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的有關資料顯示,今年9月全球平均氣溫為15.97度,為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熱九月,比20世紀9月平均氣溫高出0.97度。2020年前9月,全球平均氣溫為有記錄以來第二高,僅比2016年低了0.04度。這樣一來,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可能為歷史第三高。和史上最暖9月對應的是,9月15日,北極的冰蓋縮減至374萬平方公裡,是有記錄以來第二次低於400萬平方公裡。
但這一數據出來,很多國內網友就表示不服了「9月明明很冷啊,哪裡偏暖了?」「這就是全球變暖?笑了」的確,這個9月,我國不少地方的氣溫其實是偏低的,從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公布的全國平均氣溫距平分布圖上看,9月我國南方的江南多地氣溫明顯偏低,特別是湖南貴州,局地氣溫偏低達到2-4度。當然,這是氣溫距平,表示的是這一段時間和常年平均水平的偏離程度,而不是具體的溫度,因此我國南方今年9月很多地方其實入秋比往年更早。
比如早在9月17日,杭州就宣布「入秋」,為10年來最早。隨後,武漢、長沙、南昌相繼入秋,南昌的秋天是1953年以來最早的。再然後,重慶,以及江蘇安徽上海等「夏天根據地」也入秋。夏秋分界線在9月下旬的短短幾天內,就迅速跨過南嶺和武夷山,深入廣東、廣西和福建,其勢頭之迅猛多年未見。
因此,對於我國來說,雖然全球經歷了史上最熱9月,但就局地的小尺度氣候而言,有些地方其實還是偏冷的,這和全球變暖並不矛盾。那也有的網友要問了,在全球變暖下,今年冬天也不會很冷了?這其實也未必,今年持續發展的拉尼娜可能使得東亞地區經向活動增強,冷空氣和寒潮的可能性會比往年更大,但至於整個冬天的情況如何,全球變暖和拉尼娜的對衝下結果其實很複雜,仍然需要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