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看你怎麼定義「成就」這個詞了。
郭德綱以前的段子裡經常開玩笑:說當年謙兒哥一個月八百塊錢,因為「謙兒八百的」,這話雖是開玩笑,不過,以謙兒于謙的家世,人家老父親是高級知識分子,本身家裡也有錢,就算不說相聲,這輩子也過得富富裕裕的!而當時,郭德綱還是個四處攬場接活,飯轍還不太穩定的窮小子。
如果就「賺錢吃飯」這方面說,無疑是于謙于謙成全了郭德綱。
已故的張文順老爺子也曾給郭德綱同臺演出過,張老爺子那是老前輩,功力沒得說,只是呢,跟郭德綱總覺得不配套。老爺子在臺上也是嘰嘹嘰嘹的,跟郭德綱風格重複了。
而于謙和郭德綱,屬于謙自己講話了:「第一次是在XXXX合作過一次,當時就覺得不錯「,那就像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襪子配手套、瘸驢配破……金童配玉女,簡直不用再挑了,就那麼嚴絲合縫。郭德綱的話一出口,于謙就絕對接得住,就沒有掉地下的時候,就好像包子來了就張嘴接那麼自然。
好像亮劍裡李雲龍和趙剛說的:」找朋友就跟找老婆一樣,一眼認準了,就不管了,這輩子,就是你了!「
從這方面來說,郭德綱和于謙是互相成全的;這二位甭管誰換了搭檔,都不是那個味兒了。
郭德綱作品裡也說過兩個人的關係——
郭:咱倆的關係啊,這麼說吧,我是鋼筆
於:我呢?
郭:您是筆帽
於:這麼個比喻
郭:我是寶劍
於:我呢?
郭:您是劍鞘
於:噢
郭:我是那屠龍刀
於:……那我呢?
郭:您是刀鞘
於:這怎麼那麼彆扭呢
郭:我是狼牙棒
於:哎,別說了別說了……
所以說,郭德綱遇到了于謙,就好比是乾柴碰到了烈火,場面很火爉,圍觀群眾很多。
你說觀眾這時候看的是那個嘴賊損又蔫壞愛佔人便宜的郭德綱?還是看的那個進擊力滿分一個不留神就反攻的愛燙頭的于謙呢?
觀眾想看的是乾柴烈火、激情澎湃的互撕戲、父子情、老來伴...反正不管是啥,咱得保證對手戲主角到位。
古代調兵起事以虎符為憑,缺哪個都不行,今天,郭德綱和于謙就好比一劈為二的虎符,他們合則所向披靡,互相成就。
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創業成功的郭德綱,說自己「一輩子頂別人好幾輩子」;而他這幾十年的人生經驗、心得體會,都匯總到了他的《過得剛好》這本暢銷書裡。
如果你還意猶未盡,那麼就買本《過得剛好》回去看,這書有著郭德綱強烈的語言風格,不亞於聽一場相聲大會。
現在這套書限時優惠,原價89,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還加上一本《郭論》和《玩兒》,只是一頓飯錢,就能買到郭德綱一生的智慧!(直接點擊下方購買)
看他的書,就跟聽了一場相聲一樣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