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翅膀殘缺是基因突變嗎?

2021-01-15 世界蜂聯


閱讀前先點擊上方藍字「世界蜂聯」再點關注人快滿了,搶先關注!世界蜂聯傳遞蜂業國內外前沿技術資訊,經驗交流法律法規!養蜂的幫手,愛蜜者的助手!

養蜂人最關心的就是幼蟲是否健康發育,試飛的幼蜂是否能正常飛行?幼蟲腐爛死亡,我們很容易知道是疾病發生的,若要問試飛時幼蜂為什麼不能飛行,幼蜂的翅膀為什麼出現殘缺現象?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了。

蜂王產下卵很容易,但是能長成健壯幼蜂就不容易了。在蟲蛹期容易發生病蟲害,好不容易盼到幼蜂出房了,可能會翅膀殘缺不能飛行。而且爬出蜂巢的蜂會越來越多,老工蜂大量累死,撫育出無用的殘疾蜂,是不是很心疼?而且,這種症狀發生,蟲蛹也會大量夭折死亡的,可能比翅膀殘缺的蜂還多。沒有健壯的蜂撫育出來,蜂群就會迅速衰竭。

在此,我認真的提醒大家,如果發現巢門口蜜蜂翅膀殘缺不會是基因突變,那是蜂群有病蟲害發生了要警惕的有翅膀殘缺的幼蜂爬行,千萬不能忽視,這是蜂群已經處在危機的邊緣,有可能有病蟲害發生了。造成幼蜂翅膀殘缺,絕不是基因問題,基本都是病蟲害造成的,而且有幾種原因,今天我就一一說明。

一,蟎蟲害發生。

意蜂容易得蟎蟲害,必須定期防治。蟎蟲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如果意蜂採集把蟎蟲帶回蜂巢,蟎蟲就會迅速在蜂巢裡滋生。蟎蟲寄生在蜂巢房裡,會啃食蜜蜂蟲蛹,也會吸附在蜜蜂身體上吸食的淋巴液。蟎蟲種類很多,主要分大蟎和小蟎,所造成的危害程度會有所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危害就是會使幼蟲夭折,幼蜂殘疾,工蜂壽命縮短。

死亡的幼蟲被工蜂清理後,我們難以發現,但是被蟎蟲啃食的蟲蛹會造成殘疾翅膀及身體殘缺,會出現大量爬蜂的現象。不能飛行的蜜蜂是無用的,工蜂辛勤撫育出來的幼蜂都是殘疾,蜂群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很快衰竭滅亡。

養意蜂一定要定期防治蟎蟲,每個蜜源花期結束,基本上都要用藥治蟎,否則蟎蟲害爆發蜂群就完蛋了。

二,蜂巢高溫乾燥,得了卷翅病。

蜂巢必須維持正常的蜂巢溫度,溼度,幼蟲才能正常發育,幼蜂才能正常出房。

如果幼蜂出房時蜂巢高溫乾燥,就會使翅膀伸展不開,得卷翅病。所有羽化的昆蟲出房時都會選擇溼潤的清晨時候,為的就是在出房後翅膀能保持溼潤,能順利的伸展開來,否則還來不及伸展開來,就因為高溫乾燥硬化,翅膀就會捲曲無用了。

在盛夏高溫乾燥的時候,一定要幫助蜂群降溫增溼,能維持正常的蜂巢溫度,溼度,要讓蜂王停止產子。否則蟲卵會夭折死亡,哪怕真的長成,羽化出房時遇到高溫乾燥,也會出現卷翅病,蜂群就完蛋了。

三,蜂巢有蟎蟲,使幼蜂殘疾。

巢蟲也是寄存在蜂巢房裡,會啃食巢脾也會啃食蜜蜂的蟲蛹的。幼蟲會因為巢蟲的侵蝕而夭折,僥倖存活長大的幼蜂也會因為巢蟲的損害出現殘疾,沒有翅膀就是最明顯的症狀。

很多養蜂人發現巢蟲害後,只會注意到巢脾會損壞,卻不去想對蜜蜂蟲蛹的傷害。巢蟲喜歡吃蜂蠟,但是更喜歡吃蟲蛹鮮嫩的肉體。巢蟲在蜂巢脾間穿梭,也是為了尋找蟲蛹來吃。所以發生巢蟲害的蜂群會迅速衰竭。

養蜂一定要蜂脾相稱,讓工蜂能夠清理出蜂巢房裡的巢蟲卵及幼蟲,避免巢蟲害的發生。

意蜂沒有翅膀多是因為蟎蟲害,如果是夏天,有大量沒有翅膀的殘疾蜂,就是因為高溫乾燥所致的卷翅病。這兩種病蟲害危害蜂群極大,會造成大量的爬蜂現象,蜂群會迅速衰竭。而巢蟲害所造成的傷害可能要少一點,只有弱小稀疏的蜂群才容易出現。

這幾種病害我們都完全能夠預防,必須要提前防治。

四,不正確的查蜂方式,或者震動傷害了蟲蛹。

幼蟲十分嬌弱,溫度異常都會引起發育不良。每一次開箱都會使蜂巢溫度改變,提出的子脾很容易受到外界溫度的影響。養蜂要學會箱外觀察,能不開箱就別開箱。查蜂動作要輕快,別驚擾蜂群,也別開箱時間太長。

還要注意查蜂時間,溫度高了必須選擇涼爽的早晚時候,溫度低了就選擇晴好的中午時分。特別是弱小蜂群,一定要謹慎,不是你想看就隨便開箱看。

子脾更不能震動驚擾!除了溫度影響,更重要的是吐絲結繭的蟲蛹如果受到震動絲線斷了,就不能端正的固定在蜂巢房裡,甚至會受到碰撞,這樣就算沒死,蛹發育也會不正常,可能不對稱而無法飛行。在搬運蜂箱時,在取蜜時,很容易造成子脾受損,出現爬蜂現象。

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能驚擾震動子脾。取蜜時別把子脾放入搖蜜機裡使勁甩,搬運蜂箱要避免顛簸。至於說基因缺陷所致,這種情況是幾乎沒有的。基因缺陷基本上是表現在工蜂體質差,抵抗力差,勞動力不足,沒有翅膀這種現象還沒有發現過。造成蜜蜂翅膀殘缺都是蜂病蟲害及人為所致,而且都不是小毛病,會讓蜂群滅絕的。

如果發現蜂群有翅膀殘缺的蜂,要找到原因,及時救治。同時要告誡自己以後要早做預防,避免病症再發生。

免責聲明:本號發布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源自網絡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文獻僅供參考學習!如有不當敬請指正與補充!

                            點在看的人據說也長得好看~  


相關焦點

  • 蜜蜂翅膀殘缺的幾種原因
    蜜蜂翅膀殘缺的幾種原因蜜蜂翅膀殘缺的幾種原因:養蜂人最關心的就是幼蟲是否健康發育,試飛的幼蜂是否能正常飛行?幼蟲腐爛死亡,我們很容易知道是疾病發生的,若要問試飛時幼蜂為什麼不能飛行,幼蜂的翅膀為什麼出現殘缺現象?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 養殖蜜蜂,工蜂翅膀邊緣腐爛是什麼原因?根據這4個特徵判斷
    但是從蜜蜂的特點來說,蜂部落認為胡蜂攻擊或者盜蜂引發這種現象的可能並不大,如果盜蜂或者胡蜂的發生已經導致了蜜蜂的翅膀爛掉,必然造成部分蜜蜂死亡,而且是撕裂式死亡,一般胡蜂攻擊的蜜蜂會被攔腰咬死或者頭被咬掉,盜蜂引發的蜜蜂死亡往往會有兩隻蜜蜂抱在一起死亡的現象。
  • 為什麼蜂群中有的蜜蜂眼睛是白色?影響蜂群發展嗎?
    就目前的公開資料來看,蜜蜂眼睛呈現出不同顏色的原因是蜜蜂複眼的基因突變引發,一般以雄蜂複眼的突變為主。除了蜜蜂眼睛的基因突變外,在蜜蜂的身上還有幾個地方也是突變的常見想像,比如蜜蜂翅膀突變變短、蜜蜂從有毛突變為無毛、蜜蜂共同表現出雄蜂與工蜂的特徵的突變等。
  • 現代化的養蜂,沒有看到養蜂人剪蜂王翅膀,為什麼蜜蜂沒有逃跑?
    關於中蜂蜂王剪翅好不好,不剪翅有什麼好辦法的問題,從蜜蜂的習性和目前蜜蜂養殖的情況來看,如果是專業的養蜂人,其實並沒有剪翅這種操作,一般來說,蜂王剪翅存在於過去和現在一些少量養殖的業餘愛好者,所以說從長遠的養蜂角度來看,蜂部落小編認為給蜂王剪掉翅膀,並不是一個好的辦法,其實只要我們了解蜜蜂
  • 剪掉蜂王翅膀,蜜蜂會分蜂逃跑嗎?百事通用經驗告訴你!
    把蜂王翅膀剪掉,是很多養蜂人都在使用的防止蜜蜂分蜂,或者飛逃的一種方法,先不說它究竟有利還是有弊,這種方法真的能阻止蜂群逃跑?根據百事通的經驗,這個方法根本行不通,也解決不了蜜蜂分群或者逃跑的問題。其實,百事通以前也用過減掉蜂王翅膀的方法來阻止蜜蜂逃跑,用過一次之後就沒有再使用了,為什麼我不在使用這個方法呢?
  • 一個把我折磨瘋的題:蜜蜂是靠翅膀振動發聲嗎?
    一般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會給出肯定答案——蜜蜂靠翅膀振動發出聲音。也是,畢竟生物學界一直認為,蜜蜂沒有發聲器官,只能靠翅膀振動發出聲音。這個說法一直受到人們的認可,直到在2002年,一位名叫 聶利 的小學生卻用實驗前來battle:「蜜蜂有自己的發聲器官,它不是靠翅膀振動發聲的」。
  •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在蜜蜂養殖中,我們很多朋友為了避免蜂王飛走,往往會將蜂王的翅膀剪掉來預防蜂王逃跑,依據是剪掉翅膀後的蜂王,如果不發生自然分蜂,中蜂是不會離開巢房的,對於蜂群的穩定有巨大作用。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究竟剪掉蜂王的翅膀後對蜂群有哪些影響,到底剪掉蜂王翅膀的好處有哪些,壞處又有哪些,蜂王的翅膀該不該剪掉很多朋友都搞不清除。
  • 剛剛分離的蜜蜂,剪掉蜂王翅膀真的好嗎?看看養蜂人怎麼說
    關於剛剛分離的蜜蜂把蜂王翅膀剪了有沒有影響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有影響的,不管是老王還是新王,剪掉翅膀的做法蜂部落認為都不能使用,具體的原因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看。過去由於人們對蜜蜂的觀察不到位,認為蜂群的飛逃是蜂王帶領工蜂飛逃,但是通過活框養殖技術可以發現,蜂群的飛逃其實是工蜂逼迫蜂王的一種方式,所以說蜂群如果要飛逃,即使我們剪掉蜂王翅膀,蜂群並不會因此而放棄飛逃,只是由於蜂王翅膀斷了飛不起來,沒有蜂王的蜂群無法生存,所以會放棄飛逃。從這點來看,蜂王剪翅膀是有一定作用的。
  • 蜜蜂養殖,如何剪蜜蜂的翅膀?看看老蜂農怎麼說
    對於蜜蜂的穩定有巨大作用。蜂王剪翅的時間一般在分蜂季節的前期進行,如果是野外收來的蜜蜂,通常養蜂人為了讓蜂群不再飛走,也會進行剪翅,這就是目前常見的兩種需要給蜂王剪翅的常見時間。第二:剪掉大翅膀。蜂王的翅膀實際上是四枚,兩枚小的,兩枚大的,有的朋友是剪掉兩邊大翅膀的一半,這樣蜂王就無法飛走了。第三:剪掉一邊的一半。這種方式也是剪掉大翅膀,但是有的是剪掉左邊的一半,有的是剪掉右邊的一半。
  • 車諾比附近的動植物產生基因突變了嗎
    雖然車諾比事故的影響不能與原子彈相比,因為反應堆釋放的同位素與核武器產生的不同,但該事故和原子彈一樣都會導致突變。 研究這場災難的影響,幫助人們了解核洩漏的嚴重和持久後果是至關重要的。此外,了解車諾比的影響可能有助於人類對其他核電站事故作出反應。
  • 翅膀無法承擔體重卻能飛行,原來蜜蜂還有這樣的天賦
    蜜蜂在我們生活中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小動物,我們都說是勤勞的小蜜蜂,為我們辛勤的釀造蜂蜜,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蜜蜂的翅膀其實沒有辦法支撐起他的體重,可事實上,蜜蜂還真的就飛起來了,這個問題在曾今讓不少科學家們困擾,到底是怎麼飛行的?
  • 楊承岑同學觀察蜜蜂翅膀
    把它拿到顯微鏡下觀察,發現身上有很多絨毛,還發現它的翅膀上有很多小刺。我們剪下它的前翼又看了個仔細。然後上網查了資料,沒有找到相關的資料,但是網上有資料說:具有雙對翅膀的昆蟲,在後翼前端邊緣有勾狀「鎖翅器」。單對翅膀的昆蟲在飛行時,震顫單對翅膀,而有兩對翅膀的昆蟲,在飛行時,想提高震顫頻率就需要「鎖翅器」來讓前後翼固定在一起,後翼前端的鉤子可以勾住前翼後部。
  • 男女對唱,雲南山歌《小小蜜蜂翅膀寬》
    雲南山歌小小蜜蜂翅膀寬作詞:妮雪演唱:妮雪、嶽軍女:小小蜜蜂翅膀長翅膀長飛來飛去採花忙採花忙好了鮮花你不睬來到花園耍牛氓耍牛氓男:小小蜜蜂翅膀長翅膀長一飛飛上妹胸膛妹胸膛朝你胸口叮一口問問小妹給想郎給想郎女:小小蜜蜂翅膀圓翅膀圓一飛飛到妹面前妹面前朝妹胸膛咬一口你這蜜蜂太討嫌太討嫌男:小小蜜蜂翅膀圓翅膀圓一直飛進妹花園妹花園採得百花釀成蜜生活過得比蜜甜比蜜甜女:小小蜜蜂細腰腰細腰腰
  • 蜜蜂翅膀上隱藏的四個秘密,只有老蜂農能看懂
    在蜜蜂養殖中,對蜜蜂有所了解的朋友都可以通過蜜蜂的肢體語言來判斷蜂群情況。要說蜜蜂的肢體,蜜蜂的翅膀在整個肢體中也佔了相當一部分,通常蜜蜂也會通過翅膀來反應出一個蜂群中的具體情況,那麼蜜蜂的翅膀中究竟隱藏了哪些問題呢?
  • 人類真的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嗎?
    但是,這些橋段並非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在自然界中,基因突變在頻繁發生。那麼,人類行為真的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嗎?又是誰發現了這個秘密?   當果蠅遭遇射線   穆勒認為,在自然條件下果蠅的突變頻率是很低的。為了提高基因的突變頻率,穆勒決定採用強有力的、由放射源產生的短波電磁輻射這樣的「利器」來幹預基因。從1921年開始,整整10年穆勒在德克薩斯大學的一間地下室裡,不知疲倦地探索用射線誘發基因突變以及檢測這些突變的方法。
  • 人類真的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嗎?
    那麼,人類行為真的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嗎?又是誰發現了這個秘密?當果蠅遭遇射線穆勒認為,在自然條件下果蠅的突變頻率是很低的。為了提高基因的突變頻率,穆勒決定採用強有力的、由放射源產生的短波電磁輻射這樣的「利器」來幹預基因。從1921年開始,整整10年穆勒在德克薩斯大學的一間地下室裡,不知疲倦地探索用射線誘發基因突變以及檢測這些突變的方法。
  • 基因突變的原因是什麼,影響DNA鑑定結果嗎
    基因突變的原因是什麼,影響DNA鑑定結果嗎 基因突變的原因是什麼,影響DNA鑑定結果嗎?基因突變是一種生物學裡會發生的現象,發生機率很低,但也不是不存在。在做親子鑑定之前工作人員也是會強調說明的,如果萬一發生,是不會出結果的,需要增加基因座或者增加母親樣本重新檢測,重新檢測後再出結果的。
  • 蝴蝶飛蛾翅膀形色確有基因「負責」
    (原標題:蝴蝶飛蛾翅膀形色確有基因「負責」)
  • 【諾獎中的「基因」】人類真的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嗎?
    那麼,人類行為真的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嗎?又是誰發現了這個秘密? 當果蠅遭遇射線 穆勒認為,在自然條件下果蠅的突變頻率是很低的。為了提高基因的突變頻率,穆勒決定採用強有力的、由放射源產生的短波電磁輻射這樣的「利器」來幹預基因。從1921年開始,整整10年穆勒在德克薩斯大學的一間地下室裡,不知疲倦地探索用射線誘發基因突變以及檢測這些突變的方法。
  • 研究人員開發全新微型蜜蜂機器人 配備四個翅膀
    南加州大學的研究小組表示,為了能夠增加偏航控制,蜜蜂機器人確實需要四個翅膀,就像真正的昆蟲一樣,但這有可能增加機器人的重量。 機器人身上的驅動器已經佔到了80毫克總量的50毫克,再加上兩個翅膀會使微型蜜蜂機器人太重而不能飛行。所以,南加州大學的團隊製造了更輕、更好的執行器。之前的機器人採用雙晶片驅動器,由三層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