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寫論文,要不要蹭蹭熱點?

2020-12-05 趙趙的教育沉思

昨天和一名研究生同學聊天。她有個同學在西南大學讀書,圍繞著建國七十年以來的某個教育問題寫了一篇論文。三月份寫出來,交給導師審閱。

導師8月份左右反饋修改稿,一次又一次地修改,修改的相對滿意的時候,發現一個問題:從投稿到文章被錄用的周期一般兩三個月,再到雜誌把文章刊印出來,那就是明年的事情了。即使一切順利的話,明年刊印出來文章,還有意義嗎?時效都已經過去了啊!

於是,該同學滿心鬱悶!

研究生寫論文,蹭不蹭熱點

這位研究生的經歷也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研究生寫論文,要不要緊跟熱點?

有同學第一反應可能是肯定要跟熱點呀,不跟熱點,去研究別人都已經研究過的東西,還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呢?

的確,科研論文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生。某些問題都已經很好地解決了,就不需要你再從歷史的兜兜裡翻出來討論了。熱點問題確實是我們寫論文時的一個重要選題來源。

社會大眾在關注什麼,學術研究者們在關注什麼,這些關注的熱點都可能為我們的研究提供話題和對象。

一、具有很強時效性的話題,跟不跟要看你的實力。

寫論文,很考驗人

開頭我們提到的那個話題,2019年是建國七十周年,你看到很多雜誌從一月份開始就陸陸續續地刊登了一系列基於這個時間節點而展開的多個領域的研究。

可是,我們在跟這種熱點的時候要考慮兩個問題。

第一,由於當前審稿和用稿周期較長,當你今年一月份想到寫這個話題的時候已經晚了。我們倒推可知,那些今年發表的這類話題的文章,可能作者已經在2018年著手思考和寫作了。也就是說,你想寫這種時效性很強的話題,最好很早、很早的時候就開始準備。

第二,時效性很強的話題,也是非常新穎的選題,這是好事。但是,越新的話題,可能越需要你前期大量的積累。

因為新的話題,就意味著期刊雜誌上刊登的這類文章很少,你可以搜集到的已有文獻很少,如果沒有足夠的科研實力,你很難在這個話題中生成有深度的觀點。我們常說厚積薄發就是這個道理。

你可能會留意到很多自媒體平臺上的作者,他們遇到一個事件,極短的時間裡就能寫出具有大量素材,閱讀性和深度兼有的文章。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其實,就是前期的積累和儲備。

比如說,前面一段時間,英國貨櫃39冰屍案發生之後,據報導裡面可能有越南女子,因為越南一個家庭曾收到女兒的簡訊:媽媽對不起,我快凍死了。根據這個事件,有自媒體作者迅速寫出一篇關於越南女性生存狀況的文章。

前期的積累和儲備是隱藏於深層的冰山,這座冰山遇到外界熱點事件就會快速從水面上顯現出來,形成成果。寫論文也是一樣的。沒有前期的理論功底和思維訓練,你的論文寫作很難成功蹭到熱點。

二、時事政治類的話題,謹慎蹭熱點。

之前,我們也曾經寫過一篇緊跟時事政治類的論文,選題的時候,很高興,這是熱點啊!但寫作過程,確實非常痛苦。

一是論文是研究和思考的成果,但是寫作這類文章,如果實力不夠的話,可能就會把它寫成新聞彙編,寫出來自己都覺得不想去看,更不用說發表了。

第二,這類話題更新速度太快。

當我們論文修改已接近尾聲時, 這類話題的相關內容更新速度極快,需要把最新的會議精神等內容融合進論文當中,但是在沒有深入學習之前,你能恰到好處地加進新的內容嗎?更何況,有些話題你可能限於自身閱讀所限,你不一定能夠知道最近更新的內容。你寫作、修改、投稿等系列流程的速度趕得上話題更新的速度嗎?你天天追,很累!

第三,時事政治類的話題,需要恰當的表述方式。你如果留意會發現,很多這種類型的文章都是那些大咖們寫的,他們的理論功底深厚,語言表述方式會很恰當,但是,一般的研究生可能很難把語言表述的尺寸拿捏好,所以,即使你成功地把論文寫出來了,可能期刊社也不一定會用。

(END)

你寫論文時有沒有遇到蹭熱點的尷尬事呢?你是如何把握熱點問題的?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

我是趙趙的教育沉思

感謝閱讀

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在職金融研究生怎樣寫論文?
    作者:新風學術網 一、在職金融研究生如何寫論文1.如何選題選題是論文寫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選題不好對於以後的論文寫作工作將會造成很大困難。選題可以從以下一個方向著手:相關專業領域的熱點問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純理論問題研究。一般商科類的學生論文可以在前兩個方向選擇,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可以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資料收集比較容易一些。選題必須符合專業方向,能結合目前本專業的熱點問題最佳。
  • 研究生論文選題及創新:我的個人體會
    最近引起廣泛社會爭議的吳英案,應該說對我們經管法專業方研究生來說就是非常好的一個選題。關注政府部門所關注的,除了保證選題比較新穎外,論文的實際應用價值也比較好。在中國這樣一個新興市場大國,各種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各種社會熱點數不勝數,我的上述經驗說明,只要大家關注本專業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是不愁找到好的選題,並做出相應創新的。論文選題是有捷徑的。
  • 研究生寫論文,會讓一個人有哪些學術領域外的收穫?
    在學生階段,很多人特別怕寫論文。許多研究生也犯怵,甚至認為寫論文沒什麼用,純粹是浪費時間。其實,寫論文大概培養了這幾種能力,對一個人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1.發現問題的能力。一篇好的論文,題目好,已經好了一大半。
  • 臺灣東吳大學研究生論文:《一個研究生寫不出論文的反思》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14日報導,今年7月,臺灣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一名研究生交出了一篇名為《失能的恐懼—— 一個研究生寫不出論文的反思》的研究生論文,探討自己無法寫出一篇研究生論文的原因……最近,論文被貼上網絡,許多研究生感同身受,紛紛表示「怎麼沒找我訪談」……
  • 研究生寫不好科研論文的原因分析
    對此,賽恩斯編譯總結髮現,研究生寫不好科研論文的原因主要為:一、缺乏寫作鍛鍊和系統培養。在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很多導師往往忽視對學生的科研寫作能力的鍛鍊和系統培養。當學生拿到實驗結果的時候,他們看完實驗結果後直接讓學生開展相關論文的撰寫,而不去給學生講解科研論文撰寫的技巧、方法和注意事項等。
  • 上研究生的人都在幹什麼,寫論文搞研究嗎?
    簡單的說說碩士研究的三年研究生生活,可能並不是很多大學生所想的那樣,每天都忙碌中寫論文、學術研究中,不可能三年都是這樣過來的。由於我是人文社科類的碩士研究生,所以詳細說說我們這些文科的研究生在讀研期間主要是幹什麼?或許你會發現和你上大學也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 科學網—要不要取消本科畢業論文
    ——不得寫綜述類論文,引發了高校師生和教育專家的熱議,又一次將本科生要不要完成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的問題推到了輿論中心。那麼,該不該要求本科生寫畢業論文呢? 在我看來,媒體討論聚焦的「中山大學新規——本科生畢業論文不能寫綜述類論文」的問題,其實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公眾對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關切,二是本科畢業論文究竟要不要寫,如果寫,應該寫什麼以及怎麼寫。 但在討論之前,首先有必要釐清為什麼本科生要寫畢業論文的問題。從目前看,做出這一要求有如下幾點理由: 第一,前提條件。
  • 研究生論文文獻綜述怎麼寫
    文獻綜述也稱研究綜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學術問題(或研究領域)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該學術問題(或研究領域)在一定時期內已有研究成果、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歸納、整理和評述而形成的論文。文獻綜述一般要對研究現狀進行客觀的敘述和評論,以便預測發展、研究的趨勢或尋求新的研究突破點。文獻綜述是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重要章節。
  • 論文寫作:研究生必不可少的一環!
    然而,學生寫這類文章最容易出問題的是八股文裡內在的邏輯。比如摘要中的八股邏輯:為什麼要做這項研究、別人怎麼做的、哪做得不好、你怎麼解決的、你怎麼證明你解決了。這其中邏輯和保安常問的三大哲學問題「你是誰,你從哪來,到哪去」是類似的。但是,如果邏輯上不嚴密,寫出來的文章就有可能像竹片編制篩子,漏洞百出。
  • 諾獎得主本庶佑:不要相信論文裡寫的東西,《自然》《科學》這些...
    研究者要認識到,這才是第一流的研究。我認為,為了讓論文更容易被知名刊物接收而做的研究,絕不會是很好的工作。(2000年) 我認為《自然》《科學》這些雜誌上的觀點有九成是不正確的,論文發表十年之後,還能被認為是正確的只剩下一成。首先,不要相信論文裡寫的東西。對於研究,要一直鑽研到眼見為實、讓自己確信為止。
  • 研究生再也不是混日子了,教育部今年將重點抽查已畢業研究生論文
    根據過去教育部對已經畢業的研究生的畢業論文的抽查結果,發現在抽查的論文中存在1%以上的畢業論文存在學術不端的問題,已經對論文存在問題的學生研究生學歷及學位進行撤銷。翟天臨事件發生後,社會公眾輿論對翟天臨研究生畢業論文存在抄襲和問題進行了譴責,同時也反思當前研究生的畢業論文教育形式,教育部因此加大了對已經研究生論文的抽查力度,提高研究生學術水平,增強高校研究生導師負責制的監管力度。
  • 如果研究生真的不用寫論文,那跟本科生有什麼區別?
    他表示,學生還是要以真正學習基礎課程,打扎理論和實驗的功底為主,特別是學生基本知識還沒學完的時候。 A:建議有研究積極性的本科生寫寫論文,對研究不感興趣或以後不走研究路線的同學就別寫了,導師也累學生也累。 B:建議給出更合理的畢業考評方式,否則論文暫時還是不可替代。 你是哪個陣營?
  • 論文不合格要退學?教育部又有新通知,研究生將迎來「壞消息」
    在2019年教育部就已經發布通知,有一部分的院校需要擴招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同時把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也納入統考中去,在今年則更是要加大力度擴招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僅是非全日制,全日制的招收名額也要提高,這對於考研黨算是一個「好消息」了。
  • 被導師放棄的研究生,該怎麼完成畢業論文?
    在其他同學被導師追著屁股後面要數據時,我非常清閒,無所事事,每天就上上課,別人在圖書館查文獻找期刊,我在一邊追韓劇看雜誌。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到了寫畢業論文的時候,我遲遲找不到選題方向,就傻眼了。怎麼辦?
  • 研究生畢業論文工作量怎麼寫?
    作者:新風學術網 一般來說,研究生論文需要用到工作量說明的地方都是開題報告,可以看做是「論文研究進度安排」的寫作,以下是寫作案例與模板: 研究生畢業論文工作量寫作模板一: 1、選題:20xx年8月20日——20xx年3月9日 2、開題報告:20xx年3月10日——20xx年3月24日 3、收集資料及實施研究
  • 大佬:學術論文這樣寫
    我們做了很多科學研究,應用了十八般的科研方法,得到了大量的數據和研究結果,最後我們要把它結果呈現出來,這就要寫文章,以確立你的科研發現的首發權、優先權(Priority),用於學術共同體交流;也用於找工作評職稱評TENURE-TRACK。 怎樣來寫一個學術論文?這是一個對我們研究生來說,以及對我們老師來說都是一個挑戰性的活。
  • 期刊論文發表呈現「新」趨勢,把握好動向,研究生也可提高發表率
    不論是教師還是研究生,要說最期待的事,多半是教育部發布破除「唯論文」通知後可能出現的「變化」。我們可以從字面解讀出一些信息。「唯」的意思是「單一」,破除「唯論文」並不是不需要論文,而是不再以論文為單一的考核標準,可能會是「論文+其他成果」作為綜合評判標準的情況。100%的佔比下降到80%,誰是主導,一目了然。論文的地位仍舊不可撼動。
  • 研究生為什麼發表小論文?小論文怎麼寫?小論文怎麼發表?
    小論文對於很多研究生來說是一個相當頭疼的問題。首先是不明白什麼是小論文,或者是知道小論文但不知道具體含義是什麼。二是只知道需要寫小論文,不知道怎麼寫,寫什麼。三是發表論文的途徑是什麼,怎麼發。越想越煩,越想越覺得不想寫,還不如混混日子,甚至僥倖的想:最後在師兄師姐哪篇文章上掛個名字,說不定能過學校這關。這些都是困惑他們的地方。
  • 學術論文要怎麼寫?
    撰寫學術論文是求學生涯、職業晉升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想要有更好的發展,必須要發表論文或者撰寫職稱論文。那學術論文要怎麼寫呢?我們按部分來進行講解。一、論文主旨:1. 撰寫論文貫穿於整個研究工作,論文工作與研究工作相對應2.
  • 研究生畢業論文怎麼寫才更容易達標過關?
    研究生畢業季,畢業論文怎麼寫才更容易達標過關?進入六月,又到了學生的畢業季。作為天之驕子的研究生們,許多人正在忙於寫論文或者準備論文答辯。由於研究生畢業人數不斷增加,國家加大了對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考核力度。許多高校提出了碩士論文"盲審"的要求,因此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碩士論文由於評審不通過或者論文查重不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