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後旅行者1號飛到「奧爾特雲」區域

2020-12-04 騰訊網

上面「傾信新疆」,立刻加入

『一個身材好顏值高的組織』

1932年,科學家們第1次認識到彗星很可能來自於太陽系的邊緣雲團,我們的太陽系是被一個非常巨大的雲團所包圍,這就是著名的「奧爾特雲」。

01.「狹義太陽系」與「廣義太陽系」

如今我們對於太陽系的邊緣是按照太陽引力範圍定義的,狹義的太陽系邊緣是海王星以及外部的柯伊伯帶,而廣義上的太陽系邊緣則是以太陽系引力為邊界,大約在1~2光年的區域。

「廣義太陽系」在柯伊伯帶之外,有一片巨大的雲狀區域,它們距離太陽大約5萬到15萬天的天文單位,它們就像一個巨大的球形雲團,將整個太陽系包裹在其中,由於它距離我們太遙遠了,以至於我們很到達它位置。

02.什麼是「奧爾特雲」

「奧爾特雲」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彗星雲團,我們所看到的彗星大部分都來源於遙遠的「奧爾特雲」。

據推測在「奧爾特雲」的軌道上大約有1000億顆彗星,這些彗星遠離太陽系中心,使得它們幾乎很難獲得太陽的能量照射,形成一個一個巨大且冰冷的漂浮天體群區域。

由於距離如此遙遠,使得它們繞太陽一周需要數千年乃至數萬年的時間。

內層是盤狀的「希爾斯雲」。

外層則是球狀的「奧爾特雲」分布著多達上億塊冰狀的天體,它們是早期太陽系的殘餘物。

03.「奧爾特雲」的誕生

「奧爾特雲」是形成於太陽系誕生之初,大部分的星雲物質坍縮成為恆星,其它的都在這片空間形成行星和衛星。

誕生餘下的殘餘物質,被幾個大型氣態行星逐出內太陽系,從而散布到了最外層。

「奧爾特雲」的總質量大約是100倍的地球質量,目前人類對於「奧爾特雲」的了解僅僅只是建立在觀測和推測的階段。

目前距離地球最遙遠的探測器旅行者1號,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麼在300年後的旅行者1號會飛到「奧爾特雲」區域,但是到那個時候旅行者1號的電力早已經耗盡,我們無法得到奧爾特雲的清晰影像。

就目前我們所認知的太陽系而言,的確處於「奧爾特雲」的包圍之中。

以下幾個證據可以表明「奧爾特雲」的存在

1. 長周期彗星:彗星的周期比冥王星長得多,冥王星處在「柯伊伯帶」中,這片區域是短周期彗星的發源地,由於長周期彗星的周期很長,表明它們來自於冥王星軌道之外很遠的地方,而不是「柯伊伯帶」,然而長周期彗星,是不可能來自太陽系外的天體,因為星際天體的運動速度極快,它們不會在軌道環繞太陽旋轉。

2.巨行星:根據太陽系形成模型的推算,巨行星的形成,會把較小的天體向外太陽系驅逐,有些天體獲得足夠快的速度,脫離了太陽系飛入星際空間,有一些就公布到太陽系外的區域中,受到太陽引力束縛。

3.柯伊伯帶:在其它恆星系統中,觀測到了「柯伊伯帶」,而「奧爾特雲」就是「柯伊伯帶」的延續。在2013年天文學家觀測到了一顆周期極長的彗星,其軌道周期超過了5100年,這是「奧爾特雲」存在的很好證據。

想成為怎樣的人,都是自己的選擇

相關焦點

  • 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6年後,旅行者2號也飛了出去,進入星際介質
    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6年後,旅行者2號也飛了出去,進入星際介質人類在探索宇宙空間的時候,向太陽系內的天體發射了幾百個探測器,除了行星和衛星,還有小行星的探測器。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星際旅行的探測器,是為了探索宇宙空間的一種探測器,這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旅行者1號,這個飛行器現在已經飛出了太陽系,進入了星際空間中,那麼,旅行者1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探測器呢?快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旅行者1號是NASA發射的一個外太陽系探測器,它的重量只有815千克,發射與70年代,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就算是現在依然還在正常工作。
  • 500年後,旅行者號將飛入奧爾特星雲,它能夠平安離開這一區域麼
    而旅行者號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人類最早發射的探測系,它現在離著地球的位置極為遙遠,已經飛出了太陽系的邊緣。在500年之後,旅行者號將飛入奧爾特星雲所覆蓋的區域,奧特星雲中的天體數以億計,而旅行者號能在這一區域平安離開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旅行者號現如今突破到太陽系邊緣,只是狹義上的太陽系邊緣。
  • 旅行者1號飛不出太陽系
    1977年9月5日旅行者1號升空,40年後,NASA官方公布旅行者1號進入星際介質,由於太空並不是真空,距離太陽約125億公裡以外的空間屬於星際介質,由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組成,廣泛分布氫分子、中性氫原子、游離氫,這些塵埃能有效阻止太陽風繼續向外太空擴散,所以科學家將太陽風能到達的範圍叫日球層,日球層以外就屬於星際空間了,目前旅行者1號傳回的信息顯示其已經檢測不到太陽風電荷,所以斷定已經飛出日球層
  • 旅行者2號:我飛出太陽系了嗎?
    經過41年的飛行,旅行者2號探測器脫離了太陽風的範圍,進入一片人類陌生的太空。  美國東部時間12月10日,在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年度會議上,NASA旅行者號團隊宣布了這一消息。  那麼,旅行者2號飛出太陽系了嗎?2012年,與旅行者2號同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也飛出了日光層。但是對於這兩個探測器是否飛出太陽系,一直有不同看法。這取決於對太陽系邊界的定義。
  • 旅行者1號探測器,還要1.7萬年才能飛出去
    不久後,另外一個重磅消息傳來,在柯伊伯帶的外層,又發現一層由更小的冰質天體組成的空間,我們常見的彗星便是來自此區域。這便是著名的奧爾特星雲。這一發現,讓本來抱著要飛出太陽系的旅行者一號探測器,越飛越絕望,在旅行者1號升空的時候,那時候認為的太陽系邊界才幾十億公裡,但是飛了30多年後,才發現跟整個太陽系的大小比起來,它才剛起步。
  • 旅行者1號工作了42年,它真的飛出太陽系了嗎?這只是開始!
    旅行者1號是眾多的探測器當中,對於科學家們作出貢獻最大的一顆,曾經到訪過木星火星土星等等多個星球,從1977年發射一直到2018年到11月一直在正常工作,它為地球上的科學家們提供了多張星球的詳細的照片也是目前駛離地球最遠的一顆探測器了。現在的旅行者1號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向更遠的地方飛去了,那麼旅行者1號真的能夠飛出太陽系嗎?飛出太陽系的依據又是些什麼呢?
  • 旅行者1號何時能飛出去?再等17000年
    但是柯伊伯帶之外,仍然還有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它們大都是一些彗星,這些彗星被認為都屬於奧爾特雲,因此奧爾特雲被認為是太陽系最外圍的天體結構,那麼如果以奧爾特云為太陽系的外界邊緣來算的話,太陽系的範圍可大了去了,因為奧爾特雲的外圍距離太陽約1光年,這樣來看太陽系的直徑將可達2光年了。
  • 旅行者2號已飛出太陽圈!
    來自NASA官方的消息,旅行者2號已飛出太陽圈(heliosphere),成為繼旅行者1號之後,又一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類探測器。為這兩兄弟點讚!通過對比分析旅行者2號各個儀器的探測數據,NASA的科學家確定旅行者2號已於2018年11月5日穿越太陽圈的邊界——日球層頂(heliopause),正式步入星際空間。太陽圈是由太陽粒子和磁場形成的泡狀結構;日球層頂則是其邊界,是太陽風與星際介質相會的地方。旅行者1號早在2012年8月捷足先登,率先飛出太陽圈。
  • 難怪人類飛不出太陽系,外圍出現一堵「牆」,旅行者1號被擋住了
    ……在幾十年航天發展中,最偉大的航天工程莫過於60、70年代實施的阿波羅登月工程,從1961年開始,到1972年結束,短短11年時間裡人類相繼把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實現人類在地球以外星球的登陸,這是人類的一個偉大壯舉,至今人類沒有哪個航天工程可以超越阿波羅登月工程,所以阿波羅登月工程是人類歷史上的巔峰之作。
  • 旅行者2號多久能飛出太陽系?專家:因為它,起碼還需300年!
    旅行者2號多久能飛出太陽系?專家:因為它,起碼還需300年!就在2018年的12月10號,美國的有關航天部門對世人宣布在前幾年美國發射的旅行者2號,目前已經到達了距離太陽系之外非常近的星際空間,簡單一點來講的話就是恆星與恆星之間的領域,雖然旅行者2號之前就已經發射出了很多的飛行器,但是畢竟因為當時的技術原因,所以都沒有成功,而到現在來看的話,旅行者2號是我們人類最有希望能夠飛出太陽系的飛行器。
  • 發射升空41年後,旅行者2號進入了星際空間
    上面六張圖,是旅行者2號最重要的六個歷史時刻。41年後,北京時間2018年12月11日零點,NASA在美國地球物理年會上宣布,通過比較旅行者2號上搭載的不同儀器傳回的數據,旅行者2號於11月5日通過了日球層的外部邊緣,進入了星際空間。這個邊界,稱為日球層頂(heliopause),這裡是太陽風和星際介質相遇的地方。
  • 旅行者1號能飛出銀河系嗎?
    那麼,這艘無人太空飛船目前飛到哪裡了呢?它最終又會飛到哪裡?它能飛出銀河系嗎?它會有怎樣的結局呢? 在2012年,旅行者1號衝出太陽風層頂,進入星際空間。目前,旅行者1號距離我們大約220億公裡(20.4光時)。但它還遠未飛出太陽系,甚至還沒有抵達太陽系外層的奧爾特雲,因為太陽系的半徑至少有1光年。
  • 太陽系是扁平的,旅行者號向上向下飛,是不是很快會飛出太陽系?
    還有太陽系最外層的奧爾特雲都是球形區域。――奧爾特雲太陽系主要天體之所以大都處於黃道平面,這與太陽系的起源有關。「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分別於1977年9月5日和8月21日發射,它們的最初任務是:旅行者一號探測木星和土星及其衛星,旅行者二號探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由於這些大行星都在黃道平面,因此旅行者號探測器飛行方向必須沿著黃道面。旅行者一號1979年探訪木星,1980年探訪土星;旅行者二號於1986年經過天王星,1989年經過海王星。
  • 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需要17571年,宇宙深空究竟有多可怕
    旅行者1號,它不是人類史上最先進的探測器,但它一定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探測器。根據測算,截止到2019年10月23號,旅行者1號已經連續飛越了211億公裡的距離,這使得它成為人類目前為止飛得最遠的探測器。211億千米有多遙遠,要知道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也只有1.5億千米。
  • 旅行者一號真的飛出太陽系了嗎?科學家:再飛10000年也飛不出
    旅行者一號是一艘上世紀發射的探測器,它是人類史上第一個試圖突破太陽系範圍的探測器,它是人類最初的希冀,它已經連續飛行42年了,那如今它在哪裡了呢?我們都想知道。為了像全人類公布旅行者一號的位置,NASA先後在2014年和2018年公開發布了旅行者1號的最新位置,但是有趣的是這兩次NASA都號稱旅行者一號飛出了太陽系,這讓人多人感到疑惑。
  • 旅行者1號能避開柯伊伯帶密集的小行星碎片安全飛出太陽系嗎?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旅行者1號早就飛出柯伊伯帶了,或者說飛出柯伊伯帶最濃密的小行星區域了。現在旅行者1號完全沒有了動力,既不能助推,也無法調整姿態,只是憑慣性和既定路線向前飛著。到了2020年,旅行者1號將開始關閉各種科學實驗儀器,2025年能量將消耗殆盡,沒有電力供應任何單一儀器工作了,成為一個自由漂流的探測器。旅行者1號沒有既定目標,但有既定航向。
  • 奧爾特雲是太陽系新邊界?它的寬度達2.4光年,人類飛越需要3萬年
    人類在70年代發射的四個深空探測器旅行者1號在阿波羅登月工程結束後不久,也就是1972年到1977年間,人類相繼發射了四個深空探測器,分別是先驅者10號(1972年3月發射)、先驅者11號(1973年4月發射)、旅行者1號(1977年9月發射)、旅行者2號(1977年8月發射),而在這四個深空探測器中
  • 飛行228億公裡後,旅行者1號最後拍下的一張照片,為何讓人害怕?
    在1977年,旅行者1號比旅行者2號出發大約晚了16天,但它依然在泰坦3號E半人馬座火箭的加速下,在木星附近超過了1號,然後匆匆路過土星後,就在土星引力彈弓的轉向下,轉到了於黃道面角度比較大的方向,飛向了銀心方向。太陽分層頂的範圍大約在180億公裡的位置,但探測器達到這個位置時,檢測到宇宙高能射線在持續的增加,而太陽風粒子出現停滯,且在不斷地降低。
  • 旅行者號將在500年後飛入奧爾特雲,它們能安全離開嗎?
    兩艘旅行者號飛船早就離開柯伊伯帶的範圍,旅行者1號與太陽的距離為145天文單位,而旅行者2號與太陽的距離為120天文單位。廣義的太陽系邊界是奧爾特雲,這是覆蓋整個太陽系的球殼形區域,其中遍布早期太陽系殘留下來的各種小天體,長周期彗星基本上都是來自於這裡。
  • 旅行者1號在太空飛了42年,為什麼它沒有撞上天體?
    自1977年發射升空以來,旅行者1號的太空之旅已經持續了42年。由於旅行者1號趕上了百年一遇的天象,它經過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加速之後,速度已經超過了第三宇宙速度,所以它能夠朝著太陽系外飛行,直至最終飛入星際空間中。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飛行,旅行者1號從未與其他天體發生過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