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湖口:千隻白琵鷺嬉戲鞋山湖

2021-01-17 央廣網

千隻白琵鷺集群棲息(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湖口1月15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餘祖德 徐會剛)1月15日,在江西省湖口縣鄱陽湖鞋山水域,有上千隻白琵鷺集群棲息,它們時而翩飛起舞,時而低頭覓食,時而展翅嬉戲,時而沐浴陽光,構成冬日裡一幅最靚麗的風景線。

千隻白琵鷺集群棲息(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千隻白琵鷺集群棲息(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白琵鷺嘴長直、扁闊似琵琶,全身羽毛白色,飛行時頸和腳伸直;棲息於沼澤地、河灘、葦塘等處,涉水啄食小型動物,偶爾也食水生植物;常聚成大群棲息,築巢於近水高樹上或蘆葦叢中,夏季在我國東北、華北和西北一帶繁殖,冬季遷徒至長江中下遊和華南一帶越冬。湖口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魚蝦等食物資源給白琵鷺生存提供了良好的覓食環境,每年來此越冬的白琵鷺有2000多隻,常見於鞋山湖水域嬉戲覓食,給冬日的湖口增添了勃勃生機和一份靈動之氣。

千隻白琵鷺集群棲息(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相關焦點

  • 江西鄱陽湖迎來首批越冬候鳥白琵鷺 比去年早11天
    江西鄱陽湖迎來首批越冬候鳥白琵鷺 比去年早11天 2020-09-17 11:16:00來源:央廣網
  • 江西鄱陽湖水域現16隻白琵鷺屍體續 警方發布懸賞通告
    新京報訊(記者 王洪春)12月23日至24日,動物保護組織志願者在江西九江市湖口縣南北港水產場附近的鄱陽湖水域先後發現16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的屍體,當地林業局隨後介入調查。12月27日,湖口縣森林公安局就此發布懸賞通告。
  • 江西湖口:放飛小天鵝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廣網湖口12月1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徐會剛)眼下,正是大批候鳥抵達鄱陽湖越冬高峰期,近日,在鄱陽湖湖口水域發現,一隻從天上掉下來的候鳥。經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湖口保護監測站收治和檢查後,確認為一隻小天鵝。由於這隻小天鵝是一隻幼鳥,全身無明顯傷痕,初步分析,可能因為體力不支掉隊,為了讓這隻小天鵝早日康復,早日與家人團聚,經過餵食等簡單救治後,湖口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在湖口縣南北港水域放飛了小天鵝。
  • 數百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飛抵磴口
    9月24日,磴口縣森林公安局民警在澄清湖發現了數百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白琵鷺,正在悠閒地覓食、嬉戲,在清澈的湖水映襯下,顯得十分安逸。    據巡查民警觀察,磴口縣澄清湖是春秋兩季候鳥遷徙重要棲息地,此地也是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白琵鷺停息數量最多
  • 鄱陽湖16隻白琵鷺遭毒殺,6人落網
    鄱陽湖16隻白琵鷺遭毒殺,6人落網 1月3日,江西九江。
  • 從江蘇高淳無為二縣養蟹成功經驗到江西湖口螃蟹產業發展的思考
    從江蘇高淳無為二縣養蟹成功經驗到江西湖口螃蟹產業發展的思考2015-08-06 09:39:00  水產養殖網全縣蟹苗培育面積發展到5800畝、1億隻,全縣優質苗種供給率達到95%以上。二是養殖方式上突出模擬生態。逐步形成了放養扣蟹、適度稀放、種草養殖、投餵螺螄,變大養蟹為養大蟹、養優質蟹的生態健康養殖新模式。湖泊內採取人工放流蟹種增殖資源與適度圍網養殖相結合,生產優質蟹;河溝中採取合理放養、移植水草與螺螄,生產無公害商品蟹;池塘內則採取適度衡放、種草養蟹、科學套養,生產無公害標準蟹。
  • 江西湖口:高標準農田建設正酣
    央廣網湖口12月4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鄭飛華)冬季正是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施工的「黃金窗口期」。日前,在江西省湖口縣城山鎮東莊村陳新舍灣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一派火熱景象,十臺大型機械穿梭在田地間,忙著平整土地、修整邊坡。
  • 大嘴天使白琵鷺
    除了黑色的長腿和端部黃色的黑色長喙,白琵鷺幾乎全身都為白色。長喙的表面還有明顯的橫紋,像極了一把琵琶,所以人們形象地把它叫作「琵琶嘴鷺」或「琵琶鷺」。在歐洲,白琵鷺僅在荷蘭、西班牙、奧地利、匈牙利和希臘有一定的種群分布,荷蘭則是其主要的繁殖地和棲息地。白琵鷺喜水,在荷蘭分布在沿海沼澤、海岸紅樹林、河谷衝積地、河口三角洲以及一些河流、湖泊等生境。
  • 12隻白琵鷺現身大龍湖 嘴巴扁如琵琶,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徐報融媒記者 王漱玉10月13日早晨,徐州市鳥類攝影愛好者楊洪武在大龍湖情人灣觀景平臺附近,拍攝到12隻在徐州極為罕見的白琵鷺。這群白琵鷺是遷徙路過徐州,中午一點多飛離。專家介紹,白琵鷺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
  • 白琵鷺落難韓城
    民警蔣立濤查看白琵鷺受傷情況       經過仔細檢查確認後,白琵鷺的左腿嚴重受傷,民警蔣立濤跑步前往醫藥超市,買來碘伏、雲南白藥、棉籤和紗布等,因為傷情緊急,害怕危及到白琵鷺的生命,在派出所孫利勃、民警蔣立濤、柳輝當起了動物醫生,對白琵鷺進行消毒包紮
  • 湖口天氣大變臉!
    江西天氣將大翻臉開啟雨雨雨雨虐殺模式氣溫也將要……南海熱帶低壓已於昨晚生成昨天21點54分中央氣象臺在官微發布消息南海「準颱風」將在海南東部沿海登陸海南、廣東、廣西等地及南海將有較強風雨天氣又要開啟聞風喪膽的模式這個即將生成的第4號颱風雖說沒有直奔咱大江西
  • 白琵鷺飛抵磴口
    在磴口棲息的白琵鷺①「哨兵」②集體飛行①②均為資料圖片由巴彥淖爾日報籤約攝影師高向龍、張燕提供2日27日,磴口縣森林公安民警巡查中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遷徙到磴口烏蘭布和沙漠溼地2月27日,民警在烏蘭布和沙漠溼地巡查中又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與白鷺、蒼鷺約50多隻候鳥,也看到有多位護鳥攝影聯盟的朋友在此巡護拍攝。攝影師擔心驚擾了候鳥棲息、覓食,全程隱藏式拍攝,生怕驚擾候鳥。森林公安民警溫馨提示,文明觀鳥要從自身做起,請在觀賞時不驚擾、不轟趕、不捕捉、不傷害。
  • 冬候鳥白琵鷺率先抵達洞庭湖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 嚴欽海)又到了冬候鳥由北向南的遷徙時節,今年率先飛抵洞庭湖的冬候鳥是白琵鷺,這批先行者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們的到來拉開了今年候鳥到洞庭湖越冬的序幕。前段時間的低溫陰雨天氣暫告結束,久違的太陽溫暖地照在洞庭湖上。
  • 【鳥類大觀】白琵鷺與白鷺形影不離為哪般
    白琵鷺與白鷺喙的形狀截然不同,一個扁平寬大,一個長而尖細,所以它們的覓食策略也大相逕庭——廣種薄收和精準一擊,由此發生了下面形影不離的故事……↑ 遷徙季節,在一個湖泊的淺水區域,飛來一隻白琵鷺和一隻白鷺,那幾天它們總在一起覓食,形影不離。
  • 今年首批越冬大雁飛抵江西都昌 拉開鄱陽湖候鳥越冬序幕
    觀測到的首批越冬豆雁(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9月24日13時45分,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都昌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在當地馬影湖開展日常巡護監測時,清晰監測到越冬大雁(豆雁)11隻,與此前爭先抵達的「先頭部隊」白琵鷺和今夏留守的大雁家族成員(6隻白額雁、2隻豆雁
  • 江蘇鹽城發現黑臉琵鷺,系國際瀕危物種全球僅剩3900多隻
    時而引吭高歌、時而天空盤旋、時而翩翩起舞……12月30日,記者在鹽城大豐區海邊鬥龍港魚塘邊看到,一群白琵鷺中間夾雜著數隻黑臉琵鷺一起覓食、嬉戲,構成一幅美麗的生態畫面。黑臉琵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全球瀕危物種,目前僅剩3900多隻,是全球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珍稀水禽。
  • 瀕危珍稀動物白琵鷺現身南京江北長江邊蘆葦蕩
    12月17日上午,江北長江邊蘆葦蕩中陸續有瀕危珍稀動物白琵鷺到此地休息、覓食。據市民孔先生介紹,江北蘆葦蕩中出現的白琵鷺有10隻左右,黑色的嘴長直扁平,並且擴大形成匙狀,形似琵琶,人稱白琵鷺。白琵鷺還是荷蘭的國鳥,在江北新區發現很難得。
  • 細蟌現身白琵鷺安家 深圳生態資源「家底」喜人
    溼地環境向好 迎來「稀客」白琵鷺 「來了,它終於來了!」2020年5月14日下午,華僑城溼地公園工作人員發現,溼地灘涂上出現了一隻從未見過的白色鳥兒,只見它時而翩飛起舞,時而在溼地灘涂覓食。經專家觀察鑑別,最終確認其為白琵鷺。
  • 德州長河公園白鷺齊飛美如畫 鏡頭捕捉白琵鷺「親吻」瞬間
    德州長河公園白鷺齊飛美如畫 鏡頭捕捉白琵鷺「親吻」瞬間 2020-08-24 0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松鶴延年」裡的白鶴,杭州這地方一下子來了10隻
    ▲白琵鷺 楊淑貞 攝下在臨安天目山、清涼峰保護區的一場初雪,似乎「截留」了一些南飛的候鳥。繼前段時間,臨安英公水庫幾百隻鴛鴦同時出沒,青山湖也「不甘落後」,鴛鴦、白鶴、東方白鸛、白琵鷺、各種大雁都來了,好不鬧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