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的成功是必然?橫跨四大領域的通才馬斯克是如何學習的?

2020-09-05 鼎暉投資

美國當地時間5月30日,埃隆•馬斯克旗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成功發射了載人龍飛船,將兩名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這是自2011年以來美國首次使用國產火箭和飛船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往空間站,也是航天史上首次由私營企業完成載人航天任務。

很多人把埃隆·馬斯克的成功歸因於他異於常人的工作理念(平均每周工作85個小時),或者他對未來有顛覆現實的想像力,以及他難以置信的韌性。

然而這些特質其實都不足以讓埃隆·馬斯克成為如此傑出的人,很多人同樣具備以上這些特質。作者Michael Simmons注意到了一個被許多人忽視的重點:埃隆·馬斯克是跨領域學習的專家型通才。

未來定義自己與其他人差別的,主要就是「學習能力」,究竟是什麼樣的學習能力讓馬斯克在四十多歲時就創建了四家價值數十億的企業,而且是在軟體、能源、交通以及航天航空這四個不同的領域?以下,請閱讀。


「專家型通才」的四塊敲門磚

傳統觀點認為,為了成為頂級人才,我們應該專注於一個領域:「成熟一點。專注一個領域」、「不要什麼都了解,什麼都不精通」,這些話隱含的假設是如果你學習多個領域,就只能學到一些表面的知識,無法做到精通。

埃隆·馬斯克卻反其道而行之。他的專業知識覆蓋了火箭科學、工程學、物理學、人工智慧、太陽動力能源等領域。

諸如埃隆·馬斯克的這類人被稱之為「專家型通才」,他們有以下的四個特徵:

● 每周至少花5小時學習新知識

● 在各個不同領域廣泛學習

● 了解領域間相通的深層原則

● 將這些原則運用到他們的核心專業中

基於我對埃隆·馬斯克人生的梳理、以及閱讀了大量與學習和專長相關的學術文獻,我十分確定:為了增加我們取得突破性成功的概率,我們都必須跨領域學習。由於大多數人只聚焦於單一領域,跨領域學習提供了信息優勢(從而也提供了創新優勢)。

通過對歷史上最重要的科學家進行最全面的研究,20位科學家中有15位是專家型通才。此外,世界上最大的五家公司的創始人——比爾·蓋茨、史蒂夫·賈伯斯、沃倫·巴菲特、拉裡·佩奇和傑夫·貝佐斯——都是專家型通才。

當你學到一個新領域,你就得到了自己所在領域中的其他人不熟悉的知識,從而你就有能力做出其他人做不到的組合及創新。

例如,如果你身處科技行業,其他人只是閱讀科技類刊物,但是你還掌握許多生物學知識,那麼你就可能想出一些別人想不到的點子,如果你在生物行業,但是你同時還了解人工智慧,那麼你將比其他只懂生物的人更具備信息優勢。

儘管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去做的人其實寥寥無幾。


馬斯克超強的遷移式學習能力

據埃隆·馬斯克的弟弟金巴爾·馬斯克說,從少年時期開始,埃隆·馬斯克每天會閱讀2本不同學科的書。相較而言,如果你一個月讀一本書,埃隆·馬斯克的閱讀量則是你的60倍。

起初,埃隆·馬斯克的閱讀範圍包括科幻小說、哲學、宗教、編程,以及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的傳記。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閱讀和職業興趣擴展到物理、工程、產品設計、商業、科技和能源。這種求知慾使他接觸到各種各樣不同領域的知識,而這些知識他在學校裡未必接觸過。

埃隆·馬斯克還擅長一種非常特殊的學習方式,而大多數人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遷移式學習。

埃隆·馬斯克是把我們在一個領域中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另一個領域。它可以是把我們在學校或書中學到的核心知識應用到「現實世界」中;也可以是把我們在一個行業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另一個行業。

這就是埃隆·馬斯克不同於常人的地方。他在一些訪談中曾談到過,自己有一個獨特的兩步法來培養遷移式學習。

第一步:知識解構為基本原理

在2015年Reddit AMA上的某問答互動中,埃隆·馬斯克向網友簡單解釋了自己是如何快速掌握大量知識的:把知識看作是一棵語義樹——確保你理解基本原理,正如樹幹和大的分枝,再尋求樹葉/細節,否則它們將無處掛靠。


研究表明,將你的知識轉化為更深層、更抽象的基本原則有助於學習的轉移。研究還表明,有一種方法尤其能幫助人們憑直覺感知基本原理。這種方法被稱之為「案例對照」。

下圖展現了案例對照的方法:假設你想理解字母「A」,擺在你面前的有兩個選擇。第一種方式是在不同情景下對比A的變化(觀察對照案例),第二種方法是通過大量重複練習去加深對於同一種A的印象(觀察相同案例)。


儘管這兩種方法都能幫你理解字母「A」,但很顯然,第一種觀察對照案例的方法效率更高。當你在觀察這些豐富的案例中能夠辨別字母「A」的基本形態,你也就熟練掌握了A並對此產生了新的理解。

當我們學習任何東西時,通過觀察大量不同的案例,我們開始憑直覺知道什麼是本質的,甚至形成我們自己獨特的解讀方式。

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意味著什麼?當我們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時,我們不應該只採用一種方法或最佳實踐。我們應該探索許多不同的方法,解構每一種方法,然後比較和對比它們。這將幫助我們發現一件事物的基本原則。

第二步:將基本原理在新領域重構

埃隆·馬斯克學習轉移過程的第二步是:將他在人工智慧、科技、物理和工程中所學的核心基本原理在不同的領域重新構建:

在航空領域致力於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創立;

在汽車領域致力於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Tesla的發明;

在火車領域致力於Hyperloop的設計;

在科技領域致力於可與大腦交互的神經帶Neural Lace的發明......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世界上類比推理的頂級思想家之一的Keith Holyoak建議:人們應該常問自己以下兩個問題:「它讓我想到了什麼?」以及「為什麼會讓我想到它?」

通過不斷地觀察你周圍的物體和你閱讀的材料,並問自己這兩個問題,你將在大腦中鍛鍊到那些幫助你打破傳統界限、產生全新認知的肌肉。


不是魔法,而是正確的學習過程

現在,我們可以開始理解埃隆·馬斯克如何成為一個世界級的專家型通才:

● 多年如一日,他的閱讀量超過常人的60倍

● 他廣泛涉獵不同學科的書籍

● 他不斷地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 他將所學的知識都解構為深層原理,並在新的領域將其重構

從更深層來說,我們可以從埃隆·馬斯克的故事中學到:對一門學科精通並不一定是通向職業成功和影響力的唯一途徑。

傳奇的專家型通才Buckminster Fuller概括了一種思維的轉換,應引起我們重視。雖然他在幾十年前提出這個觀點,但放在今天依然有參考意義: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普遍認為越是狹隘地趨向於更專業,就越有邏輯性,自然性,可取性…同時,人類已經失去了綜合理解能力。對單一學科的精通讓個人產生一種孤立、徒勞和困惑的感覺。它同時還導致個體缺乏思考,以及對他人的社會責任感。甚至會造成某些偏見,最終惡性積累,導致國際性的意識形態的不一致,甚至引起戰爭。」

如果我們花時間學習不同領域核心的基本原則,並且經常把這些原則聯繫到日常生活和真實世界中去,那麼不同領域間的遷移將變得更簡單而快捷。

隨著我們不斷積累事物的核心基本原則,並將這些原則在不同領域聯繫起來,我們會突然獲得一種超能力,進階到一個我們從來到達的新領域,並能迅速做出非凡獨特的貢獻。

埃隆·馬斯克雖是大神級的人物,但他的學習方式人人皆可學之。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的「大水塔」飛天了!今早spacex星艦SN5成功完成150m跳躍
    終於起跳了,美國spacex公司的星艦原型機SN5今天早上成功地進行了150米跳躍飛行測試!在萬眾期待中,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推遲,終於在今天,「大水塔」飛離地面了!幸好,SN5不負眾望,點火後很快就升空到約150m的高度,懸停一會後,緩緩的降落到地面。整個過程非常完美,SN5出色地完成了它的使命!
  • 時隔55天,spacex再次成功發射星鏈,馬斯克稱星鏈傳輸比光纖要快
    自此6月13日發射了第九批星鏈衛星後,時隔55天,今天下午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再次成功點火,將第十批(V1.0第九批)星鏈衛星送上太空,並且海上成功的回收火箭芯一級。這次發射後,spacex擁有在軌衛星數量接近600顆,已經初步具備覆蓋美國北部及加拿大地區能力。
  • 馬斯克的SpaceX,用三手火箭,完成了第100次成功發射
    的SpaceX,完成了第100次成功發射!第100次發射具體情況如何三手火箭完成第100次成功發射不是第100次發射,而是第100次成功發射。你是否贊成馬斯克的風格?尤其是對於航天技術這種關鍵領域,冒進有風險,過于謹慎有可能落後,這個平衡點怎麼找?
  • 馬斯克再創歷史,SpaceX龍飛船成功送太空人返回地球
    乘坐SpaceX龍飛船(Crew Dragon)前往太空站的兩名太空人,在美國時間8月2日成功返回地球,象徵美國相隔9年的載人太空任務取得成功。連馬斯克都坦言:「我是一個無神論者,但這一次我為他們祈禱」。
  • 星際飛船原型測試成功,馬斯克的火星移民夢想更進一步
    對馬斯克而言,此次測試成功,意味著Starship飛船逐漸成熟,距離他火星移民的夢想更近了。對這次測試飛行,馬斯克早已經按奈不住,在飛行測試的兩天前,他就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當太空旅行和飛行一樣簡單,我們人類文明的延續將更加輝煌!測試成功後,馬斯克在網絡上也激動地和網友進行了互動,介紹了下一步的發展想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spacex星艦再次試飛成功!有人稱星艦成功後已無需其他火箭
    Spacex公司今早使用星艦SN6再次成功進行150米跳躍飛行!spacex的星艦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超重型獵鷹火箭,也就是星艦的一級;第二部分就是我們常說的星艦,也就是星艦的第二級。第一級主要任務是將第二級送到地球軌道,第二級則是進行星際飛行及重返大氣層。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馬斯克的成功,關鍵在這裡
    這一裡程碑式的事件直接影響了公眾對於馬斯克領導及執行能力的看法。馬斯克的創業歷程充斥著挫折與質疑,但他憑藉一腔孤勇,先後殺進電動汽車、火箭發射、太陽能等領域,在眾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屢次以顛覆性姿態取得勝利。如果你了解這個特立獨行的「鋼鐵俠」之前的演講和訪談,就會知道他的成功究竟是基於什麼?
  • spacex公司星艦SN6再次起飛,馬斯克的星空越來越近了
    本月5日,spacex的「大水塔」SN5首次實現全尺寸星艦原型機起飛,處女跳150米驚豔了全世界,讓很多認為不可能的「專家」閉了 嘴。然而spacex可不僅僅只進行一次150米跳躍測試,另一艘星艦將在8月28日再次起飛!
  • spacex公司星艦SN6再次起飛,馬斯克的星空真的越來越近
    本月5日,spacex的「大水塔」SN5首次實現全尺寸星艦原型機起飛,處女跳150米驚豔了全世界,讓很多認為不可能的「專家」閉了 嘴。然而spacex可不僅僅只進行一次150米跳躍測試,另一艘星艦將在8月28日再次起飛!
  • SpaceX星艦飛船又炸了,馬斯克迷惑表態:成功了!火星等我
    然後,弔詭的一幕出現了,爆炸之後馬斯克發推祝賀SpaceX任務成功,並高呼:火星,我們來了回顧一下,這已經是損毀的第7架星艦原型機了。憑什麼算「成功」?按照SpaceX之前透露的消息,本次點火試飛的主要目標並不包括成功回收。在發射前,馬斯克也有意放話降低外界預期。他表示火箭有可能無法達到目標高度,如果最後爆炸,還需要大量時間清理現場。
  • spacex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看完這些履歷,你就知道馬斯克有多厲害
    今天凌晨3:22分,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馬斯克又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步。 2003年投資了特斯拉成為主要投資人,到2008年尾聲的時候,兩家公司差不多花光了馬斯克所有的錢。 當馬斯克成立spacex和特斯拉的時候,很多人都說他是一個瘋子,是一個錢多沒事幹,是一個不切實際,想要尋求刺激的傻子富豪。
  • spacex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看完這些履歷,你就知道馬斯克有多厲害
    今天凌晨3:22分,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馬斯克又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步。你知道馬斯克的終極目標是是什麼嗎?他的目標是送100萬人去火星,一個人大概乘坐費用是20萬美元,這就是他的瘋狂的夢想。
  • 馬斯克的宇宙飛船試飛成功,全球歡呼!科學家:星際移民將實現
    8月上旬,有外媒不斷對馬斯克及SpaceX公司進行跟蹤報導。8月3日,SpaceX旗下的宇宙飛船及NASA太空人成功返回地球,從鏡頭中能看出,馬斯克本人正在祈禱;8月5日,Starship飛船測試原型進行了首次高度150米的懸停測試,該事件將具備了人類航天史上裡程碑的意義。
  • SpaceX星艦飛船又炸了,馬斯克迷惑表態:成功了!火星等我
    憑什麼算「成功」?按照SpaceX之前透露的消息,本次點火試飛的主要目標並不包括成功回收。所以,未能成功回收,並不算做任務失敗。(從視頻來看,兩臺發動機出現了此情況)、巨大推力可能引發結構不穩、電氣故障導致前後翼失靈風險、發動機和燃料艙閥門故障風險……之前馬斯克給出這次首飛成功機率只有
  • spacex第100次發射,成功將第十一批星鏈送上太空
    是的,你沒看錯,spacex剛剛又成功的發射一批星鏈衛星了。北京時間2020年8月18日22點31分,spacex「6手」獵鷹9號火箭成功點火,順利將第十一批星鏈衛星成功送入太空。第十一批星鏈準備發射很多人現在對spacex發射星鏈已經沒有太多的新鮮勁,覺得都已經是常規的流程,成功是正常,失敗才是意外
  • 「大水塔」飛起來了,spacex星艦SN5成功起飛,完成150米的跳躍
    終於起跳了,美國spacex公司的星艦原型機SN5今天凌晨成功地進行了150米跳躍飛行測試!在萬眾期待中,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推遲,終於在今天,「大水塔」飛離地面了!幸好,SN5不負眾望,點火後很快就升空到約150m的高度,懸停一會後,緩緩的降落到地面。
  • 馬斯克目前為止建造了多少星艦,測試結果如何,當前進度怎樣?
    自從馬斯克2016年宣布要殖民火星以來,一晃眼已經過去四年多了,目前到底進展如何了,根據時間順序,我們看看目前為止spacex所取得的進展。星蟲150米跳躍「星蟲」完成技術驗證後,馬斯克就表示要退役處理了,接下來上場的將是軌道級星艦原型機MK系列。
  • 馬斯克發布星際飛船項目最新進展,太空時代競爭將更加激烈
    目前,星艦項目推進效率極為驚人,近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再次曬出了該項目最新測試飛船的圖片,並公布了後續型號的具體細節,讓我們看看吧!,看看他們如何承受低溫收縮、壓力膨脹和形狀彎曲。但馬斯克和spacex的出現,意味著航天商業化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如果馬斯克成功了,星際飛船(starship)項目達到預期目標,(特別是考慮到SN系列的外殼竟然使用了食品級不鏽鋼,其成本控制能力可謂驚人)美國就有廉價大規模把地面物資投送到太空的能力,對月球、火星進行殖民和開發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 SpaceX成功返航,馬斯克:太空旅行變得普遍,文明的未來將得到保證
    而它的首次載人發射和安全返回,讓鋼鐵俠馬斯克再一次創造了航天歷史,完成了「不可能的事」。馬斯克:當太空旅行變得和飛行一樣普遍時,文明的未來將得到保證北京時間 5 月 31 日,在全球矚目下,龍飛船在美國佛羅裡達卡納維拉爾角成功發射升空,發射行動代號
  • Space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在即,全民太空時代即將開啟
    此次發射對馬斯克、SpaceX和NASA來說都至關重要。如果此次發射成功,將標誌著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發展過程中,實現了新的裡程碑,未來將會使得太空旅行價格更低。SpaceX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人稱鋼鐵俠,1971年出生於南非,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獲經濟學和物理學雙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