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日本的地球儀標註九段線 日媒妄稱反映政治意圖

2021-01-14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綜合】日本《產經新聞》1月3日連發數篇報導,無端指責標識有南海「九段線」的中國產地球儀有問題,認為這是「反映中國政治意圖的商品」。這些報導被日本門戶網站「活力門」轉載。

報導稱,日本大阪市一家批發廠商從中國進口的地球儀標註有反映中國權益主張的南海「九段線」,該進口地球儀自2008年起在日本國內零售店出售。但報導引用去年7月所謂的南海仲裁結果稱「九段線沒有法律效益」,這一標識與日本官方不承認中國南海九段線的立場不符,是「反映中國政治意圖的商品」。

該批發廠商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解釋稱,在地球儀上南極附近的註解欄中已將九段線標註為有爭議的國界線,沒有觸及到與中國有南海紛爭的周邊國家的主張;並稱,進口該地球儀時委託了專家審核,「沒有用戶反映問題」,也否認受到來自中國政府的壓力。

但是有日本專家批判稱,這是反映中國政治意圖的商品。

日本從中國進口的地球儀/來源:產經新聞

日本從中國進口的地球儀上所標註的九段線/來源:日本產經新聞

產經新聞報導稱,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規定,在日本現行審定的教科書和地圖中均沒有標註九段線;如今市面上銷售的地球儀沒有專門審查制度,對於是否有九段線沒有經過檢查。日本東京教材出版巨頭學研集團曾受到中國壓力,在地球儀上將「臺灣」標註為「臺灣島」,因為購買者的投訴而停止生產。後來,日本複數社的商品也應同樣問題被回收。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當時的記者會上稱,這種只將單方面主張畫進去(的行為), 向孩子們傳達這種地圖知識時會給他們產生什麼影響呢?

報導一,「大阪商社從中國進口的地球儀標有九段線,是政治意圖的反映」。截圖來源:日本產經新聞

報導二,「對於民間公司出售的地球儀,專家表示必須要有基本制度」。截圖來源:日本產經新聞

報導三,「大阪批發商採訪時否認受到來自中國政府的壓力」。截圖來源:日本產經新聞

據報導,這款地球儀是從一家香港製造商進口的,該製造商在廣東省有工廠。此前,日本學研集團出售將臺灣標註成「臺灣島」的「問題」地球儀,就是由這家製造廠商生產。和學研集團地球儀一樣,大阪批發商出售的這款地球儀也配有各國地理、文化等信息的語音提示系統,截至目前沒有公開銷售數據。

該批發商負責人解釋稱,「繼學研地球儀的臺灣標註事件結束後,我們便繼續賣該商品。審核時委託了一位大學教授,對方判斷沒有問題,我們才決心開始賣的」。關於九段線的標註,這位負責人聲明,「被《產經新聞》指出來以後才知道。這個標註一直就有,可從沒有用戶因此而投訴或索賠」。至於中國製造商是否受到中國政府的壓力,該負責人表示不清楚此事。

此外,報導還稱,當時負責審核的大學教授表示「現階段不便接受採訪」。

日本產經新聞3日連發三篇報導稱,中國正通過教學用具的流通反映其「政治意圖」,並呼籲日本政府對民間公司出售地球儀要制定標準,嚴格地球儀標準規範。

關於「九段線」問題,中國外交部已多次明確強調,中國在南海的海洋權益是歷史形成的,並受到國際法的保護。對於同有關國家間的海洋爭議,中方一直致力於與直接有關的當事國通過談判和磋商解決。同時,中國高度重視同東協國家共同維護南海的和平穩定。中方的上述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製造話題、渲染緊張無助於維護東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日媒稱安倍「地球儀外交」意在抗衡崛起的中國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2014年繼續積極推進首腦外交,將從9日開始訪問中東和非洲4國,並預定最早於1月下旬訪問印度等國。此後還計劃對歐洲和中南美等地進行訪問。《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9日對安倍的「地球儀外交」進行了分析,並指出,安倍首腦外交的特點是「訪問之前忽視的國家」。
  • 寄望於發達國家 日本「俯瞰地球儀外交」捨本逐末
    本月15日與莫三比克總統紐西舉行會談,16日會見美國務卿蒂勒森;19日啟程赴歐洲出訪德法等國。4月與美國副總統彭斯會面,同月出訪俄羅斯。5月下旬出席在義大利西西里島舉行的日美歐七國集團(G7)峰會。安倍的「俯瞰地球儀外交」在這個春天還將繼續。  實際上,自安倍2012年當選首相以後就開始推行「俯瞰地球儀外交」政策。
  • 中國圍棋被日本老太橫掃,這小夥發憤圖強,一舉打敗日本九段高手
    中國圍棋被日本老太橫掃,這小夥發憤圖強,一舉打敗日本九段高手 日本和韓國圍棋其實都是源於中國,可是到了近代的時候
  • 收藏:康熙時期的地球儀,了解世界的新窗口
    地球儀是對地球直觀概貌的形象描述,它能幫助人們了解世界地形地貌、政區國界、風土人情,也是對當時人地理認識水準的印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地球儀的國家之一,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回族天文學家扎馬魯丁製造了一隻地球儀。《元史·天文志一》說:「苦來亦阿兒子,漢言地理志也。
  • 中國造地球儀因「領土問題」在菲律賓被下架
    最近,菲律賓又要求該國最大的連鎖書店緊急下架中國造的學生用地球儀,而且不排除到學校收回這批「問題產品」。菲方給出的理由是:「這些地球儀將南海大部分劃為中國領土」。據《菲律賓星報》2月15日報導,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勞爾•赫爾南德斯(Raul Hernandez)在一次聲明中稱,菲律賓外交部要求該國最大的連鎖書店下架中國造地球儀,而這家書店也回應稱將在20日前全面下架中國造地球儀。
  • 中國松茸價格為何在日本大漲?日媒:中國人也逐漸愛吃了
    &nbsp&nbsp&nbsp&nbsp參考消息網8月26日報導 日媒稱,秋季的美食之一、中國產松茸的價格正在上漲。除中國國內需求擴大外,天氣原因造成松茸生長緩慢,使得松茸批發價比2016年上漲30%。這可能導致日本餐飲產業等的採購成本增加。
  • 安倍著急完成地球儀外交 欲在拉美阻擊中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俯瞰地球儀外交」25日再次粉墨登場,此次的表演地是拉美5國。拉美以往在日本的外交格局中不算重點,安倍為何此刻急於「進行戰略補漏」?「資源外交」、「為入常拉選票」和「牽制中國」是外界普遍猜測的意圖。不過,聯想到剛離開拉美的中國領導人,「在拉美阻擊中國」更為一些日本媒體津津樂道。
  • 中國最年輕九段李欽誠:平衡是圍棋的最大魅力
    新華社南昌10月23日體育專電(記者高皓亮)參加江西南昌中日韓三國圍棋精英賽的中國2016年新晉最年輕九段、江西籍棋手李欽誠在賽前接受採訪時說,回到家鄉參加比賽,要做的就是放下心理「包袱」,以最佳狀態應對日本和韓國棋手挑戰。
  • 中國發出強烈信號,澳大利亞政治鼠目寸光,經濟發展會強烈震蕩
    【環球網軍事報導】28日更新的俄衛星網一篇題為「中國警告澳大利亞:政治短視可能造成經濟後果」的文章提及,本周,中國向澳大利亞發出了強烈信號:放棄雙邊關係中的不正確立場,不然的話,或將在貿易中導致不可預測的問題。
  • 唯一來過中國的日本天皇要退位了 日媒稱明仁訪華意義非凡
    海外網4月30日電 今天(30日),現任日本天皇明仁將正式退位。明仁談及訪華意義時曾表示:「從古代起,天皇就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和許多留學生到中國,努力學習中國文化。中文給日本皇室以深刻的影響。日中邦交正常化後,兩國關係日益密切,我對此感到非常高興。我希望兩國關係能超越過去,並希望兩國建立起以相互信賴為基礎的持久友好關係。」訪華期間,明仁還就日本侵華歷史鄭重表示:「在兩國關係悠久的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段我國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苦難的不幸時期,我對此深感痛心。」日媒評價稱,此次訪華之行當時在日本國內爭議很大。
  •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國考國際時政(7月12日)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國考國際時政(7月12日)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時事政治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國考國際時政,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圍棋史上年輕的九段高手!
    圍棋史上年輕的九段高手!圍棋是一種國粹,圍棋中的九段更是一種圍棋大師的象徵,聽起來,圍棋九段挺難的,可是你知道嗎?那些年輕輕輕的人早就獲得九段稱號!王檄1984年1月10日出生王檄,中國河南開封人,中國棋院圍棋九段。
  • 日媒又炒作中國海警在釣魚島海域巡航 外交部回應
    原標題:日媒又炒作中國海警在釣魚島海域巡航,外交部: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孫秀萍 陳洋]日本媒體日前宣稱中國海警船8日至10日連續三天出現在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附近,進入所謂「日本領海」。
  • 2018日本靠出口電影收入19億,中國觀眾貢獻了7個億
    根據日媒映畫natalie數據顯示,日本電影2018年據日媒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國內上映日本電影共有15部創紀錄,其中包括6部動畫電影,9部真人電影,但動畫電影的票房卻佔到總票房的69.9%。數據顯示,2018年在中國上映的日本電影票房收入共計7.7億人民幣,而2018年,日本電影出口收入共計2.8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9.5億
  • 日媒:日本領先世界成功連續開採海底礦石 不再「受制於人」
    據海外網10月10日報導,海底裡沉睡著無數的金、銀和寶藏,令人心動並「躍躍欲採」。不過,這樣一個「冒險故事」很有可能將成為現實。日媒稱,在9月下旬,日本經濟產業省和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宣布,日本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試驗從衝繩縣近海的「海底熱水礦床」連續大量開採出礦石。
  • 日本外相過度熱衷出訪 日媒調侃:像要把世界地圖塗滿
    日本外相過度熱衷出訪日媒調侃:猶如要把世界地圖塗滿一樣  參考消息網7月19日報導日媒稱,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仍在展開高頻率的海外出訪。
  • 日本對韓國半導體出口管制造成雙輸局面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楊伯江,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 田正  日韓都以貿易立國,「半導體摩擦」不會無限擴大,不排除日本在參議院選舉後適度緩和對韓姿態,但摩擦不會簡單平息,兩國關係短期難有重大改善。
  • 中國人爆買 日本或限制紅珊瑚出口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蔣豐】近些年,日本紅珊瑚裝飾的項鍊、手串兒等,受到中國大陸和臺灣等地遊客青睞。但由於價格上漲,捕撈量也不斷增加,日本用於製作珠寶飾品的寶石珊瑚被指存在滅絕的危機,不排除未來日本將限制紅珊瑚的出口。日經中文網7日報導稱,在珊瑚中,紅珊瑚等生長在深海的品種作為珠寶飾品材料一直非常珍貴。
  • 日媒:日本太空技術全面落後於中國只是時間問題
    11月8日,日本Harbor Business Online網站刊登日本航天專家鳥島真也的文章《已成為航天大國的中國實力到底如何?日本應採取何種戰略應對?》。文章介紹了中國在運載火箭技術、人造衛星出口以及太空基礎科學研究領域的進展。
  • 日本潛艇首次竄入九段線向大國示威?安倍用這種方式找回一點面子
    據日媒報導,9月13日,日本自衛隊「黑潮」號潛艇與「加賀」號直升機航母、「電」號和「涼月」號護衛艦竄入九段線以內舉行演訓。這也是日本首次公開其潛艇在這片敏感海域的活動。而不尋常的是,日本方面並未對一直保密的潛艇行蹤進行遮掩,反而罕見地曝光了這次行動。「黑潮」號潛艇還首次竄訪越南的金蘭灣,擺出與越南聯手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