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收復南海諸島與「九段線」的由來

2020-11-23 人民網

中華民國南海圖

 

南海海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海域面積達360多萬平方公裡。作為聯接歐、亞、非三大洲的咽喉要地,南海地區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除了擁有重要的戰略航運線之外,南海海域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礦產資源以及豐富的海洋水產和漁業資源。1947至1948年間,國民政府出兵收復西沙、南沙群島,劃定了南海島嶼國界,出版了南海地圖,在此基礎上確立了我們今天南海「九段線」疆界。

位於南中國海的南沙群島,歷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909年,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率領170餘人,乘坐3艘軍艦前往西沙群島巡視,每到一島即勒石命名,構建木屋,豎起桅杆,掛黃龍國旗,以示西沙群島屬於中國領土。清朝以至中華民國,在西沙、南沙各個大島上都有一些中國人住在那裡。此外,中國漁民在出海打魚的過程中也去那幾個大島歇腳。

1933年4月,越南的宗主國法國派出一支「探險隊」,強佔了包括南沙主島在內的西沙、南沙兩個群島的6個島,後又擴大為9個島礁。此即轟動一時的「法國佔領九小島事件」,開始引起了主權爭端。事件發生以後,國民政府迅速成立了「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並於1935年出版了《中國南海島嶼圖》,確定中國南海最南的疆域線至北緯4°,把曾母暗沙標在疆域線之內。當時還有一幅《海疆南展後之中國全圖》,在南海疆域內標有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今中沙群島)和團沙群島(今南沙群島),其周圍用國界線標示。

1935年4月,法國派遣軍艦載運30名越南人長年移居南沙主島。當年在中國周邊甚至境內,日本軍隊虎視眈眈,伺機而動,成為心腹之患,中國國內又內戰頻仍,國民政府應接不暇,只能坐視不理了。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為推行南進戰略,從1939年3月起,日軍從法軍手中奪佔西沙群島,3月底又攻佔南沙主島。4月9日,日軍為了杜絕後患,驅趕了佔領南沙部分島嶼的法軍和越南漁民。不久,日軍陸戰隊、氣象情報組和通信分隊進駐西沙永興島和南沙主島(日軍命名為長島)。

林遵收復西沙、南沙,成為近代中國宣誓、確認南海主權的關鍵環節

抗戰勝利後,隨著國共內戰愈演愈烈,駐越南的中國軍隊全部被召回國。法軍進入越南全境以後,也佔領了西沙永興島、南沙主島和西沙、南沙的部分島嶼。1946年10月5日,一艘法國軍艦佔領了南沙群島的南威島和太平島,在島上建立了石碑。國民政府對法艦行為提出了抗議,並決定於當月及1947年1月4日與法方談判。不過,因為越南戰事緊張,法國人自動放棄談判。當月,國民政府派出「太平」號、「永興」號、「中業」號和「中建」號4艘軍艦,由指揮官林遵、姚汝鈺率領南下,前往西沙、南沙執行進駐接收任務。

一切準備就緒後,10月24日,國民黨海軍艦隊從上海黃浦江口出海南航。根據出行計劃,艦隊的第一目的地為廣州,第二目的地為海南島,最終目的地為南沙群島。10月26日,艦隊到達廣州,艦隊總指揮林遵等拜會廣東省政府主席兼廣州行轅主任羅卓英。29日晚,廣東省政府在艦上舉辦了一次盛大酒會,羅卓英及廣州市黨政軍代表及各界人士數百人登艦參加。在酒會上,羅卓英勉勵全體官兵要不畏艱險,完成使命。官兵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一致表示將不惜用他們的血肉之軀來維護祖國的尊嚴和榮譽,場面極為感人。

1946年12月9日,林遵率艦隊出海遠行。林遵決定由李敦謙艦長率「中業」艦為艦隊先導,林遵坐鎮「太平」艦隨後,目標直抵南沙群島的主島——長島。12月9日早晨8時,天氣晴朗,東北風3級,艦隊漸漸駛離榆林港。「永興」、「中建」兩艦在副總指揮姚汝鈺率領下出港後直抵西沙群島主島——林島,去執行收復西沙群島任務。收復後,將林島改名為「永興島」,以紀念接收艦「永興」號,並立「固我南疆」石碑於該島碼頭處。

此後,「太平」、「中業」兩艦向南繼續航行。12月10日,兩艦登上南沙群島太平島後,林遵、李敦謙等在島上舉行了隆重的進駐儀式。為了紀念「太平」艦接收該島,即以「太平」為該島命名。豎立一塊高約1米的鋼筋水泥石碑,石碑正面上端刻有青天白日徽,下刻「太平島」三個字,石碑背面刻有「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重立」,左旁刻「中業艦到此」,右旁刻「太平艦到此」。次日,林遵率艦隊官兵和政府代表,踏上歸程。南沙群島的收復與進駐任務,至此順利完成。一度為日本和法國殖民者侵佔的南沙群島,再一次回到祖國的懷抱。兩支艦隊的此次航程,成為近代中國宣誓、確認南海主權的重要環節。

相關焦點

  • 國民政府「地圖開疆」:1946年收復南海諸島
    1946年收復南海諸島與「九段線」的由來●何立波南海海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海域面積達360多萬平方公裡。作為聯接歐、亞、非三大洲的咽喉要地,南海地區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除了擁有重要的戰略航運線之外,南海海域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礦產資源以及海洋水產和漁業資源。1947至1948年間,國民政府出兵收復西沙、南沙群島,劃定了南海島嶼國界,出版了南海地圖,在此基礎上確立了我們今天的南海「九段線」疆界。位於南中國海的南沙群島,歷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 我國南海「九段線」的前世今生,為何後來變為「十段線」了?
    提起我國南海,我們不得不說一說「九段線」,以及「九段線」的前世「十一段線」。1946年10月5日,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法軍佔領越南全境,包括西沙林島、南沙主島和西沙、南沙的部分島嶼,在島上建立了石碑。1946年2月9日,國民政府重新佔領林島,改名為「永興島」。12月10日,國民政府佔領南沙主島並命名「太平島」。
  • 原本是南海十一段線,後來變成了九段線,到底是誰畫的?
    看到中國的地圖會發現,南海有九條斷續的線,被稱為「九段線」。斷線以內是中國的領海,有中國的南沙、中沙、西沙、東沙群島,我們會發現這條九段線已經畫到了人家家門口,比如距離菲律賓本土最近距離約80公裡,距離馬拉西亞、汶萊就更近了,讓人快不能下海了。去年越南有一家慈善機構,因為成龍公開表示支持中國在南海的主權,竟然因此取消了這次活動。
  • 中國南海的「九段線」為何是斷續線?而不是連著的線?
    那麼,自古以來就對南海擁有主權和管轄權的中國,為何在劃定南海傳統海疆線時,沒有使用一條完整、連續的線條,而是用了一條斷續的九條線,這其中到底有何緣由呢?南海地圖九段線本身就是我國南海傳統海疆線,早在東漢時期,中國古代先民就發現了南海諸島;從宋朝起,中國歷代統治者都將南海諸島工作國家的行政單位,對這一海域進行有效的佔有、管轄。
  • 近代中國南海九段線的形成
    越南海岸在竹山以西,無論怎樣向南接劃,南海諸群島都遠在該線以東海面,其歸屬中國不言自明。也就是說,法國政府早在1887年6月26日就已經承認南海諸島屬於中國所有;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主權,當時即已為國際法所認定。因此,東經108度零2分線也成為劃定南海疆域線的起點。
  • 南海諸島屬於中國的國際法依據
    ‍‍褚靜濤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2016年7月12日,非法設立的臨時仲裁庭聽信菲律賓的一面之詞,通過仲裁,聲稱「中國對九段線的歷史權利沒有法律根據」,企圖否定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
  • 抗戰勝利後中國政府收復南海諸島紀略(一)
    ,散布著一群群美麗的珊瑚礁島,這就是我國南疆的神聖領土——南海諸島。1887年6月26日(光緒十三年五月初六),中法兩國籤訂《續議界務專條》,法國政府承認南海諸島屬於中國所有;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主權,並為國際法所認定。南海九段線昭示2000多年來的中國史和疆域版圖,記載著中國人民在南海發現、開拓和生產生息的情況。
  • 解析:中國南海九段線的前世今生
    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中,在南中國海中存在一條由9條斷續的線組成的U形線,通常稱為「九段線」。  中國南海九段線的「前世今生」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根據1943年12月籤署的《開羅宣言》和1945年7月籤署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10月25日開始收復臺灣,隨後則正式收復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 專家:中國南海諸島主權的形成及南海問題的由來
    宋代將南海諸島列入「瓊管」範圍,即「千裡長沙」、「萬裡石塘」屬於當時廣南西路瓊州的管轄範圍,這標誌著南海諸島納入中國版圖已現端倪。至明清兩代,中央政府繼續將南海諸島明確列入中國版圖並置於廣東省瓊州府萬州轄下,行使了有效管轄。  值得注意的是,從宋代起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不僅成為中國人民生產、經營活動的傳統區域,而且更成為水師巡防的重要海域。
  • 中國人不僅是最先發現命名了南海,還最早管理了南海諸島
    南海,位於中國大陸、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之間,南海,是中國三大邊緣海之一。南海南北縱跨約2000公裡,東西橫越約1000公裡,面積約350萬平方公裡,其中中國領海總面積約210萬平方公裡。我們翻開中國地圖,看到南海九段線,距離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的距離很近。
  • 日本外相插手南海局勢 稱望中國拿出九段線劃設依據
    針對近期南海局勢緊張與中越兩國在西沙海域的衝突,同中國有領土爭端的日本也插手其中。共同社報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14日在眾院外務委員會上就中國在南海劃設的邊界線九段線表示,「中國向國際社會拿出國際法上的切實根據十分重要」,希望中國給出明確的說明。共同社稱中國在「九段線」內側的南沙和西沙群島主權問題上與越南和菲律賓陷入對立。
  • 專家:妄評「九段線」居心何在 美方言行應檢點
    這位主管亞洲和中國事務的美國官員,影射中國靠「恫嚇、脅迫、武力」處理海洋爭端,還一口氣羅列了中國在南海和東海地區的7條「罪狀」,指責中方上述行動「增加了地區緊張」,質疑中方在南海和東海的目標。拉塞爾並進一步非議中國南海「九段線」,聲稱中國根據「九段線」宣示海洋權益與國際法原則不符,應就此作出澄清或調整立場,以符合國際海洋法。
  • 人民日報:南海九段線不符合國際法?美國別任性
    美國別在南海問題上任性(望海樓)  華益聲  近期,美國國務院發表了一份題為「海洋界限——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海洋主張」的報告。報告對中國南海九段線法律效力問題妄加評論,稱中國未能依據國際法澄清與九段線相關的海洋主張。  國務院報告的性質不同於學術文章,其反映美官方立場。
  • 九段線到底合理嗎?
    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九段線到底合理嗎?就像是,西伯利亞屬於俄羅斯,阿拉斯加屬於美國,馬島屬於英國一樣,這是法理也是事實,百年以後是如此,千年以後也是如此,亙古不變。那么九段線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其實九段線就是我們十四億中國人所熟悉的中國南海的南海諸島歸屬範圍線。
  • 中國南海諸島主權歸屬的歷史與現狀—新聞—科學網
    民國時期,我國曾二次正式公布南海諸島各島嶼的地理名稱:1935年公布南海諸島132個地名的中英文對照表;1946年中國政府從日本侵略者手中收復南沙諸島後,於1947年再度公布南海諸島159個地名的新舊中外地名的對照表,並註明其中一些地名的意義,再次標繪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屬中國版圖。從古到今,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如此系統地對南海諸島實行具有主權管轄意義的地名命名事宜。
  • 南海諸島研究又添新作《中國南海諸島史地研究論集》出版
    第一部分包括《中國的南海諸島》《南海諸島的生產——珊瑚礁構成的南海諸島》《優越的熱帶海洋環境》《散處南海腹心的四沙群島》四篇文章。這些文章主要介紹中國南海諸島的地理位置、氣候狀況、動植物種類以及各島礁的外形及其形成過程。如劉南威先生將南海諸島描述為:「在南海『袋型斷續線』範圍內,散布著310座以上的島嶼、沙洲、暗礁、暗沙、暗灘。這些島、洲、礁、沙、灘,統稱為南海諸島。」
  • 文揚:「九段線」法理含義需重新表述
    3月30日,菲律賓向國際仲裁法庭提交了正式訴狀,指控中國在南海的「九段線」違反海洋法公約。南海問題中最古老的問題之一又被提出來了。表面上看,此事暫時難不住中國。由於中國在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時就選擇了不接受強制仲裁,所以中國也就不會被拖入菲方啟動的這一仲裁進程。
  • 為什麼我國南海海域的九段線不是連續的?
    但是觀察我們現在的中國地圖,不難發現這樣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地圖中南海海域的國界線也就是我們稱之為「九段線」的地方不是連續的?觀察地圖我們可以得出來,在南海諸多群島處的國界線是由九個線段所包裹起來的,但是反觀內陸地區的國界線卻都是連著的一整條線段。其實不僅我國的海域國界線不連續,世界上關於地圖的畫法在海域界限這一方面都是如此。
  • 南海地圖 中國南海諸島地圖 南海在哪
    南海是位於東南亞的陸緣海,被中國大陸、臺灣本島、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及中印半島所環繞,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越南稱東海、菲律賓稱西菲律賓海。中國漢代、南北朝時稱為漲海、沸海。清代以後逐漸改稱南海。中文環境皆以「南海」稱之。近代有人從英語「South China Sea」譯為南中國海、中國南海,並成為該地區在國際上的通用名稱。
  • 《南海諸島植物志》(英文版)出版發行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邢福武主編的《南海諸島植物志》(英文版)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南海諸島包含西沙、南沙、中沙和東沙群島及周邊海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要道。南海諸島多數島嶼遠離大陸,島嶼星羅棋布,鄰近海域風大浪急,植物學考察只能分階段進行,且需克服暈船暈浪等困難和適應高溫、高溼、高鹽等環境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