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間,南海的12個島嶼集體「消失」,西方國家:中國該怎麼辦?
南沙群島,位於我國南海南部,靠近赤道,是南海四大群島之一,也是我國四大島礁之首、海域面積之大和地理位置之南。目前南沙群島有230多個島礁,海域面積達88萬平方公裡,周邊與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汶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國隔海相望。同時,南沙也是世界上航運最繁忙的海域,每年約有四萬多艘船隻經過此,是東亞國家和地區航運的必經之地,也是其經濟命脈。
在中國,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是唯一位於珊瑚礁核心分布區的海域,它的美麗和豐富足以與馬爾地夫和澳大利亞的大堡礁相媲美,其分布的海域面積也超過它們。海面環礁面積約為3000平方千米,與南沙島礁中的環礁相比,海面環礁具有準陸地地位。
根據群島基線準則,南沙群島可以劃出數萬平方公裡領土,從而可以主張上萬平方公裡的領水,數十萬平方公裡的專屬經濟區,而目前我國的主張是九段線以內都屬於中國主權範圍,九段線的出現早於國際海洋法公約,因此不受中國管轄。
近些年來,為了更好地管理南海,我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大的一項就是在南海建設填海造陸工程。隨著填海造陸的實施,南海各大島礁逐漸變為島嶼,方便了我國對南海島嶼的管理,更使世紀之交各國對我國的覬覦心大減。
迄今為止,中國已在南海完成了8個島礁的填海造地工作,包括美濟礁、渚碧礁、永暑礁、華陽礁、南燻礁、東門礁、赤瓜礁、永興島等,其中最早的幾個島礁屬於填海造地,因此之前永暑礁已經是南海大島,這屬於擴大範圍,從那時起,中國在南海諸島中實際控制的島礁面積也開始呈現碾壓優勢。
現在,西沙群島所有島礁均在中國實際控制之下,永興島是西沙群島最大的島嶼,面積3.2平方公裡,有2700米長的跑道,可起降各種小型客機,以及各種戰鬥機和中小型運輸機,居民在西沙群島的13個島嶼生活,其中全富島、銀嶼、鴨公島已陸續開放旅遊。
一夜之間,12個零零碎的小島在建造宣德群島的過程中「消失」了,原來是宣德群島用填海造陸的方法把一個個小島連在起,在上面建機場,規模如此大,西方國家都驚膽:中國這是幹嘛的?大家都知道,各國都非常關注南海,所以我們國家的這個大項目,自然也引起了他們的興趣。
事實上,早在2016年底,央視就曾在電視節目中展示過南海島礁建設的最新進展,目前南海的幾個大島礁基礎建設已經相當完備,島礁除了港口、碼頭等人物資的基礎供應設施外,包括足球場、超市、醫院、郵局等民用設施的配套也基本齊全,只能說這些年來,島礁建設的心血並沒有白費,國家近年來在南海投入的巨資已初見成效,保衛國家領土這才是真正永不沉沒的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