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海諸島植物志》(中文版)出版發行

2021-02-08 中國科學院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邢福武主編的《中國南海諸島植物志》(中文版)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該書英文版Flor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出版後有關南海諸島植物學研究的又一成果。

  南海諸島由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和東沙群島等島嶼組成,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歷來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要道。但由於南海諸島遠離大陸,島嶼之間的分布極為分散,加之鄰近海域風大浪急,島上缺少淡水,野外工作極為艱難。《中國南海諸島植物志》一書是作者克服暈船暈浪、高溫高溼和缺少淡水供應等困難條件,在大量標本採集、樣方和生境調查基礎上,進行標本鑑定、資料整理而成。該書收錄南海諸島的維管束植物共計有93科、305屬、452種(包括種下分類單位)。內容包括每種植物的中文名(別名)、學名(包括異名)、性狀、形態特徵、花果期、生境、分布和用途等。該書填補了其中20多個島嶼長期以來缺乏植物學分布資料的空白。

  該書可供從事生物學、地學、海洋學、林學、農學、生態學和旅遊管理等專業從業人員,大專院校師生、政府相關部門和植物愛好者參考使用。

《中國南海諸島植物志》(中文版)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邢福武主編的《中國南海諸島植物志》(中文版)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該書英文版Flor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出版後有關南海諸島植物學研究的又一成果。
  南海諸島由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和東沙群島等島嶼組成,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歷來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要道。但由於南海諸島遠離大陸,島嶼之間的分布極為分散,加之鄰近海域風大浪急,島上缺少淡水,野外工作極為艱難。《中國南海諸島植物志》一書是作者克服暈船暈浪、高溫高溼和缺少淡水供應等困難條件,在大量標本採集、樣方和生境調查基礎上,進行標本鑑定、資料整理而成。該書收錄南海諸島的維管束植物共計有93科、305屬、452種(包括種下分類單位)。內容包括每種植物的中文名(別名)、學名(包括異名)、性狀、形態特徵、花果期、生境、分布和用途等。該書填補了其中20多個島嶼長期以來缺乏植物學分布資料的空白。
  該書可供從事生物學、地學、海洋學、林學、農學、生態學和旅遊管理等專業從業人員,大專院校師生、政府相關部門和植物愛好者參考使用。

《中國南海諸島植物志》(中文版)

相關焦點

  • 《南海諸島植物志》(英文版)出版發行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邢福武主編的《南海諸島植物志》(英文版)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南海諸島包含西沙、南沙、中沙和東沙群島及周邊海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要道。南海諸島多數島嶼遠離大陸,島嶼星羅棋布,鄰近海域風大浪急,植物學考察只能分階段進行,且需克服暈船暈浪等困難和適應高溫、高溼、高鹽等環境條件。
  • 南海諸島研究又添新作《中國南海諸島史地研究論集》出版
    央廣網廣州9月22日消息 今年公布的《我國南海諸島部分島礁和海底地理實體標準名稱》是中國政府對南海諸島的第五次命名;「蒙全洲口述《更路簿》」應為「蒙傳稠口述《更路簿》」……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劉南威教授新著《中國南海諸島史地研究論集》日前出版,一系列研究成果引發業界關注。
  • 中國豎版地圖問世發行,南海諸島不再用插圖表示
    中國豎版地圖問世發行,南海諸島不再用插圖表示 澎湃訊 2014-06-24 21:30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地圖「豎起來了」 南海諸島不再是「插圖」
    豎版中國地圖,南海區域更明晰新華網長沙6月24日電 (記者謝立言 明星)記者日前在湖南地圖出版社了解到,其與湖北省測繪學會共同編制的豎版《世界地勢圖》《世界知識地圖》,湖南地圖出版社獨立繪製的《中國地勢圖
  • 中國地圖由橫變豎:南海諸島首次全景展現
    原標題:中國地圖由橫變豎:南海諸島首次全景展現   6   日前在湖南地圖出版社了解到,其與湖北省測繪學會共同編制的豎版《世界地勢圖》、《世界知識地圖》,湖南地圖出版社獨立繪製的《中國地勢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已得到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認可,獲得審圖號、書號,並正式出版發行。   據湖南地圖出版社介紹,豎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是國內首創的大幅面全開豎版地圖。
  • 專家:中國南海諸島主權的形成及南海問題的由來
    中國南海諸島主權,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通過最早發現、最早命名、最早經營開發,並由歷代中國政府行使連續不斷的行政管轄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這一發展過程有充分、確鑿的歷史依據,國際社會也是長期予以承認的。  一  根據史料記載,最晚在漢代,我國人民首先發現了南海諸島,並對南海有了初步認識。
  • 國民政府「地圖開疆」:1946年收復南海諸島
    作為聯接歐、亞、非三大洲的咽喉要地,南海地區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除了擁有重要的戰略航運線之外,南海海域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礦產資源以及海洋水產和漁業資源。1947至1948年間,國民政府出兵收復西沙、南沙群島,劃定了南海島嶼國界,出版了南海地圖,在此基礎上確立了我們今天的南海「九段線」疆界。位於南中國海的南沙群島,歷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 《深圳植物志》出版發行
    全套《深圳植物志》及植物藝術畫等,首次揭開面紗。  活動在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形象片的播放中拉開帷幕,數名國內外知名科學家表達了對本屆大會的美好祝願和寄語,向世界發出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的綠色邀約。  迎接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重要成果之一、全套成功出版的《深圳植物志》率先亮相。
  • 中國南海諸島主權歸屬的歷史與現狀—新聞—科學網
    我國著名航海家鄭和等率領數十萬人馬,分乘幾十艘巨艦,橫越南海航線,出使西洋各國,遠達西亞和東非;在《鄭和航海圖》中標繪的「石塘」和「萬生石塘嶼」,就是今西沙和南沙群島。 時至清代,有關我國南海諸島主權與歸屬的記載已不絕於書。從清初流傳於民間的《更路簿》看,其中記錄了南沙群島73個地名及其方位。雖然地名是用海南方言拼寫的,但外國人據此拼寫標註在他們出版的航海圖上。
  • 南海地圖 中國南海諸島地圖 南海在哪
    南海是位於東南亞的陸緣海,被中國大陸、臺灣本島、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及中印半島所環繞,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越南稱東海、菲律賓稱西菲律賓海。中國漢代、南北朝時稱為漲海、沸海。清代以後逐漸改稱南海。中文環境皆以「南海」稱之。近代有人從英語「South China Sea」譯為南中國海、中國南海,並成為該地區在國際上的通用名稱。
  • 抗戰勝利後中國政府收復南海諸島紀略(一)
    1887年6月26日(光緒十三年五月初六),中法兩國籤訂《續議界務專條》,法國政府承認南海諸島屬於中國所有;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主權,並為國際法所認定。南海九段線昭示2000多年來的中國史和疆域版圖,記載著中國人民在南海發現、開拓和生產生息的情況。
  • 南海諸島屬於中國的國際法依據
    一、南海諸島是中國固有領土南海諸島是由中國人民最早發現、最早開發經營、最早納入海防體系、最早管轄,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自1744年開始,英國海軍航行南沙群島,對多個島礁展開測量。1843年3月29日,英國捕鯨船船長Spratly發現一座島,命名為「Spratly Island」(今南威島)。
  • 中國政府:中國南海諸島擁有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
    為重申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加強與各國在南海的合作,維護南海和平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一、中國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中國人民在南海的活動已有2000多年歷史。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利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最早並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確立了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相關權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收復日本在侵華戰爭期間曾非法侵佔的中國南海諸島,並恢復行使主權。
  • 一草一木 以書明志 五卷本《樂清植物志》出版發行
    周明濤知道《樂清植物志》這部書,起源於一個偶然的機緣,幾年前,有一天他在《樂清日報》看到一篇特別報導,是寫陶德生和李振南等幾個人的樹木人生的。文章裡說,陶德生先生最大的願望是能夠出版他編著的《樂清植物志》,後來《溫州日報》也刊登了寫老陶的文章。周明濤看到後,就具體詢問這套植物志出版的費用問題,決定籌錢幫他出版。
  • 【中國科學報】《中國植物志》英文版發布
    據9月23日召開的中國植物多樣性與保護國際研討會透露,由中國科學院主持的重大國際合作項目Flora of China(《中國植物志》英文修訂版),前後歷時25年的編撰,已於今年9月全部完成並出版。  Flora of China對80卷125冊的《中國植物志》進行了全面修訂,並譯成英文,共有文字25卷,圖版24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水平很高的英文版植物志。
  • 《香港植物志》第一卷英文版出版面世
    由華南植物園及香港植物標本室(Hong Kong Herbarium)共同合作主編的《香港植物志》(第一卷)英文版,於4月9日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書店(www.bookstore.gov.hk)出版發行。
  • 國臺辦: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國臺辦: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國臺辦發布 7月16日消息,近日,針對美國務卿蓬佩奧有關南海問題的聲明,臺對外交往部門聲稱,其對南海諸島及其相關海域享有國際法及海洋法上的權利
  • 歷時25年編撰的《中國植物志》英文修訂版完成
    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記者 吳晶晶)記者從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獲悉,前後歷時25年,由中美等國共同完成的重大國際合作項目《中國植物志》英文修訂版已於2013年9月全部出版完成。    《中國植物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志,共80卷125冊,2004年出版完成,並於2009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 南海諸島從何而來?
    文章來源:星球科學評論自古以來,中國南方沿海的人們就開始認識並開發南海。在被今人統稱為「更路簿」的若干明代航海志裡,先民們率先給那些遙遠的島礁命名,為南海諸島打上了來自古老中國的烙印[1-2]。這盆水的周圍分布著東沙、西沙、南沙三大群島,拱衛著南海的三個方向,在靠近中間的地方,則分布著中沙群島。南海諸島分布圖| 習慣上,「南海諸島」將未露出海面的暗礁、暗沙也算在其中。
  • 中國人不僅是最先發現命名了南海,還最早管理了南海諸島
    那麼為什麼說南海的東沙群島、中沙群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屬於中國的領土呢?作為中國人,必須要了解這段歷史。一,中國最早發現南海諸島當中國進入了成熟的文明國家的時候,東南亞的各國還處於原始社會階段。因此,中國成為了三沙群島最早的發現者。也因為此,中國也最早給南海諸島取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