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豎版地圖問世發行,南海諸島不再用插圖表示

2020-11-26 澎湃新聞

中國豎版地圖問世發行,南海諸島不再用插圖表示

澎湃訊

2014-06-24 21:30 來源:澎湃新聞

豎版中國地圖

       據新華網消息,記者日前在湖南地圖出版社了解到,其與湖北省測繪學會共同編制的豎版《世界地勢圖》《世界知識地圖》,湖南地圖出版社獨立繪製的《中國地勢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地圖已得到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認可,獲得審圖號、書號,並正式出版發行。

       據湖南地圖出版社介紹,豎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是國內首創的大幅面全開豎版地圖。南海海域和島嶼與大陸為同一比例尺,南海諸島不再作為插圖形式表示。「這樣能使讀者全面直觀地認識中國全圖,不會再誤以為國家領土有主次之分,有利於國民的版圖意識和海洋意識的樹立。」湖南地圖出版社總編輯雷宜遜說。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中,對南海諸島之島嶼、礁盤等地理信息詳細標示,使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南海諸島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地圖中海南省、海南島以及南海諸島的地理關係及行政區劃變得更為清晰明了。

       豎版的《世界知識地圖》是對傳統橫版《世界地圖》的一種突破,這意味著使用了400多年的橫版地圖不再「一統天下」,在地圖製圖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克服了傳統世界地圖上南極洲和北冰洋變形極大的缺陷,同時對南北方向的闡述也更為直觀,藍色海域更為明晰。

       雷宜遜說,《世界知識地圖》圖中地形均採用全數位化高程數據計算生成,不摻雜人為的描繪成分。用分層設色的方法,真實地把世界海洋的地勢起伏逼真地表現了出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中國豎版地圖,南海諸島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地圖「豎起來了」 南海諸島不再是「插圖」
    豎版中國地圖,南海區域更明晰,獲得審圖號、書號,並正式出版發行。據湖南地圖出版社介紹,豎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是國內首創的大幅面全開豎版地圖。南海海域和島嶼與大陸為同一比例尺,南海諸島不再作為插圖形式表示。「這樣能使讀者全面直觀地認識中國全圖,不會再誤以為國家領土有主次之分,有利於國民的版圖意識和海洋意識的樹立。」湖南地圖出版社總編輯雷宜遜說。
  • 中國地圖由橫變豎:南海諸島首次全景展現
    原標題:中國地圖由橫變豎:南海諸島首次全景展現   6月23日,雷宜遜展示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   日前在湖南地圖出版社了解到,其與湖北省測繪學會共同編制的豎版《世界地勢圖》、《世界知識地圖》,湖南地圖出版社獨立繪製的《中國地勢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已得到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認可,獲得審圖號、書號,並正式出版發行。   據湖南地圖出版社介紹,豎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是國內首創的大幅面全開豎版地圖。
  • 中國地圖為什麼要豎起來 -橫版 多圓錐投影 方位投影 中國地圖出版...
    豎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最大的改變是,南海海域和島嶼與大陸為同一比例尺,南海諸島不再作為插圖形式表示,而是「能全部得以呈現」。湖南地圖出版社社長雷宜遜稱,這樣能使讀者全面直觀地認識中國全圖,不會再誤以為國家領土有主次之分,有利於國民的版圖意識和海洋意識的樹立。
  • 你看過的中國地圖都是橫版的吧,這回改成豎版的了!
    以往在橫版中國地圖裡作為縮略圖放在右下角的「南海諸島」插圖,在豎版中國地圖中被全面展示,它將南海諸島與大陸連在了一起。改版原因傳統世界地圖變形大、南極洲全貌難以充分展現的缺點,傳統地圖以經線分割界,其缺點是變形大,人們無法看到南極洲全貌,只能在地圖底部看到一片被拉伸的白色案。
  • 新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中國地形》推出
    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記者 吳晶晶)記者11日從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獲悉,全景展示中國陸海疆域的地圖——新編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中國地形》近日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推出。這套地圖首次將南海諸島與大陸同比例展示出來,為維護我國海洋權益提供了更直觀有力的證據。
  • ...陸地 球體 中國 地圖 表面積 伴隨著 政治經濟 湖南 豎-東方...
    東方網6月25日消息:湖南地圖出版社獨立繪製的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地圖已得到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認可,並正式出版發行。據湖南地圖出版社介紹,豎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是國內首創的大幅面全開豎版地圖。南海海域和島嶼與大陸為同一比例尺,南海諸島不再作為插圖形式表示。
  • 外媒:中國豎版地圖強化南海訴求 樹立海洋意識
    【環球軍事報導】路透社6月25日文章,原題:中國新地圖強化南海訴求 中國官方媒體周三報導稱,中國發布新版官方中國地圖,使南海爭議區域的無數島礁看上去更像是本國領土,進一步強化中國在南海的主權訴求。中國政府此前出版的中國地圖已經涵蓋中國對南海大多數主權訴求,但為讓其他地區框在地圖裡,通常將南海諸島放在角落的小方框裡。
  • 橫版中國地圖的幾個問題
    傅中星又列舉了以右下角的小方塊來代表南海及南海諸島的幾大問題:將南海及南海諸島切下來放在小方塊裡,淡化了中國人的海權意識。橫版中國地圖給國人以錯覺:以為中國東西長,南北短。其實相反,中國的南北相距5500多公裡,東西相隔5200多公裡,南北向長於東西向,一幅中國全圖應該是豎圖才對。
  • 豎版世界地圖發行 展示世界海洋新形勢(圖)
    不久前,湖南地圖出版社編輯發行了豎版世界地圖《中國國家地理》主編認為這是中國地圖界的一場「哥白尼革命」,是一聲雞鳴將人們從睡夢中喚醒,打破了過去只有一個角度看世界的慣性思維模式,從而以新的角度觀察世界,以更新人們的思維方式。  豎版世界地圖,根據不同地區的需要分成4幅編印,其中展示中國為主體(南半球版)的圖以南緯15°緯線為「中央緯線」,把地球垂向展示,當今世界上海洋紛爭熱點地區一覽無遺。
  • 郝曉光和他的豎版世界地圖令人耳目一新
    新近,湖南地圖出版社全國地圖編輯室分別出版了豎版《中國地勢圖》和豎版《世界地勢圖》,果然令人耳目一新。    中國地圖由橫改豎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著名地圖專家鄧吉芳說,常見的橫版中國地圖不是一張中國全圖,而是兩張局部圖的拼接。圖上將相當於中國大陸面積1/4的南海及南海諸島切下來,再將比例尺縮小一半,繪成一個小方塊,放在右下角。
  • 豎版世界地圖,看完你的世界被顛倒了嗎!?
    豎版的《世界知識地圖》是對傳統橫版《世界地圖》的一種突破,這意味著使用了400多年的橫版地圖不再「一統天下」,在地圖製圖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克服了傳統世界地圖上南極洲和北冰洋變形極大的缺陷,同時對南北方向的闡述也更為直觀,藍色海域更為明晰。
  • 中國地圖,豎版比橫版更優越
    不同於傳統的橫版地圖,豎版的中國地圖,能更直觀反映出我國地理疆域的真實狀況。其實,中國版圖的南北方向距離,比東西方向距離更長。中國領土的最南端不是海南島,而是已經接近赤道,位於熱帶的曾母暗沙附近,與馬來西亞隔海相望。
  • 《中國南海諸島植物志》(中文版)出版發行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邢福武主編的《中國南海諸島植物志》(中文版)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該書英文版Flor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出版後有關南海諸島植物學研究的又一成果。
  • 國民政府「地圖開疆」:1946年收復南海諸島
    事件發生以後,國民政府迅速成立了「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並於1935年出版了《中國南海島嶼圖》,確定中國南海最南的疆域線至北緯4°,把曾母暗沙標在疆域線之內。當時還有一幅《海疆南展後之中國全圖》,在南海疆域內標有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今中沙群島)和團沙群島(今南沙群島),其周圍用國界線標示。1935年4月,法國派遣軍艦運載30名越南人長年移居南沙主島。
  • 我國南海「九段線」的前世今生,為何後來變為「十段線」了?
    中華民國時期的十一段線「十一段線」是中國近代時期對本國南海海域權益邊界的一種叫法。12月12日,中華民國政府重新駐兵太平島,派遣海軍對南海海域及南海諸島礁進行實測和繪製了南海諸島地圖,包括《南海諸島位置圖》、《西沙群島圖》、《中沙群島圖》以及《南沙群島圖》等。1947年2月28日,國民政府完成接收西沙、中沙、南沙群島任務。1947年12月1日,在南海海域中完整地標明了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位置和島嶼名稱並使用十一段國界線,圈定了中華民國南海海域範圍。
  • 《南海諸島植物志》(英文版)出版發行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邢福武主編的《南海諸島植物志》(英文版)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南海諸島包含西沙、南沙、中沙和東沙群島及周邊海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要道。南海諸島多數島嶼遠離大陸,島嶼星羅棋布,鄰近海域風大浪急,植物學考察只能分階段進行,且需克服暈船暈浪等困難和適應高溫、高溼、高鹽等環境條件。
  • 南海地圖 中國南海諸島地圖 南海在哪
    南海是位於東南亞的陸緣海,被中國大陸、臺灣本島、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及中印半島所環繞,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越南稱東海、菲律賓稱西菲律賓海。中國漢代、南北朝時稱為漲海、沸海。清代以後逐漸改稱南海。中文環境皆以「南海」稱之。近代有人從英語「South China Sea」譯為南中國海、中國南海,並成為該地區在國際上的通用名稱。
  • 專家:中國南海諸島主權的形成及南海問題的由來
    自此之後,明、清王朝均將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視為所轄之地,中國水師巡衛海防、行使管轄成為慣例。  二  晚清至近代以來,中國政府繼承了歷代南海範圍的傳統疆域觀,一方面抵禦外來侵擾、維護南海主權權益,另一方面著力從地名、地圖等方面加以規範,從而使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地位更加牢固。
  • 中國南海諸島主權歸屬的歷史與現狀—新聞—科學網
    兩宋時,隨著航海實踐的增多,南海諸島又有新稱,並趨於細化。如《宋會要輯稿·佔城國》記載:「……數日,主佔城界,十日過洋情,東南有石塘,名曰萬裡,其洋或深或淺,水急礁多,舟覆翻者十七八」,以「石塘」專指南沙群島。此後史書多用「千裡長沙,萬裡石塘」以及類似的稱呼泛稱或專指南海諸島。
  • 南海諸島屬於中國的國際法依據
    一、南海諸島是中國固有領土南海諸島是由中國人民最早發現、最早開發經營、最早納入海防體系、最早管轄,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自1744年開始,英國海軍航行南沙群島,對多個島礁展開測量。1843年3月29日,英國捕鯨船船長Spratly發現一座島,命名為「Spratly Island」(今南威島)。