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們人類社會、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了,當然,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對地球的依賴。當我們在開發、利用地球資源時,地球的環境也可能會出現變化,甚至有一些地區可能會出現本不該存在的東西。
據2020年8月11日的報導,海洋專家、海洋探險家表示,在海洋上已經出現了5個巨大的「垃圾島」,其中一個最大的「垃圾島」與法國的面積相當。在海洋存在島嶼,是正常的情況,但是出現「垃圾島」的情況,確實是值得我們重視,因為這些「垃圾島」的出現,其實是我們人類汙染環境導致的結果。
對於這些巨大「垃圾島」的形成,海洋專家表示,來自世界各地的塑料垃圾在進入大海以後,有一些垃圾會隨著洋流而集中到一起形成大的「島嶼」,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垃圾島」位於太平洋上。雖然我們沒在現場感受到這些「垃圾島」的場面,但是從這些描述來看,可以想像到這些島嶼確實是非常大了。如果接下來垃圾的問題沒得到很好的處理,意味著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垃圾進入大洋,這些「垃圾島」的數量可能會更多,也可能會變得更大,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事情。
在海洋中,雖然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垃圾島」,但是還有很多塑料垃圾在大洋深處。研究表明,現在每年有超過10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到大洋中,而這些進入大洋的垃圾,大約只有1%會漂浮在海面上,意味著近99%的塑料垃圾並沒有漂浮在海面上,而是在海水中甚至沉入到海底。我們前文提到的大洋中有5大「垃圾島」,只是海洋垃圾中的一小部分,大洋深處的垃圾含量可能超乎我們的想像。
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在地中海深入到900米的海底,採集了一些海底的沉積物樣本,並對這些樣本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每平方米的海底區域塑料微粒的數量達到190萬個。不同的海域,海底的垃圾微粒數量可能不同,但是這些數據足以表明當前海洋中的垃圾已經很多,這些垃圾的存在,對於海洋生態系統來說,可能是比較嚴峻的問題。
這些年來,我們時不時會看到一些海生動物被海洋垃圾困住,如海龜被廢棄的漁網網住等。當這些海洋動物被困,即使沒有馬上面臨死亡等問題,但對於它們接下來的生活來說,影響會很大,在捕食、逃避天敵時可能會很不順利。除此之外,這些垃圾微粒還可能會進入食物鏈,最後進入到我們人類身體。
有一些塑料垃圾的尺寸很小,可能會直接被一些海生動物吞食進去,隨後這些塑料垃圾微粒進入到這些海生動物的體內,然後通過食物鏈等途徑,向更高級的捕食者體內轉移。我們人類作為地球食物鏈最頂端的一種生物,自然是離不開捕食其他的動物,其中就包括一些海生動物,意味著這些塑料微粒最後確實是有可能會慢慢進入到我們人類體內。所以,如何減少這些垃圾數量,確實是值得我們深思、重視、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