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飛抵磴口

2020-12-04 巴彥淖爾新聞網

 

 

 

  9月24日,磴口縣森林公安局民警在澄清湖發現了數百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白琵鷺,正在悠閒地覓食、嬉戲,在清澈的湖水映襯下,顯得十分安逸。

 

 

  據巡查民警觀察,磴口縣澄清湖是春秋兩季候鳥遷徙重要棲息地,此地也是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白琵鷺停息數量最多、滯留時間最長的一個湖泊,儘管該湖緊鄰縣城,人員活動也比較頻繁,但這個「國」字頭的保護動物對人群的活動沒有一絲恐懼,漸漸地成了磴口人民的好朋友,這個湖也自然而然成了它們遷徙補充能量的重要驛站。據民警粗略估算這批白琵鷺約有300多隻。

 

 

  近年來,隨著磴口縣生態建設與保護力度持續加大,生態環境得以改善,加之森林公安每年春秋兩季適時開展保護候鳥遷徙專項行動,通過宣傳與打擊有效結合,有效提升了人們保護候鳥的意識,在全縣範圍逐步形成了保護野生動物的良好氛圍。境內野生動物品種和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多年不見蹤跡的沙狐,也可在生態項目區內看到它的身影,連續兩年觀察到了世界瀕危保護動物——火烈鳥,今年又在沙區觀察到了野生虎鼬。據統計,全縣僅候鳥棲息種類從2005年38種,增加到目前114種,是2005年候鳥種類的三倍。

 

相關焦點

  • 白琵鷺飛抵磴口
    在磴口棲息的白琵鷺①「哨兵」②集體飛行①②均為資料圖片由巴彥淖爾日報籤約攝影師高向龍、張燕提供2日27日,磴口縣森林公安民警巡查中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遷徙到磴口烏蘭布和沙漠溼地2月27日,民警在烏蘭布和沙漠溼地巡查中又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與白鷺、蒼鷺約50多隻候鳥,也看到有多位護鳥攝影聯盟的朋友在此巡護拍攝。攝影師擔心驚擾了候鳥棲息、覓食,全程隱藏式拍攝,生怕驚擾候鳥。森林公安民警溫馨提示,文明觀鳥要從自身做起,請在觀賞時不驚擾、不轟趕、不捕捉、不傷害。
  • 12隻白琵鷺現身大龍湖 嘴巴扁如琵琶,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徐報融媒記者 王漱玉10月13日早晨,徐州市鳥類攝影愛好者楊洪武在大龍湖情人灣觀景平臺附近,拍攝到12隻在徐州極為罕見的白琵鷺。這群白琵鷺是遷徙路過徐州,中午一點多飛離。專家介紹,白琵鷺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
  • 磴口一居民撿到剛出窩幼鳥,養大發現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報案人張鼎告訴民警他會餵養小鳥,願意無償餵養這隻小鳥,等到小鳥長大會飛時再交給民警放飛。 民警通過進一步了解得知,張鼎在磴口縣城經營著一個觀賞魚鳥店,他確實擁有飼養小鳥的技術和條件,這才放心地將幼鳥交給他餵養。
  • 冬候鳥白琵鷺率先抵達洞庭湖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 嚴欽海)又到了冬候鳥由北向南的遷徙時節,今年率先飛抵洞庭湖的冬候鳥是白琵鷺,這批先行者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們的到來拉開了今年候鳥到洞庭湖越冬的序幕。前段時間的低溫陰雨天氣暫告結束,久違的太陽溫暖地照在洞庭湖上。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哪些?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是最初由原林業部和農業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共同制定並發布的一份由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名錄,其中保護級別分為一級和二級,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哪些吧!
  • 居民家中飛進「不速之客」 竟是迷了路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池鷺
    新民晚報訊(記者 徐馳 通訊員 畢迎春)昨天上午,家住奉賢區海灣地區綠地香頌小區的居民李女士家中飛入一隻奇怪的大鳥,體長約40釐米,身體上有褐色的縱紋,腳為綠灰色,嘴巴尖且長,不時發出呱呱的叫聲,翅膀展開也很寬,著實把這位居民嚇了一跳。
  • 瀕危珍稀動物白琵鷺現身南京江北長江邊蘆葦蕩
    12月17日上午,江北長江邊蘆葦蕩中陸續有瀕危珍稀動物白琵鷺到此地休息、覓食。據市民孔先生介紹,江北蘆葦蕩中出現的白琵鷺有10隻左右,黑色的嘴長直扁平,並且擴大形成匙狀,形似琵琶,人稱白琵鷺。白琵鷺還是荷蘭的國鳥,在江北新區發現很難得。
  • 辦公室飛進小鳥 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葦鳽(圖)
    水母網8月25日訊(YMG記者申吉忠攝影報導)  24日,一隻小鳥飛到煙臺開發區熱力總公司第二供熱管理處,專家鑑定其為黃葦鳽(jian),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煙臺南山公園動物園工作人員檢查其沒有外傷,就將其放飛了。
  • 鄱陽湖16隻白琵鷺遭毒殺,6人落網
    鄱陽湖16隻白琵鷺遭毒殺警方通報「非法毒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一案。經查,6名嫌疑人在鄱陽湖畔,用投毒方式毒死16隻白琵鷺。目前6人全部落網,案件在進一步偵辦。
  • 德州長河公園白鷺齊飛美如畫 鏡頭捕捉白琵鷺「親吻」瞬間
    德州長河公園白鷺齊飛美如畫 鏡頭捕捉白琵鷺「親吻」瞬間 2020-08-24 0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琵鷺落難韓城
    民警蔣立濤查看白琵鷺受傷情況       經過仔細檢查確認後,白琵鷺的左腿嚴重受傷,民警蔣立濤跑步前往醫藥超市,買來碘伏、雲南白藥、棉籤和紗布等,因為傷情緊急,害怕危及到白琵鷺的生命,在派出所孫利勃、民警蔣立濤、柳輝當起了動物醫生,對白琵鷺進行消毒包紮
  • ...溼地邂逅39隻黑臉琵鷺 全球僅存3940餘只,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記者昨日從南沙溼地公園獲悉,該溼地工作人員20日拍到39隻黑臉琵鷺。這是繼去年1月份拍到創紀錄的24隻黑臉琵鷺後,南沙溼地拍到的黑臉琵鷺數量再創紀錄,也是自10年前南沙溼地首次發現黑臉琵鷺以來拍到數量最多的一次。 「聽說溼地發現很多黑臉琵鷺,我趕緊拿起相機去拍。」南沙溼地工作人員馮銘誠說起「無意間」一次拍到數量創紀錄的黑臉琵鷺時,儘管已過去一天,但依然難以掩飾內心的激動和喜悅。
  • 兩萬多隻候鳥飛抵衡水湖,首次監測到世界瀕危物種遺鷗
    兩萬多隻候鳥飛抵衡水湖,首次監測到世界瀕危物種遺鷗 2020-11-17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快遞員撿只「斑鳩」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
    映象網快訊(記者 邱延波 文/圖)梁啓超在《少年中國說》中說道:「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兩個快遞員在黃河灘撿到一隻「斑鳩」,但卻性格兇猛,經過鑑定,正是隼的一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快遞員撿到二級保護動物12月20日下午14時許,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董朝偉站長接到家住金水區燕莊新區北院的鄭先生的求助電話:他的兩位快遞公司的朋友在黃河灘邊撿到一隻黑黃相間的鳥,酷似斑鳩,但非常兇猛。經過查看照片,董站長一眼認出,該鳥並非斑鳩,而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紅隼,森林益鳥。
  • 多圖丨德州長河公園白鷺齊飛美如畫 鏡頭捕捉白琵鷺「親吻」瞬間
    來源:齊魯網·閃電新聞客戶端  日期:2020-08-25 17:08:57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令人驚喜的是,它們當中還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白琵鷺。初秋時分,水汽繚繞,湖光灩瀲。
  • 江西鄱陽湖水域現16隻白琵鷺屍體續 警方發布懸賞通告
    新京報訊(記者 王洪春)12月23日至24日,動物保護組織志願者在江西九江市湖口縣南北港水產場附近的鄱陽湖水域先後發現16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的屍體,當地林業局隨後介入調查。12月27日,湖口縣森林公安局就此發布懸賞通告。
  • 晉江:家中飛來「怪鳥」 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鷹
    林業部門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後,確認「怪鳥」為夜鷹,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住在晉江溜霞小區的周女士家,一進門就看到這隻小傢伙。工作人員表示,小傢伙是夜鷹,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據介紹,夜鷹別名蚊母鳥,白天常蹲伏在樹木眾多的山坡或樹枝上。黃昏時很活躍,會不停地在空中捕食蚊、虻、蛾等昆蟲,是益鳥。­  經檢查,夜鷹並沒有受傷。林業工作人員將夜鷹帶走,準備將其放飛。
  • 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誤入商鋪被救助
    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誤入商鋪被救助 2020-04-21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在秦皇島獲救啦!
    通訊員 供圖  長城網秦皇島7月31日訊(記者 祖迪 通訊員 連立聰 王星博)7月26日,河北公安邊防總隊秦皇島市公安邊防支隊黃金海岸邊防派出所成功救助了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  當日上午11時許,該所民警在巡邏途中,發現沿海路面上有一隻白色的大鳥搖搖晃晃地撲騰著翅膀,想飛卻又飛不起來。
  • 百餘只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飛臨介休
    11月29日,記者從介休市了解到,近日,介休汾河國家溼地公園的工作人員驚喜地發現百餘只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在公園保育區覓食、棲息。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性情機警,一般在遠離人類的區域活動。成鳥體長1米左右,背部覆蓋著黑色羽毛,在陽光下會反射出綠色或紫色的金屬光輝。黑鸛對棲息環境要求很高,常常三五成群棲息於開闊的河岸、沼澤或溪流附近,以小型魚類、昆蟲等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