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劇的時候,大多數的人都會被忘羨之間的感情感動,為魏嬰的身懷大義而感動,為藍湛的問靈十六年而感動,可是一花獨秀不是好春色,一個好的劇絕不僅僅只會是主角出彩,其他的人物關係一定也能牢牢地抓住觀眾的目光,今天我們就說一說其中可以比肩忘羨之情的感情,最意難平的雲夢三姐弟。
#陳情令忘羨#
01魏嬰唯一一次用法術抓雞,是為了給江澄補身體
魏嬰唯一一次用金丹靈力抓雞,是在夷陵已經決定要把金丹換給江澄的時候,這是他最後一次用金丹催動靈力,為了江澄補身體,因為他知道,換丹是需要體力的。這之後其實還有一個細節,我也是看過很多遍才發現的,給江澄喝的雞湯其實是魏嬰自己煮的,那明晃晃的辣油漂了一層,這樣的湯估計也就只有魏嬰能做的出來吧。
在雲深不知處的時候魏嬰曾經對聶懷桑說過,抓魚誰還用法術啊,對魏嬰來說,摸魚抓鳥這些事本身就是好玩的事,是不需要動用靈力法術的,可是這個時候對魏嬰來說,這應該是他最後一次可以用金丹驅動靈力的機會了吧,所以我們才能看到那個一衝而下抓雞的羨羨。
從小一起長大的雲夢雙傑,可以說是一起吵吵鬧鬧著長大的,所以很少有看到魏嬰對江澄和師姐行大禮,或者江澄對魏嬰說什麼掏心窩子的話,可就算是這樣,江澄依舊是對魏嬰悄悄的說過兩句「保重」,只是我們羨羨都不知道而已。
一次是江澄決定引開盯上魏嬰的溫氏人的時候在魏嬰背後悄悄對魏嬰說的,那個時候的江澄把自己唯一在世的親人託付給了魏嬰,然後獨自去引開追兵,但是他沒有想到自己並沒有失去性命,而是丟了金丹。
另外一次是大結局的時候,眾人從觀音廟裡面出來,各自都去尋找自己的歸宿,而魏嬰也和藍湛一起離開了,這時候的江澄沒有追上去挽留,也沒有說別的話,只是在魏嬰離開後,默默的說了一句保重,讓那個藏在心裡的秘密永遠的藏起來。
02魏嬰唯一一次對師姐行大禮,卻成了訣別
在劇中,魏嬰唯一一次對師姐行大禮,是師姐去夷陵給魏嬰看自己成親樣子的時候,那個時候,已經叛離了仙門百家,就連江澄都對外宣布與魏嬰徹底決裂,而魏嬰也已經帶著溫氏的餘孤在亂葬崗生活了一年多了。
魏嬰從藍湛哪裡得知了師姐要成親的消息,可是卻自責不能親自到場觀禮,無法實現曾經許諾給師姐的承諾,所以魏嬰在回到亂葬崗之後就把自己灌了個大醉,這額也是魏嬰唯一一次醉酒,唯一一次表現出自己的難過。
師姐是從小把魏嬰養大的人,用原著中的話來說就是,魏嬰從下就是在師姐的背上長大的,可是就這樣一個從小護著他的師姐,魏嬰卻無法去參加她的婚禮,可想而知,魏嬰的心裡有多難過,師姐的心裡有多遺憾。
可是在師姐穿著禮服來見魏嬰的時候,無論是魏嬰還是師姐,都對這件事一帶而過,並沒有多說什麼,因為他們都知道,說多了只會徒增煩惱,什麼結果也改變不了,就連一向愛懟魏嬰的江澄都沒有過多的談論這件事,只是用「夷陵老祖」這個稱呼去損魏嬰。
而在這次離開的時候,魏嬰對師姐和江澄行了唯一一個全禮,這也是魏嬰唯一一次對師姐行大禮,也許魏嬰想過,此一別,也許和師姐再想見會是很難很難的事,甚至有可能再也見不到,可是他卻沒有想過,此一別,竟會近乎成為訣別,再見的時候,自己已經不敢再面對師姐。
在金子軒的靈堂看到師姐的時候,其實魏嬰很想告訴師姐,他不是故意的,他不想的,他不在意外面的那些人說什麼,也不在意那些人對自己的誤解,他只在意師姐,他也直接解釋給師姐聽,可是解釋又有什麼用呢?金子軒再也活不過來了,他再也無法面對自己的姐姐。
在金陵臺見到師姐的時候,他難過、他自責、他委屈、他說不出話,在迷霧中恍惚的時候,他害怕、他無措、他難過,但是他從不害怕師姐怪他,那是從小養他長大的師姐,所以在師姐沒有呼吸之後,他瘋狂、神志不清,周圍的一切惡意都被無意識的放大,他覺得所有的人都恨他,他也恨所有的人。
03最好的雲夢三姐弟
其實對於姐弟三人來說,感情自是不必多說的,無論十六年前江澄做了什麼,魏嬰做了什麼,
對師姐來說,他們都是自己的弟弟,雖親疏有別,但感情不變,所以即便是臨死的時候,師姐都想著的是對魏嬰說一句「師姐從來都沒有怪過你」。
而對於雲夢雙傑來說,師姐的離世永遠都是梗在兩人之間的一個結,可是無論金光瑤在觀音廟說的那些話是否是事實,這都不能抹殺掉江澄對魏嬰的感情,不想解釋,也不請求所有的人都能夠理解,畢竟每個人所處的環境都是不同的,若是易地而處,我相信沒有人會比江澄做得更好。
不管怎麼樣,對於雲夢姐弟三人的任何一個人來說,其他兩個都是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的存在,所以才會那樣的義無反顧,江澄引開追兵的時候是義無反顧,魏嬰給江澄換丹的時候是義無反顧,而師姐給魏嬰擋劍的時候更何嘗不是義無反顧。
END
圖片來自視頻截圖及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重溫《陳情令》才發現,藍湛帶魏嬰回家,竟是因為魏嬰說了這句話
重溫《陳情令》才明白,導演從未放棄忘羨之情,只是換了一種方式
重溫陳情令才懂,比起一句愛你,這句話才是魏嬰對藍湛最好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