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樹的花開預示著秋季拉開帷幕,它是生長在我們國家的樹,花開之時,滿樹都是小小的黃花,開出的花朵很多,一簇一簇的,秋風一刮,小花隨風飄零,讓置身於此的人生出自己是置於花海的錯覺。
它分布廣泛,在我國南北部皆可看到它的身影。生長期的跨度從春季到秋季,隨著季節的輪換,葉片的顏色從紅變黃,相當漂亮。夏天的時節也是它的花開期,那時的欒樹下是一層厚厚的小黃花,這是欣賞欒樹花最好的時節了。踩在小黃花上邊會發出沙沙的聲音,因為欒樹招蚜蟲,自發芽起就會有成群結隊的蚜蟲聚集於此,啃食欒樹花朵,之後分泌出的含糖排洩物滴在地上,讓地板變得粘膩,這便是那些奇怪聲響的由來。但這絲毫不會影響人們觀賞欒樹花的心情,一直到欒樹果實從樹上掉落,都會有許多的人們慕名前來觀賞欒樹,在布滿小黃花的燈籠樹下拾起似燈籠的果子,扒拉著裡面的種子,和朋友拍拍照片地度過一個午後也是相當愜意的了。
開過花的欒樹會結果子,果子的形狀很特別,呈三菱狀,像一個個燈籠,也因此被人們稱之為「燈籠樹」。果子的形狀也似楊桃,只不過楊桃的外形是五菱形的,可以分成5瓣,而欒樹果子由三瓣果實構成,每一瓣的果實裡面藏有一兩顆種子。待到欒樹種子成熟之時,包裹種子的果皮在風的幫助下可以將種子帶到很遠的地方去,這便是欒樹能夠開遍我們國家大小城市的原因。剛結出的果子呈現嫩綠的顏色,隨著果子的越來越成熟,顏色也開始發生變化,漸漸從粉色變成了暗紅。
欒樹不抗寒冷,相較於其他花卉,它的發芽期相對較晚,在深秋之時就基本完成落葉了,可以說它的生長期其實是很短的,但這並不阻礙人們喜愛它的程度,它因為樹枝彎曲美、花多小而多、以及果子的可愛深受人們喜愛,常被用作街邊的綠化建設。欒樹木材作用不大,僅在一些小器皿中得到應用,種子在工業上是制油的原材料之一,那小小的黃花也在製作染料上奉上了自己小小的能量。欒樹的生命力很頑強,它的栽培方式雖然簡單但很麻煩,需要經過繁殖和育苗這兩個階段。
首先是欒樹的繁殖階段。欒樹的繁殖方式很多,主要採用播種這種方式。在播種之前需要完成收集種子的工作,進入秋季之後,欒樹果實漸漸成熟,這是採集種子的好時機。選擇採集種子的母樹很重要,這直接關係著種子質量的好壞。因此應該選擇那些未開裂及色澤飽滿的果實進行種子採集;之後將收集好的果實晾乾處理,掰開果子,挑出飽滿的種子後做淨種處理;因欒樹的種子外邊有一層保護層,需要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很多人就是因為忽略此步驟,導致播種的欒樹沒法發芽;之後才到播種的階段,播種階段土壤地處理是欒樹能否發芽的關鍵因素。播種季節為春季,因此,在這之前的秋冬季節將播種土壤進行若干次的翻耕,保證土壤的良好通透性。此外,要特別注意土壤中雜草及蟲害的處理,播種之後要保證土壤的溼潤、肥料的施予以及低溫的控制,並要在土壤上方加蓋一層細碎土及秸稈至幼苗萌發之時,以確保土壤水分的不蒸發及地溫的提高。
欒樹苗蹦發出後,應該及時去掉土壤遮蓋物,並對幼苗做遮陰處理,以避免暴露於烈日之下幼苗被曬傷,與此同時又要保證幼苗一定的日照時間,總的來說,幼苗的日照時間和遮陰程度應視當時氣候而做出適當調整。進入夏秋之後,欒樹植株開始慢慢成長,其日照時間也應跟著增長,這樣才能滿足幼苗所需的光合作用。幼苗之間的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才能保證土壤供給的營養是足夠的。初此之外,要將此時期長得不好幼苗淘汰,只留下好的,用壯實的幼苗補上缺空的位置,以確保幼苗間的均勻分布。
因為欒樹為喬木,其根系類型為深根系,故每成長到一定的階段就要對它進行移栽。首次移栽應選擇當年欒樹樹葉落下之時,之後每隔三個年頭就要移栽一次即可。每次移栽都應該注意肥料及水分的施予,並適當地修剪根系以促進新的根系的萌發。
肥料的施予在育苗階段尤其重要,但在不同生長期所施予的肥料及頻次都是不一樣的。在出生期,應以氮肥為主,供給欒樹足夠的營養,此階段施肥較為頻繁,水量的需求也較為旺盛;進入當年秋季之後,肥料的選取應改為以磷肥及鉀肥為主,這樣欒樹的木質化才會有所提升,這樣可以為寒冬的到來做好準備;步入冬季,為了調節適宜植株生長的溫度及為植株提供豐富的營養,可以採用有機農家,以確保欒樹安然度過冷峻的冬季。為了讓植株長得更好,一般要在冬季植株處於休眠期的時候進行修剪。固定時間做好土壤的除草和鬆動工作,並多關注土壤情況,及時澆水,多注意植株的生長狀況,避免蟲害傷害,一經發現應馬上做好相應措施。
這就是欒樹的基本情況和它的栽種方法,你學會了嗎?
此文為百家號作者原創寫作,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