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不僅是最先發現命名了南海,還最早管理了南海諸島

2020-12-04 斟北鬥

南海,位於中國大陸、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之間,南海,是中國三大邊緣海之一。南海南北縱跨約2000公裡,東西橫越約1000公裡,面積約350萬平方公裡,其中中國領海總面積約210萬平方公裡。我們翻開中國地圖,看到南海九段線,距離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的距離很近。那麼為什麼說南海的東沙群島、中沙群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屬於中國的領土呢?作為中國人,必須要了解這段歷史。

一,中國最早發現南海諸島

當中國進入了成熟的文明國家的時候,東南亞的各國還處於原始社會階段。因此,中國成為了三沙群島最早的發現者。也因為此,中國也最早給南海諸島取了名字。中國人最早將南海稱為「漲海」,意思是海水隨潮汐上漲和下跌。《異物志》將南海中的島、暗沙和礁稱為「崎頭」。

到了宋朝,隨著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的發展,中國人對南海的了解程度更多了,對南海諸島的命名也比較全面。北宋時期,人們將南海諸島統稱為「萬裡石塘」;南宋時期,把東沙、中沙、西沙群群島叫做「千裡長沙」,將南沙群島叫做「萬裡石塘」。

當然,單純是發現並不能說明這是中國的土地。通過文獻資料和考古資料就可以證明,南海諸島是中國漁民的主要活動地。1947年,考古隊在西沙群島發現了唐朝到明朝年間的銅幣;1974年,又在甘泉島發現了中國漁民居住過的唐宋遺址。在永興島、金銀島、珊瑚島、東島、晉卿島、廣金等島嶼都發現了中國古代的文物。清朝時期,許多沿海居民到南海島嶼建立了居民點。可見,南沙群島自古以來就中國漁民打魚和居住之地。

當西方殖民地到達南海時,他們發現這些地方到處都生活著中國人。英國海軍部1894年成書的《中國海指南》記載了當時南海諸島的情況,其中就記錄了中國漁民在南沙群島、西沙群島的活動狀況。日本人小倉卯之助在其《暴風之島》記載,他們到達南沙群島之時,發現有中國漁民在這裡居住。

外國人最早也將南海稱為「中國海」。元朝時期的阿拉伯人將南海叫做「中國海」;明朝利瑪竇的世界地圖標記為「大明海」;清朝時期的日本人將南海稱為「中國海」和「大清海」,歐美國家的地圖上都標記為「中國海」。

二,中國古代對南海諸島的管理

中國古代,至少在宋代開始就認為南海屬於中國的領海。宋朝時期的巡海水師常常巡邏到「九乳螺洲」一帶,也就是今天的西沙群島。元朝時期,將南海各群島劃入了帝國的版圖,並且在西沙群島設立了一個天文觀測站——南海測影所(北緯16度)。 明朝時期,由於國家採取了海禁政策,南海諸島被視為海外番邦。對於移民海外的漁民,明朝強制他們遷回國內,要麼就不認他們是中國人,這種做法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利益。

清朝時期,又重新對南海地區進行了巡邏。1710年至1712年,廣東水師開始在南海巡邏,肅清海盜。嘉慶年間,海盜已經肅清,但是廣東水師依然在南海巡邏,巡邏的範圍已經擴展到了南沙群島。1883年,德國間諜船到達了西沙群島,清朝提出了抗議,德國船隊被迫撤離。1907年,日本人侵入了東沙群島,遭到清朝的反對,日本被迫撤離。之後,兩廣總督張人駿派勘林港外西沙各島,並在14個島嶼上命名勒石。

三沙市

清朝還試圖開發南海資源,設立了西沙群島辦事處,後來改為了廣東勸業道辦理。1911年,廣東宣布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隸屬於崖縣,並且派遣人員到島上調查。但是清朝開發南海諸島的計劃因為辛亥革命而終止。

三,中國對南海諸島主權的確立

辛亥革命之後,中國正式給南海諸島命名,並且宣告中外。民國時期,雖然國力衰微,但是對南海的巡邏並沒有結束。1947年巡邏南海時,發現了1912年和1921年的勘察紀念碑。1916年到1927年,中國廣東政府組織商人到西沙群島開發磷礦資源。當時日本也組織人員到西沙勘察礦產,因為中國的強烈反對而撤走。1928年,為了保護西沙群島的磷礦資源,廣東派遣了「海瑞」號軍艦到西沙群島巡邏。

到了30年代,法國乘中國陷入了新軍閥混戰和日本侵華而佔據了西沙、南沙群島,並且將之劃為法屬印度支那的一個省,這可能就是越南插手南海的一個重要源頭。1938年,法國軍隊製造了「九島事件」,甚至還想佔領海南島。還好法國很快被德國佔領,法國的殖民體系開始瓦解,他在南海的勢力也一去不復返了。珍珠港事件後,日本佔據了東南亞,也就控制了南海。

二戰結束後,中國開始重新經營南海。1946年12月,中國的4艘軍隊開始在南海勘察,並且接收了南沙群島的主權,之後又設立了南沙管理處。1947年,中國政府宣布中國領土最南端為北緯4度的曾母暗沙。在這次勘察之後,中國劃定了著名的「十一段線」。二戰之後,日本也承認南海各島屬於中國,1952年,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放棄臺灣、澎湖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的主權要求,並將之歸還中國。此後,日本、英國、德國、美國、蘇聯的許多圖書都明確寫到南海諸島屬於中國。

不過,法國在二戰後試圖捲土重來,想重新奪取南海各島。1947年,法國就開始向南海派遣軍隊。1950年,海南解放,法國又派遣600人進駐西沙群島。法國在越南的殖民統治結束後,越南又繼承了法國在南海的政策,開始在南海佔據島嶼。隨後,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紛紛搶奪南海的島嶼,也就是形成了南海今天的狀態。

相關焦點

  • 專家:中國南海諸島主權的形成及南海問題的由來
    中國南海諸島主權,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通過最早發現、最早命名、最早經營開發,並由歷代中國政府行使連續不斷的行政管轄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這一發展過程有充分、確鑿的歷史依據,國際社會也是長期予以承認的。  一  根據史料記載,最晚在漢代,我國人民首先發現了南海諸島,並對南海有了初步認識。
  • 南海諸島研究又添新作《中國南海諸島史地研究論集》出版
    央廣網廣州9月22日消息 今年公布的《我國南海諸島部分島礁和海底地理實體標準名稱》是中國政府對南海諸島的第五次命名;「蒙全洲口述《更路簿》」應為「蒙傳稠口述《更路簿》」……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劉南威教授新著《中國南海諸島史地研究論集》日前出版,一系列研究成果引發業界關注。
  • 中國南海諸島主權歸屬的歷史與現狀—新聞—科學網
    事實證明,我國人民最早發現這些島嶼礁灘,長期以這些島嶼礁灘為基地進行漁業捕撈生產和居住,世代相繼對這些島嶼礁灘進行辛勤的開發和經營,我國政府最早對這些島嶼礁灘實行管轄和行使主權。 一、中國歷代發現、經營並轄制南海諸島的歷史淵源 我國現存上古典章《尚書·禹貢》中即有「南海」名稱。
  • 南海諸島屬於中國的國際法依據
    一、南海諸島是中國固有領土南海諸島是由中國人民最早發現、最早開發經營、最早納入海防體系、最早管轄,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自1744年開始,英國海軍航行南沙群島,對多個島礁展開測量。1843年3月29日,英國捕鯨船船長Spratly發現一座島,命名為「Spratly Island」(今南威島)。
  • 中國政府:中國南海諸島擁有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
    為重申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加強與各國在南海的合作,維護南海和平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一、中國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中國人民在南海的活動已有2000多年歷史。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利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最早並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確立了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相關權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收復日本在侵華戰爭期間曾非法侵佔的中國南海諸島,並恢復行使主權。
  • 國民政府「地圖開疆」:1946年收復南海諸島
    1909年,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率領170餘人,乘坐3艘軍艦前往西沙群島巡視,每到一島即勒石命名,構建木屋,豎起桅杆,掛黃龍國旗,以示西沙群島屬於中國領土。清朝以至民國時期,在西沙、南沙各個大島上都有一些中國人住在那裡。此外,中國漁民在出海打魚的過程中也去那幾個大島歇腳。
  • 南海地圖 中國南海諸島地圖 南海在哪
    南海是位於東南亞的陸緣海,被中國大陸、臺灣本島、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及中印半島所環繞,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越南稱東海、菲律賓稱西菲律賓海。中國漢代、南北朝時稱為漲海、沸海。清代以後逐漸改稱南海。中文環境皆以「南海」稱之。近代有人從英語「South China Sea」譯為南中國海、中國南海,並成為該地區在國際上的通用名稱。
  • 抗戰勝利後中國政府收復南海諸島紀略(一)
    1887年6月26日(光緒十三年五月初六),中法兩國籤訂《續議界務專條》,法國政府承認南海諸島屬於中國所有;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主權,並為國際法所認定。南海九段線昭示2000多年來的中國史和疆域版圖,記載著中國人民在南海發現、開拓和生產生息的情況。
  • 《南海諸島植物志》(英文版)出版發行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邢福武主編的《南海諸島植物志》(英文版)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南海諸島包含西沙、南沙、中沙和東沙群島及周邊海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要道。南海諸島多數島嶼遠離大陸,島嶼星羅棋布,鄰近海域風大浪急,植物學考察只能分階段進行,且需克服暈船暈浪等困難和適應高溫、高溼、高鹽等環境條件。
  • 機密檔案顯示中國南海主權不容置疑
    對於南海仲裁案,國際上的有識之士都十分清楚,這場披著所謂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既不可能改變「舊格局」,也不可能製造「新現實」。  面臨南海風浪,中國定力十足。這一定力,來自於對有能力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自信,來自於對國際公平正義的信心,還來自於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積累的足以證明中國人才是南海諸島主人史實的底氣。
  • 《中國南海諸島植物志》(中文版)出版發行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邢福武主編的《中國南海諸島植物志》(中文版)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該書英文版Flor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出版後有關南海諸島植物學研究的又一成果。
  • 南海諸島從何而來?
    文章來源:星球科學評論自古以來,中國南方沿海的人們就開始認識並開發南海。在被今人統稱為「更路簿」的若干明代航海志裡,先民們率先給那些遙遠的島礁命名,為南海諸島打上了來自古老中國的烙印[1-2]。這盆水的周圍分布著東沙、西沙、南沙三大群島,拱衛著南海的三個方向,在靠近中間的地方,則分布著中沙群島。南海諸島分布圖| 習慣上,「南海諸島」將未露出海面的暗礁、暗沙也算在其中。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聲明
    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聲明  為重申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加強與各國在南海的合作,維護南海和平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  一、中國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中國人民在南海的活動已有2000多年歷史。
  • 南海島爭:從1933年法佔南海九小島說起
    南海九段線是在中國人長期經營南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繼承自1948年民國政府公布的南海十一段線。而十一段線的雛形來自1935年標定的南海疆域線。1935年南海疆域線的形成因一事而起,即法佔南海九小島事件,這也喚起了中國政府與國民的海權意識,開始保護自己先輩遺傳下來的海疆權益。
  • 中國地圖「豎起來了」 南海諸島不再是「插圖」
    豎版中國地圖,南海區域更明晰南海海域和島嶼與大陸為同一比例尺,南海諸島不再作為插圖形式表示。「這樣能使讀者全面直觀地認識中國全圖,不會再誤以為國家領土有主次之分,有利於國民的版圖意識和海洋意識的樹立。」湖南地圖出版社總編輯雷宜遜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中,對南海諸島之島嶼、礁盤等地理信息詳細標示,使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南海諸島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 中國的南海訴求究竟是什麼
    自漢代至唐代,中國人民在南海活動的基本區域限於近海以及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局部海域;至宋元兩代,隨著漁業產生活動的日益活躍、水師「巡視」海疆的日益頻繁,中沙群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局部海域已納入國家版圖之內;至明清時期,中國人民在南海的活動範圍幾乎遍及南海諸島,歷代政府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權管轄已形成規制;近代以來,中國政府進一步加強並有效行使對南海諸島的主權管轄,1947年通過規範南海諸島地名以及地圖的標繪
  • 國臺辦: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國臺辦: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國臺辦發布 7月16日消息,近日,針對美國務卿蓬佩奧有關南海問題的聲明,臺對外交往部門聲稱,其對南海諸島及其相關海域享有國際法及海洋法上的權利
  • 習近平闡述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原則立場
    習近平強調了以下五點:——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下不受所謂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的影響。——中國不接受任何基於該仲裁裁決的主張和行動。——中國一貫維護國際法治以及公平和正義,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 1946年收復南海諸島與「九段線」的由來
    作為聯接歐、亞、非三大洲的咽喉要地,南海地區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除了擁有重要的戰略航運線之外,南海海域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礦產資源以及豐富的海洋水產和漁業資源。1947至1948年間,國民政府出兵收復西沙、南沙群島,劃定了南海島嶼國界,出版了南海地圖,在此基礎上確立了我們今天南海「九段線」疆界。 位於南中國海的南沙群島,歷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 清史研究所舉辦歷史地理學專題講座 探析南海問題的歷史與現狀
    李國強研究員以國際法中關於取得和確定領土主權若干指標的界定,即最早發現、最早命名、最早開發經營、最早並進行了連續不斷的行政管轄,依據翔實史料、逐一嚴謹驗證,證明了最晚在漢代,中國人民已首先發現南海諸島,並在東漢以後形成了南海最早的稱謂——「漲海」,唐宋已將其列入「瓊管」範圍,明清則屬廣東省瓊州府萬州,並納入海防範圍、行使軍事守衛之責,中華民國則進一步以官方正式公布的《中國南海各島嶼圖》(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