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大觀】白琵鷺與白鷺形影不離為哪般

2021-02-08 中國觀鳥

本文轉自公眾號「野生視界」

白琵鷺與白鷺喙的形狀截然不同,一個扁平寬大,一個長而尖細,所以它們的覓食策略也大相逕庭——廣種薄收和精準一擊,由此發生了下面形影不離的故事……

↑ 遷徙季節,在一個湖泊的淺水區域,飛來一隻白琵鷺和一隻白鷺,那幾天它們總在一起覓食,形影不離。是因為它們脫離了種群相互慰藉作伴嗎?

↑ 當觀察時間一長,就會發現總是白鷺追隨白琵鷺,並且在白琵鷺開始覓食的時候會靠的更近。

↑ 再仔細觀察發現:原來是聰明狡猾的白鷺,在利用憨厚勤勉的白琵鷺,投機取巧抓捕魚蝦。

↑ 白琵鷺的喙扁平寬大,像是一個精密的探測器,採取用喙在水中來回掃蕩、廣種薄收的覓食方法,一旦觸及食物就捕捉並立即脫水吞食。

↑ 白琵鷺採取掃蕩方法捕捉食物,喙不能張開過大,這樣抓到的食物雖然小但機會比較多,為了只吃食物而甩掉水,進食動作就顯得大而誇張。

↑ 白鷺的覓食方法是:先用在水中哆嗦著移動,實際是一邊蹚水一邊攪和,讓水中的獵物也動起來,以便用長而尖細的喙對目標精準一擊,或夾住或穿刺到獵物而食之。可見,白鷺採取的覓食策略以讓獵物動起來,獵物也不能過小為佳。

真相大白——白鷺總是跟隨白琵鷺,就是為了抓到因白琵鷺掃蕩覓食時驚動的魚蝦,這樣比單靠自己要省力快捷許多。

↑ 後來,不知何時又來了一隻白琵鷺,自從白琵鷺有了同類夥伴,白鷺就自食其力,不再追隨白琵鷺了。

編輯/ 海風

 科學觀鳥  尊重自然

1如何聯繫中國觀鳥會?beijingbws@126.com  134363804432如何成為中國觀鳥會會員?請填寫如下表格後發送到觀鳥會郵箱 http://pan.baidu.com/s/1nty2iSh3如何成為中國觀鳥會志願者?請填寫如下表格後發送到觀鳥會郵箱 http://pan.baidu.com/s/1c0xy8fQ4如何獲得中國觀鳥會會刊?聯繫電話:134363804435如何了解中國觀鳥會活動?請登錄中國觀鳥網站   http://www.cbw.org.cn6如何獲得城市綠島觀鳥行活動信息,請看每周一和每周四微信。或在中國觀鳥網論壇「城市綠島」專題查詢。7如何下載中國觀鳥會往期會刊?http://www.cbw.org.cn/bbwsb.jsp8如何分享本消息?點右上角圖標,【分享到朋友圈】或【發送給朋友】。9如何訂閱「中國觀鳥微信平臺」的文章?點擊題目下方「中國觀鳥」或右上角圖標,查看公眾號,進行關注。或直接長按二維碼快速關注。10如何給"中國觀鳥微信平臺"投稿?投稿郵箱:tougao@cbw.org.cn 聯繫電話:13552595235

歡迎讀者點擊右下方「寫留言」 

感謝您留下讀後感和建議



相關焦點

  • 12隻白琵鷺現身大龍湖 嘴巴扁如琵琶,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徐報融媒記者 王漱玉10月13日早晨,徐州市鳥類攝影愛好者楊洪武在大龍湖情人灣觀景平臺附近,拍攝到12隻在徐州極為罕見的白琵鷺。這群白琵鷺是遷徙路過徐州,中午一點多飛離。專家介紹,白琵鷺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
  • 德州長河公園白鷺齊飛美如畫 鏡頭捕捉白琵鷺「親吻」瞬間
    德州長河公園白鷺齊飛美如畫 鏡頭捕捉白琵鷺「親吻」瞬間 2020-08-24 0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圖丨德州長河公園白鷺齊飛美如畫 鏡頭捕捉白琵鷺「親吻」瞬間
    來源:齊魯網·閃電新聞客戶端  日期:2020-08-25 17:08:57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這首詩描繪的田園景致令人神往,前不久,山東省德州市區的長河公園便出現了白鷺齊飛的美景。令人驚喜的是,它們當中還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白琵鷺。
  • 白鷺竟然會捕食老鼠 鳥類專家:白鷺是雜食性鳥類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戴舒靜)在海邊捕食小魚小蝦的白鷺,大家都很熟悉,但是捕食老鼠的白鷺你見過嗎?近日,市民黃女士就拍到了罕見的一幕。鳥類專家解釋,其實白鷺屬於雜食性鳥類,老鼠也是它的食物之一。  黃女士是個熱愛自然的攝影愛好者,尤其喜歡拍白鷺。她平時在翔安區內厝鎮蓮塘村工作,這裡的白鷺、黃牛及耕作的農民都是她鏡頭中的主角。
  • 大嘴天使白琵鷺
    在海灘上,在海邊的森林裡,在城市綠地間,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鳥,如白琵鷺、白鸛、蒼鷹、雀鷹、白骨頂雞、埃及雁、綠頭鴨、蒼鷺、銀鷗和灰雁等。荷蘭屬溫帶海洋性氣候,這裡臨海而居的鷗和鷸等候鳥很多。荷蘭人愛鳥,隨便找一個荷蘭人聊天,你都能聽到很多關於鳥的故事。白琵鷺隸屬於鸛形目䴉科琵鷺屬,體形較大,在鳥類中屬於「大個子」,體長70~95釐米,體重約2千克。
  • 4億5000萬年歷史的鳥類現身興化
    沈海波先後觀察到3個白琵鷺種群,總數在200隻左右。這是在泰州境內首次發現白琵鷺種群。 據了解,泰州市生態持續向好,市民環保意識不斷提高。這些年,我市陸續出現了不少珍稀、瀕危鳥類。
  • 地圖編制小課堂|生物資源鳥類象形符號設計思路
    《廣東省地圖集》生物資源專題圖分為植物、獸類、爬行兩棲類及魚類、鳥類等四部分,總共包含了一百多種不同的生物。如果為每種生物都配上一個符號,設計工作量大,符號數量多,導致圖面雜亂。如果按生物分類學的分類系統 「界門綱目科屬種」進行生物分類,則可以按目將生物歸納並配一個地圖符號,這樣不但減少大量設計工作,還使得圖面更整潔。
  • 走進白鷺——鳥類攝影攻略
    我是否可以理解為您在拍攝的過程中同時也在探秘鳥類的情感,在這一點上您能否給廣大的網友們講一些您個人的經驗。A:有位研究動物情感的專家說過:「就情感而言,動物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更像我們」。只有真正了解白鷺,進入她們精神的家園,用眼睛觀察,用心靈感受,用激情觸動快門,用情感聯動她們的喜怒哀樂,拍出來的作品才能傳神,才會靈動。
  • 白琵鷺飛抵磴口
    在磴口棲息的白琵鷺①「哨兵」②集體飛行①②均為資料圖片由巴彥淖爾日報籤約攝影師高向龍、張燕提供2日27日,磴口縣森林公安民警巡查中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遷徙到磴口烏蘭布和沙漠溼地,同時飛抵的還有蒼鷺、白鷺、紅嘴鷗和白骨頂等候鳥。
  • 細蟌現身白琵鷺安家 深圳生態資源「家底」喜人
    漫步廣東深圳華僑城國家溼地公園,河畔兩邊綠樹成蔭,蟲鳴鳥啼此起彼伏,白鷺在灘涂閒庭信步……這是深圳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一處剪影。 近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開展深圳生態文明建設採風活動。深晚記者採訪獲悉,深圳在全國已率先實現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市域創建,生態文明建設喜結碩果。11月1日,深圳在全國城市層面啟動的陸域生態調查評估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 國際愛鳥日|為你講述一隻白琵鷺的故事!
    今天,鷚鷚為大家講述一隻白琵鷺的故事她叫「琵琵」,是這個春天赤山湖溼地留下的最後一隻白琵鷺。春分之前,她的十幾個夥伴就已經在返鄉的路上奔波了。大概是留戀吧,她到現在都沒有動身。角 色 介 紹白琵鷺荷蘭國鳥,別名琵琶鷺、琵琶嘴鷺,為鸛形目、䴉科、琵鷺屬鳥類。因嘴型扁闊似琵琶而得名,喜歡用飯勺似的嘴巴扒拉水下的魚蝦,樣子十分俏皮。普通鸕鷀俗稱魚鷹,為鵜形目鸕鷀科大型水鳥,嘴尖似彎鉤,潛水捕魚高手,羽毛不防水,潛水後需要經常站在月亮灣礁石或斷橋上晾曬羽毛。
  • 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雲南「落難」被警方救助
    圖為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 茶學華 攝  記者9日從雲南省怒江州森林公安局獲悉,近日,一隻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在當地「落難」,獲該局民警救助。圖為村民將黃嘴白鷺移交至民警 茶學華 攝  民警到達現場後發現
  • 白琵鷺落難韓城
    民警蔣立濤查看白琵鷺受傷情況       經過仔細檢查確認後,白琵鷺的左腿嚴重受傷,民警蔣立濤跑步前往醫藥超市,買來碘伏、雲南白藥、棉籤和紗布等,因為傷情緊急,害怕危及到白琵鷺的生命,在派出所孫利勃、民警蔣立濤、柳輝當起了動物醫生,對白琵鷺進行消毒包紮
  • 10月中旬洞庭湖水位開始下降 吸引黑鸛、白琵鷺、灰鶴等多種珍稀鳥類
    超兩萬隻候鳥光臨東洞庭湖 10月中旬洞庭湖水位開始下降,吸引黑鸛、白琵鷺、灰鶴等多種珍稀鳥類 10月30日,嶽陽市採桑湖上空飛過的白琵鷺。圖/受訪者提供 瀟湘晨報長沙訊 今年7月以來,東洞庭湖一直保持高水位,而入秋以後,10月中旬的洞庭湖水位開始下降。截至目前,已有超兩萬隻候鳥來到東洞庭湖。
  • 白鷺墨水河畔鬥舞 膠州灣溼地鳥類繁衍(組圖)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時下正是白鷺繁衍生息的好時節,眾多生機勃勃的白鷺在青島墨水河翩翩起舞,呈現出一幅美麗和諧的生態畫卷。    白鷺是中型涉禽,屬於鷺科白鷺屬。白鷺喜稻田、河岸、沙灘、泥灘及沿海小溪流,成散群進食,常與其他種類混群。有時飛越沿海淺水追捕獵物,夜晚飛回棲處時呈"V"字隊形,與其他水鳥一道集群營巢。
  • 白鷺[候鳥] - 生活習性
    白鷺[候鳥] - 生活習性 2012年09月21日14:23來源:移動用戶發送HNZB到10658000,訂閱河南手機報。早報+晚報,每天一角錢。  白鷺屬鸛形目,鸛科,全世界只有幾種。大多數白鷺有白色的羽毛,到了繁殖季節,枕部便生出了兩條狹長而柔軟的矛狀羽毛,長達10餘釐米,輕盈的飄垂著,猶如兩條辮子。 白鷺喜歡在湖泊、沼澤地和潮溼的森林中生活,屬於涉禽類。 主要以小型魚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淺水中的甲殼動物為食。它們把大而不大講究的窩築在樹上、灌木叢或者地上。 牛背白鷺產於非洲、南非和西南亞等地。
  • 關注三亞鳥類白鷺:三亞城市生態的守望精靈
    白鷺之於三亞,或如雪蓮之於冰山,雄獅之於荒原,鯨群之於大海,不忍離去,不可分開。白鷺依賴三亞優良的生態環境生生不息,回報三亞這座城池靈動之美,為三亞人民養眼養心。   三亞生態文明建設好不好,看看河邊的白鷺就知道   晴天的三亞兩河邊,風自海上來,吹皺了水面,紅樹林的枝冠上,白鷺被晨光喚醒,閒適自若,顧盼神飛。
  • 白露時節觀白鷺!這種鳥類為何堪稱「截和兒」「撿漏兒」高手?
    白露剛過,到房山拒馬河畔觀鳥、拍鳥的人漸多,「長槍短炮」紛紛對準了「河中仙子」——白鷺。白鷺是種「社會鳥」白鷺是一種非常漂亮的鳥類,網絡上經常能看到它們的「靚照」。從小研習水墨畫的李理介紹,從古至今文人們都喜愛畫白鷺,一是因為它們確實顏值很高,另外,其名字同「祿」諧音,又稱福鷺,被人們視為吉祥物。李理表示,雪白的羽毛是白鷺的保護色。「白鷺是一個社會型的鳥類,喜歡集結,愛交流。」
  • 西安:閻良警民接力救助腿骨折落難的瀕危鳥類「黃嘴白鷺」
    棲息於海岸峭壁樹叢、潮間帶、鹽田以及內陸的樹林、河岸、稻田,以魚、蝦和蛙等為食,有結群營巢、修建舊巢和與池鷺、夜鷺、牛背鷺混群共域繁殖的習性。主要繁殖在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朝鮮、韓國和中國的東部地區,越冬地主要在菲律賓、馬來半島、新加坡、蘇門答臘和越南等地。
  • 珍稀鳥類現身印證無錫生態環境日益向好 愛鳥周「雲觀鳥」將上線
    江蘇省將每年的4月20日-26日定為「愛鳥周」活動時間,今年是我省第39個「愛鳥周」,活動主題是「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受疫情影響,今年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將策劃線上「雲觀鳥」活動,特邀觀鳥達人和博物專家帶我們隨鏡頭探訪鳥類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