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南海局勢緊張與中越兩國在西沙海域的衝突,同中國有領土爭端的日本也插手其中。共同社報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14日在眾院外務委員會上就中國在南海劃設的邊界線九段線表示,「中國向國際社會拿出國際法上的切實根據十分重要」,希望中國給出明確的說明。
共同社稱中國在「九段線」內側的南沙和西沙群島主權問題上與越南和菲律賓陷入對立。岸田關於日本今後的應對強調稱:「將敦促中國採取遵守國際法、遵守法制的態度。」
日本外相插手南海局勢 稱望中國拿出九段線劃設依據
對九段線的質疑,日本不是第一個。今年2月,美國助理國務卿拉塞爾在美國會聽證會上稱,中國根據「九段線」宣示海洋權益與國際法原則不符,中方對此回應表示,「中國在南海的海洋權益是歷史形成的,並受到國際法的保護。對於同有關國家間的海洋爭議,中方一直致力於與直接有關的當事國通過談判和磋商解決。同時,中國高度重視同東協國家通過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共同維護南海的和平穩定。中方的上述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製造話題、渲染緊張無助於維護東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美方一些官員在國會聽證會發表有關言論,不是建設性的行為。我們敦促美方拿出理性、公允的態度,為本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繁榮發展發揮建設性的作用,而不是相反。」
【九段線依據】
中國南海9段線最早是11段線,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在20世紀30-40年代就已經勘定,並繪製成圖,得到了當時世界上所有國家及其合法政府的承認,各國地圖上都已明確表明南海11段線內為中國所有。在上世紀的眾多國際公約和條約中都明確指出和體現。
越南、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等國聲稱9段線內的眾多島礁是無人島礁,但無人不等於無主權,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眾多的西方列強掀起了爭奪島嶼的鬥爭,佔領了許多遠離本土的島嶼(英國有馬島等,法國的海外島嶼更是遍布全球),如果南海諸島,包括西沙、南沙、東沙、中沙、曾母暗沙曾是無人島無主權島嶼,那還等得到19世紀末的東南亞等國來發現並佔領。而事實上,西方列強在擴張的過程中確實有侵佔南海諸島,但是由於中國政府的抗議並申稱中國對諸島擁有主權,西方國家在島上確實發現了中國漁民活動的痕跡。
在二戰時期,日本一度佔領南海,但二戰結束後,依照《波茨坦公告》將南海並臺灣等諸多侵佔的中國領土交還中國,這也再一次印證了中國對南海擁有不可爭議的主權。而南海周邊國家最早到上世紀70年代因為南海發現大量資源才紛紛向中國提出領土要求,這在法理上是沒有任何理由的。在上世紀60-70年代,中國本著同志加兄弟的關係,為了越南政府能有效的抗擊帝國主義,允許越南在中國南海領土上建設雷達站等軍事設施,將11段線改為了9段線,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南海九段線。
九段線是南海海域的「傳統界線」。早在1947年,九段線就被當時的中國政府畫在地圖上,向全世界公布,並得到了廣泛承認。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1982年才籤署公布。因此「九段線」不在《公約》的管轄之內,
它是一個例外。也因此,中國不必用《公約》來規劃和設計自己的海洋,應主張「九段線」內的南海是「歷史性水域」,「九段線」的意義就在此。有人主張「九段線」是島嶼歸屬線,這也是有問題的。按照《公約》的「島嶼」定義,整個海南省三沙市的島嶼面積還不到13平方公裡,因此這樣劃定不能被接受。《公約》在處理與它相衝突的案例時,引入了「歷史性水域」的概念。「歷史性水域」是這樣解釋的:「沿岸國清楚、有效、繼續不停地,並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對一水域行使主權權利而受到國際社會各成員的默認。」有專家主張,九段線應是「歷史性水域」線,它圍起來的水域除了允許外國船隻自由通行等其他經允許的權利外,其他權利都屬於中國。
南海九段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