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確定,9月史上最暖!所以今冬不會冷了?分析:要具體分析

2020-12-05 騰訊網

根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的有關資料顯示,今年9月全球平均氣溫為15.97度,為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熱九月,比20世紀9月平均氣溫高出0.97度。2020年前9月,全球平均氣溫為有記錄以來第二高,僅比2016年低了0.04度。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為歷史第三高。和史上最暖9月對應的是,9月15日,北極的冰蓋縮減至374萬平方公裡,是有記錄以來第二次低於400萬平方公裡。

但這一數據出來,很多國內網友就表示不服了「9月明明很冷啊,哪裡偏暖了?」「這就是全球變暖?笑了」的確,這個9月,我國不少地方的氣溫其實是偏低的,從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公布的全國平均氣溫距平分布圖上看,9月我國南方的江南多地氣溫明顯偏低,特別是湖南貴州,局地氣溫偏低達到2-4度。當然,這是氣溫距平,表示的是這一段時間和常年平均水平的偏離程度,而不是具體的溫度,因此我國南方今年9月很多地方其實入秋比往年更早。

比如早在9月17日,杭州就宣布「入秋」,為10年來最早。隨後,武漢、長沙、南昌相繼入秋,南昌的秋天是1953年以來最早的。再然後,重慶,以及江蘇安徽上海等「夏天根據地」也入秋。夏秋分界線在9月下旬的短短幾天內,就迅速跨過南嶺和武夷山,深入廣東、廣西和福建,其勢頭之迅猛多年未見。

因此,對於我國來說,雖然全球經歷了史上最熱9月,但就局地的小尺度氣候而言,有些地方其實還是偏冷的,這和全球變暖並不矛盾。那也有的網友要問了,在全球變暖下,今年冬天也不會很冷了?這其實也未必,今年持續發展的拉尼娜可能使得東亞地區經向活動增強,冷空氣和寒潮的可能性會比往年更大,但至於整個冬天的情況如何,全球變暖和拉尼娜的對衝下結果其實很複雜,仍然需要繼續觀察。

相關焦點

  • 確定了,人類度過史上最暖9月!網友:所以今年冬天不會冷了?
    根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的有關資料顯示,今年9月全球平均氣溫為15.97度,為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熱九月,比20世紀9月平均氣溫高出0.97度。2020年前9月,全球平均氣溫為有記錄以來第二高,僅比2016年低了0.04度。這樣一來,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可能為歷史第三高。
  • 今冬是「60年來最冷冬天」?聽聽四川氣候中心專家怎麼說
    今冬是「60年來最冷冬天」?>(11月15日發布)今冬是「60年來最冷冬天」?四川省氣候中心預測:幾乎不可能!9月9日華西秋雨拉開帷幕後,綿綿長長無絕期,沒有太陽、陰雨覆蓋,四川盆地就此相繼入秋,氣溫持續走低。根據四川省氣候中心的數據9月,盆地大部地區氣溫偏低,其中,盆地南部、盆地西南部部分地區偏低1-2°C;10月,盆地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0.8-1.7°C。
  • 都說全球變暖,為何今冬這麼冷?專家釋疑
    中國氣象報全媒體記者專訪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為您詳解——01真的冷嗎?——你切身感覺到的寒冷,可以得到數據支持嗎?「入冬以來冷空氣頻次不多,但兩次過程影響範圍較大、勢力較強」今冬確實像大家感受到的那麼冷嗎?
  • 多項數據確定:臺灣閩南迎來史上最暖冬季
    進入3月以後,對於我國來說氣象意義上的冬季就已經結束了。在過去的這個冬天裡,儘管我國全國的氣溫大致處於正常略偏暖的狀態,但因為全國不同地區冷暖差異大,有的地方非常暖有的地方則非常冷。比如臺灣和閩南地區,就迎來了氣象記錄史上最溫暖的冬季!
  • 今冬是「60年來最冷冬天」?四川省氣候中心預測:幾乎不可能!
    11月15日,農曆十月初一,傳統的「寒衣節」。這一天,意味著嚴冬的到來,人們不僅要祭祀祖先,為他們「送寒衣」,也要為身邊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服。不過,在最近接連被陽光眷顧的四川,雙十一買的厚衣服都該暫時壓箱底了。此前,網上盛傳「60年來最冷冬天」的說法,讓不少人信以為真,而如今從北暖到南的局面,又讓大家有些懵了: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
  • 今冬"60年來最冷冬天"?四川省氣候中心預測:幾乎不可能
    此前,網上盛傳「60年來最冷冬天」的說法,讓不少人信以為真,而如今從北暖到南的局面,又讓大家有些懵了: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就此採訪了四川省氣候中心。十一月來全國大暖多地冬天「遲到」不少人都感覺,今年的秋冬,來得很猛,後勁兒不足。
  • 今年將是澳洲史上最冷的冬天
    有預測顯示,2018年,澳洲的冬天將是「破記錄"地冷。目前澳洲各地史上最冷的氣溫記錄:David使用公式預測了太陽黑子活動的變化,利用全球預報系統建模,使用歐洲天氣預報中心的數據進行了推斷:接下來澳洲北部地區會比平時溫度低,今年冬天最寒冷的地區將會在澳洲南部各州及昆州東南部出現。
  • 都說全球變暖,為何今冬這麼冷?|專訪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
    中國氣象報全媒體記者專訪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為您詳解——01真的冷嗎?——你切身感覺到的寒冷,可以得到數據支持嗎?入冬以來冷空氣頻次不多,但兩次過程影響範圍較大、勢力較強今冬確實像大家感受到的那麼冷嗎?
  •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中國氣象局闢謠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10月11日,中國氣象局通過微信公眾號表示,「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最嚴重降雪
  • 專家解讀今冬首場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大部直逼「史上最冷」
    原標題:大部低溫直逼「史上最冷 」 龍裡縣至羊場鄉縣級公路草原鄉路段 逼近1951-2015年歷史平均日最低氣溫從貴州省氣候中心的統計數據來看,全省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將逼近1951年到2015年歷史冬季平均日最低氣溫。
  • 今冬「60年來最冷」?權威說法在這
    今冬「60年來最冷」?權威說法在這 專家:基本不會出現2008年的雨雪冰凍極寒現象 天氣:今起較強冷空氣來襲,溼冷加倍 2020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還沒進入11月份,就陸續有地區出現大雪和氣溫跌破零下的情況。
  • 為什麼要做數據分析?具體方法是什麼?
    原標題:為什麼要做數據分析?具體方法是什麼?本文梳理了數據分析的重要性並總結了數據分析的具體方法,與大家分享。和傳統的營銷推廣方式不同,網絡營銷是一種更為主動的營銷,網絡營銷需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用戶,主動分析用戶數據以及內容數據,從數據中尋找用戶關注的熱點內容,通過一些數據來分析新增的用戶和流失的用戶。
  • 我國今冬可能是偏冷,華南或為「乾冷」
    發展至年底之前的可能性為90%,2021年持續發展的概率為55%,所以基本上是可以確定2020年結束之前是不會消失了。當然拉尼娜現象的發展是「自然因素」驅動,而人類對氣候的影響又在加劇這些自然變化事件,所以當拉尼娜現象加強之後,它也加劇了極端天氣,影響了水循環,雖然如今的拉尼娜現象對全球氣溫通常具有降溫作用,但是人類帶來的全球變暖可能難以抵消這種降溫的趨勢。
  • 北京——說好的全球變暖,為何今冬這麼冷?
    (圖/王曉)今天(1月7日)06時,北京南郊觀象臺氣溫降至-19.5℃,迎來1966年以來最冷清晨。今天白天,北京仍有陣風6、7級,最高氣溫僅-7℃,天寒地凍,公眾出行保暖工作要做好,避免在戶外長時間逗留,謹防凍傷。監測顯示,今早06時,南郊觀象臺氣溫降至-19.5℃,打破1969年2月24日-19.3℃的紀錄,迎1966年來最冷早晨。
  • 浙江史上最暖!2019年冬季全省平均氣溫9.5℃
    【最新消息】浙江史上最暖2019年冬季全省平均氣溫9.5℃,較常年同期偏高2.6℃眼看冬天就要過去,印象中有寒冬凜冽的感覺嗎?似乎沒有,連羽絨服也沒穿幾天,莫不又是一個暖冬?是的!浙江省氣象服務中心剛剛發布消息,2019年冬季全省平均氣溫9.5℃,較常年同期偏高2.6℃,偏高幅度排名歷史第一。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我們浙江經歷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暖冬季!
  • 遼寧今冬自2008年以來「最暖」
    遼寧省氣象局相關工作人員昨日表示,2013/2014年冬季(2013年12月1日-2014年2月28日)遼寧省各地氣溫至少較常年同期偏高0.6℃,最多比常年偏高2.6℃,屬於暖冬。根據省氣象局發布的年度氣候公報統計,今冬是繼2007年出現「最暖冬天」(1951年以來最暖)之後,近10年來第二暖的冬季。
  •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真相是……
    近日,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消息 預計今冬將形成拉尼娜事件 與此同時 你的朋友圈, 是不是經常刷到以下類似信息 " 拉尼娜確定形成持續升級至 2021 年
  • 網傳今冬「60年來最冷」、「大暴雪」頻繁?氣候專家闢謠來了!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最嚴重降雪」  「2008年以來的最冷一年」  「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  最近  多個小視頻和奪人眼球關鍵詞的帖子  在微博、微信
  •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最強降雪?氣象專家闢謠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最嚴重降雪」「2008年以來的最冷一年」「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最近多個小視頻和帖子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論壇等廣為流傳,而且言之鑿鑿。10月11日,氣象專家指出,這些不過是精心剪輯的謠言。由於國慶假期降溫劇烈,這些謠言又帶有極大的迷惑性,讓很多人信以為真。
  • 所以今年冬天是凍哭還是暖哭?
    拉尼娜又稱「反厄爾尼諾」,就是秘魯、厄瓜多以西的赤道太平洋海溫大範圍、持續偏冷的情況,和厄爾尼諾正好相反。但厄爾尼諾是異常,拉尼娜也是;厄爾尼諾會帶來極端天氣,拉尼娜也會。所以拉尼娜一旦出現,都會引起全球廣泛關注。最新ENSO周報顯示,赤道中東太平洋附近持續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