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晰表達論點是論文寫作成功的關鍵。主旨句能否到位,就是作者能否清晰表達的指標。成功的主旨句會讓讀者了解論文內容的重要性,並且會讓讀者對作者的論點有所期待,跟隨作者的節奏進行閱讀。主旨句也能點出全文的論點,幫助讀者了解作者的核心意見。
主旨句通常出現在全文首段末句,全篇則是鋪陳證據,說服讀者接受主旨句所陳述的意見。論文寫作的類型也會在此確定:究竟這是一篇分析,還是闡釋性的或論證性的論文,就可以透過主旨句傳達。普渡大學的線上寫作坊就提供了三種論文類型的主旨句可供參考,而這三個句子的特點,就是明確地使用關鍵字來點出論文的性質。如果一個句子明確地說,是分析大學入學程序後所得到的若干成果,那麼讀者就會期待這篇論文是分析性質的。若是主旨句中有解釋、闡釋等字樣,或明確說在文中將會論證某個觀點,讀者也會有相應的期待。
印第安納大學的線上寫作教學指出,不論是作業還是論文,任何寫作要求或任務都能夠轉化成為一個具體的問題,而這個問題能夠導引出精簡扼要的主題句。舉例來說,如果概略的研究題目與美國社會的飲食習慣相關,而你對於糖份攝取特別有興趣,那就可以先從糖份攝取開始聯想:是小孩的糖份攝取,還是大人的?二分法切開後,若是針對小孩的糖份攝取,還可以繼續問下去:小孩攝取糖份多少適當?過多了有沒有健康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又可以採取自己的立場:應該更加注意小孩飲食選擇與糖份攝取之間的關係。此時再引入專家意見,如:專家估計,學齡兒童有一半以上的糖份攝取量超標,達到日建議攝取量九倍之多。終於,你可以把這些綜合成主旨句,如:因為一般美國學齡孩童的糖攝取量超過日建議攝取量九倍之多,應該要求學校將販賣機中的飲料換成較為健康的替代品。
若要應對較高階的寫作要求,例如學位論文寫作,擬出主旨句的研究過程就會變得更複雜,但基本型態是不變的:經過一系列的主題主旨切割精簡,仔細考慮論文的核心問題是什麼、學界已經做了哪些研究、自己對於這個問題所持的立場,對以上問題進行思考以後還需不斷的反覆修繕改寫,最後才能夠擬出一個能夠讓讀者了解論文層次與面向的主旨句。網絡上可以看到一些提綱挈領的介紹,如英論閣的論文寫作清單就是個不錯的起點。
在學位論文層次,一個能夠對讀者產生影響的主旨句就必須要考量相當複雜的讀者反應問題,而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寫作中心歸結為五大方向:
1. 我是否回答了我自己的研究問題?
2. 是否有人質疑或反對我採取的立場?
3. 我的主旨句是否具體,有沒有提到正面效應與負面效應?
4. 主旨句有沒有通過「如何」與「為何」的測試?能否說明怎么正面或負面,原因為何?
5. 主旨句有沒有點出「那又如何」的測試,即說明正面或負面效應的實質衝擊為何?
論文寫作是個不斷研究、修改、思考、實踐的過程,而主旨句更是這種循環的結晶。鮮有一蹴可就的主旨句,因為隨著研究思考和實踐過程不斷變化,作者對於論文的概念也在不斷變化,主旨句的最終目的就是這一切的努力做個總結,讓讀者能夠比較容易進入作者的微觀與宏觀世界。同時,作者也藉由主旨句的形塑過程,尋找更為明確的研究問題,甚至能夠藉此深化研究方向,更為精準地找到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