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發現黑臉琵鷺,系國際瀕危物種全球僅剩3900多隻

2021-01-13 照真達俗

時而引吭高歌、時而天空盤旋、時而翩翩起舞……12月30日,記者在鹽城大豐區海邊鬥龍港魚塘邊看到,一群白琵鷺中間夾雜著數隻黑臉琵鷺一起覓食、嬉戲,構成一幅美麗的生態畫面。

黑臉琵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全球瀕危物種,目前僅剩3900多隻,是全球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珍稀水禽。它們目前只活躍於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春夏之際在韓國、朝鮮和中國的遼寧繁殖,冬天則飛往廣東、香港、臺灣等地越冬,鹽城是它們遷徙途中的最重要「驛站」。

專家稱:「黑臉琵鷺是溼地的主要指示物種,這個物種在這裡出現,就表示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得很好。」黑臉琵鷺的主要食物是魚,鹽城灘涂廣闊,蘆葦多,食物鏈充足,能夠滿足黑臉琵鷺的需求,大豐區海邊鬥龍港魚塘毗鄰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內幹擾少,也是黑臉琵鷺願意停歇的原因。

近年來,鹽城全面開展溼地生態保育,在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內實施「退漁還溼」工程,增加保護區內水體面積,完善配套排灌系統,滿足野生珍稀動物的生活、生理需求。

通過生物修復技術建設生態涵養林、恢復蘆葦溼地面積,保持溼地生態結構和生態功能。

建設適宜鳥棲息、繁殖的生物群落結構與組合,為鳥類的遷徙、駐留提供良好的生境條件,不斷提高大豐自然保護區溼地的生物多樣性。

白琵鷺中間夾雜著數隻黑臉琵鷺一起覓食、嬉戲,構成一幅美麗的生態畫面。

讓各種候鳥安全越冬,保護它們自由飛翔,全人類必須形成愛鳥護鳥的氛圍,共同打造候鳥越冬天堂。 朱柏霖 攝影報導 寒冬來襲,良行暖人讓我們一起幫助這個因厄之家度過寒冬。

相關焦點

  • 50隻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丹頂鶴保護區
    50隻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丹頂鶴保護區 2020-03-27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珠海記錄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林蔭圖/陳什旺 張福慶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12月14日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 廣東陽江首次發現60隻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
    近日,廣東省陽江市野生動物執法人員在陽江海陵大堤溼地發現了60隻黑臉琵鷺。這是近5年來在陽江地區首次發現數量如此眾多的黑臉琵鷺。黑臉琵鷺因長嘴像中國樂器中的琵琶而得名,是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的水禽,國際自然資源物種保護聯盟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都將其列入瀕危物種紅皮書中。
  • 全球瀕危鳥類驚現大嶝 7隻黑臉琵鷺在灘涂覓食
    廈門網訊(文/廈門晚報記者李小慶)昨天,廈門市觀鳥協會與來自北京自然之友的觀鳥愛好者異常興奮:在大嶝橋頭,他們發現7隻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正在灘涂上覓食。不過,由於距離太遠,他們只能通過單筒望遠鏡一窺黑臉琵鷺的真容。
  •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0-12-24 09:00:34 據廣東省林業局23日消息,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近日在珠海市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 首次發現!北林大科研人員發現超千隻世界級瀕危物種
    在世界遺產地江蘇鹽城條子泥溼地 首次發現超千隻世界級瀕危物種小青腳鷸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遷徙水鳥生態學研究、棲息地保護與修復理論及技術研究、候鳥遷飛監測技術與裝備研發、遷飛區國際多邊合作機制研究等。研究中心對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逾250種群遷徙水鳥進行監測與研究,重點物種包括鶴類、勺嘴鷸、中華秋沙鴨、青頭潛鴨和小白額雁等。
  • 一隻黑臉琵鷺的南行記:棲息地保護迫在眉睫
    11月18日早晨,一隻佩戴著衛星跟蹤器的黑臉琵鷺「華華」飛離遼寧莊河河口,在膠東半島南端的蘇山島休整後,向南飛往江蘇鹽城東南方向,最高時速近每小時100公裡,預計今晚將在射陽縣停歇。這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首次對黑臉琵鷺進行衛星跟蹤。如果衛星信號接收正常,傳回的數據將揭開黑臉琵鷺中國繁殖種群的遷徙之謎。
  • 南沙溼地發現52隻黑臉琵鷺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南沙溼地工作人員處獲得消息,12月4日、5日,溼地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觀鳥平臺安全狀況時發現大量黑臉琵鷺,經反覆確認,這批黑臉琵鷺共有52隻之多!創下了來南沙溼地越冬的黑臉琵鷺數量歷史之最!這也是暨今年1月發現25隻黑臉琵鷺後,再次觀測到規模巨大的黑臉琵鷺。
  • 106隻!珠海市黑臉琵鷺數量破紀錄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林蔭)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12月14日,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據悉,這是珠海市乃至大灣區西部有記錄發現黑臉琵鷺以來最多的一次。
  • 52隻! 南沙溼地發現黑臉琵鷺數量再創新高
    經再拍確認眼神是52隻 「同事用手機拍到黑臉琵鷺剪影,粗略估算有40多隻,再創新高!」12月4日下午,南沙溼地負責人萬君在朋友圈發布了南沙溼地發現黑臉琵鷺的消息,驚喜之情隔著手機屏幕都能感受到。 記者通過微信第一時間聯繫上萬君,進一步了解發現黑臉琵鷺的詳情。
  • 香港觀鳥會:世界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突破4000隻
    新華社香港4月11日電(記者戰豔)由香港觀鳥會統籌的「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2019」11日公布結果:黑臉琵鷺數量較上一年增長13%,即增加522隻。自1994年普查以來,黑臉琵鷺數量首次超過4000隻,達4463隻。其中,內地增幅最大,顯示鳥類保護成果顯著。
  • 廣東陽江發現60隻黑臉琵鷺,好美
    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黑臉枇鷺1、黑臉琵鷺是一種水鳥,在鳥類分類學上屬鳥綱鸛形目䴉科,因其臉裸露無羽毛呈黑色,嘴呈琵琶狀而得名。從體型上看,黑臉琵鷺為中型涉禽,體長60~80釐米,在世界6種琵鷺中,黑臉琵鷺屬較小的一種。
  • 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現身茂名
    春暖花開,茂名市博賀灣傳來好消息:3隻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到訪!這已經是黑臉琵鷺連續三年現身茂名。12018年,觀鳥愛好者在茂名市博賀灣的一處灘涂發現11隻珍稀瀕危鳥類黑臉琵鷺。這是十多年來黑臉琵鷺在我市轄區內的又一次記錄,上一次記錄於2006年前後的水東灣。資料圖:2018年,黑臉琵鷺結伴在博賀灣覓食22019年,觀鳥愛好者在博賀灣發現1隻黑臉琵鷺的蹤影。資料圖:2019年,一隻黑臉琵鷺出現在博賀灣一帶。陳漢鍾 攝32020年,觀鳥愛好者在博賀灣一帶發現3隻黑臉琵鷺。
  • 北林大科研人員發現超千隻世界級瀕危物種
    在世界遺產地江蘇鹽城條子泥溼地,北京林業大學東亞-澳大利亞候鳥研究中心(CEAAF)和紅樹林基金會聯合調查隊9月底首次發現超千隻世界級瀕危物種小青腳鷸,超過全球學界目前公認的種群統計數目
  • ...溼地邂逅39隻黑臉琵鷺 全球僅存3940餘只,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記者昨日從南沙溼地公園獲悉,該溼地工作人員20日拍到39隻黑臉琵鷺。這是繼去年1月份拍到創紀錄的24隻黑臉琵鷺後,南沙溼地拍到的黑臉琵鷺數量再創紀錄,也是自10年前南沙溼地首次發現黑臉琵鷺以來拍到數量最多的一次。 「聽說溼地發現很多黑臉琵鷺,我趕緊拿起相機去拍。」南沙溼地工作人員馮銘誠說起「無意間」一次拍到數量創紀錄的黑臉琵鷺時,儘管已過去一天,但依然難以掩飾內心的激動和喜悅。
  • 鎮江一對父女拍到震旦鴉雀 系全球瀕危鳥類(圖)
    鳥友「斑馬」攝  「鳥中熊貓」震旦鴉雀現身鎮江  一對父女在金山湖找到它們的蹤跡;江蘇鳥友昨參與全球聯動追蹤瀕危水鳥黑臉琵鷺  奇鳥現身  鎮江「鳥痴父女」元旦前拍到瀕危鳥震旦鴉雀目前其分布僅限於黑龍江下遊及遼寧蘆葦地和長江流域、江蘇沿海的蘆葦地。  國際瀕危鳥震旦鴉雀現身鎮江!昨天,記者在鎮江資深攝影愛好者「影子風」的鏡頭裡,看到了有「鳥中熊貓」之稱的震旦鴉雀,「總數有近20隻,現在這些寶貝就藏身在鎮江金山湖附近的蘆葦蕩裡!」
  • 50多隻黑臉琵鷺 集體現身深圳灣
    「黑臉琵鷺,世界上只有3000-4000隻。
  • 黑臉琵鷺 珠海越冬
    日前,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據悉,這是珠海市乃至大灣區西部有記錄發現黑臉琵鷺以來最多的一次。
  • 瀕危黑臉琵鷺首次來合肥過冬 專家:巢湖水環境日趨向好
    1月14日晚,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和部分觀鳥愛好者在巢湖邊發現一隻黑臉琵鷺。據了解,瀕危的黑臉琵鷺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該類物種。「灰色的是蒼鷺,其他白色的是琵鷺,只有那隻最羞澀的是黑臉琵鷺。」省珍鳥會副會長虞磊指著照片上的那隻最珍貴的鳥兒告訴記者。
  • 志願者搜救帶獸夾的黑臉琵鷺未果,卻發現多隻中獸夾死亡鳥類
    志願者在搜尋中夾的黑臉琵鷺時發現多個獸夾。微博「欣源-雪狼」圖近日,一隻全球瀕危物種動物黑臉琵鷺鳥喙被獸夾夾中受傷,帶夾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域附近飛行失蹤。志願者連日搜尋未果,卻在涵江網紅海區域發現多個獸夾以及中了獸夾已經死亡的鳥類。目前,當地森林公安及自然資源局已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