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槍的發展史,介紹祖國單兵武器系列
手槍,是一種單手握持瞄準射擊或本能射擊的短槍管武器,通常為指揮員和特種兵隨身攜帶,用在50米近程內自衛和突然襲擊敵人。現代手槍的基本特點是:變換保險、槍彈上膛、更換彈匣方便,結構緊湊,自動方式簡單。現代軍用手槍主要有自衛手槍和衝鋒手槍。自衛手槍射程一般為50米,彈匣容量8~15發,發射方式為單發,重量在1公斤左右。衝鋒手槍亦叫戰鬥手槍,全自動,一般配有分離式槍託,彈匣容量10~20發,平時可當衝鋒鎗使用,有效射程可達100~150米。現代手槍主要有左輪手槍、自動手槍(實際是半自動手槍)、全自動手槍三種類型。下面小編介紹一下中國歷史上所生產的手槍。
54式7.62毫米手槍
54式7.62毫米手槍是我國仿製前蘇聯TT1930/1933式手槍的產品,於1954年定型,至今仍裝備部隊,是我國生產和裝備量最大的手槍。 54式手槍的自動方式採用槍管短後座式,閉鎖方式採用槍管擺動式,保險裝置為擊錘保險,該槍還設有空倉掛機機構。
59式手槍
1959年式手槍是我國仿製前蘇聯馬卡洛夫手槍的產品,是供指揮員和公安保衛人員在近距離上使用的自衛武器。1959年初仿製,1960年停產,迄今尚未正式定型,在部隊裝備時間最短。
64式手槍
64式手槍(64式7.62mm手槍),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種手槍,1964年設計定型,1980年生產定型。配備於部隊中高級指揮員及公安幹警,是較理想的單兵自衛武器。手槍在設計時,既強調要滿足武器內在的性能要求,又特別強調要滿足外在的形式要求。為使二者得到完美統一,費盡心思。 該槍以其小巧輕便、外形美觀、便於隱蔽攜帶、易於維護保養、射擊可靠性好和精度高等優點而廣受 青睞。因該槍曾作為禮品贈送國外要人,故愛稱其為「將軍手槍」。
64式7.62毫米微聲手槍
64式7.62毫米微聲手槍是我國第一種完全國產化的特種手槍。60年代初,中國人民解放軍提出了開發帶有消聲器的特種偵察 部隊所用輕武器的要求,該槍於1961年開始研製,1964年設計定型,消聲器全長125毫米,消聲器下方增設了預備氣體擴散室的圓筒,消聲器的斷面為「8」字型。發射64式7.62毫米手槍彈。主要準備於偵察人員及特工人員,有效射程為30米,槍口噪聲為75分貝,有消煙消光等特性,可以非自動或半自動方式射擊。該槍簡化改進後為67式7.62mm微聲手槍。
77式手槍
77式手槍是1976年 濟南軍區修械廠研製成功一種小型手槍,定名為1977年式7.62毫米手槍,簡稱77式手槍。該槍發射64式7.62mm手槍彈,是我國自行設計、自行研製的第二種手槍,現大多配備於基層民警。
80式衝鋒手槍
1980年,為適應世界手槍朝增大容彈量方向發展的潮流,中國輕武器研製人員為基層軍官設計了一種大威力全自動手槍――1980年式7.62毫米手槍,也稱80式衝鋒手槍。
這是一種既可以單發又可以連發的全自動武器,國外一般稱其為衝鋒手槍。該槍的設計思想是擬為部隊基層軍官及特種專業士兵設計一種體積較小、質量較輕、威力較大、既能自衛又能突擊戰鬥的單兵自衛武器,其性能不亞於7.63mm毛瑟手槍,擬取代54式手槍。1970年開始研製,1980年設計定型,歷經10年。
84式7.62mm微型手槍
84式7.62mm微型手槍是中國自行設計與研製的一種手槍,專門配備於各種警衛、保衛人員,用於對付在狹小空間或近距離內出現的單個有生目標,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單動式發射機構,可發射三種手槍彈,如在飛機上實施反劫機行動。當使用專用槍彈時能打穿劫機者的頭顱,卻不能擊穿機上的蒙皮和玻璃窗。發射7.62毫米84式微型手槍彈,初速200米/秒。
92式手槍
92式手槍是我國首次成系統論證、成系統研製的手槍,從1987年開始著手論證工作,1994年正式立項,1998年9毫米手槍及彈完成設計定型,2000年5.8毫米手槍及彈完成設計定型,整個過程歷時10餘年,開創了我國手槍發展的新局面。92式手槍裝備部隊結束了54式手槍「統治」我軍手槍裝備長達半個世紀的局面,使我國徹底改變了手槍仿製的歷史。兩支槍的優異性能受到了各方面的關注,在福布斯評選的世界十大名手槍中,中國的92式9毫米手槍就赫然位列其中。由於9毫米手槍裝備時間要早於5.8毫米手槍,因此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其名氣也大得多。而5.8毫米手槍後來居上,風頭已逐漸蓋過了9毫米手槍。
9mm轉輪手槍
「中華警用第一槍」新式9mm轉輪手槍的問世,中國警察可能告別使用軍用手槍。日前,產自四川某廠的警用手槍已配發到四川、河南等省市巡警手中,但還沒正式投入使用。據了解,這種可裝橡膠子彈的手槍,讓警察在抓捕過程中消除了諸多心理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