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報融媒記者 王漱玉
10月13日早晨,徐州市鳥類攝影愛好者楊洪武在大龍湖情人灣觀景平臺附近,拍攝到12隻在徐州極為罕見的白琵鷺。這群白琵鷺是遷徙路過徐州,中午一點多飛離。專家介紹,白琵鷺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
▲難得一見 扁平的湯匙狀嘴巴似琵琶
「這種鳥的嘴巴又長又扁,扁平似湯匙狀的嘴巴又神似樂器琵琶,全身披白色羽毛,所以才叫白琵鷺,十分漂亮!」楊洪武說,「它們早上飛到大龍湖情人灣附近歇腳,中午一點多飛走了。」
據楊洪武介紹,這群白琵鷺是遷徙路過徐州,只作短暫停留。這種鳥在徐州比較少見,拍了這麼多年鳥,楊洪武只在雲龍湖見到過兩次,數量只有兩隻,這次拍到的白琵鷺一共有12隻,這讓楊洪武十分激動。
「它們渾身都是潔白的羽毛,只有嘴巴和腿腳是黑色的,有的嘴巴前端是黃色的。在一大群同樣是白色的白鷺群映襯下,這些白琵鷺有點『鶴立雞群』的感覺,十分出眾,特別是與眾不同的大扁嘴,更是特別。」楊洪武說。
在12隻白琵鷺落腳歇息不遠處有棵大柳樹,這棵柳樹上站滿了白鷺。據楊洪武介紹,這群白鷺最少有上百隻,今年開春以後落腳大龍湖,這幾天隨著氣溫持續降低,白鷺越聚越多。「只要鳥兒們開始集群,就是它們準備要遷徙了。」楊洪武說,「這批白鷺準備集結飛往南方過冬,想要欣賞白鷺的,也就這幾天了。」
▲過路候鳥
白琵鷺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
據江蘇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馮照軍介紹,白琵鷺是大型涉禽,體形較大,全身羽毛白色,嘴長直、扁闊似琵琶。
白琵鷺棲息於沼澤地、河灘、葦塘等處,涉水啄食小型動物,有時也食水生植物;飛行時頸和腳伸直,交替地拍動翅膀和滑翔。覓食時,它們不是直接捕食食物,而是一邊在水邊淺水處行走,一邊將嘴張開,伸入水中左右來回掃動,就像一把半圓形的鐮刀從一邊到另一邊來回割草一樣,當碰到獵物即可掃進嘴巴,有時甚至拖著嘴迅速奔跑覓食。
「白琵鷺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鳥類攝影愛好者在大龍湖拍到的這12隻白琵鷺是遷徙路過徐州。咱們徐州湖泊大多是水庫型,有淺灘的少。如果淺灘多,每年在徐州停留的鳥類會更多。」馮照軍教授說。
近年來,由於生態環境不斷優化,「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徐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過路客」在此落腳,其中不乏珍稀鳥類,雲龍湖、九裡湖都曾吸引過大天鵝的落腳。今年,大龍湖棲息了數量眾多的蒼鷺、白鷺以及普通鸕鷀等鳥類。這些美麗的鳥類給美麗徐州帶來更為靈動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