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西古鎮建在一個東西北三面繞水環山的傾斜高臺平地上,古鎮入口岔成三條馬路。一條貢嘎大道,一條穿過古街,一條海螺溝大道繞城後匯合成一圈。石板鋪設的古鎮上,樓房緊挨著聚集於路兩邊。古民居實際上已不多見,較具特色的是1918年法國傳教士修建的天主教堂。

磨西古鎮是紅軍進入甘孜藏區的第一鎮。磨西古鎮的天主堂是紅軍長徵時期毛澤東的臨時住地,在此,紅軍召開了「磨西會議」,部署了飛奪瀘定橋的具體計劃。

磨西古鎮也是去遊覽海螺溝景區的必經之地,因地勢海拔只有1600m左右,大部分遊客到了磨西古鎮後並沒有缺氧及高寒的狀態。也因為海螺溝的奇特冰川風景,讓磨西古鎮在遊客心中也非常熟悉。

磨西鎮距成都約300公裡,距瀘定52公裡,距康定約70公裡,現已建成磨西至康定的公路——榆磨路,這條路到康定只需要一個半小時的車程,不過這條路從海拔1600m的磨西鎮到海拔3800m的雅加埂,落差海拔2200m,所以身體不適的朋友不建議走這條路去康定,可以返回瀘定上高速去康定名城。不過這條榆磨路會途徑兩個景點,風景也是非常的迷人。第一個就是中國紅石公園,第二個就是雅加埂的雅加情海,所以這條路也被稱為中國最美紅石景觀大道。

磨西古鎮是漢、彝、藏民族聚居地。其中美食也保留了很多彝族和藏族的特色吃法和口味,最為出名的是彝家藏香豬和藏式烤全羊,來到海螺溝遊玩的遊客朋友們都要來嘗上一口。

磨西古鎮歷史悠久,儘管歲月滄桑,人們從它眾多的明清古建築中也能窺探出其久遠的歷史痕跡。具有的中國式建築依舊保存著那份凝重,而其中一座法國傳教士修建的哥德式教堂,它所傳出的禮拜禱告鐘聲已迴響了一個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