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研製的一款9毫米微聲衝鋒鎗,是單兵作戰利器!

2021-01-08 老特有話說

JS9衝鋒鎗作為我國研製的最新型單兵特戰自動武器,曾在2009年閱兵特種兵方陣中首次亮相。它具有射速快、射程短、彈夾容量大等特點,而且消聲效果好,據說安裝消聲器後射手射擊時只能聽到機槍撞擊其他部件的聲音。槍口無煙無焰,可以說是特種兵執行特種任務時的利器。在秘密作戰中能夠提供非常出色的火力輸出,在中近距離搏擊中,也擁有絕對的優勢!

它是繼2005年北京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上推出的05式微聲衝鋒鎗以後,推出的全新出口型衝鋒鎗。是由重慶市的建設工業總公司所研製、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生產。它是一種小型的警用及出口型05式微聲衝鋒鎗,在2006年MILIPOL博覽會,被稱為「JS9毫米衝鋒鎗」,並向公眾公開展示。2012年5月,該槍通過了外貿定型,並正式命名為CS/LS2型衝鋒鎗。

該槍採用槍機後坐式自動方式,戰鬥射速達到400發/分,有效射程為150米。可發射兩種不同口徑的9×19毫米口徑手槍子彈型號。其中包括9×19毫米魯格彈,要知道這種子彈是使用世界上最多武裝部隊和執法機關的手槍和衝鋒鎗所使用的子彈。同樣,它也可以發射貫穿力更強的DAP92式9毫米普通彈。

該槍採用模塊化設計,下半部分包括手槍握把、扳機機構、前握把以及由合成材料製成的槍託,它裝備手槍握把保險,但必須將其按入握把才能發射。在它的頂部有瞄具導軌,方便安裝光學瞄具或夜視瞄準設備,提高精度。另外,由於採用無託結構,因此它的彈匣位於握把的後方,這樣也有利於縮短武器的長度。他擁著擁有50發超大容量的4排設計。從外形來看,秉承著95式的整體設計。它的槍管使用了獨特的槍機半包絡的設計。與95式相比,它的結構更為簡單緊湊。有效地縮短了全槍的長度。因此全槍長度只有49.9cm。重2.18kg,由於質量輕盈就算是單手持握也非常輕鬆。

另外。其消聲器在消聲的同時還起到膛口制退的作用。射擊時,消聲器受到火藥燃氣前推的力,消聲器會沿螺紋方向轉動,因此在消聲器與槍管聯接處設置了消聲器限位卡筍,這樣能更好地保證兩者之間的同軸度,防止消聲器轉動。目前,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和北方工業設備有限公司已達成協議,通過營銷的方法把JS9型衝鋒鎗出口到國際市場。

相關焦點

  • 我國單兵作戰武器:鐵拳3—08式,用途良多!
    一是它的威力巨大,能夠對坦克產生極大的破壞作用,二是它攜帶方便,使用便捷,一個人就可以使用這種武器,產生的破壞卻非常的嚴重。現在世界上各個國家都有火箭炮,型號和威力也大小不同。我國也有火箭炮武器,型號從小到大有很多種。早先我國生產的和服役的火箭炮是PF98式120mm反坦克火箭炮,這種火箭炮雖然威力巨大,但是,對於現在戰場來說使用性不是很靈活,攜帶極不方便。
  • 05式衝鋒鎗!射擊時無聲,槍口無煙無焰,譽為特種兵專屬槍
    05式衝鋒鎗是指國產5.8毫米微聲衝鋒鎗,全稱是QCW05式5.8毫米微聲衝鋒鎗,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最新型單兵特戰自動武器,具有操作靈活、反應速度、消聲效果好等優勢。即使一個人站在正在射擊的射手旁邊,也幾乎只能聽到槍機撞擊其它組件的聲音,單發時槍口無煙無焰,連發時也只有少量煙,根據它的性能和用途來評價的話,不得不說QCW05式5.8毫米微聲衝鋒鎗是特種兵執行特殊勤務時的理想武器。該槍採用先進的工藝製作,秉承95式的無託結構,採用獨特的槍機半包絡槍管結構,有效縮短全槍長度,便於單手持握。並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全天候都可以正常的使用。
  • 戰場上的「短腿虎」,十大性能最好的衝鋒鎗排行榜
    2.MP9微聲衝鋒鎗MP9戰術衝鋒鎗尺寸與普通手槍相當,但連發射擊的理論射速達900發/分,火力比手槍大得多。因此它註定成為保衛高官、要人以及供巡邏隊、特種分隊車輛乘員、飛機駕駛員和技術設備操作人員使用的重要武器。目前,特種部隊需要一種既輕便、緊湊、左右手均能操作,又能單、連發發射,還能使用隨處可得的9mm盧格手槍彈的武器,MP9就是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的戰術武器。
  • 我國不生產微聲武器?錯!不僅品種繁多,而且還大量出口國外
    同年,我國還研製出了64式微聲手槍,這是我國第1款微聲手槍,後來又在64式微聲手槍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改進,研製出了67式微聲手槍,這種微聲手槍後來被提供給了越南軍隊,以裝備給需要隱蔽射擊的越南特工。
  • 中國手槍的發展史,介紹祖國單兵武器系列
    64式7.62毫米微聲手槍  64式7.62毫米微聲手槍是我國第一種完全國產化的特種手槍。60年代初,中國人民解放軍提出了開發帶有消聲器的特種偵察 部隊所用輕武器的要求,該槍於1961年開始研製,1964年設計定型,消聲器全長125毫米,消聲器下方增設了預備氣體擴散室的圓筒,消聲器的斷面為「8」字型。發射64式7.62毫米手槍彈。
  • 全球最重兩款衝鋒鎗,美國湯普森M1928略勝一籌
    衝鋒鎗,又稱短機槍、短機關槍、機關短槍或次機槍,因射手要求輕便和全自動射擊的要求,便於在戰鬥時近距離「單兵雙手握持」,且發揚火力。因此,其設計時便是著眼介於手槍和機槍之間的武器,有著便於突然開火,射擊速度高、火力威猛、適用於近戰或者衝鋒時使用。
  • 步兵作戰利器!NSV重機槍成同類機槍中最好的一款武器
    而就在20世紀70年代,蘇聯就研製了一款整形性能極好的NSV重機槍。這款機槍是用於取代蘇聯紅軍的DShK重機槍,由於它的整體性能卓越,在某些方面又有所創新,曾深受華約成員國的歡迎,被廣泛用作步兵通用大口徑機槍,可與西方廣泛使用的白朗寧M2重機槍相抗衡。甚至現在有些北約成員國還推薦並試用NSV取代老式的M2。
  • 成熟適用的PF89式80毫米系列單兵火箭筒(二)
    單兵火箭筒是一種步兵個人反坦克、攻堅武器,具有重量輕、射程近、價格低的特點。它不佔編制、理論上可以裝備到步兵班每一個人,大大提高了步兵破甲、攻堅作戰的靈活性。中國陸軍跟緊世界潮流,研製的PF89系列火箭筒品種多,威力大,具備世界先進水平。
  • 英軍第一支本土衝鋒鎗,英制蘭徹斯特衝鋒鎗
    英國皇家陸軍對多款國外製式衝鋒鎗進行對比,得出的結論是美制湯姆森M1928衝鋒鎗性能最為優良,但必須將其口徑從11.43 毫米改為9.65毫米,而7.63毫米的徳制伯格曼MP-28Ⅱ衝鋒鎗雖然設計精細,但其結構過於複雜,不利於短時間內大量生產。英國皇家海軍對MP-28Ⅱ衝鋒鎗情有獨鍾,要求國內仿製9毫米口徑型。英國皇家空軍則對徳制MP-38衝鋒鎗評價很高。
  • 56式7.62毫米衝鋒鎗
    1956年生產定型的衝鋒鎗稱為56式衝鋒鎗,56式衝鋒鎗是在我國引進蘇聯技術時期生產定型的,仿製的是蘇聯AK-47,是發射中間威力型步槍彈的全自動武器。56式衝鋒鎗和AK-47的性能基本上是相同的,外觀上有一些不同之處,大家可以比較一下下面兩張圖。
  • 武器庫:阿拉法特的隨身武器--波蘭9毫米PM63衝鋒鎗(組圖)
    武器庫:阿拉法特的隨身武器--波蘭9毫米PM63衝鋒鎗(組圖) 點擊進入>>>   主持:李濤  在戰爭的歲月裡,阿拉法特一直佩帶著一支小巧的PM63衝鋒鎗作為自己的隨身武器。  PM63衝鋒鎗由波蘭槍械總設計師皮奧特威利耶維茨設計。全槍由機匣、套筒和彈匣3大部分組成,採用自由槍機結構,固定擊針,開膛待擊,槍機為套筒式,採用常規手槍的裝填方法,所以有人稱之為衝鋒手槍。
  • 一體式消音——MAXIM9「一支參考BMW跑車設計的手槍」
    MAXIM 9消音武器在作戰中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特種部隊,其招標的手槍通常都會對消音有苛刻的要求。相比於外接消音器,與武器一體化的消音器往往有更好的效果,比如MP5SD衝鋒鎗,VSS突擊步槍,64式微聲手槍等。64式微聲手槍64式7.62毫米微聲手槍是我國第一種完全國產化的特種手槍。主要準備於偵察人員及特工人員,有效射程為30米。
  • 我國首支自行研製的警用槍:9mm警用轉輪手槍
    來源:瓜爾佳 根據網上報導整理 9mm警用轉輪手槍是我國一款專門供一些特殊警種在特殊環境中使用的手槍。該槍的外形看起來非常美觀大方且新穎,結構簡單且緊湊,機構的動作比較靈活,安全係數高,維護方便,是QSZ92式9毫米手槍的有力補充。
  • 熱像儀成為了單兵高技術裝備的首選
    單兵熱成像裝備的使用平臺簡單,使用的器件可以從國際市場上購買,發展門檻相對較低,能夠研製和生產此類裝備的國家較多,具有獨立研製和生產此類裝備的核心器件的國家有: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以色列、俄羅斯、日本、加拿大、瑞典、瑞士、荷蘭、西班牙、土耳其、波蘭、保加利亞、新加坡、韓國等。
  • 二戰最廉價衝鋒鎗,英國這款僅9美元,德軍直接焊了幾根鋼管
    「古斯塔夫」列車炮這體現了德國的軍事實力和水平,可這一回德國研發武器的技術卻有所「下降」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原來,衝鋒鎗在當時已經成為了一種十分受到歡迎的武器,並且還出現了最便宜的衝鋒鎗,而德軍卻只焊了幾根「鋼管」。
  • VKS微聲狙擊步槍,超大口徑螺紋鋼發射器
    還真不是,今天要介紹的是一種口徑更大的武器,12.7mm口徑VKS(VSSK)微聲狙擊步槍,這是真正的「超大口徑螺紋鋼發射器」。VKS(VSSK)微聲狙擊步槍研發概況我們知道,9x39mm口徑的VSS微聲狙擊步槍被俄羅斯特種作戰單位和內務部反恐單位用於近距離靜默狙擊,比如狙殺哨兵等。
  • 這把衝鋒鎗外形非常新奇有趣,是世界十大著名衝鋒鎗之一
    PP2000衝鋒鎗它採用同類武器中應用最廣泛的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這種原理經過多年的使用實踐,技術成熟而且作用非常可靠。雖然PP2000式衝鋒鎗的長度尺寸非常小,但由於它採用了獨創的減速機構,延長了發射機構運動時間,將武器的理論射速控制在了600發/分左右。
  • 同人逼死官方,二戰圍城中研製的蘇軍單兵護甲
    在當時,護甲的研發主要依靠矽、鎳、錳、鉻、鉬、銅等不同元素進行匹配冶金,但是由於圍困,物質短缺,研發人員手頭上只有4毫米標號為330GDA的矽錳銅鋼板,在工藝流程上需要將這種鋼板壓到1.8-2.5毫米,但是這一過程不僅耗時長,而且當時電力短缺無法實現。後來研發者在倉庫找到了一批1.75毫米標號為25NZ的含鎳鋼,研發者利用這種鋼板經過不同處理製作了多款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