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次發現!北林大科研人員發現超千隻世界級瀕危物種
在世界遺產地江蘇鹽城條子泥溼地 首次發現超千隻世界級瀕危物種小青腳鷸 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認定的全球瀕危物種。
-
科研動態 | 北林大近期科研進展掃描
>北京林木分子設計育種高精尖創新中心青年研究員在統計遺傳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北林大環境學院營養元素去除與回收科研團隊在新型衛生廁所系統研發領域取得新進展>北林大環境學院科研團隊在工業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反應領域取得新進展北林大團隊在生物質能源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
海南發現這種世界級瀕危物種?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是世界級瀕危物種。近日,在五指山市一水井內就發現了疑似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種。疑似桃花水母現身五指山。通訊員 李方遠 攝在五指山市通什鎮什會村的一口水井裡,村民發現了數十隻拇指般大小的水生物,生物呈乳白色、通體透明,由絮狀主體及4個略帶橢圓形的肢體分別連接1條外環構成,身體周邊長滿的觸角像飄落水中的桃花。據村民柯先生介紹,這是一口廢棄的水井,昨天他在井邊洗手時發現了這些生物。
-
陝西楊凌發現世界級瀕危物種「壽帶鳥」
陝西楊凌發現世界級瀕危物種「壽帶鳥」 2020-07-27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都江堰又見世界級瀕危物種——桃花水母
來源:成都商報都江堰又見桃花水母發現地:都江堰市蓮花湖生存條件7月18日,垂釣時,發現水中有一種半透明的小生物,內部像一朵桃花,周邊還長著觸角,遊動的時候還不停地收縮著,十分好看,便撈起來送到相關部門,鑑定發現,這是一種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上饒信州區發現世界級瀕危物種、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
6月5日,上饒市信州區周田水庫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水生動物,經上饒農水部門有關專家鑑定,是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桃花水母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其最早誕生於約5.5億年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
-
五指山出現罕見生物,已有5.5億年歷史,系世界級瀕危物種
降落傘魚,顧名思義是呈現降落傘模樣的水生生物,學名Craspedacusta,是一種淡水生物,記錄有11種,屬於世界級瀕危物種,其中有9種存活在國內,一般分布在湖北、四川、湖南、浙江等地,可以說此次出現在海南還是很少見的,由此引起生物學家關注。
-
五指山發現疑似「水中大熊貓」的瀕危物種桃花水母
疑似瀕危物種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現身五指山。通訊員 李方遠 攝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4日消息 (記者沙曉峰)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以其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是世界級瀕危物種。近日,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一水井內就發現了疑似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種。
-
擁有「北京戶口」的華北豹被發現,科技助力瀕危動物保護
是中國特有的、以華北山區為主要活動區域的大型猛獸,歷史上,北京及周邊也曾是華北豹的重要分布區域之一,由於各種原因,如今它們已經蹤影難覓,被列為世界級瀕危物種。而最近的監測數據發現,華北豹在以前曾經絕跡的地區,不斷重新出現,而且這些新出現的區域與北京越來越近,大有 " 回歸 " 的趨勢。
-
【南沙灣熙園】發現具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世界級瀕危物種—桃花...
在進行水質檢測評估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竹筏划過的水面都會翻滾著許多的小白點,並且這些小白點會不停的遊動,時而浮出水面,時而沉至水裡,形狀很像海洋裡的水母。該工作人員立即向公司總部上報相關情況。環資評公司首席科學家呂健博士高度重視,當日連夜查閱相關資料,並於10月24日一早與相關技術人員來到南沙灣熙園進行現場勘察,經採樣拍攝比對,確定該水母竟然是世界級瀕危物種「桃花水母」,別稱「水中大熊貓」。
-
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我國境內怒江金絲猴數量增至200餘只
高黎貢山西坡怒江金絲猴種群數量達149隻 今年11月,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工作人員聯合科研機構,藉助錄像設備,對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的怒江金絲猴群記錄拍攝,進而進行準確計數。
-
日照發現世界級瀕危鳥類!
近日,日照萬寶濱海風景區發現一種世界級瀕危鳥類,經專家確認,為傳說中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
-
中國一新物種又一次被發現,以「北京」命名,被國際關注
2020年,在北京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1100米海拔的叢林裡,北京林業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無蕊喙的蘭花新物種"北京無喙蘭",這是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這次發現北京無喙蘭,是這一物種的第三次發現記錄,也是在北京東北部的第一個記錄。
-
「消失」百年的物種再次被成都科研人員發現 這次,它拿回了自己的中國「戶籍」
《Phytotaxa》上刊發論文,發表了一種隱世百年後再次被發現的植物物種「Aeschynanthus monetaria」,科考人員也為其首次擬定中文名貝葉芒毛苣苔。據悉,該物種於1912年被採集記錄後一直「消失」在世界植物學家的視野裡。這是該物種在百年後重新由我國科學家發現並補充描述,並且首次證實只存在於我國西藏自治區的墨脫縣境內,糾正了產印度的錯誤記錄。
-
菲警方查獲超千隻活龜 其中含瀕危物種蘇卡達象龜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侯佳欣】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菲律賓警方3月3日在尼諾伊·阿基諾機場查獲了1529隻活龜,其中包括陸龜和海龜。報導稱,菲律賓警方當天在尼諾伊·阿基諾國際機場發現了四個無人認領的行李箱,其中裝有1529隻被膠帶包裹著的、不同種類的陸龜和海龜。
-
夏威夷已新生18隻瀕危物種僧海豹 | 滅絕與希望:綠會瀕危物種觀察
夏威夷已新生18隻瀕危物種僧海豹 | 滅絕與希望:綠會瀕危物種觀察 2020-07-07 1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源發現極度瀕危的植物界「大熊貓」
11月13日下午,記者從廣東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獲悉,保護區科研人員在保護區內進行野外調查研究時,發現了超千株的極度瀕危物種大苞山茶,為目前國內數量最多的大苞山茶種群大苞山茶的花直徑達16cm,相當於一部手機大小,花為白色,花蕊為黃色。
-
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2021-01-04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珠海記錄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林蔭圖/陳什旺 張福慶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12月14日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
瀏陽道吾山天湖現大量「桃花水母」,系世界級瀕危物種
【瀏陽道吾山天湖現大量"桃花水母",系世界級瀕危物種!】桃花水母,水中大熊貓,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近日,大量出現在了瀏陽道吾山頂的天湖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