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11日 05:0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0)妄評「九段線」居心何在(望海樓)
華益文
日前,美國助理國務卿拉塞爾在美國會聽證會上闡述美國政府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這位主管亞洲和中國事務的美國官員,影射中國靠「恫嚇、脅迫、武力」處理海洋爭端,還一口氣羅列了中國在南海和東海地區的7條「罪狀」,指責中方上述行動「增加了地區緊張」,質疑中方在南海和東海的目標。拉塞爾並進一步非議中國南海「九段線」,聲稱中國根據「九段線」宣示海洋權益與國際法原則不符,應就此作出澄清或調整立場,以符合國際海洋法。
美方利用自己在國際輿論中的強勢話語權,時常在涉華問題上誤導國際視聽。美國官員已多次就南海和東海問題發表言論。美方在公開表態上往往刻意強調美國在南海和東海主權爭議中不持立場,甚至聲明自己沒有領土野心。這些話聽起來不偏不倚,大公無私,但結合美方的一系列言行仔細推敲一下,就會發現,美方的有關言論和表態一是罔顧事實,二是私藏禍心。
單就「九段線」而言,首先,從時間順序上講,中國公布「U」形斷續線在前,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後。1946年,中國政府接管被日軍侵佔的西沙、南沙群島並駐軍。1947年12月,中國政府內政部繪製了《南海諸島位置圖》,標繪了斷續線,線內標註了包括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四大群島,以及一些島、礁、灘、沙的個體名稱,並於1948年正式對外公布。此後幾十年才生效的《公約》不能追溯之前早已既成的歷史事實。因此要求斷續線符合《公約》本身,甚至用《公約》去否定「九段線」,既不符合實際,又顯失公平,要麼無知,要麼別有用心。
其次,從「九段線」的意義上講,斷續線是為了重申中國對於南海諸島的領土主權及相關海洋權益,也就是確認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中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對於南海的主權、權利及相關主張。即,中國並不是因為劃出了斷續線才擁有了線內的海洋權益,斷續線並沒有擴展中國對於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權益的歷史權利。美國片面引用《公約》,濫用「陸地決定海洋」原則,聲稱反對中國根據「九段線」聲索海洋權益,純屬無的放矢,企圖據此為南海制定「規則」。
再次,從南海爭議起源來講,中國對南海有關島礁及海域的主權是明確和一貫的,在相當長時期內其他國家對此並沒有異議,對於斷續線的標識,直到上世紀70年代各國也均無異議,各種國際文件及地圖(包括1960年、1972年版的越南地圖)均有「九段線」標識。從上世紀70年代起,個別南海周邊國家開始侵佔中國南海島礁。顯然,「九段線」本身並不是爭議的起源,而是個別國家在侵犯和損害中國領土主權時眼中的障礙。
近年來,南海屢起波瀾,固然有個別聲索國尋釁滋事的緣由,但美國在臺前幕後扮演著貌似公允、實則推波助瀾的角色。從戰略上講,美國把南海和東海問題當成抓手,演繹著拉攏盟友、對華牽制的把戲,難免在中國和鄰國之間挑撥離間;隨著持續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更是企圖在東亞海洋問題上「建章立制」,甚至搞規矩的「私人定製」,藉以掌控亞太事務的主導權。
美國這樣做,看似算盤打得很精,但此舉徒增中國對美國的戰略不信任,也助長了菲律賓、日本等國與中國「對著幹」的氣焰,徒增本地區緊張。這與美方願同中國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表態不相符,也與美方願意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表態相違背。美國國務卿和總統很快要先後訪問東亞地區,這本應是美國為本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繁榮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的時候,而非相反。
為了中美共同利益和本地區和平穩定大局,美方在東亞涉華海洋爭端問題上的言行理應檢點一些。
(作者為國際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