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漢純於1952年7月至1956年7月就讀於東北地質學院地質勘探系,在她還差幾個月畢業時就幸運地被李四光親自點名參加赴柴達木盆地的綜合地質研究隊,勘查柴達木盆地是否有油氣存在。當時年僅24歲的黃漢純是這支隊伍中唯一的一位女同志。野外地質工作十分辛苦,柴達木盆地更是常年嚴寒缺氧,荒無人煙的戈壁灘、崎嶇陡滑的山路以及枯燥單調的生活對於女同志來說都是巨大的考驗,但黃漢純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熱情,靠著對地質事業的熱愛,以及為祖國找出更多石油的動力,黃漢純練就了一身爬山走路的過硬本領,被李四光親切地稱為「跑不死的爬山虎」。
1954年,李四光提出:「在中國西部,包括柴達木盆地在內,都有發現較大規模油氣的可能」這一論斷。自此,黃漢純一直牢牢謹記李四光部長對他們的囑託,按照李四光「先找油區,後找油田」的找油指導思想,義無反顧地走上柴達木盆地找油之路。在李四光給黃漢純的親筆信中,曾對黃漢純的研究方向和學習方法親自過問與督導,就這樣,在李四光的鼓勵與幫助下,她一幹就是44年,腳步幾乎踏遍了整個柴達木盆地,「上山背饅頭,下山背石頭」成為他們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艱苦的工作環境以及體力精力上的嚴重透支使黃漢純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前兩次患的是急性肝炎、急性胰腺炎。當她從死神的手中掙脫出來後就又立刻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之中。1989年,黃漢純第三次遇到死神。殘酷的乳腺癌使她經歷了人生的第三次痛苦。手術、放療、化療,她再一次憑藉頑強的毅力戰勝了死神,重新投入到工作之中,運用地質力學的理論和方法,新發現柴達木盆地侏羅紀生油層4萬平方公裡,取得了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不僅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地質力學的理論和方法,而且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44年中,黃漢純靠著地質人特有的堅毅與執著,打開了柴達木盆地的「內心世界」,《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北京日報》等多家新聞單位都對其成果進行了報導。2001年,《柴達木盆地地質與油氣預測》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二等獎。44年時間,她已從一個朝氣蓬勃的梳著小辮的地質學院的大學生變成了70歲的老人,但她在退休之後仍然心系柴達木,每天工作不輟,她說,只要身體許可,我力爭再去柴達木。
李四光曾說「今天人民要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這句話不僅是他人生以及工作的信條,也影響了以他為首任校長以及精神榜樣的莘莘學子們,使得學校在今後的發展中湧現出了一批批像黃漢純一樣為了祖國地質事業鞠躬盡瘁、矢志不渝的科學家們!精神的傳承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信仰。如今,黃漢純的這些珍貴歷史史料被捐贈回到母校,成為吉大學子那些年篳路藍縷、如歌歲月的見證,也將成為一代代吉大人的精神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