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健康女孩一天吃7種保健品 專家:真沒必要

2020-12-06 人民日報

最近幾年,各種各樣的微量元素補充劑、維生素補充膠囊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孕婦要補充葉酸」「兒童多吃魚肝油」是很多人對於身體保健的共識。

5月27日,家住渝中區萬科錦城的小姚收到了她上個月在一個紐西蘭代購那購買的保健品,一共10瓶各種各樣的保健品,「這些東西我已經吃了一年多了,每個月都要買一批。」

給家人買的保健品得到肯定

女孩入「微量元素」坑

△小姚現在吃的部分保健品。

在小姚臥室床頭櫃的抽屜裡,塞了十多瓶各種各樣的保健品瓶子,所有的瓶子上都是英文。「這是複合維生素,我一般早上吃,這是藍莓精華,我和葡萄籽精華一起吃。」介紹起自己的保健品,小姚頭頭是道。

今年24歲的小姚每天都會服用的保健品有7種,每一種功能都不同,她介紹,葡萄籽精華是抗氧化的,「25歲以後皮膚氧化速度就很快了,要早點準備。」藍莓精華對眼睛有好處,「魚肝油也是對眼睛和大腦有好處。」在她看來,7種不同的保健品,每一種補充的微量元素都是必要的。

小姚是一年以前開始研究各種補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的,她上大學時,70多歲的奶奶犯了痛風,小姚查了各種資料以後幫奶奶買了許多芹菜籽精華,「裡面的微量元素可以控制葉酸。」

開始服用小姚購買的芹菜籽精華並嚴格控制飲食以後,奶奶的痛風真的沒有犯過了,小姚和奶奶都覺得,是芹菜籽精華起了效果,從那以後,小姚就開始鑽研自己需要補充哪些微量元素。

對於女兒每天吃大量的保健品,小姚的爸爸媽媽一直都有些擔心,「奶奶那是有病,你又年輕,本來身體就健康,別補充過頭反而營養過剩出問題。」

對於爸媽的擔憂,小姚卻用最近發生的事情來反駁,「專家都說了,抵抗新冠肺炎最重要的是要免疫力好,這些微量元素都是免疫力的基礎!」

小調查>>

7成90後有吃保健品的習慣

5月28日,記者採訪了10位90後,發現其中7位都有每天吃保健品的習慣,而且大部分是對於微量元素的補充,種類都沒有超過3種。

28歲的秦小姐每天會吃女性維生素和魚肝油,「因為日常工作都是吃外賣,根本吃不了水果,感覺維生素比較缺乏。」維生素補充片也是大部分年輕人會吃的一種保健品。

也有人覺得保健品的保健效果是有爭議的,「都是懶人的藉口,要是天天吃保健品有用,也不至於那麼多人去醫院。」27歲的李瑞覺得,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堅持運動、生活規律。

專家:

普通大眾不需常規服用保健品

重要的是膳食均衡

維生素片、芹菜籽精華、Q10補充片、葡萄籽精華、魚肝油……這些人們熟悉的保健品,實際上都是營養補充劑。那麼,一般人有必要日常服用各種營養補充品嗎?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學部專家周欣介紹,普通大眾不需要常規服用各種營養補充品,「一般人也不必擔心因食物中營養素含量不足而患上營養缺乏。」如果真的出現營養缺乏的情況,那也是單一的飲食結構造成的。

營養補充品的主要功效是 「補充膳食成分」,也就是日常飲食能夠攝入的營養成分中攝入不足的部分。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營養補充劑並不是藥物,而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

對一般大眾來說,合理平衡的飲食才是維持機體健康狀態和免疫功能的基石。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只要通過合理均衡的飲食,能滿足一般大眾身體大多數營養素的需求量,不需要額外的營養補充劑。

如果處於特殊身體狀態或受到疾病影響,導致身體消耗量增加,或者營養吸收減少,就可能需要考慮使用營養補充劑,比如肝臟疾病可能影響患者的食慾和營養素的吸收,很難通過正常飲食達到營養素需求量。需要提醒的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相應營養補充劑也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疾病狀態、器官功能水平和相關檢測指標確定合適的具體補充劑量;與此同時,還需要針對不同患者進行飲食結構調整。

提醒:這8種保健品不保健過年送禮不要選!

①酵素

就算有明星宣傳,看看就好,不必當真。

所謂的酵素,其實是很多種酶的總稱,非常不稀奇,目前已知的酶有四千多種。

但朋友圈裡宣傳的那些能減肥、通便、養顏、抑制高血壓的保健品類酵素,都是無效的。

一方面,酶的種類繁多,不同種類的酶的作用其實不一樣;另一方面,多數酶都是蛋白質,可能還沒能抵達胃部,基本上都被分解掉了,也就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②大麥若葉

想補膳食纖維,一天喝10包都不夠。

大麥若葉青汁其實就是把草混成漿,磨成粉後泡水做成的。

但關於青汁的江湖傳說,真是太多了,仿佛這就是一款「萬能保健品」。

青汁最常見的宣傳就是能改善「酸鹼體質」。

酸鹼體質,其實只是一個營銷概念。食物代謝中的那一點產物,根本就不會對血液的酸鹼性產生影響。

還有一種說法是,青汁可以清宿便。

很遺憾,「宿便」也是商家創造出來的,現代醫學裡根本沒有這個說法。

一包青汁粉中膳食纖維 1.24 克,而成人每天推薦的膳食纖維攝入量是 25 克,一天喝一兩包青汁,能有神奇效果嗎?

至於青汁排毒、養顏、減肥、護肝、祛痘……等等功效,其實都是無稽之談。

喝青汁,還不如多吃點兒新鮮蔬菜呢。

③白藜蘆醇

口服的白藜蘆醇產品價格不便宜,經常被商家說成美白、抗氧化、抗衰老、改善睡眠的神器。

早在2010年,針對白藜蘆醇的實驗裡就出現了多個腎衰竭現象。而國內熱銷的這類產品,卻沒有任何警示。

也就是說,目前國內並沒有任何一款合法的、具有「抗衰老、美容」等功效的白藜蘆醇相關產品。並且白藜蘆醇口服液還有可能帶來副作用。還是不花這個錢為妙。

④葡萄籽

不如多吃點水果和蔬菜。

很多人吃葡萄籽的原因是相信葡萄籽可以抗衰老。

說葡萄籽能抗衰老,無非是說它含有白藜蘆醇的抗氧化物質。至於白藜蘆醇到底怎麼樣,剛剛已經在上一條說過了。

除了葡萄籽,市場上還有各種各樣的「抗氧化」產品。但權威醫學期刊多年前就陸續發表研究:抗氧化劑對人沒有用,還可能增加患病和死亡風險。

所以,別再亂花錢了。抗氧化物質在很多蔬菜水果中都有,多吃點蔬菜水果,遠離吸菸、紫外線傷害和空氣汙染,就已經是在「抗氧化」了。

⑤松花粉

想吃就吃,但沒有特別的「保健功效」。

松花粉是馬尾松、油松等植物的乾燥花粉。它跟植物的其他部位一樣,主要也是由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組成。

可以說,這些粉裡含有的,許多別的食物裡也含有,含量也不見得更多。

松花粉跟蘿蔔白菜米飯饅頭一樣,可以想吃就吃,但沒有特別的「保健功效」。

有一些廠家生產的松花粉或者「破壁松花粉」獲得了保健品的藍帽子商標,功能是「增強免疫力」。但「增強免疫力」是一種很模糊的功能。

任何松花粉產品,不管是「破壁」還是「孢子」,不管說得如何天花亂墜,都沒有必要吃。

⑥大豆異黃酮類保健品

不如多吃大豆。

大豆異黃酮是一種常見的女性保健品。

不少40多歲接近絕經期的女性都指望它改善更年期症狀,調節激素延緩衰老。

但是,大豆異黃酮雖然有類似於人雌激素的作用,活性卻低了很多。它在人體的作用尚待進一步研究,直接服用這一類保健品,效果並不確切。

而且,有些商家可能會為了「有效」,而在保健品中摻入雌激素成分,這些成分和劑量不明的添加,反倒會增加激素治療的風險。

想要通過雌激素補充治療緩解更年期症狀、調節體內激素水平,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並且接受嚴格隨訪和監測。

最後,吃大豆異黃酮不如吃點大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食用30~50克大豆。

一般情況下,50克幹豆如果換算成大豆製品,約為200克豆腐,大概是半盒的盒裝豆腐;或者800毫升,也就是大約4杯豆漿。照這個量食用豆製品,安全合理。

⑦青蒿素保健品

不能因為屠呦呦得了諾貝爾獎,就妄想青蒿素能抗腫瘤。

各種青蒿素保健品如「諾貝爾獎青蒿餅」「青蒿素膠囊」等等,都被宣稱具有「抗腫瘤、抗菌、抗寄生蟲、解熱、提高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可治矽肺病、緩解腰酸背痛」等功能。

首先,青蒿素被確切證實過的功效是治療瘧疾。所以如果沒有瘧疾,為什麼要去吃治療瘧疾的藥呢?

其次,吃青蒿素抗腫瘤也是不靠譜的。

在動物實驗和細胞實驗中,青蒿素展示了殺死癌細胞的能力。

然而,在這樣的實驗中能殺死癌細胞的物質,每年能發現無數種,最後能夠被證明真能抗癌的比買彩票中頭獎的還要少。

何況,青蒿素保健品,有過傷肝的病例記錄。買彩票不中僅僅是浪費錢,去吃這樣的保健品抗癌,是以身試藥做小白鼠,反而可能損害健康。

至於別的「功效」,基本上就是賣家隨便寫寫,當真你就輸了。

⑧羊胎素膠囊

安全性存疑。

羊胎素是從羊胎盤、羊胚胎中提取的活性物質,主要含有蛋白質、細胞因子和一些激素。

這是想永葆青春的人瘋狂追捧的保健品。

但它的有效成分至今無法確定。各種細胞或動物實驗的結果,也遠遠沒有到指導人怎麼使用它的地步。

最早,羊胎素是注射用的。但在2015年4月,瑞士醫藥監管部門全面叫停了羊胎素注射療法。

因為這種療法會造成過敏、細菌病毒感染等,且目前沒有科學證據顯示,羊胎素療法有任何抗衰老作用。

不過商家們依然不死心。既然不讓打針了,那就做些口服的羊胎素膠囊吧。依然可以掛上「抗衰老、抗疲勞、增強免疫力、重返年輕態」的宣傳口號,大肆售賣……

一種含有不明效果的生物活性成分、可能殘留的病毒細菌的,不知道能不能抗衰老的保健品,真值得我們花大價錢買來冒險嘗一嘗?

(來源:重慶晨報微信公號)

相關焦點

  • 95後健康女孩一天要吃7種保健品 專家:真沒必要
    今年24歲的小姚每天都會服用的保健品有7種,每一種功能都不同,她介紹,葡萄籽精華是抗氧化的,「25歲以後皮膚氧化速度就很快了,要早點準備。」藍莓精華對眼睛有好處,「魚肝油也是對眼睛和大腦有好處。」在她看來,7種不同的保健品,每一種補充的微量元素都是必要的。
  • 「躺平養生」的95後,能靠保健品換個心安?
    「堅持吃肯定會有效果的,這是個長期的過程,況且25歲以後身體機能就開始逐漸下降了,需要補充一些。」這位95後女孩兒對自己每天按時按量食入的營養保健品充滿了信心。如果單從每天吃進肚子裡的份量來看,你甚至都不敢相信這是一個25歲年輕姑娘吃的劑量。每天固定5種保健產品,總計20多粒;兩種酵素營養原液(調節腸胃和減肥)。
  • 專家提醒:老人不要亂吃保健品 試吃贈藥多是陷阱
    保健品消費者一半是老人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王大媽自2000年從學校退休後,就成了各種保健品的忠實追隨者,這些年一直對此津津樂道。她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年輕時營養跟不上,現在總算有條件了,還不趕緊給身體加點油。這些年,深海魚油、維生素啥的,一樣我都沒落下。」當記者問到效果如何時,王大媽還真有點鍥而不捨的勁頭:「我覺得效果就挺好。
  • 原國家食藥監總局: 將冬蟲夏草踢出保健品圈子
    2018年2月27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還發布《這4種保健品不保健,千萬別花冤枉錢了!》一文,文中提到:隨著大家健康意識的提高,菸酒逐漸被淘汰,各種保健品成為了禮品的首選。但那些價格昂貴的保健品,真的能帶給親友健康嗎?首先直指被神化的冬蟲夏草。「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冬蟲夏草是一種藥食兩用的保健品,各種商家宣傳裡也把它的功效誇得天花亂墜。
  • 一場掏空錢包的騙局:被商家吹上天的4種保健品
    不只是蛋白粉,這些所謂的保健品也沒有必要補!蛋白質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素之一,如果蛋白質長期供給不足,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及水腫、肌肉萎縮等。但對於健康人來說,只要一天中的食物攝入比例合理、品種齊全,並不會出現蛋白質嚴重缺乏的情況。身體健康不是吃保健品吃出來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成就的。
  • 半島調查丨靠吃「藥」養生,90後成保健品購買主力
    維生素C、維生素E、美白丸……貝貝向記者展示了她每天要吃的保健品,足足有5種。護膚、護肝、護眼、緩解失眠、調理代謝等等,年輕一代在保健品的消費上擁有多樣選擇。「我要接待客戶,經常應酬喝酒,網上說護肝片比較好,就買了一瓶,吃了兩個月了吧。」在青島一家傳媒公司就職的劉先生說道。
  • 測評數據告訴你,這八種保健品不能隨便吃
    保健品是不具有治療疾病作用的,它只能調理身體但絕不能治你的病。凡是宣稱「能醫百病」的都是大忽悠。 2.保健品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好,吃多的會有副作用;也不是人人都適合吃,某些功能的保健品不同人吃了反而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害。
  • 原國家食藥監總局兩次發文: 將冬蟲夏草踢出保健品圈子
    「沒有高質量研究證明冬蟲夏草有特殊功效」 市場上一度出現了很多「蟲草」的衍生產品,只要傍上「蟲草」這兩個字,馬上就身價倍增,一些新鮮冬蟲夏草的售價甚至每千克超過了10萬元,幹品價格更是高得令人咋舌。 2018年2月27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還發布《這4種保健品不保健,千萬別花冤枉錢了!》
  • 人民日報:14種保健品被吹上天,卻沒什麼卵用
    有人說,那不是還有7種人體必需胺基酸嗎?! 是的,但是一塊錢一顆的雞蛋中含有全部8種人體必需胺基酸。人體如果缺乏蛋白質,會給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 所以,如果說體內蛋白質真的短缺,此人可能已經躺在病床上了。因此,健康人是沒有必要使用蛋白粉來補充體內蛋白質的,那麼平時健身的人呢?其實也不一定。
  • 這13種被吹上天,卻沒什麼用的保健品!別再當冤大頭了!
    保健品的市場向來紅火,也不乏爭議。不管是保健品的花樣還是宣傳方式都層出不窮,功效也是吹得天花亂墜。而中老年人是最容易上當的人群,他們往往被某一誇大功效給忽悠,結果吃什麼保健品都沒效果!花了一堆冤枉錢。,富含18種胺基酸、有機酸、碳水化合物等兒童所需的營養元素」。
  • 蜂膠、酵素、黑糖……這13種被吹上天的保健品,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市民朋友們,提到保健品你會想到什麼?是功效奇特、養生保健,還是價格虛高、誇大宣傳......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被某些虛假功效給忽悠,結果吃什麼保健品都沒效果!還花了一堆冤枉錢。今天就給市民朋友們科普一下那些功效被吹上天的食物。看看這些年你交過多少智商稅......
  • 這14種被吹上天,卻沒什麼用的保健品!別再當冤大頭了
    提到保健品,你會想到什麼?是功效奇特、養生保健,還是價格虛高......保健品的市場向來紅火,也不乏爭議。不管是保健品的花樣還是宣傳方式都層出不窮,功效也是吹得天花亂墜。而中老年人是最容易上當的人群,他們往往被某一誇大功效給忽悠,結果吃什麼保健品,都沒,效,果!花了一堆冤枉錢。
  • 退休醫生竟也痴迷保健品 花幾十萬購買還說吃不完當飯吃
    丁阿婆 孫女:「就是沒辦法,勸不動,我們也攔不住,我說這個騙人的,你不要去這個,我說你不要再買了,但是她還要買。」  丁阿婆今年80歲,看起來精神不錯,她覺得,這都歸功於她堅持吃了5年的保健品。輔酶Q十一箱、營養品膠囊兩箱、熊膽粉三箱、羊奶粉四箱,而這些保健品都是在一家店購買的。
  • 30+女性日常必備保健品,再不吃就來不及了」?
    在一些社交及「種草」平臺上,存在描述誇張的保健品推廣信息。「乾貨!30+女性日常必備保健品!再不吃就來不及了!!」「50款親測!抗糖美白祛痘青汁酵素!」「90後都在吃的保健品真的有效嗎?!膠原蛋白液日常美容保健品?」不過你可能想不到,這些「親測貼」的作者可能對其推廣的保健品毫不了解。
  • 真假「特供保健品」 騙局手段升級
    請「醫療專家」給會員上健康課 警方供圖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近日打掉一個特大保健品詐騙犯罪團夥,搗毀7個涉案窩點,抓獲涉案人員86名。真假「特供保健品」,老人病情加重後報警70歲的盧女士家住武漢市青山區,2017年5月,她通過一位老年朋友認識了吳某,對方能說會道給盧女士留下了好印象,但她萬萬沒想到就此落入到一場騙局之中。「愛之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位於武漢市江岸區西馬路財富大廈17樓,吳某正是該公司的女銷售。她隔三差五就打電話給盧女士噓寒問暖,還主動認盧女士為「乾媽」。
  • 保健品行業發現新大陸
    「熬最深的夜,吃最貴的護肝片」已經成為90後、95後的常態。他們對待保健品的態度,差不多可以用「虔誠」來形容,像極了老一輩們喝椰島鹿龜酒或者太太口服液的樣子。不過,和父輩們有所不同的是,剛剛邁入而立之年的90後對健康的關注不僅限於自身。
  • 除了權健 這些保健品也會忽悠人交錢
    幾十年過去了,曾經熱衷於給孩子買營養口服液的父母變成了被忽悠買各種保健品的老人;在補腦口服液「澆灌」下長大的80、90後,也不知不覺中走進了養生「陷阱」:葡萄籽、螺旋藻、深海魚、瑪卡、膠原蛋白……既要養顏美容,還能治病。然而,市面上常見的保健品,真能讓人如願嗎?抗衰老?改善性功能?
  • 保健品維生素C500mg一片,每天吃一片安全嗎?醫生一文詳細分析
    凡是合格的營養類產品,包括食品,保健品(絕大部分藥品)等,按規定劑量服用不可能造成任何傷害,因此通常而言,保健品維生素C一天吃一片,不會對身體有害,但很多時候,對於大部分健康人,其實沒有必要天天服用維生素C片,特別是保健品維生素C,但對於部分免疫力低下或特殊群體,是可以一定時間內適量補充維生素
  • 七旬老人1.2萬買「什麼都治」保健品 數月後查出癌症
    原標題:7旬老人1.2萬買"什麼都治"保健品數月後查出癌症圖片說明:4月28日,李女士父親購買保健品的公司已空空蕩蕩  家住西安市邊家村的李女士,最近發現70歲的父親在去年8月買了1.2萬元的金寶瑞保健品,「說什麼都治,只給了父親2盒藥,還有10盒沒給,年初老人查出癌症,現在病情嚴重,也不能吃這個藥了,我們要求退款但對方一直推託。」
  • 反保健品鬥士黃秀蘭,曾被騙買40萬保健品,她卻說不怪推銷員
    她抬起眼,「乖仔仔,去看看來了客人沒?」事實上沒有。過去,黃秀蘭常見的訪客大多是各家保健品公司的「金牌」推銷員。近兩年,這名滿頭白髮的浙江大學退休心理學教授經媒體報導後,成為家喻戶曉的「反保健品鬥士」。推銷員開始躲著她,曾經親切叫喚「阿姨」、「奶奶」、「老師」的經理們,一個個不見蹤影。 而在這之前近10年間,黃秀蘭購買保健品的金額超過4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