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尷尬癌,有時候可能只需要看一段明星採訪。
不管前浪後浪,一尬更比一尬強。
前幾天,張藝興接受《南都娛樂》的採訪,兩三個問題,回答出要做閱讀理解的水平。
問題一:一句話總結自己的個性和為人。
他回答,為人問心無愧,個性不夠好。
個性好還是不好,這種說法很少見。張藝興很快意識到不對,迅速找補。
不對,我說的是性格不夠好。
Ok,fine,記者繼續,為什麼覺得自己性格不好?
他又繞回來,個性,怎麼講呢,很有個性。
誒?性格,個性,個性,性格,傻傻分不清。
既然張藝興說到了個性,記者的話題也回歸了:
那你認為個性有好有壞嗎?
張藝興:當然沒有,個性就是每個人有自己的個性。
看完就想問,姐妹們看懂他在講什麼了沒?
至少我第一遍很懵。
本質就三個問題,捋一捋很清晰:
記者問張藝興的個性,他理解成性格,說「個性不太好」,發現理解錯了,加了一句「不對,我是性格不太好」。
為什麼性格不太好呢?因為太有個性。
那個性有好有壞嗎?當然沒有。
其實這大兄弟就想說自己比較特立獨行。
就一句話的事兒,興興子整成了俄羅斯套娃,你還不能說他邏輯混亂。
一說,就是你語文不行,小學雞。
其實吧,多讀幾遍也能懂,但不能否認他的回答給人一種顛三倒四,詞彙匱乏,腦袋空空的感覺。
腦袋空空的還有愛豆圈的後浪女團THE9。
《青你2》出道成團的9個plmm。
她們成團後首張專輯《斯芬克斯》的宣傳採訪,看得人能摳出魔法隧道。
打招呼第一句話,開口就垮:
Hello,xxx的朋友們,我們好。
害,要說新人太緊張,口誤重來,也不是不能理解。
但接下來就說不過去了。
記者讓她們談一談EP首秀的彩排感受,並讓大家介紹舞臺設計和亮點,
團C劉雨昕接過了問題,感受沒談,直接說亮點。今天是我們成團之後第一個作品首秀,最大亮點就是首秀。
回答了個寂寞。
記者提問已經說了是首秀,再強調一遍意義何在?
謝可寅大概也覺得尷尬,趕緊圓場:亮點就是我們9個。
挽尊普普通通,但好歹繞開了首秀。
劉雨昕覺得也要照顧一下其他隊員的鏡頭,cue安琦有什麼要表達的?
安琦沒有,安琦就加了個一。
虞書欣緊隨其後,可她不僅又繞回了首秀,還不忘附加一句心情:
是直播,我們好害怕。
眼看收不了場,記者只好救場,幫忙劃重點,你們的意思是你們的出現就是亮點嗎?
虞書欣趕緊點頭,對。
團C再次登場:就是首秀嘛,對。
行叭,知道你們是EP首秀了。
那麼請問,你們首秀的新歌《斯芬克斯》想表達點什麼呢?
這題,劉雨昕把機會給了上一問裡挽過尊的謝可寅。但她掉了線:
啊?什麼問題來著?姐姐可以重複一遍什麼問題嗎?
無可奈何人掉線,似曾相識的問題又來一遍。謝可寅準備了一大段,塌在了第一句,
斯芬克斯,就是講了斯芬克斯之類的事情啊。
一個團9個人,舞臺亮點說不出,斯芬克斯含義模模糊糊,這EP宣傳等於啥也沒講。
講了半天不知道講啥的,還有鞠婧禕,這段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
記者讓她分享小時候的經歷,她想起自己愛吃的米線。
大概是米線戳到了小鞠的笑點,她因為自己實在太無聊太生活,
笑了一分鐘。
她接地氣的生活,還被媽媽阻攔。媽媽不讓她吃米線,小仙女想了個辦法:跟媽媽談判,吃一兩米線一兩面。
光分享這個辦法,她又笑了好幾次,
看完也不知道仙女的這段分享意義在哪?全程尬笑不斷,讓人一頭霧水。
採訪回答用尬笑救場的,劉詩詩也算一個。她尬笑,是因為臨場不會表達。
劉詩詩參加公益宣傳活動,被授予愛心大使的證書,記者問她感想。她支支吾吾說了句很榮幸擔任愛心網絡大使,然後卡殼,沉默了近十秒,全場鼓掌給她打氣,
等了一會,劉詩詩才又補充一句,希望藉助網絡力量讓更多人參與愛心活動,之後繼續空白十秒,全場再次鼓掌,劉詩詩只能笑場。
一旁的胡歌拿過話筒火速救場,說公益不需要說太多,看行動。
話筒回到劉詩詩手裡,她補了兩個字「授人」,又停住繼續笑場。
主持人只好讓胡歌、閆妮和秦嵐先發表感言,三個人都說完,最後回到劉詩詩,她才把「授人玫瑰,手留餘香」補上了。
三句感言斷斷續續說了快三分鐘,這臨場反應能力看得愁人。
這樣看來「沮喪」念成「且喪」也很正常。
本質還是肚子裡墨水太少,一個常用詞能搞錯,一句成語也要憋半天。
肚子裡墨水少的還有演藝圈前浪,靳東。頂著老幹部+知識分子光環的他,大概只有外表氣質像知識分子了。
他和李健在人大對談,靳東給大家介紹中戲。順便拉踩了自己的學弟學妹。
我覺得你們起碼比我的那些學弟學妹真。
這話說得,中戲和人大的學生聽了,大概都不怎麼高興。
一旁的李健很慌,說話就說話,別得罪人。他用隱形和鏡框眼鏡的梗努力圓場,大家都很真。
靳東清醒了一秒,對,我不能得罪母校。可下一秒,被踩的成了人大。
事實上戲劇學院肯定還是比人大要好的,這是肯定的。
嗯?
大哥,你清醒一點,場裡坐著的可都是人大學子啊。
李健心累,再次救場,你指的是夥食吧?
靳東只能尬笑。
他還談到自己在大學時就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明明都是人,為什麼他們在那樣活著,我們卻在這樣活著?
到底這樣那樣指的是哪樣,靳東描述得很不清晰。但這不重要,重要得是他的思考。靳東的思考很不一樣,泛泛或者龐大的社會結構和人的屬性,都在他思考的範疇。
想來想去,靳東想出了答案,不管活成哪樣,都不應該找理由。這一點,是他為之震驚的西點軍校校訓告訴他的。
他那裡,西點軍校的校訓是沒有任何藉口,人家的校訓明明是責任、榮譽和國家。
也不知道靳東是在哪看到的偽校訓,還想把偽校訓告訴人大的學子們,我也是為之震驚了。
當明星,做公眾人物,不要求一定高學歷,但要言之有物吧。再不濟,邏輯也得是清晰的吧。
偏偏有很多明星,尬而不自知還洋洋得意,就有點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