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南海十一段線,後來變成了九段線,到底是誰畫的?

2021-01-14 閒人說史

看到中國的地圖會發現,南海有九條斷續的線,被稱為「九段線」。斷線以內是中國的領海,有中國的南沙、中沙、西沙、東沙群島,我們會發現這條九段線已經畫到了人家家門口,比如距離菲律賓本土最近距離約80公裡,距離馬拉西亞、汶萊就更近了,讓人快不能下海了。

去年越南有一家慈善機構,因為成龍公開表示支持中國在南海的主權,竟然因此取消了這次活動。其實這也能理解,畢竟下海沒多遠就到中國了,被堵住的感覺很不爽嘛,但是南海主權歸中國這是不容置疑的。那誰這麼霸氣、有先見之明的九段線是怎麼畫出來的呢?

自古歸中國,無人質疑:

我們一直說自古以來南海即南海諸島都是中國的領土,有多久遠呢?可以說自秦始皇派兵進入嶺南,設立郡縣以來,中國人就開始在南海活動。漢朝時期開始大規模利用南海,西漢元封元年(前110年)在海南島設立珠崖郡、儋耳郡,歸屬交州刺史管轄,表示中央政府對海南島的直接統治開始。

唐宋時期中國的航海技術進一步發展,遠洋活動更加頻繁,宋代開始正式將南海諸島納入中國版圖。越南中部的交趾洋以及婆羅洲西北的納土納群島已被作為宋朝與外國的海域分界,凡從外國來的船隻,過了納土納群島或交趾洋,即進入宋朝之境,當時南海周邊的一些古國的官方記錄也明確承認這點。

明成祖朱棣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南海海域為必經之路,明代《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中便明確標有石塘、長沙和石塘,而其中的石塘便是指的現在的南沙群島,清朝時期南海諸島也一直歸屬瓊州府管轄。至此一直沒有任何國家對中國擁有南海的主權產生質疑,其實也沒有什麼國家。菲律賓一直沒有統一的政權,直到被西班牙殖民;印尼原本更是一個個島嶼小國,荷蘭人的到來才將他們聚在了一起;越南更一直是中國的小弟。但是到了清末,各方侵略勢力逐漸盯上了南海這塊寶地。

近代衰弱,列強蠶食:

1、日本侵佔東沙島:

甲午中日戰爭後,日本佔據了臺灣,這樣就與南海相望。1907年8月,日本商人闖入了東沙島,毀壞了島上中國建築,然後說是無人的荒島,歸日本所有。清政府得知後,與日本進行了2年的談判,最終才達成協議收回東沙島(協議中說島上日本商人的工程建築需由中國花錢購回)。

收回東沙島的清政府,意識到了南海問題,為了彰顯國家主權,防止列強在此侵佔,1909年5月派遣「伏波」、「琛航」、「廣金」三兵輪共170餘人,由水師提督李準率領,前往西沙復勘,並在西沙鳴炮升旗,宣告西沙為中國的領土(可能是南沙太遠,艦船遠航無力)。

2、法國侵佔南沙諸島:

日本人剛走沒幾年,法國又來了。20世紀20年代,法國就對西沙開始勘察,畢竟緊鄰殖民地越南嘛。1930年,法國的「麥裡休士號」炮艦強行佔領南沙群島的南威島。隨後到了1933年又陸續侵佔了南沙其餘島嶼(包括太平島、南鑰島、南威島、中業島等),被稱為「九小島」,歸越南巴地省管轄。

十一段線出臺:

面對列強的咄咄逼人,中國也開始了展示主權,最遲在1914年,中國出版的地圖上開始在南海標註了斷線。

最初是一條自北向南、從中越陸地邊界終點起,出北部灣,環繞南海,穿過臺灣海峽和東海,直到黃海的中朝陸地邊界的長弧形連續線。此後,該線的範圍逐步南擴,包括了東沙島和西沙群島。後來由於法國侵佔南沙事件,在此後出版的地圖上逐漸將南沙等島嶼包含在內。至此南海斷線大體形成,不過一直沒有官方正式地圖出版,這些都是私人出版的地圖。

1934年,為了應對南海問題,民國政府決定出版中國南海疆域詳細地圖。於是在1935年出版了南海官方地圖,圖中明確標明了東沙、西沙、南沙(後改名為中沙)和團沙(後改名為南沙)群島,並將曾姆灘(今曾母暗沙)標在接近北緯4度的位置上,表明民國政府認為其領土最南端至少應在北緯4度。

二戰期間,南海諸島再次被日本佔據,抗戰勝利後,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國收回南海諸島。

1946年,海軍上校林遵,率領一支艦隊包括「太平號」、「中業號」、「永興號」和「中建號」(這也成了後來這四座島嶼命名的來源)收復了南沙、西沙等島礁。收復南海諸島時,對南海諸島的名稱還做了調整「南沙群島」改名「中沙群島」,「團沙群島」改名為「南沙群島」。

戰後,民國政府更加重視南海問題,1947年經過內政部的討論,使南海領土範圍具體化,重新審定了172個島礁名稱。在出版的《南海諸島位置圖》中,標出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群島,以南海的地形為參照物,在南海上劃出了11條斷續線。線的最南端標在北緯4°左右,這就是在中國南海地圖上正式標出的「十一段線」,因該線的形狀像英文字母「U」,故也稱為「U形線」。

九段線的調整:

1949年以後,新中國出版的地圖沿用之前出版的《南海諸島位置圖》上標繪的斷續線,只是在1953年由於北部灣劃界調整的問題,將11段斷續線去掉北部灣2段,改為9段線,「九段線」因此得名。近些年有人說因為把白龍尾島借了出去,導致北部灣海域的喪失,所以才變成九段線其實並非如此(北部灣上有兩個白龍尾),有興趣的可以在去查閱一下資料。

結語:

關於「九段線」的法律涵義有著多種不同的主張和解釋。包括國界線說、水域線說、權利線說、島嶼範圍線說。但無論怎麼解釋,南海、南沙都是中國的,這是不容置疑的,九段線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是沒有任何國家有爭議的,只是由於70年代以後石油資源的發現,才引起了各國覬覦。如果說中國版圖像一隻雄雞,那麼南海就是支撐雞身的雞腿,用以走向世界,終將收復所有的土地。

相關焦點

  • 我國南海「九段線」的前世今生,為何後來變為「十段線」了?
    提起我國南海,我們不得不說一說「九段線」,以及「九段線」的前世「十一段線」。中華民國時期的十一段線「十一段線」是中國近代時期對本國南海海域權益邊界的一種叫法。從圖中按順時針看十一段線的位置:起點巴士海峽- 北呂宋海槽 -馬尼拉海溝-南沙與菲律賓之間 - 南沙海槽(原名巴拉望海槽) - 南沙與馬來西亞之間(曾母暗沙南面,是最南的一段) - 南沙與印尼納土納群島之間(最西的一段) - 南沙與越南之間 -西沙與越南之間 -北部灣中部 - 北部灣北部。
  • 中國南海的「九段線」為何是斷續線?而不是連著的線?
    那麼,自古以來就對南海擁有主權和管轄權的中國,為何在劃定南海傳統海疆線時,沒有使用一條完整、連續的線條,而是用了一條斷續的九條線,這其中到底有何緣由呢?南海地圖九段線本身就是我國南海傳統海疆線,早在東漢時期,中國古代先民就發現了南海諸島;從宋朝起,中國歷代統治者都將南海諸島工作國家的行政單位,對這一海域進行有效的佔有、管轄。
  • 為什麼我國南海海域的九段線不是連續的?
    但是觀察我們現在的中國地圖,不難發現這樣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地圖中南海海域的國界線也就是我們稱之為「九段線」的地方不是連續的?觀察地圖我們可以得出來,在南海諸多群島處的國界線是由九個線段所包裹起來的,但是反觀內陸地區的國界線卻都是連著的一整條線段。其實不僅我國的海域國界線不連續,世界上關於地圖的畫法在海域界限這一方面都是如此。
  • 解析:中國南海九段線的前世今生
    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中,在南中國海中存在一條由9條斷續的線組成的U形線,通常稱為「九段線」。  中國南海九段線的「前世今生」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根據1943年12月籤署的《開羅宣言》和1945年7月籤署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10月25日開始收復臺灣,隨後則正式收復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 日本外相插手南海局勢 稱望中國拿出九段線劃設依據
    日本外相插手南海局勢 稱望中國拿出九段線劃設依據對九段線的質疑,日本不是第一個。【九段線依據】中國南海9段線最早是11段線,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在20世紀30-40年代就已經勘定,並繪製成圖,得到了當時世界上所有國家及其合法政府的承認,各國地圖上都已明確表明南海11段線內為中國所有。在上世紀的眾多國際公約和條約中都明確指出和體現。
  • 九段線到底合理嗎?
    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九段線到底合理嗎?就像是,西伯利亞屬於俄羅斯,阿拉斯加屬於美國,馬島屬於英國一樣,這是法理也是事實,百年以後是如此,千年以後也是如此,亙古不變。那么九段線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其實九段線就是我們十四億中國人所熟悉的中國南海的南海諸島歸屬範圍線。
  • 霸氣的「九段線」是誰設計的,為何當時獲得國際認可,無可爭辯?
    南海與汶萊、越南等國家緊挨著,這9條線距離其他國家的陸地都不遠,儘管這9條線將中國的地圖與其他國家的地界劃分得清清楚楚,但就是有些國家睜著眼睛說瞎話。越南是其中之一,越南船隻曾經在南沙萬安灘多次與中國船隻發生爭執,在2019年的夏天,雙方就萬安灘的石油鑽井曾多次聚集了近百艘艦船。
  • 文揚:「九段線」法理含義需重新表述
    據上世紀70年代參加公約談判的外交官回憶,中國當時無條件支持200海裡經濟區,主要是出於反對美蘇超級大國霸權的考慮,對那些於己不利的地方,根本就沒有算清楚,等到後來想明白了,也騎虎難下了。(見凌青回憶錄《從延安到聯合國》)現在看來,當年為反霸舉起的石頭,後來也砸了自己的腳。在海洋權益問題上,中國雖然不是霸權國家,但由於獨特的歷史主張,客觀上讓自己成了周邊沿海國的「反霸」對象。
  • 近代中國南海九段線的形成
    而中越海上邊界,便以東經108度零2分線(即中法兩國勘界大臣所劃紅線)向南垂直接劃。這樣,基於國際條約的中越海上邊界線即已劃定。越南海岸在竹山以西,無論怎樣向南接劃,南海諸群島都遠在該線以東海面,其歸屬中國不言自明。也就是說,法國政府早在1887年6月26日就已經承認南海諸島屬於中國所有;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主權,當時即已為國際法所認定。因此,東經108度零2分線也成為劃定南海疆域線的起點。
  • 人民日報:南海九段線不符合國際法?美國別任性
    美國別在南海問題上任性(望海樓)  華益聲  近期,美國國務院發表了一份題為「海洋界限——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海洋主張」的報告。報告對中國南海九段線法律效力問題妄加評論,稱中國未能依據國際法澄清與九段線相關的海洋主張。  國務院報告的性質不同於學術文章,其反映美官方立場。
  • 中國出口日本的地球儀標註九段線 日媒妄稱反映政治意圖
    【觀察者網 綜合】日本《產經新聞》1月3日連發數篇報導,無端指責標識有南海「九段線」的中國產地球儀有問題,認為這是「反映中國政治意圖的商品」。這些報導被日本門戶網站「活力門」轉載。 報導稱,日本大阪市一家批發廠商從中國進口的地球儀標註有反映中國權益主張的南海「九段線」,該進口地球儀自2008年起在日本國內零售店出售。
  • 孔小惠:蔡英文南海主張可能引發不良後果
    臺灣「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質疑蔡英文只說不放棄太平島,難道是要放棄「U型線」上的其他島嶼,「陸上的主權會影響海上的龐大經濟利益,蔡英文你這樣對得起『中華民國』?」 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其對南海十一段線(大陸稱為九段線)擁有主權。
  • 納斯卡線到底是誰畫的?
    納斯卡巨畫又叫做納斯卡線,是在秘魯納斯卡高原沙漠上有很多巨大的畫。最早是在1972年剛好有飛機飛過秘魯,然後人們就注意到地上有許多線,以為是路。過了10年,一個考古學家到沙漠裡去看,這不是路,彎彎曲曲是些線條,應該是畫。
  • 南海仲裁或判九段線違法 逼中國用武力方法解決問題
    關於南海,菲律賓似乎要揚眉吐氣了。7月12日,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將公布對菲律賓狀告中國在南海違法濫權一案的仲裁結果。這一下驚動了不少人,個個都覺得國際仲裁庭說話了,中國違反國際法的小辮子讓人抓住了,估計,中國的九段線要丟了。
  • 1946年收復南海諸島與「九段線」的由來
    中華民國南海圖   南海海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海域面積達360多萬平方公裡。作為聯接歐、亞、非三大洲的咽喉要地,南海地區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除了擁有重要的戰略航運線之外,南海海域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礦產資源以及豐富的海洋水產和漁業資源。1947至1948年間,國民政府出兵收復西沙、南沙群島,劃定了南海島嶼國界,出版了南海地圖,在此基礎上確立了我們今天南海「九段線」疆界。 位於南中國海的南沙群島,歷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 抗戰勝利後中國政府收復南海諸島紀略(一)
    1887年6月26日(光緒十三年五月初六),中法兩國籤訂《續議界務專條》,法國政府承認南海諸島屬於中國所有;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主權,並為國際法所認定。南海九段線昭示2000多年來的中國史和疆域版圖,記載著中國人民在南海發現、開拓和生產生息的情況。
  • 《雪人奇緣》出現「九段線」中國地圖,遭美國反華記者嘲諷
    中美合拍的動畫電影《雪人奇緣》在全球陸續上映,但由於影片中出現了畫有「九段線」的正確中國地圖,遭到了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的抗議。結果昨天(10月23日),美國知名國際時事刊物《外交政策》一位專注反華的記者以此為引,寫了篇文章嘲諷好萊塢,字裡行間透露出這樣的意味: 誰讓你們為了中國市場裝啞巴來著,被「反噬「了吧?那幾個抵制影片的東南亞國家,才是在反抗「中國霸權」啊!
  • 專家:妄評「九段線」居心何在 美方言行應檢點
    這位主管亞洲和中國事務的美國官員,影射中國靠「恫嚇、脅迫、武力」處理海洋爭端,還一口氣羅列了中國在南海和東海地區的7條「罪狀」,指責中方上述行動「增加了地區緊張」,質疑中方在南海和東海的目標。拉塞爾並進一步非議中國南海「九段線」,聲稱中國根據「九段線」宣示海洋權益與國際法原則不符,應就此作出澄清或調整立場,以符合國際海洋法。
  • 南海島爭:從1933年法佔南海九小島說起
    南海九段線是在中國人長期經營南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繼承自1948年民國政府公布的南海十一段線。而十一段線的雛形來自1935年標定的南海疆域線。1935年南海疆域線的形成因一事而起,即法佔南海九小島事件,這也喚起了中國政府與國民的海權意識,開始保護自己先輩遺傳下來的海疆權益。
  • 中國人不僅是最先發現命名了南海,還最早管理了南海諸島
    南海,位於中國大陸、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之間,南海,是中國三大邊緣海之一。南海南北縱跨約2000公裡,東西橫越約1000公裡,面積約350萬平方公裡,其中中國領海總面積約210萬平方公裡。我們翻開中國地圖,看到南海九段線,距離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的距離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