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櫛風沐雨書偉業 一甲子弦歌不輟譜華章

2021-01-13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六十年櫛風沐雨書偉業 一甲子弦歌不輟譜華章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師在開展科研活動。

文藝演出

陶行知實驗班教學活動

美麗校園

  八桂名都、綠城南寧以其秀美的自然風光,濃鬱的壯鄉風情,引無數文人墨客為其駐足流連。在駱越文化中孕育,在民族和諧中成長的廣西師範學院,就紮根在這片鍾靈毓秀之地。60年風雨砥礪,一甲子春華秋實,今天的廣西師範學院,正以嶄新的風貌步入強化辦學內涵、提升辦學水平的新時代。

  撫今追昔:

  60年歷史積澱與發展壯大

  解放之初的廣西教育,可謂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中學師資更是極度匱乏。如何在短時間內培養出合格的中學教育人才,服務於廣西發展的大局,成為了省委和政府關心的重點問題之一。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廣西師範學院的前身——廣西中等學校教師進修學院,於1953年10月在桂林將軍橋應運而生。

  此後10年間,學校先後經歷了三次遷校和兩度合併,直到1963年8月遷入南寧白蒼嶺(今明秀校區)單獨建校後,才穩定下來,也由此進入了一段新的發展時期——1978年,學校經國務院批准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屬全日制普通本科師範院校。1998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批准廣西師範學院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003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創辦於1905年的廣西南寧民族師範學校併入廣西師範學院,學校的辦學空間進一步拓展,辦學實力進一步增強。2004年,廣西師範學院獲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權資格。2005年,被自治區列為廣西博士授予權建設單位。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2009年,獲得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

  經過60年的發展,如今的廣西師範學院已從建校之初的中等師資進修院校,發展成為擁有明秀、長崗、五合3個校區,下設17個二級學院、4個公共教學機構、54個科研機構、1所附屬實驗學校,合作舉辦1所獨立學院、擁有在職教職工1209人、各類在讀學生3.4萬餘人的綜合性高等師範院校。學校現有1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4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開設有60個本科專業、3個專科專業,覆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0大學科門類,形成了學科門類較為齊全、結構合理、專業互補的學科專業體系。

  多措並舉:

  著力打造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廣西師範學院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始終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戰略性工作,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學校重視師資培訓工作,突出青年骨幹教師的培養,大力加強學科帶頭人和重點骨幹教師的選拔培養,出臺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政策和文件。學校以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碩士點等平臺為載體,著力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強化學術創新隊伍建設,培育出了一批優秀的教學、科研團隊,有效地提升了師資隊伍水平。為更好地招納賢才,學校制定了一系列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措施。建立院士工作站,聘請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學校的客座教授、兼職教授,這些高端人才應邀到學校進行學術交流,開展教學科研合作,有力地支持了學校的建設與發展。

  經過不斷努力,目前,學校師資隊伍已發展到有專職教師800餘人,其中具有教授職稱136人、博士學位152人。教師中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獲得廣西優秀專家、八桂名師等自治區級榮譽稱號20人次,並有41人次入選「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廣西高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廣西高校青年骨幹教師培養計劃等人才項目。學校還構建起了3個廣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創新團隊,在區內和國內相關研究領域都具備了較高的影響力。

  與時俱進:

  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進入新世紀以來,廣西師範學院奮勇改革,不斷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上開拓創新,勇於實踐,積極探索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人才培養模式,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自2004年以來,學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位居全區高校前列,連續9年被評為全區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受到自治區教育廳的表彰。

  「新三手」能力培養 廣西師範學院自2004年起,在鞏固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一口標準普通話「老三手」傳統技能的基礎上,突出現代教育技術能手、心理健康幫手和教育科研強手「新三手」能力的培養;構建了教育基礎課程、教育技能課程、教育拓展課程、教育實踐課程等四模塊立體交叉,分層遞進的「新三手」能力培養課程體系,培養師範生的「看家本領」。目前,「新三手」能力培養模式已在多所高師院校教師教育人才培養中得到了推廣應用,為地方院校教師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改革起到了示範作用。

  「三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 針對當前城區中小學教師「職前培養」和「職後培訓」脫節,在校師範生職前實習過短、實踐能力不強,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專業理論、專業技能還相當匱乏等諸多問題,廣西師範學院自2005年起,又創造性地探索了以「二次置換」為特徵,以高師院校、城區中小學、農村中小學三方聯動為基礎的「三位一體」實踐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高師教育與基礎教育的無縫對接和互利共贏。學校師範生嚴格遵循「認識-體驗-實踐」的專業成長路線,不斷感悟懂教、會教、善教、樂教的內涵,努力提高學科專業素養和教學實踐技能。他們在近5年的全國和全區學科競賽中,收穫各類獎項2514個。在第二屆全國高等院校化學專業師範生教育素質大賽中,更一舉斬獲廣西唯一的特等獎。廣西日報、廣西電視臺等多家媒體,也對廣西師範學院推行的實踐教學改革模式進行了報導。

  陶行知實驗班 從2011年9月起,學校先後在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英語等7個專業開辦了「陶行知實驗班」。實驗班學生在接受兩年的專業理論和技能訓練後,從第5學期開始,實行校內、校外「雙導師制」,接受本校和城區中小學優秀教師的培訓指導;在第6學期進入預實習階段,定期到城區中小學開展見習活動;第7學期開始,正式以頂崗的方式投入到教育實踐的第一線。此外,學校還利用自身師資力量,對他們進行了富有針對性的強化培訓,顯著提高了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這一全新的培養模式受到了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從陶行知實驗班畢業出來的學生成為廣大中小學搶手的「香餑餑」。《光明日報》還專門為此做了題為《「明日之師」從這裡出發——廣西師範學院「陶行知實驗班」見聞》的報導。

  紮根基層:

  服務民族地區基礎教育事業

  截至2012年,學校已累計為區內外培養輸送各類專業人才逾10萬人。他們奮鬥在廣西的各條戰線上,為廣西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尤其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紮根在廣西基礎教育第一線,為民族地區基礎教育事業辛勤耕耘,無私奉獻。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在廣西師範學院就出現了一股「到基層去」的熱潮。學校1987屆至1989屆的畢業生紛紛表達了要到老、少、邊、山、窮地區工作,為振興貧困地區教育事業而獻身的理想。在理想的指引下,他們義無反顧地奔赴桂西、桂東南的邊遠山區從事教育工作。他們的模範行動受到了當地群眾的高度讚揚,並在全區應屆畢業生中產生了積極影響。長期以來,到基層去建功立業成為了廣西師範學院畢業生的自覺行動。

  據統計,廣西師範學院畢業生中,有260多人榮獲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自治區優秀教師、自治區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220多人被評為特級教師;在全區97所示範性學校中,有56所中小學的校領導是廣西師範學院的畢業生,佔57.73%。可以說撐起了廣西基礎教育的半邊天。

  兩翼齊展:

  構建服務與科研一體化體系

  廣西師範學院充分發揮人才優勢,構建起了人文藝術與自然科學並重,科學研究與服務社會齊舉的科研工作新格局。在科研立項、科研成果評獎、省部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廣西科技進步獎、廣西社科獎、廣西自然科學獎等重大獎項270項。科研成果被鑑定為國際領先水平5項、國內領先水平2項、國內先進水平1項,還有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成果被鑑定為優秀。

  學校緊貼民族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在科研上竭力服務廣西經濟和文化發展。自1994年以來,先後承擔了自治區和6個市、49個縣(市、區)、600多個鄉鎮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工作;承擔了20個城鎮的基準地價評估、23個縣(市)的徵地價格研究以及60多項有關工業、水利、交通等建設項目涉及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工作;還取得了薑黃揮髮油提取和薑黃素類化合物提純法、六堡茶快速陳化法、十五味氣血雙補口服液等一批極具應用價值的科技發明,先後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或國藥準字號。學校充分利用民族民間文化相關學科優勢,先後主持和參與多項廣西少數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搶救保護工作,編印廣西少數民族民歌民間故事14部,廣西少數民族風俗志與風情錄7部,承擔20多項區域文化研究課題,出版20多部相關專著,在廣西乃至全國產生了積極影響;參與起草《廣西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和《廣西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總體規劃》;將「那坡彝族跳弓節」成功申報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參與黑衣壯文化搶救、保護工作。

  此外,廣西師範學院還圍繞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以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發展的需要,與南寧、欽州、北海、防城港等市籤署了校市科技合作協議,建立了學校與社會聯動的產學研合作機制,促進了教育科研與社會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機結合,為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開拓創新:

  打造文明和諧的校園文化品牌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廣西師範學院開始在傳統校園文化的基礎上努力追求一種新的突破和發展,在為學生提供一種課餘娛樂方式的同時,又融入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和內涵。從1986年起,多次組織學生文藝工作隊到法卡山的營地和哨所進行慰問演出,邀請部隊英模代表來校為師生作報告,在校園文化中又融入了愛國主義的情懷。

  目前,廣西師範學院的校園文化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已形成了一系列自己的品牌,愛心文化節、社團文化節、女生節、青年文化節、中華經典誦讀等富有特色的校園活動廣受學校師生的喜愛和社會各界的好評。學校先後10次獲得由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學聯聯合頒發的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榮譽稱號;連續兩屆榮獲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優秀組織單位;獨具廣西民族特色的舞蹈《蜂鼓神韻》榮獲全國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一等獎;《開創師德建設有效載體,凝聚高師院校文化特色——記廣西師範學院「師德論壇」》、《依託網絡有效載體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廣西師範學院「網絡文化節」的策劃與推廣》兩項校園文化成果分獲2007年和2010年教育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紅水河網站的「精神家園」欄目被自治區教育廳授予廣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精品欄目」稱號。學校湧現出1個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和5個全區高校優秀學生社團。經過多年建設,學校於2001年被評為「自治區文明單位」,現正以申報「全國文明單位」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學校精神文明的內涵建設。

  蓄勢騰飛:

  共築廣西師範學院美好未來

  在過去的60年中,廣西師範學院伴隨著共和國成長曆程的風風雨雨一路走來。有艱難曲折,有冷暖滄桑,更多的則是令人矚目的成績和堅定不移的夢想。

  成績和輝煌已屬於過去,唯有奮鬥才能成就新的未來。學校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創新培養機制,堅持立德樹人,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不斷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圍繞學校第五次黨代會提出的「一個目標、四大任務、六大突破」,以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的勇氣和膽識,積極破解發展難題,深入推進各項改革,促進學校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紮實推進新校區建設、更名大學建設、博士授權單位立項建設、危舊房改造等重點工作,力爭用3年時間在「教學改革、科學研究、學位點建設、人才隊伍建設、辦學空間擴展和民生改善」等六大方面實現新突破,為早日將學校建成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在同類院校中處於先進水平的多科性、教學型、具有區域性教師教育特色的師範大學而不懈奮鬥!

(來源:廣西日報)

相關焦點

  • 弦歌不輟 砥礪前行|| 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隆重舉行建校25周年創新...
    中國教育在線 訊 25載弦歌不輟,薪火相傳育英才;25年櫛風沐雨,砥礪奮進譜新篇。12月22日,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召開建校25周年創新發展大會。來自各地的領導、嘉賓、校友、廣大師生歡聚一堂,共敘昔日校園情懷,共賀遠東理工25周年華誕。
  • 青藍相繼 弦歌不輟
    黃漢純於1952年7月至1956年7月就讀於東北地質學院地質勘探系,在她還差幾個月畢業時就幸運地被李四光親自點名參加赴柴達木盆地的綜合地質研究隊,勘查柴達木盆地是否有油氣存在。當時年僅24歲的黃漢純是這支隊伍中唯一的一位女同志。
  • 2021年,我們用奮鬥開新局,譜華章!
    新年的鐘聲清脆響亮,是嶄新奮鬥的號角;2021年的曙光溫暖和煦,是創新奮鬥的能量。「元」來有你我,偉業共擔當。跨年夜的崗位堅守是生機名片,新年賀詞的熱議是蓬勃的標誌。2021年的太陽已經升起,新的徵程已經全面鋪開。站在新的歷史交匯點,2021年,我們用奮鬥開新局,譜華章!<br><br>  信心是奮鬥的能量源泉。「每個人都了不起」讓我們有信心!
  • 祝賀中國科學院建院六十周年賀詞
    徐匡迪 中國工程院院士 六十載光輝歷程, 新世紀矢志創新。 陳竺 中國科學院院士 六十春秋創偉業, 與時俱進譜新篇。 蔣亦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 輝煌歷程一甲整;勵精圖治譜新篇。 陳慶雲 中國科學院院士 輝煌的改革,創新的華章。
  • 守正創新 弦歌不輟(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課程的帶頭人童兵教授,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位新聞學博士,2001年,他領銜組織「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課程團隊,這門課一亮相就是新聞學院本科生必修課,3年後變成全校人文類基礎課,很快成為復旦、上海乃至國家級精品課程。青年海歸姚建華副教授也是團隊成員之一。在他看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馬克思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理論的靈魂、核心和骨架。
  • 福大經濟與管理學院2018級經濟學班舉辦「甲子回眸譜讚歌 青年築夢...
    2018年11月22日 17:37:09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11月22日電 近日,為了積極響應學校「砥礪追夢一甲子,青年學習鋪華章」的團立項號召,福州大學2018級經濟學班團支部開展了以「甲子回眸譜讚歌,青年築夢銘初心
  • 德國邁雅 | 六十華章 逐夢未來
    轉瞬一甲子,鑄就輝煌60年,德國邁雅(1960年-2020年)60年以品質與創新書寫傳奇,60年光輝歷程寫下歷史華章。 六十華章 德國MEYER 1960年誕生於德國北部靠近科隆的美麗小鎮瓦爾德布羅爾 (Waldbroel) ,由Bernhard Meyer先生創立,以家族姓氏命名,現由第二代管理者經營,是歐洲名列前茅的專業男式褲裝生產商之一。如今,MEYER褲裝在全球超過35個國家/地區,5000多家店鋪銷售。
  • 南開大學2020年錄取通知書異常驚豔!你想擁有它嗎
    南開大學發布的2020年高考錄取通知書,隨通知書一同寄出的還有一隻荷包,寫有"一元復始,萬象新生"字樣,荷包內裝有兩粒蓮花種子,希望新生們將一顆種於故鄉,不改初心;一顆帶來校園,見證成長。這份設計新穎、寓意美好的通知書一經發布就受到廣泛關注,並登上熱搜榜榜首。通知書的外包裝上印有"101"的字樣,南開大學由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成立於1919年,2020年為南開大學建校第101年。"101"這一數字,既有百年南開厚重的底蘊,更有在新百年新徵程,奮力譜寫新篇章的蓬勃生氣!
  • 安遠:東江源頭譜華章
    安遠:東江源頭譜華章  客家新聞網曾翀宇、特約記者薛玉娟  「一灣哩格清流喲東江源,滿山哩格蒼翠喲九龍盤;百歲哩格圍屋喲說從前,萬畝哩格臍橙喲紅滿天……」一曲《三百山》之歌,唱出了安遠人民的幸福感。
  • 這首歌讓崑曲在B站火了,它還不是「人」唱的
    而且,唱這首歌的還不是「人」,是一把由電腦調試出來的虛擬人聲。從2011年開始,每年新春,嗶哩嗶哩(簡稱「B站」)都會推出時長達三四個小時的視頻集錦節目「拜年祭」。近幾年的拜年祭,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都成為了亮點。
  • 《建黨偉業》掀跟風潮 山寨書為何屢禁不止
    [核心提示]圖書市場出現多個版本的《建黨偉業》。近日,金城出版社發布「嚴重聲明」,稱該社出版,由韓三平和黃建新導演共同署名,並得到中影集團授權的同名小說才是「正品」。在此,我們明確聲明,電影《建黨偉業》小說版本的著作權及相關權利均屬金城出版社、中影集團及文脈堂所有。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亦不得以類似或近似電影書的任何形式做混淆使用,如「電影同步書」、「電影書」、「電影同名小說」等。凡在實體書或媒體上以類似或近似電影書的形式出現的圖書,出版社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我們再次聲明,為了出版業的正常秩序,請出版方和媒體實事求是地宣傳,莫借電影之風炒作欺騙讀者。」
  • 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舉辦建所六十年主題展
    為紀念建所60周年,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19日面向社會公眾舉行「光輝一甲子」——建所六十年主題展,包括科技成果展示和大事記影像展單元,得到了眾多科技愛好者的青睞。「海翼」水下滑翔機2017年9月,深海科考型ROV系統圓滿完成首次深海試驗,最大下潛深度5611米,創中國ROV下潛最深紀錄。深海科考型ROV系統的成功研製,填補了中國6000米級深海ROV空白,使中國跨入美國、日本、法國等世界上少數擁有6000米級ROV的國家行列。
  • 櫛風沐雨九十載 河中校慶齊歡聚
    >九十年歲月如歌再敘同窗情春風化雨,春華秋實
  • 抖音熱歌《夏天的風》譜子來辣
    《夏天的風》原版吉他譜夏天的風原唱:温嵐歌詞賞析夏天就這麼悄無聲息的來辣~戀愛的季節,520的前夕 ,大家期待已久的新歌《夏天的風》上線啦~夏天的風 我永遠記得該曲收錄在温嵐2004年發行的專輯《溫式效應》中。歌曲旋律優美,配合温嵐甜美的嗓音與唱法,一直到今天都廣為傳唱。近幾天被抖音才女「火羊瞌睡了」翻唱,慵懶青澀的演繹讓這首歌著實又火了一把(果然杰倫的創作永不過時 ω )。今天掃地僧就給大家帶來了夏天的風原版吉他譜,輕戳 這裡!
  • 弦理論
    物質放大呈現不同階段,終結於弦階段:①物質②分子結構(原子)③原子(質子、中子、電子)④電子⑤夸克⑥弦發展歷史弦理論的雛形是在1968年由維內奇諾(Gabriele Veneziano)發明。有說法稱,他原本是要找能描述原子核內的強作用力的數學函數,然後在一本老舊的數學書裡找到了有200年歷史的歐拉貝塔函數,這函數能夠描述他所要求解的強作用力。但根據維內奇諾本人的說法,這個函數是他多年努力的結果,而那些「偶然發現」以及「從數學書中發現」的傳言令他本人很不高興。 不久後李奧納特·薩斯坎德發現,這函數可理解為一小段類似橡皮筋那樣可扭曲抖動的有彈性的「線段」,這在日後則發展成「弦理論」。
  • 浙江理工大學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放飛夢想,書寫青春華章!
    高年級學生代表、法政學院2019級研究生郭瑩禎分享了大學生涯的三個轉變:從「掌握已知」到「探究未知」,從「定式思維」到「創新思維」,從讀「有字之書」到讀「無字之書」,鼓勵新生們在浙理砥礪奮進、載夢前行。來自湖北的啟新學院、創業學院大一新生唐振驍和大家分享了疫情期間父母堅守在一線的抗疫故事。
  • [祝賀河中]櫛風沐雨九十載 河中校慶齊歡聚
    >九十年歲月如歌再敘同窗情春風化雨,春華秋實,自1930年創辦至今已九十年
  • 去動物園玩VR,廣州動物園「六十大壽」搞搞新意思
    去動物園玩VR,廣州動物園「六十大壽」搞搞新意思2018-01-04 10:05出處/作者:OFweek中國高科技門戶整合編輯:Evelyn責任編輯:huangshihong 廣州動物園在2018年迎來了自己60歲的生日,「廣州動物園建園60周年紀念活動」的帷幕也在元旦當天拉開了,作為廣州動物園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