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揚:「九段線」法理含義需重新表述

2021-01-14 觀察者網

3月30日,菲律賓向國際仲裁法庭提交了正式訴狀,指控中國在南海的「九段線」違反海洋法公約。

南海問題中最古老的問題之一又被提出來了。

表面上看,此事暫時難不住中國。由於中國在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時就選擇了不接受強制仲裁,所以中國也就不會被拖入菲方啟動的這一仲裁進程。這也意味著,即使最終國際法庭判決菲方勝訴,對於中國也沒有法律上的效力,中國馬照跑舞照跳。

但此事對於中國的不利影響還是存在,中國無所作為我行我素的態度,難以避免越來越被動的局面。

多年來,中國方面一直沒有放棄為這條獨一無二的海疆線尋求國際海洋法依據的努力,很多人希望中國單靠法律爭辯也能贏得勝利,無論打不打官司,中國都可以在國際海洋法條文和案例中找到自圓其說的論據,證明中國1947年劃定的這條線也符合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原則和精神。

沒有具體的官司,大家各說各話,學術研討,怎麼都好說。而一旦有了實際的判例,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不難預測,國際法庭這一次很可能會借菲方告狀這個機會,明白無誤地給出針對「九段線」的法律意見。

最低程度,這將終結中國為「九段線」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之內尋求法律地位的所有努力。

所以,中國現在不能無所作為。如果中國料定了國際法庭的判決結果於己不利,就應該提前表明立場,將這個問題主動移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法律框架,重新表述「九段線」的法理含義。

筆者不是法律專家,「九段線」究竟應該如何定義,不便妄言。在此僅就為什麼「九段線」必須走出海洋法公約框架、回歸其更基本的國際法原則,做一個簡要的討論。

南海九段線示意圖

問題一:「九段線」有可能在海洋法公約中站住腳嗎?

中國政府於1947年劃出這條斷續海疆線,主要是針對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的南海諸島的一個主權宣示,當時的詞叫「地圖闢疆」。在當時的形勢下,從國內方面看這是合理合法的主權行使,從國際方面看這是合理合法的法律實踐,沒有任何問題,也得到了包括周邊國家在內眾多國家的默認和支持。

設想一下,如果自此以後的國際法實踐沿這個方向發展——沿海國的海洋劃界首先考慮歷史情況,首先承認先佔者的歷史性權利,根據島嶼分布劃出周邊的歷史性水域,那麼,中國南海斷續海疆線這一實踐不僅不會引起爭端,反而會成為被各國爭相援引的成功先例。

當然,現實並不是這樣。國際法的形成和演變是力量博弈的結果,在這一全球大博弈中,佔有歷史優勢的老大帝國向來不佔力量優勢。一方面,剛一誕生就要求平等權利的新興國家是大多數;另一方面,新的變革總是帶有「打土豪分田地」的精神取向。

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是一次大的制度變革,主要體現了發展中沿海國新興的海洋權益要求,當然不會特別照顧老大帝國的歷史性權利。據上世紀70年代參加公約談判的外交官回憶,中國當時無條件支持200海裡經濟區,主要是出於反對美蘇超級大國霸權的考慮,對那些於己不利的地方,根本就沒有算清楚,等到後來想明白了,也騎虎難下了。(見凌青回憶錄《從延安到聯合國》)

現在看來,當年為反霸舉起的石頭,後來也砸了自己的腳。在海洋權益問題上,中國雖然不是霸權國家,但由於獨特的歷史主張,客觀上讓自己成了周邊沿海國的「反霸」對象。正因為從一開始中國就沒有站對位置,沒有堅持將歷史性權利、歷史性水域單獨作為一個法律範疇加進公約當中,將自己的特別利益有效保護起來,才導致了今天這個不利結果。

所以,現在反過來寄希望在這個「反霸」色彩強烈的公約中找出法律空間,讓古老的「九段線」重新站住腳,恐怕是太晚了。

問題二:沒有「九段線」問題南海就會太平了嗎?

歸根結底,南海問題不是簡單的海洋劃界問題。

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這是基於最古老的國際法「先佔」原則之上的一個主張。正如當時被委任為內政部接收南沙群島專員的地理學家鄭資約所言:「依照國際公法與慣例,凡新發現之島嶼,其住民系何國民,即證明其主權屬於何國,今該群島中全為華人,其主權應屬於我,自無置辯之餘地矣。」這個事實,是南海問題最核心的部分,先於所有其他問題,與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基本無關。

假設當年沒有劃這條海疆線,再假設後來的海洋法承認群島周圍的歷史性水域,那麼,根據一般的國際法實踐,中國政府在面對外國對島礁領土的侵佔時,應該如何應對呢?可以想像,無論哪屆中國政府,早晚還是要劃出一條將南至曾母暗沙在內的南海諸島全部包括進來的U型線!

當年針對的是法國佔領南沙的「九小島事件」等侵佔行為,現在面對的是周邊國家更為嚴重的侵佔,還有大國在此地區的戰略布局,形勢之嚴峻比之當年有過之無不及,若不畫出一條既包括了全部島礁、又包括了毗鄰水域、還體現了歷史性權利的海疆線,中國如何自衛?

這個出於捍衛領土主權和歷史權利的自衛行為,與海洋法公約出於經濟利益的海洋劃界行為,分屬兩個國際法領域。兩者之間可以相互協調,但不可能相互否定。沒有「九段線」,因海洋法公約而起的海洋劃界大戰也一樣要在南海打響,南海問題也一樣錯綜複雜,南海也一樣永無寧日。有了「九段線」,恰恰可以藉此向世界表明,這個海域並不是只有海洋劃界問題,自始至終一直就有中國對固有領土合法自衛的問題!對於中國來說,南海是兩個法律戰場,不是一個!

綜合上述,「九段線」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有沒有法律依據這個問題,在中國方面就不必再談了。中國不終結這個問題,國際法庭早晚也會終結這個問題,菲方這紙訴狀製造的結果,一定是一個進一步加強海洋法效力、進一步弱化歷史性權利的判決。等到判決出來之後中國再另找說辭,那就太被動了。

「九段線」當然合理合法,但法律基礎不在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而在更基本的國際法原則上。如何避開海洋法公約的陷阱,回歸更堅實的國際法高地,就是中國當下要解決的問題。

相關焦點

  • 九段線到底合理嗎?
    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九段線到底合理嗎?就像是,西伯利亞屬於俄羅斯,阿拉斯加屬於美國,馬島屬於英國一樣,這是法理也是事實,百年以後是如此,千年以後也是如此,亙古不變。那么九段線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其實九段線就是我們十四億中國人所熟悉的中國南海的南海諸島歸屬範圍線。
  • 日媒:印尼總統訪華前聲稱「九段線」缺乏國際法依據
    日媒:印尼總統訪華前聲稱「九段線」缺乏國際法依據 澎湃新聞記者 莊曉丹 2015-03-23 18:21 來源:澎湃新聞
  • 解析:中國南海九段線的前世今生
    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中,在南中國海中存在一條由9條斷續的線組成的U形線,通常稱為「九段線」。  中國南海九段線的「前世今生」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根據1943年12月籤署的《開羅宣言》和1945年7月籤署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10月25日開始收復臺灣,隨後則正式收復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 日本外相插手南海局勢 稱望中國拿出九段線劃設依據
    共同社報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14日在眾院外務委員會上就中國在南海劃設的邊界線九段線表示,「中國向國際社會拿出國際法上的切實根據十分重要」,希望中國給出明確的說明。共同社稱中國在「九段線」內側的南沙和西沙群島主權問題上與越南和菲律賓陷入對立。岸田關於日本今後的應對強調稱:「將敦促中國採取遵守國際法、遵守法制的態度。」
  • 中國南海的「九段線」為何是斷續線?而不是連著的線?
    南海地圖九段線本身就是我國南海傳統海疆線,早在東漢時期,中國古代先民就發現了南海諸島;從宋朝起,中國歷代統治者都將南海諸島工作國家的行政單位,對這一海域進行有效的佔有、管轄。九段線直到1953年,進入中越關係友好時期後,原本的十一段斷續線,去掉了北部灣、東京灣兩段,成為了現如今的九段線。此後,這樣一條界線和畫法一直延續至今,這就是中國南海九段線的歷史。
  • 原本是南海十一段線,後來變成了九段線,到底是誰畫的?
    看到中國的地圖會發現,南海有九條斷續的線,被稱為「九段線」。斷線以內是中國的領海,有中國的南沙、中沙、西沙、東沙群島,我們會發現這條九段線已經畫到了人家家門口,比如距離菲律賓本土最近距離約80公裡,距離馬拉西亞、汶萊就更近了,讓人快不能下海了。去年越南有一家慈善機構,因為成龍公開表示支持中國在南海的主權,竟然因此取消了這次活動。
  • 我國南海「九段線」的前世今生,為何後來變為「十段線」了?
    提起我國南海,我們不得不說一說「九段線」,以及「九段線」的前世「十一段線」。1946年2月9日,國民政府重新佔領林島,改名為「永興島」。12月10日,國民政府佔領南沙主島並命名「太平島」。12月12日,中華民國政府重新駐兵太平島,派遣海軍對南海海域及南海諸島礁進行實測和繪製了南海諸島地圖,包括《南海諸島位置圖》、《西沙群島圖》、《中沙群島圖》以及《南沙群島圖》等。1947年2月28日,國民政府完成接收西沙、中沙、南沙群島任務。
  • 《雪人奇緣》出現「九段線」中國地圖,遭美國反華記者嘲諷
    中美合拍的動畫電影《雪人奇緣》在全球陸續上映,但由於影片中出現了畫有「九段線」的正確中國地圖,遭到了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的抗議。結果昨天(10月23日),美國知名國際時事刊物《外交政策》一位專注反華的記者以此為引,寫了篇文章嘲諷好萊塢,字裡行間透露出這樣的意味: 誰讓你們為了中國市場裝啞巴來著,被「反噬「了吧?那幾個抵制影片的東南亞國家,才是在反抗「中國霸權」啊!
  • 論法理的普遍性:法之「公理」、「通理」與「殊理」
    (50)在法理上,可以稱之為法之「公理」的諸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之生命權不可任意剝奪」「契約應信守」等。但在上述表述中,「己所不欲」的範圍是否包括納稅;何為「任意」剝奪生命,是否包括墮胎和決鬥復仇;「契約」是否包括人身關係契約等理解,在多元文化中是存在差異的,但這些差異並不構成對上述法理的否定。「通」非「同」「通」即為在功能上等值、可互換或相當,在價值上可通約、可等價。
  • 人民日報:南海九段線不符合國際法?美國別任性
    報告對中國南海九段線法律效力問題妄加評論,稱中國未能依據國際法澄清與九段線相關的海洋主張。  國務院報告的性質不同於學術文章,其反映美官方立場。事實上,美官方並非第一次發表此類言論。今年年初,助理國務卿拉塞爾就曾在國會聽證會上非議九段線,要求中方就九段線做出明確說明。  美選擇此時發表這樣一份報告,可謂用心良苦。
  • 為什麼我國南海海域的九段線不是連續的?
    但是觀察我們現在的中國地圖,不難發現這樣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地圖中南海海域的國界線也就是我們稱之為「九段線」的地方不是連續的?觀察地圖我們可以得出來,在南海諸多群島處的國界線是由九個線段所包裹起來的,但是反觀內陸地區的國界線卻都是連著的一整條線段。其實不僅我國的海域國界線不連續,世界上關於地圖的畫法在海域界限這一方面都是如此。
  • 專家:妄評「九段線」居心何在 美方言行應檢點
    專家:妄評「九段線」居心何在 美方言行應檢點 2014年02月11日 05:0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拉塞爾並進一步非議中國南海「九段線」,聲稱中國根據「九段線」宣示海洋權益與國際法原則不符,應就此作出澄清或調整立場,以符合國際海洋法。  美方利用自己在國際輿論中的強勢話語權,時常在涉華問題上誤導國際視聽。美國官員已多次就南海和東海問題發表言論。美方在公開表態上往往刻意強調美國在南海和東海主權爭議中不持立場,甚至聲明自己沒有領土野心。
  • 霸氣的「九段線」是誰設計的,為何當時獲得國際認可,無可爭辯?
    在南沙萬安灘沒有得到便宜後,越南並沒有放棄它的企圖,對中國地圖的"九段線"更是耿耿於懷。不久前,越南就實施了報復,越南的一家企業取消了我國香港愛國人士成龍的活動,並且煽動越南的網友共同抵制"破壞越南領土主權的人",成龍事件後,越南又聲稱抵制購買華為、小米的手機,理由就是這兩家企業的手機裡面含有我國南海的"九段線"地圖,這些招數在我們看來,無疑是越南在賊喊捉賊。
  • 美將領:中國不應脅迫鄰國承認"九段線"
    他說,中方如果認為南海「九段線」的宣示是正確的,應將全案送交國際法庭,並提出證據,而非以脅迫舉動來證明。中國的鄰國都認為,北京意圖以脅迫來實踐「九段線」。    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3月6日報導,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利爾當天說,中國政府剛剛宣布的國防開支增長引發鄰國擔憂,因為其軍備擴張意圖不明,近來的海洋領土爭端也讓鄰國感到中國的強勢脅迫。
  • 近代中國南海九段線的形成
    一、九段線的起點:中法《續議界務專條》  1887年6月26日(光緒十三年五月初六),中法兩國籤訂《續議界務專條》,劃定了中國和法屬印度支那之間的邊境線。該條約第三款規定:「廣東界務現經兩國勘界大臣勘定,邊界之外,芒街以東及東北一帶,所有商論未定之處,均歸中國管轄。
  • 公序良俗司法應用之法理分析:功能、理據與實證機制
    其中,「可以適用習慣」的表述也引發了學界關於習慣是否具有法源地位的爭論。事實上,拋開習慣是否被賦予了法源地位不說,《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定的確賦予了法院和法官在司法裁判中運用習慣來彌補法律漏洞的權力,並明確提出了此種權力行使的限制條件,即「不得違背公序良俗」。至此,在確認民事行為及習慣適用的效力上,「公序良俗」正式以國家制定法之表現形式進入了司法裁判視野。
  • 美高官首次表態:中國南海「九段線」不符合國際法
    在2月5日的國會聽證會上,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丹尼爾·拉塞爾明確而公開地表示,中國把「九段線」作為南中國海領土主權聲索的法律基礎是不符合國際法的。這是美國高官首次明確作出這一表態。
  • 劉小楓:如何認識百年共和的歷史含義(親校版)
    從法理上講,這種君主國施行的是所謂「議會專制」,體現主權的專制權力在議會。如果這就是現代的代議民主制的源頭,那麼,所謂自由民主制恰恰源於封建勢力制約國家主權。秦若不重新統一中國抑制這一態勢,恐怕也會有別國重新統一中國,否則,結果如何可想而知。自漢至清末,中國一直是君主政體式的皇朝政制,近似於法國式的絕對王權君主制,儘管幅員遼闊。然而,與近代西歐的絕對君主不同,中國的歷朝皇帝從未獲得法理上的絕對「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