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方言說,方言趣味多

2020-12-06 高苑信息發布

高青方言隨著農村人口的遷移如今變得弱化了。

能說出純正高青方言的應該是村中的老一輩人了

所以說 方言應該是需要保護和整理的一部分寶貴文俗文化了

高青方言說,方言趣味多

在我們高青: 有一種姿勢叫估dei,有一種膝蓋叫波稜蓋,有一種關係叫噶活,有一種昨晚叫夜來後上, 有一種肥皂叫豬夷子,有一種低溫叫扎把涼,有一種板凳叫馬扎子,有一種早晨叫早寢,有一種黎明叫傍明天兒;

有一種較量叫隊活,有一種飢餓叫飢困,有一種敷衍叫烏龍事兒,有一種沒空叫不隆過,有一種流口水叫拉拉些些, 有一種囉嗦叫叨登,有一種尋求叫掏換,有一種見怪叫拿喬,有一種批評叫次大;

有一種調皮叫踢登,有一種疲倦叫使得慌,有一種窘迫叫草雞,有一種吝嗇叫嘎古,有一種無耐叫治不滴,有一種驕傲叫炸剎,有一種噁心叫窩(wó)心,有一種討厭叫煩人務,有一種不小心叫不心思,有一種突然叫生麼毫的,有一種睏倦叫迷瞪;

有一種鴨子叫瓜瓜,有一種麻雀叫晨機子,有一種喜鵲叫野翹,有一種昆蟲叫燒了錢,有一種螞蟻叫米羊。

當今社會,每一個成長的孩子, 從小學習英語、普通話,從而都忘記了有地方方言的存在,而地方上因為方言而誕生的文化也消失了。一個美好的童年已經沒有了任何的營養。只有不斷的為了所謂的"不輸在起跑線上"而忽視了方言,從而導致了文化的消逝。

方言若是不"與時俱進"就會與時代脫節;若是過度"與時俱進"就會導致滅失;方言若是"隨波逐流"就會出現錯誤傳承。只有不隨波逐流,傳承正確的方言,才能留住真正的地區文化。

相關焦點

  • 你還會說方言嗎?從方言童謠中尋找兒時的記憶
    隨著普通話和英語的普及與推廣,現在的孩子對於方言的認知越來越少,方言也出現了瀕危的狀態。方言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就是家鄉話,所謂的鄉音,絕大多數是口口相傳。語言這東西很奇妙,說著說著也就會了,不說不說也就忘了。
  • 你還會說方言嗎?
    但在言說層面,它的發音則是豐富和流變的,植根於我們的來處。這就是方言:它提供了與故土血脈相連的存在空間,承納著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經驗。而這個記憶和情感的空間,正處於不斷消逝中。這一期有一位溫州人寫最難懂的方言之一溫州話。溫州人聚在一起說話的確就像鳥叫,對外地人來說是加密語言。
  • 慶陽方言雜談
    慶陽 子午嶺慶陽方言大致可分為南北兩片,北片大致包括環縣、華池、合水和慶城;南片大致包括鎮原、寧縣、正寧和西峰區。北片和南片在語音方面有明顯差異,但詞彙語法方面沒有多大區別。從語言歸屬上來說,華池東南部南梁、林鎮、紫坊畔、山莊等鄉鎮人口多為陝北移民,方言保留陝北話的特徵,聲調有入聲;寧縣南部塬區各鄉鎮、正寧除山河鎮以外的各鄉鎮方言帶有陝西關中片方言特徵,區分前後鼻音。
  • 方言正在消失,但短視頻卻拯救了它們
    這支粵語視頻還引出不少華裔在評論中分享他們的故事,「我是個新加坡人,一直在關注你,突然聽到你說粵語好親切」,「我也是美國出生的香港人,在Youtube上看到粵語視頻好感動,請你一定一定一定要多錄幾支粵語視頻」。像Weylie這樣用母語錄視頻的Youtuber越來越多,這種趨勢在香港Youtuber中尤其明顯,瑪麗姐姐就是其中一個。
  • 方言·普通話·英語
    只是漢語就有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七大方言,印歐語系語言方言有三百多種之多。人類多樣性的語言,是人類豐富多彩的多樣文化的重要成分,但多樣化同時也為不同區域的人的交流形成了障礙。隨著交通和通信的不斷發展,世界仿佛變得越來越小,人們為了交流方便,不斷有小語種被淘汰。
  • 四川方言丨彭應欽:人體部位的方言俚語
    文/彭應欽按我們川南一帶的方言,人體從上到下:額樓(前額)、後爪爪(後腦勺)、臉波兒(臉,兒化音)、下扒兒(下巴,兒化音)、挫言片片(肩夾骨)、手倒拐(手肘)、腰杆、肚雞眼(肚臍)、客希頭兒(膝蓋,兒化音)、連二桿(
  • 粵語:中國最強方言是如何煉成的
    語音上,廣州話能分中古漢語的六個輔音韻尾,四聲各分陰陽,也極少有吳閩方言保留的中古早期甚至上古的特徵,可謂是很好繼承了中古晚期漢語的特點。朱熹對此評論道:「因說四方聲音多訛,曰:『卻是廣中人說得聲音尚好,蓋彼中地尚中正,自洛中脊來。只是太邊南去,故有些熱。若閩浙則皆邊東角矣,閩浙聲音尤不正。』」
  • 官話方言,你會說哪幾種?
    官話方言,你會說哪幾種?官話方言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內部一致性較高。官話方言有好幾種,那麼,這些方言,你會說幾種呢?東北官話東北官話相當接近普通話東北官話即東北話,是漢語官話的一個分支,分布於黑龍江省、吉林省全境,遼寧省大部分地區,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河北省東北部。
  • 魔力十足的東北方言,碰上就被同化,堪稱方言中的「吸鐵石」!
    二就是以東北方言為基礎的小品。哪怕是在號稱不看春晚已經十年的「潮流青年」中,提及對春晚最大的印象,無非還是趙本山的小品以及天津味的相聲。相聲和小品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究其根本還是因為區域文化的功勞。而區域文化的代表就是以方言為主要體現的語言文化。說得直白點,相聲和小品就是以地方方言為基礎衍生出來的喜劇表達形式。
  • 姥姥是普通話,外婆是方言?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
    事情的起因是有網友爆料說:上海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文第24課《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不光是《打碗碗花》,同一本教材的第6課《馬鳴加的新書包》也全部用了「姥姥」這一表述。
  • 西安方言唐時期傳入日本 西安方言對日語的影響
    日語裡很多意思、發音與西安方言很像,比方說「是不是」,西安方言是:dei si    日本文化源自中國漢代,西安方言自大唐時期傳入日本,影響、豐富了日語的形成和發展。日語有200—700個音接近西安方言,稱之為唐音。中國人了解了西安方言,就如同了解了日語,對西安方言知曉的中國人學日語應佔優勢。
  • 百度輸入法新版上線,方言英語都能說,語音鬥圖太好玩
    目前,國內主流輸入法以百度,訊飛,搜狗為主,其中百度輸入法在語音功能上更強大全面,依託其領先世界的SMLTA語音技術,不僅在線語音相對準確率提升15%,同時領先業內最優競品15%,毫不誇張的說是業內最強大的語音輸入法,輕鬆實現方言,中英自由說,聊天更便捷高效,下面就隨筆者一同體驗下吧。
  • 寧波方言資料庫建設啟動徵集 尋4位方言發音人
    上面說的「倭豆」,就記錄著一段寧波老祖先抗擊倭寇的歷史。故鄉是什麼?鄉土鄉情鄉音。當遊子回到故鄉,身處老家的語境,那種親切感豈止是源於從小的聽和說,更因他和這片土地上遙遠的祖先們產生了契合。他,回到了靈魂的故土。
  • 方言難聽?只會說普通話的孩子沒什麼值得驕傲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會說方言的小孩子真的是越來越少了。有第三方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全球平均每天都會消失一門方言。方言,正在成為老一代人的獨家記憶。萌爸之前就碰到過一個傷心的奶奶,她說她的孫子上了幼兒園後,就不跟她說話了,因為她只會說南方的方言,她的孫子說她連普通話都不會說,拒絕跟自己的奶奶聊天。奶奶沒辦法, 一把年紀了,只能跟著電視學習普通話。方言為什麼會不斷消失?現在有很多家長在教育過程當中,都會給孩子灌輸一個概念:方言太難聽了, 學了也沒用,好好學好普通話就好了。
  • 陝西方言匯萃
    陝西方言匯萃西北狼陝西方言知多少,搜集道聽僅點點。
  • 原來外國人說英語也分方言,英語口語大揭秘!
    豐富多樣的方言組成了我們博大精深的中文,而各個地方不同的語言習慣也是我們中文的特色。而我作為一名英專生,也不禁好奇到:英語是否也像中文一樣分有多種方言呢?經過我查找多方資料後,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英語方言如何定義?
  • 我已不說樅樹好多年,還有誰在堅持說方言
    這時,突然想起,我已不是說樅樹好多年。嚴格來說,樅樹與松樹是有區別的。在我的家鄉方言中,一直是將松樹稱之為樅樹。年紀大的人,從來不說松樹,而是說樅樹。現在的年輕人,流行說普通話,說方言的人,是越來越少了。雖然,作為南方人,普通話並不是很標準,但年輕人還是要說普通話,原先,是在學校裡說普通話,現在呢,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說普通話。
  • 地方語言博大精深一句隴南方言話難倒眾生——為你解讀部分方言
    因與四川毗鄰,又夾雜了一些西南次方言,屬西北、西南次方言的支方言。再細分,武都方言還可分為武都城關區、下山區、藏民族區三個方言區。文縣方言屬北方方言,西北、西南次方言交融形成的支方言。文縣方言可細分為中東部和西部白馬人方言區。
  • 方言終於不再是電影的良心標配了
    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這一感受已經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觀眾贊同。隨著《被光抓走的人》上映,今年整個賀歲檔已經經歷了4部方言國產影片。回看今年的影片,起碼已有10部方言國產影片上映,而去年也有近10部出現。顯然,越來越多的國產片開始採用方言敘事,為大銀幕增色不少。
  • 論漢語方言的語義類型學意義
    王力先生說,漢語滋生詞,有些和歐洲語言的滋生詞相似。  (3)漢語文獻數量多。《四庫全書》收書3500多種,這只是漢語歷史文獻中的一小部分。漢語古籍到底有多少,還是一個未知數,有人說8萬,也人有說是12萬。具體數字不清楚,但絕對數量還是很大的(新出的《中國古籍總目》著錄古籍20餘萬種)。[26]  (4)漢語文獻經過了系統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