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而引吭高歌、時而天空盤旋、時而翩翩起舞……12月30日,記者在鹽城大豐區海邊鬥龍港魚塘邊看到,一群白琵鷺中間夾雜著數隻黑臉琵鷺一起覓食、嬉戲,構成一幅美麗的生態畫面。
黑臉琵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全球瀕危物種,目前僅剩3900多隻,是全球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珍稀水禽。它們目前只活躍於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春夏之際在韓國、朝鮮和中國的遼寧繁殖,冬天則飛往廣東、香港、臺灣等地越冬,鹽城是它們遷徙途中的最重要「驛站」。
專家稱:「黑臉琵鷺是溼地的主要指示物種,這個物種在這裡出現,就表示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得很好。」黑臉琵鷺的主要食物是魚,鹽城灘涂廣闊,蘆葦多,食物鏈充足,能夠滿足黑臉琵鷺的需求,大豐區海邊鬥龍港魚塘毗鄰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內幹擾少,也是黑臉琵鷺願意停歇的原因。
近年來,鹽城全面開展溼地生態保育,在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內實施「退漁還溼」工程,增加保護區內水體面積,完善配套排灌系統,滿足野生珍稀動物的生活、生理需求。
通過生物修復技術建設生態涵養林、恢復蘆葦溼地面積,保持溼地生態結構和生態功能。
建設適宜鳥棲息、繁殖的生物群落結構與組合,為鳥類的遷徙、駐留提供良好的生境條件,不斷提高大豐自然保護區溼地的生物多樣性。
白琵鷺中間夾雜著數隻黑臉琵鷺一起覓食、嬉戲,構成一幅美麗的生態畫面。
讓各種候鳥安全越冬,保護它們自由飛翔,全人類必須形成愛鳥護鳥的氛圍,共同打造候鳥越冬天堂。 朱柏霖 攝影報導 寒冬來襲,良行暖人讓我們一起幫助這個因厄之家度過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