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今天我剛看到了兩把極為粗暴的盒子炮改型,也就是上圖左右側的兩把。尤其是右邊那支的握把、槍託連接方式還有槍管部分幾乎被改的連費德勒三兄弟(C96設計師)都認不出來。所以這篇和大家隨便水一下這批看起來一點都不盒子炮的盒子炮——巴西PASAM。
照例先解釋名字,PASAM是葡萄牙語Pistola Automática Semi-Automática Mauser)的縮寫,大致意思是毛瑟自動/半自動手槍,恩,這個名字非常耿直。
故事還是得先從C96開始捋捋,它作為第一批自動裝填手槍,雖然在結構可靠性以及性能上還過得去,但效用上非常尷尬。其主要的問題就在於太大...作為軍官手槍而言硌得慌,不適合攜帶。作戰方面憑藉7.63x25mm毛瑟彈的優秀彈道和射程到時能吊打別的一幹手槍,但和步槍比起來依舊是個廢物。面對這麼個定位很尷尬的大爺,西班牙的幾個山寨廠搶先出了全自動射擊版的C96,而且銷量還不錯(主要是我們買的),這同人逼死官方的節奏讓毛瑟廠肯定不能忍啊。
到1932年,毛瑟終於做出了正版全自動C96(外貿型被稱之為M1932,德國自用款被命名為M712),然後全世界開賣,巴西也就是在30年代中期開始採購,主要是裝備給憲兵。
但很明顯,這種原本作為半自動手槍的玩意改成全自動之後人機功效很渣。900-1000發/分的射速的即便是有個木製槍託都hold不住,20發的彈匣也就是一口扳機的事兒,所以憲兵們雖然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都裝備著這玩意,但基本都是當半自動手槍在使。
這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幾十年,到了70年代,巴西人或許腦子開了竅,尋思這麼大號的全自動手槍應該按照卡賓槍或者衝鋒鎗的規格去對待... 於是乎出現了PASAM MOD1
MOD1幾乎就只是在M712的槍管下方安了個前握把,由於C96它是槍管短後坐原理,因此握把的框架不能和槍管接觸,而是固定在機匣上。
但很快巴西人發現,這一加前握把,那麼原本那個兼槍套/槍託的木盒子還要它作甚?反正也放不進去,還死沉,於是很很快出現了PASAM MOD2
但這兩加起來的產量才200支不到。另外,雖然M712通常使用20發彈匣,但這票巴西PASAM自動手槍所有能找到的照片都只裝了10發彈匣。
這批槍至少在80年代的裡約憲兵手裡能見到,但具體服役到啥時候還是個未知數。但按我的看法,巴西出現啥槍都不奇怪...尤其是古董槍在巴西就如同古董車在古巴,南美真是個懷舊且神奇的地方。
現在還在用麥德森機槍的巴西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