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現在所看到的世界地圖並不是一直如此

2020-08-22 天體生物學

作者:天體生物學·黃姤

歐洲國家和其首都的地理考試並不是個難題,只需要記住幾個比較少了解的國家就行了比如賽普勒斯的首都是尼科西亞,馬爾他的首都是瓦萊塔,其餘的首都聽了這麼多次你幾乎不用學習就能記住,然而前蘇聯和南斯拉夫解體後我們不得不開始熟悉烏茲別克斯坦,馬其頓,亞塞拜然等和它們的首都,國界線變得越來越多了,考試的難度也變得比以前更難了。當然地圖的改變算不上什麼新鮮事兒,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偉大的帝國衰落了,新的帝國形成了,新的國家,新的地區,新的首都時不時的冒出來,然而科學家們關心的就是另一件事兒,地理地圖會改變嗎?大陸的形狀會改變嗎?它們之間的距離會改變嗎?簡而言之,地球表面的外觀會改變嗎?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的地圖會是怎樣的呢?

圖解:世界地球

地球一直都在著變化著

這種變化是肯定的,地球在其整個歷史過程中一直都在發生著變化,而未來也將持續的發生變化,事實上即使我們沒有意識到,它也不會停止改變,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是第一個意識到了這一點,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早在1912年的時候就提出了地球大陸漂移的理論,事實上引起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注意的第1件事就是南非和南美東部的板塊形狀似乎是能夠互補的,它們就像被數千公裡的大西洋分隔開的兩塊拼圖,給人一種兩個海岸曾在歷史上相連在一起的感覺,而這兩個海岸的植物群,動物群和地質情況驚人的相似,似乎再次證明了這一假設,這兩個地方曾經相連過,這就是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的理論。

圖解:阿爾弗雷德韋格納 1880-1930年(德國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

事實上現在你所看到的世界地圖並不是一直如此,不僅美洲和非洲曾經是一體的,而且在很久以前大約3億年前在石炭紀末期,所有的大陸都是一體的,只有一個唯一的陸地塊,一個原始的超級大陸,也就是所謂的——盤古大陸,當時存在的唯一海洋被命名為——盤古大洋。

圖源網絡

超級大陸的狀態一直持續到大約1億5000萬年以前,直至盤古大陸的各個陸塊分列漂移形成了南邊的岡瓦納大陸和北邊的勞亞大陸,這兩個大陸被特提斯海分隔開來。南美洲、非洲、印度、澳大利亞和南極洲最早出現就是在這個時期出現的。歐洲,北美和北亞的出現緊隨其後被分裂出來,然而和許多其他偉大的理論一樣,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的觀點一開始並沒有被認真的對待,他在沒有得到認可的情況下去世,直到30年後,他的觀點被重新提出並得到了科學界的一致認可,科學界已經確信大陸在運動並且大陸現在仍然在運動,具體來說每年2.5釐米也就是1英寸,和我們指甲生長的速度是一樣的,因此南美洲和非洲年復一年地無情的遠離對方1英寸的距離,我們認知中最安全靜止的土地怎麼會移動過這麼大的距離並且現在還在繼續移動呢?

圖解:大陸分裂前後對比圖

大陸會漂移會造成怎麼樣的影響

這是因為大陸是構成巖石圈的巨大構造板塊,並漂浮在地球內部的其他物質上,而巖石圈則是地球最外層和最堅硬的部分,厚度在100~250公裡之間,板塊就像移動島嶼一樣漂浮在熔巖海上,熔巖是一種半流體巖石被稱為——軟流圈。位於地幔的上部,該地區的對流運動是導致大陸運動的原因,大陸以一種異常緩慢的方式運動,但這種運動卻帶來十分嚴重的後果,火山或地震。

圖解:軟流圈

當構造板塊在其連續位移過程中發生碰撞時,通常會發生俯衝,也就是一個板塊在另一個板塊下面滑動,這種俯衝產生的摩擦使地幔融化,這種現象引起了火山出現,也逐漸增加了板塊所受的張力,從而使板塊中產生裂縫,我們稱之為——斷層。

圖解:斷層俯衝運動

地震都是在其中發生的,位於加利福尼亞的聖安德烈斯斷層,也就是位於北美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匯之處,是所謂的環太平洋火山帶的一部分,環太平洋火山帶由斷層和火山組成,從阿根廷延伸到紐西蘭與不同的大陸接上環繞著海洋,在該火山帶上時常會發生地球最猛烈的地震,有時也會引發海嘯,這些災難成為電影海嘯奇蹟末日崩塌的發生背景,同時它還造成了人類世界的真實的災難。

舉例說明:

在2017年9月墨西哥發生了7.1級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有史以來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的瓦爾迪維亞大地震,也被稱為智利大地震,矩震級高達9.5級,地球上有一半的人都能感覺到這次的地震。

智利普耶韋火山爆發和它引發的強烈海嘯幾乎影響了整個太平洋,包括夏威夷和日本。

同裡氏地震震級一樣,矩震級也是用來測量和比較地震,它是一種對數尺度,1979年託馬斯·C·漢克斯和金森博雄提出了這種測量方法,它是基於測量地震釋放的總能量來確定震級的,這幾千年前發生過的巨大災難中,巨大的山脈烏拉爾山脈,阿特拉斯山脈,亞平寧山脈,阿巴拉契亞山脈也是由板塊的運動和重新排列形成的,比如說伊比利亞板塊和歐洲板塊的碰撞形成了庇里牛斯山脈,還有地球上最大的喜馬拉雅山脈也是由印度和亞洲北部的碰撞形成,這些板塊之間的撞擊力非常大,因此才形成了地球上最高的山脈。

同樣大洋海溝也起源於俯衝帶,比如馬裡亞納海溝它有11千米深,在地殼中的落差比珠穆朗瑪峰本身更加明顯,儘管它的方向是向下的,是什麼力量推動構造板塊撞擊其他板塊從而產生俯衝出火山,地震,山脈和深坑等現象呢?

答案:海脊

它們位於地球海洋中部,海拔2000~3000米,那裡的巖漿不斷地從多個裂縫中噴出,這是地球上新物質產生的地方,還推動了其他物質的產生,火山島就是這樣形成的,就像加拉帕戈斯群島一樣,新的海洋巖石圈最終與其他板塊相撞,這就是南美洲越來越遠離非洲的原因,而未來的地圖也將會不斷的發生改變。

黃姤結語·2.5億年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

德克薩斯大學古地圖項目的發起者克裡斯多福·史考提斯認為,未來的地球板塊將會大變樣,這位地質學家致力於繪製地球在過去1億年間的地圖以及未來的地圖,克裡斯多福·史考提斯用計算機模擬出未來的地球將會出現一個新的超級大陸——終極盤古大陸,他相信隨著非洲與歐洲的合併,地中海將會消失,澳大利亞將與亞洲合併,每洲的兩個次大陸也將融入這個獨特的新大陸,畢竟英國仍然一個孤懸的孤島,在地中海消失之前,梅諾卡島只剩下幾百萬年不到的時間了。

圖解:計算機模擬出2.5億年後地球的面貌

推薦閱讀

我叫【黃姤】,創作有關(天體生物學領域.太空生物學領域.科學.科技.科研.科普)的文章,歡迎點讚.評論.轉發.關注互相學習。

相關焦點

  • 量子解讀: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不是真正的世界
    現在看到的世界不是「真正的世界」請抬起頭環視四周。我經常在電車上寫原稿,現在也還在電車裡敲鍵盤,我的周圍吊環搖晃,空罐子翻滾,還有從社團活動回來的學生們在談笑。世界上每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但即使自己在做某件事情,世界本身也不會改變。在身邊展開的今天的世界也和往常一樣。就是日常的生活,大家的周圍也一定有相似之處吧。
  • 真正的世界地圖!俄羅斯沒有那麼大,歐洲真的超小,我們看到的地圖一直都錯得離譜...
    本期第1篇,世界偏見地圖本期第2篇,世界美食地圖本期第3篇,世界趣聞地圖
  • 錯得離譜的墨卡託投影地圖一直沿用至今,我們一直被騙了幾十年
    不過一位名叫墨卡託的地圖學家卻建立了墨卡託投影理論繪製了世界上第一個球形地圖墨卡託投影地圖,這種地圖一直沿用至今,然而事實上它卻是一張錯得非常離譜的地圖。 看到現在的墨卡託投影地圖,您可能會認為北美和俄羅斯都比非洲大。
  • 我們一直在用錯得離譜的墨卡託投影地圖,我們一直被騙了幾十年
    不過一位名叫墨卡託的地圖學家卻建立了墨卡託投影理論繪製了世界上第一個球形地圖墨卡託投影地圖,這種地圖一直沿用至今,然而事實上它卻是一張錯得非常離譜的地圖。看到現在的墨卡託投影地圖,您可能會認為北美和俄羅斯都比非洲大。但實際上,非洲比北美大三倍,而且比俄羅斯大更多,俄羅斯,加拿大和格陵蘭並沒有地圖中那麼大。
  • 原來我們看到的世界地圖一直是錯的!中國竟比印象中大那麼多..我的地理白學了
    在世界地圖上俄羅斯正好蓋在中國上面面積也碾壓中國國土每次看到都感覺無法呼吸但是健哥今天突然跟我說他看到了更準確的地圖其實俄羅斯根本沒比中國大那麼多那麼問題來了一張準確的地圖應該是什麼樣的呢。。其實前不久日本Good Design Award設計獎宣布了這一年的金獎作品得獎作品就是一張世界地圖 也就是健哥所說的更準確的那張它長這樣——
  • 朋友圈傳瘋了:世界地圖一直錯得離譜
    近日,一篇名為《俄羅斯沒有那麼大,歐洲真的超小,我們看到的地圖一直都錯得離譜》的文章在網絡上廣泛傳播。文章稱,我們通常看到的世界地圖嚴重失真,並將外國某網站製作的修正地圖與目前版本的世界地圖進行對比。很多網友看完大呼:「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通行版的世界地圖真的錯得離譜嗎?
  • 世界地圖並不是世界的真實樣貌!甚至誤差非常大
    現在所用的世界地圖並不是世界的真實樣貌,甚至誤差大的離譜。地球屬於三維球體,想完整地表現到二維平面上是不可能的,必須犧牲一些真實屬性。因為三維降到二維肯定存在扭曲失真,這是維度差異所決定的,不可避免。我們現在所用的世界地圖選擇犧牲面積大小,保留角度和形狀,這種獨特的方式繪製世界地圖也被稱為「墨卡託投影法」。或許學過地理的讀者會比較熟悉,墨卡託投影法就是假想在地球內部中心位置放上一個點光源,這個光源所釋放的光線會將地表每一個位置都投影到一個圓柱面上(如上圖),我們將這個圓柱面展開就是一張長方形的世界地圖了。
  • 你看到的世界地圖,也許都是「錯」的
    這就給地圖學家留下極大的主觀空間。美國Mapthematics公司地圖學家丹尼爾·施特雷布(Daniel Strebe)也坦言:「在評估最佳的地圖投影方法時,我們會探討影響程度較大的各類失真,並選擇我們所希望的失真分布方式。」
  • 其實我們的地圖一直錯了...不同國家的「世界地圖」,差別竟然那麼大!
    裡面的俄羅斯面積是不是很大?格陵蘭島是不是跟非洲一樣大?小編今天想告訴大家,那都是錯的哈哈!至於為什麼?你看下……首先要說的是,我們平時看到的地圖,都是這樣的。其實這個地圖是錯誤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錯的。
  • 色盲悖論:這個世界也許並不是我們所看到的樣子
    人類對色彩的認知造就這五彩繽紛的世界,當你欣賞藍天白雲之時,有沒有想過或許你一直以來與別人看到的都不一樣呢?後來約翰·道爾頓發表了世界第一篇關於色盲的論文,同時提到了色盲悖論這一命題,假設:有一個人,他有一種奇怪的色盲症。他看到的兩種顏色和別人不一樣,他把藍色看成綠色,把綠色看成藍色。
  • 神秘世界地圖,難道是外星人的傑作?
    這張地圖發現後立即在科學界引起了轟動。一直到現在人們都還琢磨不透,將軍怎麼能如此精確地畫出當時還無人知道有其存在的地理目標。
  • 《十二幅地圖中的世界史》:如何通過地圖加深對世界的了解?
    儘管從紙質地圖到網絡地圖,虛擬地圖的流通讓我們更了解地表上的一切,卻也讓地圖喪失了一部分有趣的功能。但地圖的本質從未變過,它一直是多角度解讀空間關係的工具。今天,我們將選擇書中的部分地圖,藉由地圖的發展進程,來回顧世界文明的發展歷程。
  • 這10張圖片只能通過谷歌衛星地圖才能看到,哭泣的猴子如此逼真
    谷歌地圖的衛星圖像給人們提供了一個不出門遍覽天下奇觀的捷徑,通過谷歌地圖,人們不僅可以到那些平生可能無法到達的景點遊覽,更可以看到很多即使到了目的地,也無法欣賞到的自然和人文奇觀。圖一,這是位於英國某地的一個巨大的指紋。
  • 地理 非洲大,俄國小,歐洲超小,我們看到的地圖一直都錯得離譜...
  • 地圖作為世界的圖像——歐洲人繪製的世界地圖的千年之旅
    雖然我們現在在圖書中和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看到的古老世界地圖主要以其美學藝術吸引我們,但它們的原始文化意義卻可能模糊不清;我們無法再知道如何閱讀和解釋地圖的視覺語言。)對早期世界地圖的研究是一項令人興奮的探索工作,因為世界地圖所傳達的文化信息、參考信息和寓意歷經幾個世紀的時間,變得越來越模糊。雖然曾經製作這些迷人圖像的人們永遠消失了,但他們留下的文獻——世界地圖——並不是沉默無聲的。它們跨越幾個世紀向我們低聲細語,不過它們的語言有時很難理解,因為它們經常披著視覺隱喻的外衣。
  • 從小看到大的世界地圖竟然是錯的..歐洲真的很小!
    首先要說的是,我們平時看到的地圖,都是這樣的。。
  • 幸好不是複印世界地圖
    一個部門已經作廢的收費項目,經過另一個部門批准可以重新開張,政府收費如此巧變多端。     為此成立了「檔案信息服務中心」,交由「職工技協服務部」管理。「服務」的字樣終於出現了。注意,這裡的名義不再是政府部門,而是政府部門成立的一個服務機構,按以前的話說,就是「第三產業」。用這個「第三產業」的名義,服務就可以變成「商務」,把「複印」稱為「諮詢服務」,才好維持1平方米1塊錢。
  • 其實,你一直被世界地圖「騙」了
    喜歡旅行的你,一定對世界地圖非常熟悉。但如果我說,我們熟悉的世界地圖其實是個「小騙紙」,這麼多年它一直在忽悠你,你還會愛它嗎?
  • 不少人通過谷歌地圖所發現的6個神秘的畫面
    為了滿足好奇之心,一直以來,我們都會去追求一些奇特而又有趣的事實。與此同時,我們也都明白,奇怪的事情並不是那麼容易遇到的。然而,有一些人他們會通過任何可能的方式去尋找一些存在懸疑的奇怪事實。在海外,就有不少人僅僅通過谷歌地圖去尋找它們,並且他們還真的發現了一些看起來不可思議,並且難以解釋的事物。在本文中,我們就帶來了,海外網友在谷歌地圖上所找到了6個神秘發現。
  • 世界最大的兔子玩具,在衛星地圖上都能看到,如今卻變成這副模樣
    這種風靡世界的產品,一直以來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和玩具有關。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兔子玩具,甚至可以在衛星地圖上看到它的身影,因此,曾經受到很多人的歡迎和喜愛,但現在卻和以前不同。世界最大的兔子玩具,在衛星地圖上都能看到,如今卻變成這副模樣。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兔子玩具在義大利,它到底有多大呢?這個兔子玩具光身高就達到60米以上,人站在它前面就像玩具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