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天使白琵鷺

2021-01-19 大自然雜誌


位於歐洲西部的荷蘭,自古以來就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我國通商並進行文化交流。白琵鷺是荷蘭的國鳥,不僅外形美麗,而且在荷蘭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讓我們隨同作者,一起來了解一下這種能夠在大洲間遷徙的美麗白衣天使。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4年3月22日,我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阿姆斯特丹會見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時說:「荷蘭是歐洲的門戶,我選擇從荷蘭推開歐洲的大門。」「中國和荷蘭雖然分處亞歐大陸兩端,但兩國交往源遠流長,是東西方文明互學互鑑、共同繁榮的典範。」

 

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國家——荷蘭

 

荷蘭(Netherlands),其國名意為「低地之國」,因其約50%的國土僅高於海平面1米,而且大部分低於海平面的陸地都是人造的;又因其北荷蘭省和南荷蘭省最為出名,故稱「荷蘭」。荷蘭位於歐洲西部,是鬱金香盛開的國度,著名的風車之國,荷蘭和中國的交往歷史也是源遠流長。早在400多年前,從我國廣州到荷蘭鹿特丹的海上商船就把兩國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自從1515年葡萄牙商船第一次駛進中國港口進行通商貿易開始,中國的瓷器、漆器、工藝品、絲綢和茶葉等物品就大量輸入歐洲。17世紀,新航路開闢以後,荷蘭已處於大西洋航運中心的位置。從荷蘭東印度公司建立到康熙三十四年(1602—1695年),運到歐洲的中國瓷器就達2千萬件。17—18世紀初,荷蘭從中國進口的茶葉除滿足當地消費外,還轉賣至歐洲其他國家以及北美洲殖民地。

可以說,荷蘭是當時來自中國的貨物通向歐洲乃至美洲的重要中轉地。因此,荷蘭不僅是「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沿線國家,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密切的中荷貿易,反過來也帶動了彼此文化的交流。

 

臨水而居的大嘴天使

 

荷蘭也是鳥的天堂,共有200多種鳥。在海灘上,在海邊的森林裡,在城市綠地間,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鳥,如白琵鷺、白鸛、蒼鷹、雀鷹、白骨頂雞、埃及雁、綠頭鴨、蒼鷺、銀鷗和灰雁等。荷蘭屬溫帶海洋性氣候,這裡臨海而居的鷗和鷸等候鳥很多。荷蘭人愛鳥,隨便找一個荷蘭人聊天,你都能聽到很多關於鳥的故事。

白琵鷺隸屬於鸛形目䴉科琵鷺屬,體形較大,在鳥類中屬於「大個子」,體長70~95釐米,體重約2千克。琵鷺屬區別於其他鳥類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它們像琵琶(中國傳統樂器)一樣的大嘴了。除了黑色的長腿和端部黃色的黑色長喙,白琵鷺幾乎全身都為白色。長喙的表面還有明顯的橫紋,像極了一把琵琶,所以人們形象地把它叫作「琵琶嘴鷺」或「琵琶鷺」。

在歐洲,白琵鷺僅在荷蘭、西班牙、奧地利、匈牙利和希臘有一定的種群分布,荷蘭則是其主要的繁殖地和棲息地。白琵鷺喜水,在荷蘭分布在沿海沼澤、海岸紅樹林、河谷衝積地、河口三角洲以及一些河流、湖泊等生境。它善於捕魚,素有「鳥中漁夫」的美稱,不少漁民把它作為捕魚的工具加以飼養。



白琵鷺為涉禽,主要在淺水處覓食,這時它那又長又寬的琵琶型大嘴就派上用場了。蒼鷺和白鷺等鳥一般都是看到食物後再去捕食,白琵鷺則不然。它通常在淺水處來回行走,同時將嘴張開約5釐米,伸入水中直接觸到水底,像一把鐮刀一樣不停地左右掃動,一旦碰到獵物就馬上捉住,專心覓食的樣子很是可愛。

白琵鷺的食物以水生昆蟲、軟體動物、蠑螈、甲殼類、蠕蟲、水蛭、蛙類、蝌蚪以及最長不超過15釐米的小魚為主,偶爾也吃藻類等水生植物。白琵鷺喜集群活動,偶見單只活動。它們通常幾隻到近百隻成群營巢,巢間距通常不足2米,有時甚至和其他鷺類、琵鷺類或其他水禽混合營巢。巢一般建在乾燥的蘆葦叢裡、樹木或灌叢上;巢較大,由蘆葦、蘆葦葉或枯樹枝搭建而成,巢內鋪上柔軟的葉子和草,既暖和又舒服。

白琵鷺繁殖期為5—7月,進入繁殖期的白琵鷺有明顯的冠羽,且冠羽和胸部的羽毛都為黃色。白琵鷺平時很安靜,僅在繁殖期偶爾發出像小豬一樣的咕噥聲,主要是上下喙互相敲擊發出的「嗒嗒」聲。每巢產卵3~4枚,雄鳥和雌鳥共同孵卵,孵化期24—25天。



雛鳥由親鳥共同撫育,育雛期45—54天。出殼70天左右的幼鳥開始離巢試飛,這時它們僅在巢附近活動,多在山崖邊練習飛行,如果遇到狂風、暴雨等惡劣天氣就會馬上返回巢中。約百天後,幼鳥便可隨親鳥外出覓食。幼鳥能夠獨立生活後並不急於離開父母,而是和成鳥一起生活一段時間。由於白琵鷺身體較大,食量也大,所以個體的防禦能力較差。幼鳥晚些離開父母,也可增強幼鳥的獨立生存能力。

 

跨大洲遷徙的美麗大鳥

 

白琵鷺有著傑出的飛行能力,能夠在大洲之間遷徙。

在歐洲繁殖的種群多數往南到非洲的索馬利亞和蘇丹越冬,少數到非洲的奈及利亞、肯亞和烏幹達越冬;也有少數留在地中海盆地;偶爾有少數往北到荷蘭和英國越冬。在西亞繁殖的種群,主要在南亞的印度南部和斯裡蘭卡越冬。在東亞繁殖的種群主要遷到中國東南部越冬,少數到日本。

可以說,白琵鷺的身影遍及亞洲、歐洲和非洲,就像披著白衣的天使,無論是在冰雪覆蓋的北歐嚴寒地區、還是熱浪滔滔的熱帶非洲,甚至跨越重洋,它都能夠頑強生存下來。

 

亟待保護的荷蘭國鳥

 

白琵鷺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和非洲。在國外,主要繁殖於歐洲、印度、斯裡蘭卡和非洲北部海岸。據全球性非營利組織溼地國際(Wetland International)2015年數據,全球白琵鷺的種群數量有63 000~65 000隻;其中,歐洲的數量在20 400~30 500隻(國際鳥盟2015年數據),處於上升趨勢。



白琵鷺面臨的威脅主要是排水和汙染造成的棲息地破壞和退化,特別是蘆葦沼澤的消失。據統計,20世紀50年代,白琵鷺在荷蘭的繁殖種群數量約為500對,到60年代已不足200對。1973年,鑑於白琵鷺種群在全球的下降趨勢,《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將其列入附錄Ⅱ中。這種情況也引起了荷蘭政府的高度重視,從而加大了對白琵鷺的保護力度。由於採取了許多保護措施,已收到明顯成效。據統計,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荷蘭的白琵鷺種群數量開始緩慢上升,到1989年回升到4 203對左右。2004年開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已將其從低危級別降至無危級。



白琵鷺在中荷兩國都比較常見,為兩國人民所喜愛,在荷蘭它更是貴為國鳥。它就像美麗的天使,來往於中荷之間,傳遞著友誼,和「一帶一路」一起將遠隔重洋的中荷兩國緊緊聯繫起來。

 

 

(本文圖片均由全景網提供)

(作者單位:山西靈丘黑鸛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本文刊發於《大自然》2018年第1期原創作品

歡迎收藏和分享,請註明文章出處!


相關焦點

  • 花朵像張開的大嘴,看著挺嚇人的;它叫香彩雀,又叫天使花
    圖1.香彩雀香彩雀,又叫天使花於是,整個花冠就像一個張開了的大嘴,仔細看,連「門牙」都有呢!圖4.香彩雀的花,像不像張開的大嘴?仔細看,還有「門牙」呢我覺得根據這花形,與其叫天使花,不如叫魔鬼花。你們不覺得它像魔鬼的大嘴嗎?還好,香彩雀的花不大,只有手指頭大小,否則看了估計會做噩夢。
  • 白琵鷺落難韓城
    民警蔣立濤查看白琵鷺受傷情況愛鳥協會會員孫利勃查看白琵鷺受傷情況       經過仔細檢查確認後,白琵鷺的左腿嚴重受傷,民警蔣立濤跑步前往醫藥超市,買來碘伏、雲南白藥、棉籤和紗布等,因為傷情緊急,害怕危及到白琵鷺的生命,在派出所孫利勃、民警蔣立濤、柳輝當起了動物醫生,對白琵鷺進行消毒包紮
  • 白琵鷺飛抵磴口
    在磴口棲息的白琵鷺①「哨兵」②集體飛行①②均為資料圖片由巴彥淖爾日報籤約攝影師高向龍、張燕提供2日27日,磴口縣森林公安民警巡查中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遷徙到磴口烏蘭布和沙漠溼地2月27日,民警在烏蘭布和沙漠溼地巡查中又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與白鷺、蒼鷺約50多隻候鳥,也看到有多位護鳥攝影聯盟的朋友在此巡護拍攝。攝影師擔心驚擾了候鳥棲息、覓食,全程隱藏式拍攝,生怕驚擾候鳥。森林公安民警溫馨提示,文明觀鳥要從自身做起,請在觀賞時不驚擾、不轟趕、不捕捉、不傷害。
  • 【鳥類大觀】白琵鷺與白鷺形影不離為哪般
    白琵鷺與白鷺喙的形狀截然不同,一個扁平寬大,一個長而尖細,所以它們的覓食策略也大相逕庭——廣種薄收和精準一擊,由此發生了下面形影不離的故事……↑ 遷徙季節,在一個湖泊的淺水區域,飛來一隻白琵鷺和一隻白鷺,那幾天它們總在一起覓食,形影不離。
  • 江西湖口:千隻白琵鷺嬉戲鞋山湖
    千隻白琵鷺集群棲息(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湖口1月15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餘祖德 徐會剛)1月15日,在江西省湖口縣鄱陽湖鞋山水域,有上千隻白琵鷺集群棲息,它們時而翩飛起舞,時而低頭覓食,時而展翅嬉戲,時而沐浴陽光,構成冬日裡一幅最靚麗的風景線。
  • 冬候鳥白琵鷺率先抵達洞庭湖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 嚴欽海)又到了冬候鳥由北向南的遷徙時節,今年率先飛抵洞庭湖的冬候鳥是白琵鷺,這批先行者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們的到來拉開了今年候鳥到洞庭湖越冬的序幕。前段時間的低溫陰雨天氣暫告結束,久違的太陽溫暖地照在洞庭湖上。
  • 生靈·呼倫貝爾|白琵鷺——世界上嘴最長的鷺
    獨家系列專題報導 帶您走近奇幻秘境 一覽生靈百態 …… 河湖生靈篇之六 白琵鷺 白琵鷺 白琵鷺,大型涉禽。 全長85釐米,全身羽毛白色。
  • 鄱陽湖16隻白琵鷺遭毒殺,6人落網
    鄱陽湖16隻白琵鷺遭毒殺警方通報「非法毒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一案。經查,6名嫌疑人在鄱陽湖畔,用投毒方式毒死16隻白琵鷺。目前6人全部落網,案件在進一步偵辦。
  • 細蟌現身白琵鷺安家 深圳生態資源「家底」喜人
    ▲華僑城溼地公園迎來「稀客」白琵鷺。 溼地環境向好 迎來「稀客」白琵鷺 「來了,它終於來了!」2020年5月14日下午,華僑城溼地公園工作人員發現,溼地灘涂上出現了一隻從未見過的白色鳥兒,只見它時而翩飛起舞,時而在溼地灘涂覓食。經專家觀察鑑別,最終確認其為白琵鷺。
  • 德州長河公園白鷺齊飛美如畫 鏡頭捕捉白琵鷺「親吻」瞬間
    德州長河公園白鷺齊飛美如畫 鏡頭捕捉白琵鷺「親吻」瞬間 2020-08-24 0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瀕危珍稀動物白琵鷺現身南京江北長江邊蘆葦蕩
    12月17日上午,江北長江邊蘆葦蕩中陸續有瀕危珍稀動物白琵鷺到此地休息、覓食。據市民孔先生介紹,江北蘆葦蕩中出現的白琵鷺有10隻左右,黑色的嘴長直扁平,並且擴大形成匙狀,形似琵琶,人稱白琵鷺。白琵鷺還是荷蘭的國鳥,在江北新區發現很難得。
  • 12隻白琵鷺現身大龍湖 嘴巴扁如琵琶,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徐報融媒記者 王漱玉10月13日早晨,徐州市鳥類攝影愛好者楊洪武在大龍湖情人灣觀景平臺附近,拍攝到12隻在徐州極為罕見的白琵鷺。這群白琵鷺是遷徙路過徐州,中午一點多飛離。專家介紹,白琵鷺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
  • 江西鄱陽湖水域現16隻白琵鷺屍體續 警方發布懸賞通告
    新京報訊(記者 王洪春)12月23日至24日,動物保護組織志願者在江西九江市湖口縣南北港水產場附近的鄱陽湖水域先後發現16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的屍體,當地林業局隨後介入調查。12月27日,湖口縣森林公安局就此發布懸賞通告。
  • 數百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飛抵磴口
    9月24日,磴口縣森林公安局民警在澄清湖發現了數百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白琵鷺,正在悠閒地覓食    據巡查民警觀察,磴口縣澄清湖是春秋兩季候鳥遷徙重要棲息地,此地也是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白琵鷺停息數量最多
  • 國際愛鳥日|為你講述一隻白琵鷺的故事!
    今天,鷚鷚為大家講述一隻白琵鷺的故事她叫「琵琵」,是這個春天赤山湖溼地留下的最後一隻白琵鷺。春分之前,她的十幾個夥伴就已經在返鄉的路上奔波了。大概是留戀吧,她到現在都沒有動身。這是赤山湖溼地裡最後一隻白琵鷺尋常的生活片段,也是來赤山湖越冬的數以萬計的候鳥們非比尋常的遷徙季。在這片溼地之外,南極血冰、澳洲山火、超級大流感、禽流感、東非蝗災、新冠肺炎疫情......大自然的規則永恆而公平,以往被人類忽略的全球生命共同體正承受著一次又一次焦灼的考驗。這些恐龍的後裔們擁有脊椎動物中最為寬廣的生存空間和最為自由的行動方式。
  • 多圖丨德州長河公園白鷺齊飛美如畫 鏡頭捕捉白琵鷺「親吻」瞬間
    令人驚喜的是,它們當中還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白琵鷺。初秋時分,水汽繚繞,湖光灩瀲。兩隻白琵鷺「親吻」瞬間 現場發現的白鷺主要有三種,分別是大白鷺、小白鷺、白琵鷺。其中白琵鷺最為珍稀,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 江西鄱陽湖迎來首批越冬候鳥白琵鷺 比去年早11天
    江西鄱陽湖迎來首批越冬候鳥白琵鷺 比去年早11天 2020-09-17 11:16:00來源:央廣網
  • 《星露谷物語》大嘴鱸魚在哪 大嘴鱸魚位置一覽
    導 讀 星露谷物語大嘴鱸魚在哪?現在就和小編一起看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