現這種小型貓科動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當森林面積減少時,它們會跑到村莊和農田中生存。但是,這卻導致它們給人類留下了一個很壞的名聲。
圖:南美林貓的棲息地被農田侵佔、分割
如果說豹貓是亞洲的「抓雞虎」的話,那麼南美林貓就是南美地區的「抓雞虎」。靠近人類居住地生活的南美林貓,常常會跑到居民家的雞舍裡捕捉雞。在遇到雞的時候,這種看上去小巧可愛的貓科動物展示出了老虎豹子般的兇猛:它們會咬住雞的喉嚨,迅速將其殺死,有時一隻南美林貓甚至會把一個雞舍裡的雞全部殺死。
因此,南美林貓被很多人當成了「百害而無一利的害獸」,並遭到了人類的大肆捕殺。獵槍、毒藥、獸夾、棍棒等都成了人類殺死它們的武器。科學家為了研究南美林貓,曾在1997年至1998年為一些個體裝上了GPS定位項圈,結果最後40%的研究對象都因為捕殺了雞而被人殺死……
圖:紅外相機拍到的南美林貓,植被豐富的森林是它們最喜歡的地方
除了棲息地的喪失、破碎化和被人獵殺,南美林貓還面臨著其他威脅,如車輛撞擊、獵物減少、寵物狗的捕殺等等,未來不容樂觀。事實上,別看南美林貓個頭較小,但它們對控制嚙齒類動物的數量,減少疾病的傳播,以及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發揮著巨大作用。這種小型貓科動物的生存應得到人類更多的關注,當地人也應轉變觀念:它們不是害獸,而是人類的朋友。
關注大貓來了,了解有趣的貓科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