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珍稀動物白琵鷺現身南京江北長江邊蘆葦蕩

2020-12-03 中國江蘇網

12月17日上午,江北長江邊蘆葦蕩中陸續有瀕危珍稀動物白琵鷺到此地休息、覓食。

據市民孔先生介紹,江北蘆葦蕩中出現的白琵鷺有10隻左右,黑色的嘴長直扁平,並且擴大形成匙狀,形似琵琶,人稱白琵鷺。白琵鷺還是荷蘭的國鳥,在江北新區發現很難得。

白琵鷺是中國瀕危珍稀動物、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最近的一次數據統計在全球的總數量是3.1萬至3.4萬隻。多數國家只有幾百對,有的國家已經絕跡。

鳥類攝影愛好者夏先生稱,「隨著南京江北新區的不斷修復整治,沿江濱江外灘的環境也越來越好,這裡不但成為人們休閒的好去處,新的鳥種也在不斷地增加。」

相關焦點

  • 南飛過冬的鳥兒抵達南京 罕見候鳥現身沿江溼地
    江蘇野鳥會的一位觀鳥專家告訴記者,上個月,野鳥會成員興奮地發現了紫翅椋鳥的蹤影,發現地在江北一帶。紫翅椋鳥是歐洲和北美都很常見的鳴禽,屬於八哥類,但在中國地區很少見。紫翅椋鳥造訪南京,確實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在南京,紫翅椋鳥屬於冬候鳥,數量較少,難得一見,只有生態環境很好的地方才會偶有發現。」
  • 一年四季,南京這些地方可觀珍稀鳥
    南京的十二月份,戀戀不捨留住了南京越冬的珍稀鳥兒,主要有紫金山鴛鴦、六合鳳頭鷉、鳳頭麥雞、浦口橋林白琵鷺、濱江溼地大雁、綠水灣赤麻鴨、石臼湖白天鵝。據介紹,赤腹鷹數量甚少且極珍稀,被列入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也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4億5000萬年歷史的鳥類現身興化
    近日,泰州晚報刊登了興化拍鳥達人沈海波意外發現瀕危物種白琵鷺種群的報導。 白琵鷺是我國瀕危珍稀動物、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沈海波先後觀察到3個白琵鷺種群,總數在200隻左右。這是在泰州境內首次發現白琵鷺種群。 據了解,泰州市生態持續向好,市民環保意識不斷提高。這些年,我市陸續出現了不少珍稀、瀕危鳥類。
  • 震旦鴉雀現身黃河灘蘆葦叢 被稱為「鳥中大熊貓」
    該鳥在全球範圍內數量極為稀少,已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名錄,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黑鸛屬於鳥綱鸛形目鸛科,為大型涉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自然種群日漸減少,全球僅存3000隻,我國不足600隻。青頭潛鴨青頭潛鴨屬冬候鳥,對棲息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受棲息地喪失等各種因素影響,近十年來青頭潛鴨的數量急劇下降,目前全球不到500隻,比大熊貓還要稀少,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國際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將其受威脅等級定為「極危」。
  • 細蟌現身白琵鷺安家 深圳生態資源「家底」喜人
    受訪單位供圖 ▲瀕危物種細蟌現身華僑城溼地公園。自然生態系統動物559種,新記錄的有12種。 溼地環境向好 迎來「稀客」白琵鷺 「來了,它終於來了!」2020年5月14日下午,華僑城溼地公園工作人員發現,溼地灘涂上出現了一隻從未見過的白色鳥兒,只見它時而翩飛起舞,時而在溼地灘涂覓食。經專家觀察鑑別,最終確認其為白琵鷺。
  • 江蘇鹽城發現黑臉琵鷺,系國際瀕危物種全球僅剩3900多隻
    時而引吭高歌、時而天空盤旋、時而翩翩起舞……12月30日,記者在鹽城大豐區海邊鬥龍港魚塘邊看到,一群白琵鷺中間夾雜著數隻黑臉琵鷺一起覓食、嬉戲,構成一幅美麗的生態畫面。黑臉琵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全球瀕危物種,目前僅剩3900多隻,是全球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珍稀水禽。
  • 世界神秘珍禽首次現身蘇州!生態好了,「環保鳥」也來了!
    回憶起首次拍攝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溼地旗艦物種——白頭鶴,90後鳥類調查員周敏軍仍難掩興奮之情。 日前,蘇州溼地自然學校鳥類調查員在長江邊發現了白頭鶴。由此,「白頭鶴」也成為大蘇州地區發現的第365種鳥,第4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 大嘴天使白琵鷺
    白琵鷺的食物以水生昆蟲、軟體動物、蠑螈、甲殼類、蠕蟲、水蛭、蛙類、蝌蚪以及最長不超過15釐米的小魚為主,偶爾也吃藻類等水生植物。白琵鷺喜集群活動,偶見單只活動。它們通常幾隻到近百隻成群營巢,巢間距通常不足2米,有時甚至和其他鷺類、琵鷺類或其他水禽混合營巢。巢一般建在乾燥的蘆葦叢裡、樹木或灌叢上;巢較大,由蘆葦、蘆葦葉或枯樹枝搭建而成,巢內鋪上柔軟的葉子和草,既暖和又舒服。
  • 這些珍稀鳥種,已被列為國家保護動物,你還知道有哪些嗎?
    這些珍稀鳥種,已被列為國家保護動物,你還知道有哪些嗎?幸會!感謝您點開本文,閱讀全文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喜歡可以點擊關注!您的支持是小編最大的動力!大大的名字,小小的身體,這隻靈活的棕球球小可愛,就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種震旦鴉雀,關於它們的名字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就比如我們之前說過的紅頰藍飾雀、北美紅雀,它們的名字就直接跟外貌掛鈎,實在是不難理解,那就震旦鴉雀莫非是很喜歡跳舞?
  • 瀕危大「怪龜」現身灕江 屬世界十大珍稀動物之一
    1月9日上午11時,桂林市的劉先生在解放橋下撈到一隻長相十分怪異的龜,經有關專家判斷,「怪龜」是在十大瀕危世界珍稀野生動物中排名第6位的北美大鱷龜。     當日上午,記者接到報料後立即趕到解放橋東頭,眾多市民正圍著劉先生,想看個究竟。
  • 湖北新增8處國家重要溼地,這些珍稀動植物值得保護
    溼地內水系發達,植被茂盛,水草豐美,生態系統完整,是中華秋沙鴨、黑鸛等珍稀瀕危物種及越冬候鳥棲息地。這裡村莊阡陌縱橫,農舍儼然,湖泊鑲嵌其間,一派田園風光,還擁有神農五穀、粉水澄清、曲水荷香、青洲放歌、土木造化、水石前盟等溼地景觀,可在此感受漢江溼地的生境之美和文化魅力。
  • 鎮江一對父女拍到震旦鴉雀 系全球瀕危鳥類(圖)
    鳥友「斑馬」攝  「鳥中熊貓」震旦鴉雀現身鎮江  一對父女在金山湖找到它們的蹤跡;江蘇鳥友昨參與全球聯動追蹤瀕危水鳥黑臉琵鷺  奇鳥現身  鎮江「鳥痴父女」元旦前拍到瀕危鳥震旦鴉雀它也是江蘇省重點保護動物,被列入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上世紀80年代我國曾有記錄,而後就消失了。目前其分布僅限於黑龍江下遊及遼寧蘆葦地和長江流域、江蘇沿海的蘆葦地。  國際瀕危鳥震旦鴉雀現身鎮江!
  •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2020-05-31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環保志願者參觀長江珍稀水生動物展館
    金山網訊 昨日上午,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環保志願者走進設於市農業農村局的鎮江長江珍稀水生動物展覽館,了解本地長江珍稀水生動物,踐行和宣傳環保,關心身邊環境問題。鎮江長江珍稀水生動物展覽館2008年建成,運用高清視頻展示鎮江江豚保護區現狀、範圍、環境等以及保護區歷史過程的影像。除了江豚、白鱀豚和中華鱘之外,還以高科技手段展示70多種長江珍稀水生生物標本。尤其是在江豚骨骼標本基礎上以全息手法還原瀕危「江中精靈」的微笑、表情、叫聲。自開館以來,該展覽館已經接待了20批次1000多人次參觀。
  • 桃花水母現身東郊水庫
    桃花水母現身東郊水庫近日,市民陳先生在東郊一處水庫採風途中偶然發現有幾個硬幣大小的生物在水面遊動。圓形的生物通體透明,外形像一把撐開的傘或一個倒扣的碗,身體在水面緩緩地一張一合,陳先生表示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生物。通過圖片,長期調查研究水生生物的江蘇動物協會理事姜盟告訴記者,陳先生發現的水生生物叫「桃花水母」,是一種生活在淡水中的水母。
  • 罕見南京驚現神秘生物!眾人都被驚呆了
    桃花水母屬於一種瀕臨絕跡、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是一種原始低等的無脊椎動物長江江豚長江江豚,為鼠海豚科的一種小型鯨類動物,是該科唯一的淡水亞種,也是繼白鱀豚後長江流域而幾年前南京的權威部門調查顯示,長江南京段目前只有30頭左右。隨著政府、市民保護力度的增加,近幾年,種群數量正逐漸增加。
  • 瀕危黑臉琵鷺首次來合肥過冬 專家:巢湖水環境日趨向好
    1月14日晚,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和部分觀鳥愛好者在巢湖邊發現一隻黑臉琵鷺。據了解,瀕危的黑臉琵鷺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該類物種。「灰色的是蒼鷺,其他白色的是琵鷺,只有那隻最羞澀的是黑臉琵鷺。」省珍鳥會副會長虞磊指著照片上的那隻最珍貴的鳥兒告訴記者。
  • 國寶級珍稀動物「莽山烙鐵頭蛇」現身廣東南嶺
    國寶級珍稀動物「莽山烙鐵頭蛇」現身廣東南嶺 2018-05-1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近日,「莽山烙鐵頭蛇」現身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新聞背景:長江珍稀水生動物保護概況
    新華網武漢4月22日電(記者董峻)長江流域內縱橫交錯的河流和星羅棋布的湖泊孕育了極為豐富的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據統計,長江流域共有淡水魚類378種,包括長江特有魚類142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14種,其中白鰭豚、中華鱘、白鱘、達氏鱘和胭脂魚等是我國的特有種類,也是長江流域水生生物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