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語言博大精深一句隴南方言話難倒眾生——為你解讀部分方言

2020-12-04 中國甘肅在線網

中國語言博大精深

想了解一個城市

最快捷的辦法就是學會當地的語言

每一種方言的背後

都是一個地方千百年文化

沉澱的結果

而在我們的情感中

方言,就是鄉音

隴南方言很生動

同樣一句話

隴南人

講出來味道都不一樣

今天,小隴整理了一份

隴南的方言

帶你感受那些純樸的聲音

用聽覺捕捉屬於隴南的風味

……

看完,還要四級考試哦

武 都 方 言

武都方言屬北方方言西北次方言的支方言。因與四川毗鄰,又夾雜了一些西南次方言,屬西北、西南次方言的支方言。再細分,武都方言還可分為武都城關區、下山區、藏民族區三個方言區。

除藏區外,這些方言既有相同之處

又有不同之處

與普通話比較

主要是發音、語調的差別

常用語

啞白雨 = 不打雷的暴雨

冷子 = 冰雹

年時 = 去年

插黑兒 = 天剛剛黑

夜黑個 = 昨天晚上

活曲子 = 活結、活扣

打子 = 羽毛撣子

麻巧兒=麻雀

曲蟮=蚯蚓

黑老哇=烏鴉

半吊子=做事冒失的人

離巴=外行

腦瓜子=頭

精腳片=赤腳

臥也的很=很到位

外=他(她)

文 縣 方 言

文縣素有「隴上江南」、「千年藥鄉」、甘肅的「西雙版納」美譽。文縣方言屬北方方言,西北、西南次方言交融形成的支方言。文縣方言可細分為中東部和西部白馬人方言區。

這些方言區的方言既有相同相近之處

又有不同之處

除白馬人方言外,與普通話比較

主要是語音語調和吐詞方面差異

小隴選擇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方言詞彙

常用語

么媽 = 小叔母

阿婆 = 祖母

先後 = 妯娌

端公 = 巫師

斑斑兒 = 斑鳩

多羅 = 頭

種穀 = 布穀鳥

零幹=完了、沒有了

期頭=便宜

康 縣 方 言

康縣話屬北方方言西北次方言、西南次方言的支方言。細分康縣方言,有北、中、南方言區。

與普通話比較

主要是語音、語調和吐詞

方面各有差別

常用語

阿公 = 舊時媳婦對丈夫父親的稱呼

幹散 = 攢勁的帥哥

坎夾子 = 馬夾

面滾水 = 煮過面的麵湯

夜黑果 = 昨天

鍋勞裡=犄角旮旯

班輩=輩分

那門地=怎麼了

難搭真=害羞、不好意思

撇撒=別的什麼東西

成 縣 方 言

成縣素有「隴上江南」、「隴右糧倉」之稱。成縣方言屬北方方言、西北次方言的支方言。縣域內方言與隴南其他縣方言比較還是比較完整、統一。

以城關區方言為代表

與普通話相比較

主要在吐詞、語調上存在一定差異

發音咬字較重

常用語

掌柜的 = 丈夫

痲明子 = 凌晨

夜來 = 昨天

sei= 誰

老蓋 = 前面

眼小=愛佔便宜

撩皮=上面

爾了=丟掉、扔掉

你幾=你們

早憶=以前

務些=那些

你尿尿尿尿尿?=你撒不撒尿?

徽 縣 方 言

徽縣方言屬於北方方言、西北次方言的支方言。徽縣縣域內的方言大致相近,無明顯差別。

與普通話比較

主要是語法中的語音、語調差異大

在隴南各縣域方言中表現得比較統一和完整

常用語

大 =父親

見天 = 每天

打漿水 = 遊泳

餓老鴇 = 老鷹

審耳 = 蘑菇

冷哥子=傻小子

大碎=大小

然串=太囉嗦

完的=不好的

沒處下抓=沒一點辦法

jue吧骨=腳踝

興樣=隨便

can幾人=別人(其他人)

西 和 縣 方 言

西和方言屬北方方言西北次方言的支方言。其主體由近代中原音韻衍化而來(陝西方言),縣域內方言與隴南各縣方言比較,表現較為統一、完整。

以城關區方言為代表

基本語法和絕大多數詞彙與普通話比較

存在相近之處

主要是語音語調、吐詞差異較大

常用語

春上 =春天

今個 = 今天

瓷雨子 = 霰雪

你子 = 你們

排 = 跑

哈=拿

花花媳婦=瓢蟲

覺不著=自不量力

頂大=最大

跑肚子=腹瀉

旋黃=布穀鳥

揉=諷刺人

落龍=邋遢

滾身子=棉襖

窩窩=棉鞋

禮 縣 方 言

禮縣素有"秦皇故裡"之稱 ,禮縣方言屬北方方言西北次方言的支方言。又與天水接壤,方言體系較為獨特,縣域方言表現比較完整。

與普通話比較不同的是

語調、語音、吐詞較為突出

在詞彙、語法方面的差異較小

常用語

嘗熟客 =吃白飯的人

懶子手 = 懶漢

安水 = 開水

挨摻家 = 挨打

火頭 = 裡面

黑咖=下午

刺=穿

啊達兒=哪裡

碎碎的=小的

捻弄=修理

可勤馬嚓的=快點

宕 昌 方 言

宕昌方言屬北方方言西北次方言之支方言,與民族共同語及外縣方言存在較大的差異,但也有相同之處。因與定西、甘南接壤,宕昌方言很有特殊性。分為中北部、南部、東部、藏民方言區。

與普通話相比較

主要是發音吐詞

語音語調上有較明顯的差異

常用語

嘗熟客 =吃白飯的人

懶子手 = 懶漢

安水 = 開水

至會兒 = 這會兒

火頭 = 裡面

黑咖=下午

刺=穿

啊達兒=哪裡

至咖=這樣

捻弄=修理

兩 當 方 言

兩當縣素有"秦隴之捍蔽、巴蜀之噤喉"之稱,方言屬北方方言、西北次方言的支方言。由於與陝西接壤,方言主體由近代中原音韻衍生。

縣域內方言比較統一

與普通話相比較主要是語調、吐詞差異較大

發音較重,語法上差異較小

常用語

背鍋子 =駝背人

末珍子 = 玉米磨的小珍子

遊門子 = 串門

打廣子 = 聊天

麻纏 = 不好對付

自木塊太=這個樣兒

稀不溜的=形容湯多飯少

相關焦點

  • 被中國方言帶跑的老外,說起中文太搞笑!
    點擊播放 GIF 0.8M其實四六級考試難的不是「翻譯」這件事而是考生對翻譯詞句本身的理解換句話說難倒你的不止英語還有對漢語的理解程度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造就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因此漢語成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文字之一連國人都覺得「太難了」的漢語「歪果仁」學起來豈不是更想哭?
  • 容易誤解的一句上海方言,用兩種語氣說,所表達的意思卻截然不同
    上海,國際大都市,中國的一線城市,很多人說沒有去過上海旅行,你的人生是不完美的,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和燈紅酒綠的十裡洋場讓很多外地遊客魂牽夢縈,在迷戀上海風景的同時,那軟軟糯糯的上海方言更讓外地遊客所津津樂道,很多人說,上海話聽著很舒服,但是卻聽不懂上海人在說啥,有的時候甚至一句簡單的上海話,用兩種不同的語氣說
  • 網絡語言、方言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
    一心:網絡語言只限於利用計算機網絡交流之間通用的語言,您將它定義為一種社會方言,我有點不理解了,一般我們對方言的定義,是根據地域文化的差異而產生的共同方言,怎樣將網絡語言也定義為社會方言呢?  林倫倫:方言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地域方言,一種語言在這個地域裡人們使用這個語言的分支,比如說漢語到廣東,就有了粵語、客家話、潮汕話等。社會方言怎麼說呢,社會裡某一些群體這一群人,可能是大的,可能是小的,他們所經常使用的某一種語言的變體,這就是社會方言。
  • 中國十大難懂的方言,看看你家鄉話排第幾?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我們國家的官方語言是普通話,但細分的話,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語言,而以下十大方言是真的深奧難學,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是哪十大的方言吧!第十名:天津話天津話可以說是從骨子裡就透著那種天津人的幽默,相聲藝術經常使用天津話以達到更好的搞笑效果,天津話發音音調和普通話還是有些差別的,要是話語速度過快,還是讓很多人聽不懂。第九位:長沙方言長沙是湖南的省會,是全省經濟文化的中心,而且人口眾多,因此長沙方言從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響,使用人口約佔漢族總人口5%,因此,它在漢語方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 領導開會方言聽不懂?訊飛飛鼠語音滑鼠為你「實況轉寫」
    中國話是個神奇存在,它可以細分成普通話和方言兩種。而對於不同地區的人來說,除了能聽懂普通話及地方話以外,和省外人溝通時往往比較費勁。更可悲的是,好巧不巧,你的上司就是個外地人,開會時普通話夾雜著地方化,聽得你是暈頭轉向,不知所云。最最悲催的是,會後還要由你整理會議記錄,你太難了!
  • 魔力十足的東北方言,碰上就被同化,堪稱方言中的「吸鐵石」!
    而區域文化的代表就是以方言為主要體現的語言文化。說得直白點,相聲和小品就是以地方方言為基礎衍生出來的喜劇表達形式。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覺得天津人和東北人為人處世比較樂呵的原因。相較於具有一定「反諷」基礎的天津話,通俗易懂,容易學習的東北方言無疑更普及一點,也更受歡迎一點。
  • 方言·普通話·英語
    方言俗稱地方話。我們這裡也把民族語言包括進入去,雖然民族語言有獨立的語言文字系統。語言是人類為了交流溝通創造的工具,也是一種文化。因受地理、社會、歷史,人口遷移,山川阻隔因素形成多樣化。只是漢語就有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七大方言,印歐語系語言方言有三百多種之多。人類多樣性的語言,是人類豐富多彩的多樣文化的重要成分,但多樣化同時也為不同區域的人的交流形成了障礙。隨著交通和通信的不斷發展,世界仿佛變得越來越小,人們為了交流方便,不斷有小語種被淘汰。
  • 從東北方言老鼻子到《一個勺子》,陳建斌獲得了臺灣電影金馬獎
    前段時間,一套「漢語方言十級測試」刷爆了朋友圈,難倒了眾多網友,很多人在第一題就敗下陣來,紛紛發出疑問:難道學這麼多年的中文是假的?小編打開試卷之後,無奈也只能感嘆一句:原諒我還是太孤陋寡聞!比如這道「東北話」題目:你可別周六出去,人老鼻子了!請問,這句話中「老鼻子」的意思是什麼?
  • 保護瀕危語言優化方言識別能力 訊飛開啟「AI方言發音人」招募計劃
    責任編輯:張楷欣     訊飛輸入法聯合創始人翟吉博 陳溯 攝   中新網北京6月12日電 (記者 陳溯)為保護瀕危語言
  • 寧波方言資料庫建設啟動徵集 尋4位方言發音人
    今年,海曙區被列為「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浙江省的調查點之一,將會有一個專家團隊通過紙筆記錄、錄音、攝像等方式,將一些寧波城區方言錄下來,成為一個資料庫,再進行整理、開發和展示。這項工作需要四名寧波話講得最地道的人。
  • 姥姥是普通話,外婆是方言?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
    更彆扭的是,腦補一下你唱「澎湖灣,澎湖灣,姥姥(應為外婆)的澎湖灣……」的情形,就能感覺舌頭和牙齒的不情不願。媽媽們哼著小調哄孩子的時候,最好也別忘了,搖啊搖,要搖到姥姥橋,萬一搖到外婆橋,孩子將來還得再把「外婆」變「姥姥」。上海語文課本的這一改動,貌似微不足道,卻涉及到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第一,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
  • 這三個地方的方言,和「外星語」差不多,常令外地遊客崩潰
    如今學習漢語的人越來越多了,足以說明我國是一個實力大國,但是我國的語言文化其實是十分多樣化的。除去主流行的普通話,在我國還有多種方言,每個地方的方言都有著自己的特色。尤其是這三個地方的方言,和「外星語」差不多,常令外地遊客崩潰。
  • 推廣普通話方言也要研究和傳承 合肥話考試你能過幾級
    我們身邊的合肥話,同樣有很多值得研究和傳承的地方。有的學校開始引入有合肥話特色的廬劇來傳承;有些時候恰當運用方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爆笑讓你捧腹不已的合肥方言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很火爆,可是你聽過合肥方言版的主題曲《爸爸去哪兒》嗎?保證讓你爆笑到根本停不下來。
  • 2019年6月六級英語翻譯真題句句解析:方言
    翻譯原文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很多地方人們都說自己的方言。方言在發音上差別最大,詞彙和語法差別較小。有些方言,特別是北方和南方的方言,差異很大,以至於說不同方言的人常常很難聽懂彼此的講話。方言被認為是當地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但近年來能說方言的人數不斷減少。
  • 你還會說方言嗎?
    「你還會說方言嗎」文|蒲實人棲居於語言中。中國的書寫文字有很強的穩定性,文本教育將語言統一和固定下來。這就是方言:它提供了與故土血脈相連的存在空間,承納著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經驗。而這個記憶和情感的空間,正處於不斷消逝中。這一期有一位溫州人寫最難懂的方言之一溫州話。溫州人聚在一起說話的確就像鳥叫,對外地人來說是加密語言。
  • 你還會說你的方言-道縣話嗎?
    方言土話,就是鄉音,無論走到天涯海角,一聽到家鄉話,倍感親切,一聽到家鄉方言土語,就知道是老鄉。方言土語,是老祖宗留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繼承和傳遞下去。還有方言土語為根,中國人不會丟了自己的根。 覺得土話會消失的主要依據就是:如今農村年輕一代都往外跑了,我們暫且說成農二代,那麼農三代就很少待在村子,出門在外久了,不管學習、生活,所遇到的人都是講普通話,這樣下來,家鄉的土話就不會了,時間在長一點,土話就消失了。
  • 論漢語方言的語義類型學意義
    漢語發展到現代,各個地方的方言也是多姿多彩的。在某種意義上說,漢語具有語義類型學的意義。正因為如此,我們就應該深入挖掘漢語的材料,為語義類型學研究提供最佳的材料。  明清以後形成的現代漢語,在各個地方形成不同的變體。這些現代漢語方言,儘管都屬於現代漢語範疇,但是各地的方言差別很大。趙元任先生在介紹李方桂先生的一篇文章裡說:「山西話與廣東話的差別比英語和法語的差別還大。」[3]11上世紀60年代,王育德根據施瓦迪士的《詞表》進行了調查,認為客家話和閩南語與吳語的差別,就像印歐語系中不同的語族之間的差別。
  • 中國3大難懂方言:外地人聽不懂,本省人也含糊,你的家鄉入榜沒
    倘若你是本地人,走出個三裡地五裡地,碰到一個陌生人試圖交流時,你恐怕已經聽不懂他在講什麼了!倘若你是來旅遊的外地人,聽到當地方言,恐怕你只能一臉懵逼地來,一臉懵逼地走了。而閩南話根據發音分類可以總結出泉州話、漳州話等十幾類,發音的不同也使彼此之間有著較大的區別。不少人抱怨英語的複雜多變,但如果在國外待上一陣子,想必大多數人都能掌握個「八分熟」。然而,語言天賦較弱的人,估計就算在福建待上一輩子也不能完全聽懂閩南話。閩南話是中國七大方言之中最難懂、分歧最多的方言,在中國最難懂方言之中只排第三。
  • 中國有一個神奇的漢字,所有方言讀音都一樣,大多數人都讀錯了
    普通話作為我國的標準語言,在全國各地使用的方言也非常多,我國共有56個民族,但是我國的地方語言卻有八十多種,所以不可否認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所出現的漢字和地方語言是多種多樣的。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正是因為有如此之多的文字和語言,所以我國的中華文化才能綿延不絕以及古代封建王朝的發展,而每個封建王朝都有其特立的語言和文字。後來隨著封建王朝的不斷更替,中華各地的語言也是逐漸形成。
  • 原來外國人說英語也分方言,英語口語大揭秘!
    豐富多樣的方言組成了我們博大精深的中文,而各個地方不同的語言習慣也是我們中文的特色。而我作為一名英專生,也不禁好奇到:英語是否也像中文一樣分有多種方言呢?經過我查找多方資料後,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英語方言如何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