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6日, 廣東科學中心歷時兩年多研發建設的「低碳&新能源汽車」科普體驗館正式開放。據了解,這是全國首個低碳新能源汽車主題科普館,公眾通過網上預約即可免費參觀體驗。
「低碳&新能源汽車」科普體驗館包括「新能源汽車科普體驗館」及「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科普體驗館」兩部分,「新能源汽車科普體驗館」由廣東科學中心與廣汽新能源合作共建,「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科普體驗館」則由廣東科學中心與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合作共建。
展館位於廣東科學中心二樓北翼主題展區,面積近2400平方米,分為「環保使命」「綠色動力」「車聯天下」「地球發燒了」「氣候實驗室」「廣東在行動」「低碳生活吧」7個展區和1個「低碳工作坊」教育活動區,共有51個互動展項,全方位展示氣候變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和挑戰,引導公眾踐行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提高公眾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的認知了解。
模擬駕駛新能源汽車過港珠澳大橋
據介紹,「低碳&新能源汽車」體驗館綜合運用聲、光、電和人工智慧技術以及新媒體技術,通過各種創新的互動設計使展項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為觀眾提供了全新體驗。走進展館,觀眾立刻沉浸入由各種高科技展示裝置營造的酷炫空間。
新能源汽車科普體驗館從傳統燃油汽車及其帶來的能源困境和環境汙染切入,揭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環保使命,進而介紹新能源汽車的綠色技術及關鍵優勢,最後暢想新技術帶來的萬物互聯、車聯天下的美好未來,邏輯縝密,線索清晰,對新能源汽車技術進行了生動而豐富的詮釋。
記者在現場看到,展館現場聚集廣汽新能源最尖端的智能科技成果,觀眾可模擬駕駛新能源汽車通過港珠澳大橋等場景,進一步了解新能源汽車的優勢性能。
館內展項充滿互動樂趣,在「未來太陽能汽車」展項前,觀眾控制操作杆,調整光線角度,可驅動太陽能小車行駛,在「燃油汽車尾氣汙染」展項踩下「油門」,可了解燃油車排放的有害氣體成分,觸發新能源汽車骨架模型上LED燈帶的流動,了解電動車的能量傳遞過程。觀眾還可通過電池串並聯、電動機原理、動力集成等展項互動體驗,了解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電控技術。
什麼是溫室效應?把手伸進「地球」就能感受到
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科普體驗館則打破常規,大膽採用擬人化手法作為展示線索,將展區設置為「地球發燒了」「氣候實驗室」「廣東在行動」「低碳生活吧」四個部分,更具趣味性。
觀眾通過「將淹沒的島國」展項,可動手調節氣候溫度,看到全球變暖是如何導致那些美麗的島國被淹沒。觀眾還可以走進一個封閉的玻璃小屋參與「碳」捕捉遊戲,把懸浮的小球放入封存容器,親身體驗碳捕集與封存(CCS)技術是如何減少人類生產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
什麼是溫室效應?觀眾將手伸進地球形狀的窗口裡,就可以直觀感受到。 「碳足跡」展項根據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二氧化碳為標準進行計算,形象地展示了我們每個人在不斷增多的溫室氣體中留下的痕跡。原來,碳足跡的大小與我們的衣、食、住、行、用息息相關,碳耗用得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碳也越多,碳足跡就越大,反之,碳足跡就越小。
建設全國首個「低碳&新能源汽車」體驗館
據悉,廣東科學中心經過兩年多的探索研究建成的「低碳&新能源汽車」科普體驗館是國內首個大規模以互動體驗方式呈現「低碳&新能源汽車」的主題展館。
廣東科學中心主任盧金貴在開幕式上表示,低碳&新能源汽車科普體驗館建成開放,不僅開創了廣東科學中心「館企、館政」 合作建館新模式,也是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積極踐行國家戰略,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建設低碳廣東的重要舉措。
展館把國家戰略、產業發展、企業創新和科學知識有機融合,為廣大公眾提供一個集低碳新能源科普教育、汽車科技展示和汽車文明傳播的公益平臺,向公眾普及新能源科學知識,增強公眾低碳出行的環保意識。
免費參觀指南
展館地址:廣州大學城科普路廣東科學中心二樓主題展廳
預約方法:關注「廣東科學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根據菜單指引實名預約。
開館時間:周二至周五9:30-16:30,周六至周日9:30-17:00,逢周一閉館。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方晴 通訊員 張娜 吳晶平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楊耀燁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楊耀燁 方晴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編輯陳詩藍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碧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