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到瀘定這一段路,若你是自駕,還可以走一走318老路,二郎山隧道2001通車後,二郎山已不用翻越了,翻山的老路也基本廢棄。 若拼車或是坐長客都要走雅葉高速,走二郎山2017通車的新隧道了。
在二郎山以東雅葉高速與318大部分是並行。
無論是哪段路,都見證著318國道川藏線在某一時期特定歷史環境下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那些早期經歷過翻山越嶺的川藏人,是不會忘記被稱作嚇死人的二郎山的艱險。
過了二郎山隧道,下到低處就是瀘定服務區,在那裡要進行進入瀘定前的身份證核查,不論是自駕、旅遊大巴還是客運車乘客。所有人員都下車排隊刷身份證,然後再可前往瀘定縣城。
到瀘定就是想,感受一下大渡橋橫鐵索寒,走走瀘定橋,跨過大渡河。
瀘定橋始建於康熙年間,橋頭兩岸為漢式木結構古建築,風貌獨特,鐵鏈錨固處建有橋亭,飛簷翹角、古樸大方。只要10元就可以上橋往返還包括對岸的觀音閣。
從木板橋上走過,透過木板的寬縫看到腳下滔滔的河水;真是有一些緊張和眩暈,好在上橋時就有人提醒,將手裡的東西全都放起來,不然,一不小心就會掉到水裡。
橋西出口處有康熙御筆題寫的「瀘定橋」,觀音閣就在山腳下。
瀘定橋觀音閣全部遊覽下來有兩個小時就足夠了,然後就到客運站坐小巴去摩西古鎮。
瀘定到摩西古鎮這段路簡直是糟透了。大部分是泥土路,小巴走在路上就像是在坐搖搖船,中途好幾段在修路,車子走走停停,好不容易顛簸到了摩西古鎮。
磨西古鎮,儘管歲月變遷,依然能從一些明清建築中流露出久遠的痕跡,地方傳統式建築依舊保存著那份古樸,一座醒目的天主教堂,傳出禮拜祈禱的鐘聲,中西文化的合璧是古鎮獨有的格調,也不難讓人們想起小鎮曾有的政治和社會背景。
摩西古鎮也是海螺溝的溝口,是從瀘定去海螺溝的必經之路,也是必住之處。
海螺溝依靠低海拔冰川和貢嘎山雪山而聞名天下,那裡森林茂盛,溪流,瀑布,紅石,將雪域高原渲染成色彩斑斕的世外桃源;變幻莫測的雲霧把幽深峽谷營造得像仙境一般。
由於下雨,霧又特別大,坐纜車上到四號營地的都沒有看到大冰瀑和貢嘎雪山,等於花160坐著纜車穿雲駕霧了一圈,只有返回三號營地,徒步去感觸一下冰川末端的冰川舌。
冰川舌是從貢嘎山浩浩蕩蕩而下的冰川的最前方。消融過程中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冰洞、冰橋、冰桌及冰河,水晶般的冰舌、碧綠的森林、氤氳的迷霧伴著飛瀑構成了一個亦真似幻的神奇世界。
此時的海螺溝正是雨季,山下朗朗晴空,山上大霧瀰漫,剛剛收起雨傘,雨就突然澆來。諮詢了管理人員,說是最好十月下旬來,那時的天空是純淨的蘭,貢嘎山主峰清晰可見,如若住在山頂,還有機會見到日照金山。
海螺溝,貢嘎山,多麼有吸引力的地方,有機會再來吧,來一睹蜀山之王貢嘎雪山的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